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879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特别是,涉及包括旋转连接的外壳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蜂窝电话具有了各种各样的功能,且为了将其与其他样式 区分开,还提供了提供了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的蜂窝电话。由于用于 实现蜂窝电话这种多功能和这种多式样的部件数量的增加,在安装于 蜂窝电话上的天线周围的环境也发生变化,这会是降低天线特性的不 同因素。原则上,需要使天线的电量足够大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图1是表示通常折叠类蜂窝电话的整体视图。如图l所示,通常折叠类的蜂窝电话包括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102。第一外壳101 的下边缘与第二外壳102的上边缘通过转轴110相连接,以实现折叠。 第一外壳101具有LCD显示单元103和天线105,而第二外壳102具有 操作单元104,该操作单元包括例如操作按钮和移动/选择键。在这样的构造的折叠类蜂窝电话中,当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 102关闭和折叠的时候,天线105都会从第一外壳101或第二外壳102 突出来。因此,可以确保有效的天线105电量,并能使用较小体积来 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由于需要将蜂窝电话制造地更小更轻薄,因此也需要天线 更小更轻薄。同时,随着多功能蜂窝电话的发展,由于天线需要用于 多个系统,因此需要更大带宽的天线性能。但是,更小更轻薄的天线 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接地导体。因此,天线效率会被降低, 电量也会减少,从而引起更窄的带宽。并且,多功能蜂窝电话,尤其是具有再现移动图像和接收TV广播 的功能的蜂窝电话会需要更高的通信质量。特别是,需要更大的带宽和更好的天线性能。这种附加的再现移动图像和接收TV广播的功能还需要蜂窝电话不 仅能够以传统的垂直长模式显示,还需要根据其功能,以水平长模式显示o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可旋转的外壳的便携式通信单元,该便 携式通信单元使终端具有紧凑的尺寸,且例如在正常使用和在待机时, 天线部分不会从其上突出,且当需要对一些内容进行更高质量的通信 时,可以使用高级别的可视度来显示,并实现宽带和良好的天线性能。解决该问题的手段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可旋转外壳的便携式通信单元中,整个便携 式无线终端可以保持紧凑,且在待机和正常使用,包括呼叫时,天线 不会暴露或突出。当需要更高质量的通信,例如接收移动图像时,可 以将天线暴露出或突出,以提供宽带和良好的天线性能,从而根据该 内容实现具有高可视性级别的现实。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该第二外壳相对于第一外壳是可旋转的。该第二外壳至少采用第一状 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中,第二外壳基本上与第一外壳重叠。在第二状态中,第二外壳被从第一状态旋转了约90° 。在第二状态中, 第一外壳具有不与第二外壳重叠的突出部分,且天线就位于该突出部 分处。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其可 相对于第一外壳旋转;和第三外壳,其被构造为可相对于第一外壳打 开和关闭。该第二外壳至少采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该第二外壳在 第一状态中基本与第一外壳重叠,并在第二状态中从第一状态旋转了 约90° 。在第二状态中,第一外壳具有不与第二外壳重叠的突出部分, 且天线位于该突出部分处。在第一状态中,突出部分位于第一外壳的上边缘的显示单元的显 示方向,这样显示单元可旋转。显示单元可以在第一状态中是垂直地 长,并且可以在第二状态中是水平地长,从而根据内容实现具有高可 ^见等级的显示。第二外壳可以包括显示装置,且在第一状态中,该突出部分可以 以显示单元的显示方向位于第一外壳的上边缘处。可以将第二外壳构造为小于第一外壳,这样第一外壳中具有在第一状态时不被第二外壳 覆盖的区域,且操作单元可以位于该区域。显示单元可以在第一状态 中是垂直地长,并可以在第二状态中是水平地长。将第二外壳构造为小于第一外壳,这样第一外壳中具有在第一状 态时不被第二外壳覆盖的区域,且操作单元位于该区域,从而可以提 高操作性。便携式通信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旋转检测装置,该装置检测 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旋转;和RF信号控制装置,该装置根据来自旋 转检测装置的旋转检测信号,控制馈送到天线的RF信号。该RF信号 控制装置可以执行天线匹配状态的切换。通过使用RF信号控制装置,可以切换天线的匹配状态。通过同时 使用与该天线分开提供的第二天线,可以进行在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 的切换,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天线性能。在RF信号所要馈送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切换可以与显示 单元的显示方向的切换锁定。将RF信号所要馈送的天线之间的切换与 显示的切换相锁定,有助于操作。天线可以用于接收广播,这样,当观看TV时,显示单元可以是水 平地长(第二状态),以有效地利用显示区域,并且同时,可以在观 看TV时,提供宽带和良好的天线性能。本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式通信单元包括具有显示单元的可旋转 外壳,其中,在正常使用和待机时,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互重叠, 这样天线与第二外壳重叠。因此,由于天线不会突出,因此可以实现适用于携带和存放的结构。同时,通过使用旋转机构将第二外壳相对于第一外壳旋转90° , 显示单元成为水平地长,这样使例如观看图像和邮件时,实现具有高 可视级别的显示。同时,可以将位于第一外壳上边缘的天线外露出, 从而增加天线的电量,这样可以提供用于高质量通信的宽带和良好的 天线性能。


