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494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具体地为一种铁路系统应用的铁路防灾安全监 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今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列车运行时速度普遍到200公里以上, 最高运行时速达到350公里。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列车运行安全也提出 了新的要求。高速列车行车安全与旅客生命财产息息相关,自然灾害(地震、风、雨、 雪、洪水等)或突发事件、异物侵限、轨温、地质沉陷等均对于高速运行的列车危害性 极大,尤其是地震、强风、异物侵限等灾害。由于列车自身特点,在运行时速达200公 里及以上时,微小的灾害也可能会导致危害国家财产和旅客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在铁 路较为发达的法国、德国、日本等,均在铁路建设的初期就开始规划并建设针对自然灾 害和突发事件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以防止或减轻各类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危害。[0003]因此,开展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对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具有重 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0004]但是,目前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在标准化、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可 扩充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准化、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可扩充性 均有提高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0006]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0007]本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至少一个现场监测传感器、至少一个监控单元、监 控数据处理设备和监控终端组成;所述现场监测传感器通过电缆与监控单元相连接,完 成包括大风、雨量、雪量、地震等在内的自然灾害、异物侵限、突发事故等监测信息的 采集,并把监测信息传送至所述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通过专线通道与所述监控数据 处理设备相连接,完成所述监测信息的预处理、暂存以及实时发送至所述监控数据处理 设备;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设备与所述监控终端连接,实时地对监测信息进行存储、分析 处理并向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经过分析处理的监测信息及报警信息;所述监控终端显示并 监测管辖范围内各种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并且制定相应的行车管制预案。[0008]优选地,所述现场监测传感器冗余配置或单机配置。[0009]优选地,所述现场监测传感器包括风速风向计、雨量计、雪量计、强震动传感 器、双电网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0010]优选地,所述监控单元包括机柜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中的主控模块、网络设 备、UPS电源、接口板、继电器组和接线端子,其中所述主控模块与网络设备连接。[0011]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UPS电源、网络设备为双机冗余配置或单机配置。[0012]优选地,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设备由相互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核 心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组成。[0013]优选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为双机冗余配置或单 机配置。[0014]优选地,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为机架式服务器或塔式服务器或工控 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所述核心网络设备为二层交换机或三层交换机或带有交换功能的路由器。[0015]优选地,所述监控终端包括调度终端、工务终端、维护终端。[0016]优选地,所述监控终端为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工控机。[0017]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0018]本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对自然灾害、异物侵限、突发事故进行实时监测、采 集、汇总、报警、预警及紧急处置,实现监测信息分布获取、集中管理和综合运用。[0019]该系统根据灾害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紧急处置措施,并为调整运行计划,下达行 车管制、恢复行车、抢险救援、检查维修等提供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灾 害及次生灾害引发的损失。[0020]标准化、规范化本系统符合铁道部及有关行业的标准规范。系统与其它系统 (调度、列车控制、应急救援、基础设施维修和综合安全监控等系统)的软、硬件接口应 符合国家及铁道部的相关标准。系统编码符合国家或铁路行业代码的标准规范。[0021]安全性系统关键设备冗余设置,报警信息传输通道采用迂回备份方式。系统 建设涉及到要与其他系统互连,因此系统的安全等级达到所互联系统的要求,且对其他 系统无干扰。[0022]可靠性本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具有较长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本系统监测设备 具有自检功能和远程维护功能,维护工作不应影响系统运行。[0023]稳定性本系统基于成熟稳定的产品构建监控系统平台,各个设备质量稳定可罪。[0024]可扩充性本系统扩充性,充分考虑监测点设置或报警阈值的调整、系统软硬 件升级诸多因素。本系统预留与运营调度、牵引供电、列车控制、综合维修、应急救援 等系统的相关接口。


[0025]附图1为本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进行说明。[0027]本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现场监测传感器、监控单元、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和 监控终端四部分构成。[0028]现场监测传感器完成大风、雨量、雪量、地震等自然灾害、异物侵限、突发事 故等监测信息的采集,其通过电缆与监控单元相连,并把监测信息传送至监控单元。现 场监测传感器包含风速风向计、雨量计、雪量计、强震动传感器、双电网传感器,现场监测传感器冗余配置或单机配置。现场监测传感器可以是上述设备的全部或部分。[0029]监控单元作为现场监测传感器的数据接入点,完成大风、雨量、雪量、地震、 异物侵限数据的预处理、暂存以及实时发送,其通过专线通道与监控数据处理设备相 连。监控单元包括主控模块、UPS电源、接口板、继电器组、接线端子、网络设备、机 柜等,其中主控模块、UPS电源、网络设备为双机冗余配置。监控单元可以设置在铁路 GSM-R基站、牵引变电所、车站通信机械室等场所。[0030]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实时接收管辖范围内的各个监控单元传送来的各种监测信 息,对实时监测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处理,根据所述监测信息内容向监控终端发送经过 分析处理的监测信息及报警信息。监控数据处理设备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核 心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组成。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为双机 冗余配置或单机配置。大风/雨量/雪量/地震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为机架式服 务器或塔式服务器或工控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核心网络设备为二层交换机或三层交换 机或带有交换功能的路由器。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是一处设置,也可以是多处设置。 监控数据处理设备通过局域网或铁路计算机网络与监控终端连接。[0031]监控终端接收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发送的监测信息及报警信息,显示并监测 管辖范围内各种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并且制定相应的行车管制预案。监控终端包括调度 终端、工务终端、维护终端,为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工控机。
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至少一个现场监测传感器、至少 一个监控单元、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和监控终端组成;所述现场监测传感器通过电缆与监控单元相连接,完成包括大风/雨量/雪量/地震 在内的自然灾害、异物侵限、突发事故监测信息的采集,并把监测信息传送至所述监控 单元;所述监控单元通过专线通道与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设备相连接,完成所述监测信息的 预处理、暂存以及实时发送至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设备;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设备与所述监控终端连接,实时地对所述监测信息进行存储、分 析处理并向所述监控终端发送经过分析处理的监测信息及报警信息;所述监控终端显示并监测管辖范围内各种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并且制定相应的行车 管制预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监测传感器 冗余配置或单机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监测传感器 包括风速风向计、雨量计、雪量计、强震动传感器、双电网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机 柜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中的主控模块、网络设备、UPS电源、接口板、继电器组和接线 端子,其中所述主控模块与网络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UPS 电源、网络设备为双机冗余配置或单机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数据处理设 备由相互连接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为双机冗余配置或单机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和 应用服务器为机架式服务器或塔式服务器或工控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所述核心网络设 备为二层交换机或三层交换机或带有交换功能的路由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终端包括调 度终端、工务终端、维护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终端为台 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或工控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其由至少一个现场监测传感器、至少一个监控单元、监控数据处理设备和监控终端组成。本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对大风/雨量/雪量/地震等自然灾害、异物侵限、突发事故进行实时监测、采集、汇总、报警、预警及紧急处置,实现监测信息分布获取、集中管理和综合运用。该系统根据灾害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紧急处置措施,并为调整运行计划,下达行车管制、恢复行车、抢险救援、检查维修等提供技术支撑,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灾害及次生灾害引发的损失。
文档编号H04L12/24GK201800737SQ20102053713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承亮, 史天运, 史宏, 张德强, 戴贤春, 武明生, 沈敬伟, 王彤, 王瑞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