图1表示通常折叠类蜂窝电话。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整体视图。图2 (a)是当在正常使用时的整体视图,图2 (b)是当第二外壳被旋转后 的整体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整体视图。图3 (a)是当在正常使用时的整体视图,图3 (b)和3 (c)是当第二外壳被旋转后的整体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整体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整体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整体视图。 图7表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其中使用L形的天线作为便携式终端的天线。图8表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其中使用向下折叠的天线作为便 携式终端的天线。 附图标记i兌明 1第一外壳 2第二外壳 3显示单元 4操作单元 5第一天线 6接收机 7传声器 8旋转机构 9第三外壳 10转轴(hinge) 11第二天线 12第一匹配电路 13第二匹配电路 14无线单元 15开关 16旋转检测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蜂窝电话为例,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的整体^L图,其中图2 (a)表示具有正常使用状态的第一状态,图2 (b)表示具有旋转状态的第二状态。图2 (a)和(b)所示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 壳2,该第二外壳可旋转地与第一外壳1相连接。该第一外壳1和第二 外壳2可以在基本平行于其相对面的虚拟面中相对旋转,且虚拟面的 法线作为旋转轴。第一外壳1包括普通操作单元4、位于其下边缘用于 呼叫的传声器7和位于其上边缘的天线5。第二外壳2包括显示单元3, 例如LCD,和在第一状态中位于其上边缘的接收机6。第二外壳2通过 由虚线表示的旋转机构8与第一外壳1相连接,该旋转机构基本位于 显示单元3的中心位置。第二外壳2位于可以相对于第一外壳l旋转 的、与显示单元3所在的平面相同的平面内。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可以具有图2(a)所示的第一状态, 其中第二外壳2基本与第一外壳1重叠,和图2 (b)所示的第二状态, 其中通过例如将第二外壳2相对于第一外壳1旋转约90° ,其中防止 第二外壳2与位于第一外壳1中的天线5重叠。在第一状态中,显示 单元3是垂直地长,而在第二状态中,显示单元3是水平地长。因此, 通过旋转显示单元3,至少实现了两个显示方向。这两个状态都是正常 的显示状态,允许用户在正常的显示状态中观看图2 (a)或图2 (b) 的信息。使用作为例子的本实施例的结构来解释,但在正常使用中时(第 一状态),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2基本上是相互重叠的,如图2(a) 所示,其中显示单元3是垂直地长。由于从第一外壳1没有突出部分 (从第一外壳露出的区域),因此该结构适合于携带以及存放。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当第二外壳2通过旋转机构8相对于 第一外壳1旋转了约90°时,显示单元3是水平地长,从而使其很便 于观看例如图像和邮件。另外,由于位于第一外壳1的上边缘的天线5 能够向外露出,因此增加了该天线的电量,从而可以提供宽带和良好 的天线性能。因此,第二状态实现了适用于需要更高通信质量的、例 如图像数据通信的状态。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整体视图,其中图3 (a)表示具有正常使用状态的第一状态,图3(b)表示具 有旋转状态的第二状态。图3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折叠类蜂窝电话的 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例子。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包 括第一外壳l、第二外壳2、显示单元3、操作单元4、天线5、接收机 6、传声器7、旋转机构8、第三外壳9和转轴10。这样,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由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和第三外 壳9构成。第二外壳2通过旋转机构8与第一外壳1相连接,这样第 二外壳2可以在与显示单元3所处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中相对于第一外 壳1旋转。旋转机构8的旋转轴位于显示单元3的基本中心位置。第 三外壳9进一步在第二外壳2的下边缘之下与第一外壳1相耦合,以 通过转轴10折叠。各个外壳被设置为,当被折叠时,在操作单元4侧 的第三外壳9的表面与在显示单元3侧的第二外壳2的表面重叠。第 一外壳1不直接与第三外壳9重叠。第一外壳l具有上边缘,在该上边缘附近具有天线5。第二外壳2 具有接收机6和显示单元3,第三外壳9具有传声器7和操作单元4, 该操作单元4包括多个操作键。更特别地,天线6通过天线馈送电路与无线电路相连接,该天线 馈送电路形成在位于外壳内的电路板上。与根据上述第 一 实施例的直板型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便携式无线终 端的构造相似,即使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的折叠式便携式无线终端 中,当在正常使用时,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也相互重叠,如图3(a) 所示,其中显示单元3是垂直地长,并且没有突出部分,从而使其适 用于携带以及存放。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当第二外壳2通过旋转机构8相对 于第一外壳1旋转了大约90°时,位于第一外壳1的上边缘的天线5 可以露出,从而增加天线的电量,这样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另 外,显示单元3成为水平地长,从而使其便于观看例如图像和邮件。在此应当注意,尽管上面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举例说明了 第二外壳2的旋转轴位于显示单元3的中心的情况,但是其可以位于 任何位置,只要当第二外壳2被旋转90。后,在第一外壳l的上边还 留有空间。例如,如图3(c)所示,旋转轴8也可以位于外壳的下側, 这样当第一外壳l被旋转了 90°后,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在第二外壳2的下侧相互重叠,这样在上側留出大的突出空间,从而使天线 范围更大。并且,旋转轴并不限于一个点,便携式无线终端可以具有 多个旋转轴,以在旋转外壳时可以滑动。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典型便携式无线终端的整 体视图。与上面第二实施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相似,图4的便携式无线 终端是折叠式蜂窝电话,其包括具有显示单元3的可旋转的第二外壳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外壳9进一步包括第二天线11、用于检测第二外 壳2相对于第一外壳1的旋转的旋转检测器(未示出)和RF开关(未 示出),用于根据来自旋转检测器的信号执行对馈送至天线11的RF 信号进行切换。在上述便携式无线终端中,旋转检测器检测第二外壳2的旋转角 度,RF开关根据该角度在第一天线5和第二天线11之间执行切换。例 如,当第二外壳2的旋转角度是0。时(第一状态),RF开关执行切 换,以使用第二天线ll,而当旋转角度是90。时(第二状态),RF开 关执行切换,以使用第一天线5。同时,可以结合RF信号的切换来控 制显示单元的显示方向的切换。由于只有当第二外壳2位于第二状态 时才使用第一天线5,因此可以避免降低天线性能的因素(例如,第二 外壳2的接地导体)的影响。因此,该外壳可以被做得相当薄。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在实现了需要高通信质量的数 据通信,同时手持该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下部的情况下,以及在例如待 机和在通话中,不手持终端的下部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 能与外形显著简化的便携式无线终端。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 图5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典型结构的功能结构图。与根据上述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相似,图5的便携式无 线终端包括旋转检测器16,其检测第二外壳2的旋转,并根据来自旋 转检测器16的信号切换天线5的匹配状态。该便携式无线终端包括无 线单元14、通过第一匹配电路12连接至无线单元14的天线5、根据 来自旋转检测器16的信号而接通/断开的开关15和通过开关15插在 第一匹配电路12和天线5之间的第二匹配电路13。在上述结构中,当第二外壳2是0。时(第一状态),开关15接 通,这样通过使用第一匹配电路12和第二匹配电路13而获得天线5的匹配。当第二外壳2是90°时(第二状态),则开关15断开,这样 仅通过使用第一匹配电路12来获得天线5的匹配。根据本实施例,即使第二外壳2的旋转在天线5的临界状态中产 生了第二外壳2的接地导体等,由此导致天线5的输入阻抗的变化, 但是该天线输入阻抗会被纠正,从而可以在每一种状态中都实现良好 的天线性能。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典型结构的 整体视图,其表示了能够接收TV的蜂窝电话的例子。与上述第二实施 例相似,图6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式折叠式蜂窝电话,包括具有显示单 元3的可旋转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9具有上边缘,在其上具有第二天 线11。该第二天线11例如在第一外壳1和第三外壳9的附近具有连接 部分。第一天线5是专用于接收TV的低轮廓(low-profile)天线, 第二天线11专用于蜂窝传输和接收。当观看TV时,通过将第二外壳2旋转90° ,显示单元3的显示区 域可以被有效利用以及第一天线5可以被暴露并且从第二外壳2后面 突出来。当使用TV功能时,本实施例允许第一天线5用于TV,该第一天线 5在使用期间在较低的频率中需要宽带和良好的天线性能,以从第二外 壳2伸出,从而可以减少位于第一天线5附近并覆盖第一天线5的第 二外壳2的影响。这样,可以产生具有大电量的低轮廓天线。另一方 面,当不使用TV功能时,通过旋转第二外壳2,该低轮廓第二天线ll 隐藏在第二外壳2后面,从而增强了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便携性。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变型(图7),其中使用L形天线作为本 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天线,以及第二变型(图8),其中使用了 折叠式天线。图7是表示根据第一变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的典型结构 的整体视图。如图7所示,根据该变型例子的便携式无线终端,使用 包括一部分水平延伸和一部分继续向下延伸的所谓L形天线来作为图 6的结构中的第一天线5 (由于与图6中的部件相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 附图标记,因此在图7中省略了附图标记)。该L形的天线能够增加 天线的电量,从而能够增强天线性能。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当观看TV 时,可以通过将第二外壳2旋转90°而有效地利用显示单元3的显示 区域,且第一天线5可以露出,并从第二外壳2后伸出。当使用TV功能时,本实施例允许几乎整个L形天线5用于TV,该 第一天线5在使用期间在较低的频率中需要宽带和良好的天线性能, 以从第二外壳2伸出,从而能够减少在该L形天线5周围并覆盖天线5 的第二外壳2的影响。因此,可以形成具有大电量的低轮廓天线。另 一方面,当不使用TV功能时,通过旋转第二外壳2而将第二天线5置 于第二外壳2之后,从而实现了增强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便携性能的优 点。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第二天线11来实现通信(包括待机)。图8表示的例子包括第二天线、具有向下折叠的机构的天线,该 机构使天线能够向下折叠(可收回天线折下的方向通常是在基本平 行于面对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的表面的虚拟平面上)。如图8所 示,当使用时在较低的频率需要宽带宽和良好的天线性能时(用于TV), 显示单元3是水平地长,从而使具有向下折叠机构的天线5露出,从 而使天线5直立。这样,当使用TV功能时,几乎整个天线5都从第二 外壳2的后面伸出,从而能够减小位于L形天线5的附近并覆盖天线5 的第二外壳2的影响。这样,可以形成具有大电量的低轮廓天线。另 一方面,当不使用TV功能时,该第二天线5自身向下折叠放在显示单 元3的后面,从而第二天线5位于第二外壳2的后面,这样,有利于 提高便携式无线终端的便携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第二天线ll来实 现通信(包括待机)。如上所述,在变型例子中,将第二天线的形状设计为当使用TV功 能时,能够提高天线性能,从而有利于通信性能。除了向下折叠的天线,只要天线具有自身可调节的机构,就可以 使用各种类型的可调节的天线,例如拉出类天线,其可以在其延伸方 向4i出牙口J]t回。如上面所详细描述的,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单元包括具有显示 单元的可旋转外壳,在该外壳中,当正常使用和待机时,第一外壳和 第二外壳相互重叠,以使天线和第二外壳重叠。因此,由于天线不突 出,因此可以实现适用于携带和存放的结构。同时,通过使用旋转机构将第二外壳相对于第一外壳旋转90° , 使显示单元水平地长,而实现了当例如观看图像和邮件时,具有高等 级可视度的显示。同时,位于第一外壳上边缘的天线可以露出,从而 增强天线的电量,这样可以提供适用于高质量通信的宽带宽和良好的天线性能。如上所述,已经使用直板形或折叠形的便携式无线终端对本实施 例进行了解释。但是,除此之外,各种滑盖型、旋转滑盖型等的蜂窝 电话都可以相同的方式来构造,从中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例如,以 包括第一外壳和相对于第一外壳可滑动的第二外壳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为例,该便携式通信终端采用第一状态,其中第二外壳基本与第一外 壳重叠,和第二状态,其中第二外壳的一部分区域不与第一外壳重叠。 当在第二状态中,天线位于不重叠的区域中时,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 可以不旋转只滑动,或滑动且旋转,或第二外壳可以收回至第一外壳 后面,从中都可以获得相似的效果。尽管上述例子涉及了通用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但是本发明还是优选地适用于具有TV接收功能的蜂窝电 话。在这种情况下,该天线可以是用于TV接收的天线。 工业应用性本发明可应用于便携式无线终端。
权利要求
1、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可旋转,其中,所述第二外壳至少采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中所述第二外壳基本与所述第一外壳重叠,在该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二外壳从所述第一状态旋转了约90°,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一外壳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二外壳不重叠,且天线位于所述突出部分处。
2、 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其相对于所述 第一外壳可旋转;和第三外壳,其被配置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打 开和关闭,其中,所述第二外壳至少采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该第一状 态中所述第二外壳基本与所述第 一外壳重叠,在该第二状态中所述第 二外壳从所述第一状态旋转了约90° ,其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一外壳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 分与所述第二外壳不重叠,且天线位于所述突出部分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外壳包括显示装置,并且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边 缘。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个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外壳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外壳,这样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不被所述第二外壳覆盖的区域,且操作单元 位于所述区域处。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是垂直地长,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是水平地长。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个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 步包括旋转检测装置,其检测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的旋转; 和RF信号控制装置,其根据来自所述旋转检测装置的旋转检测信号控 制馈送至所述天线的RF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所述RF信号控制装置执行所述天线的匹配状态的切换。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天 线(以下在本权利要求中称为"第一天线")分开提供的第二天线,其中所述RF信号控制装置控制在RF信号被馈送到的所述第一天 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切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RF信号被馈送到的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切换 与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方向的切换互锁。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个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天线是可调节的天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可调节的 天线包括向下折叠的或拉出的机构。
12、 根据权利要求l-ll中任一个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所 述天线具有L形,且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二外壳的旋转使所述L形天线的突出被暴露。
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个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广播。
14、 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该第二外壳可 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外壳至少采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该第一状态 中,所述第二外壳基本与所述第一外壳重叠,在该第二状态中,形成 所述第二外壳不与所述第一外壳重叠的区域,天线位于所述区域处。
15、 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个所述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蜂 窝电话,其中该蜂窝电话具有TV接收功能。
全文摘要
在便携式通信终端中,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能够采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可旋转地基本重叠地连接的状态和它们从之前的状态相对于彼此旋转90°的状态,第二外壳(2)包括显示单元(3),并旋转约90°,这样显示单元(3)成为水平地长,从而使显示具有较好的可视性。同时,该旋转使其上边缘的第一外壳(1)不与第二外壳(2)重叠,且天线(5)位于该不重叠的部分,从而增强天线的电量,以提供较宽的带宽和良好的天线特性。由于当正常使用时,天线(5)与第二外壳(2)重叠,因此天线不会伸出,从而是终端保持紧凑和单薄,以提供很好的便携性。在具有旋转外壳并包括显示单元的便携式通信单元中,该终端整个可以保持紧凑,从而使天线在正常使用和待机时都不会从中伸出,根据内容来实现具有高等级可视性的显示,并可以实现良好的天线性能。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228775SQ20068002695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
发明者冈岛祐介, 武部裕幸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