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soa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680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soa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与信息领域下的新型信息处理设备。尤其涉及面向企业应用 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SOA设备。
背景技术
大家知道集线器位于OSI的物理层,交换机位于OSI的数据链路层,路由器位于 OSI的网络层,它们解决了计算机底层信息的交互、通信等问题。然而,异构系统进行资源互 联互通与共享往往是基于应用层的,除应用系统本身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 千差万别外,消息格式规范不一致、传输协议使用不统一、服务物理位置不明确等问题都将 使得面向应用层的信息交互与共享难于实现。传统的点对点应用整合方式虽然能够实现简 单的资源互通与共享,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扩展,这种点对 点方式将最终造成企业IT架构蛛网化,伴随而来的是复杂僵化的应用架构、高额的维护 成本和缓慢的市场响应速度。随着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0A)的思想日益得到业 界的重视,主要实现SOA的手段一企业服务总线也成为各中厂商极力投资的对象,它可以 帮助企业对现有的IT系统进行梳理,使得异构系统之间可以自由通畅地进行信息交换。然 而目前企业服务总线都是软件产品,由于软件产品的局限性使得企业在部署SOA时存在着 实施周期长、中间环节多、难于维护等诸多问题。针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企业迫切需要一种基于应用层的信息整合与路由设备来 简化上述问题,急需研制可以保证在信息消费方与信息提供方之间互联互通的同时,对双 方通讯协议、通讯内容进行翻译转换,对业务过程进行重新封装,以及对此过程进行全方位 的审计与控制的硬件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各企业网络异构系统不能够互联互通的问题,提供一种使得消息格式 透明、传输协议透明、服务位置透明、消息传输速度优化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 SOA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取如下技术手段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SOA设备,包括控制部分和上位机,企业服务 总线功能软件固化于上位机中;其控制部分包括按钮按键、第广第4状态灯、液晶屏、单片 机;所说单片机通过控制台串口连接至上位机串口,上位机输出的总线信息均由单片机转 发,通过液晶屏输出显示、由第广第4状态灯显示设备状态;外部终端通过外部终端线及外 部设备接口连接单片机,从而达到对上位机以及企业服务总线的管理与监控。单片机与上位机为内连接,控制台串口与上位机串口均依照RS-232C标准,采 用RX、TX、GND三线通讯。外部设备接口采用RJ45/DB9标准。[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1.即插即用。该设备将企业服务总线软件与硬件设备一体化,形成了“硬件企业 服务总线”产品,该产品在出厂时已完成了实施、部署等工作,用户仅需简单的配置便可完 成对SOA基础结构的部署。2.性能优化。由于将企业服务总线功能部署于硬件设备中,该硬件设备可以帮助 用户实现服务的封装、消息格式的转换、消息协议的转换与消息的路由分发,该设备具备水 平扩容与垂直扩容的能力。3.设备管理优化。在硬件设备上提供控制部分,用户仅需通过控制部分的按钮键 盘或外部终端即可对硬件设备及内部企业服务总线应用进行管理与监控。4.消息传输加速。实现了对基于XML消息的加速,从而保障了消息高效快速传 递,最大限度降低了大数据量交易的性能瓶颈。5.安全性保障。对包括XML和WSIecurity在内的行业标准进行验证、加密、签 名以及认证,为服务提供安全的基础,保障了消息传输的安全性。6.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单片机可由按钮按键对液晶屏显示的内容进行操作,可以 实现对主机的开启与关闭;对主机状态的显示;对企业服务总线日志的查看;对总线服务 节点的启停等操作。从而达到对上位机以及企业服务总线的管理与监控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方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流程图;图3为图1中上位机的协议转换图;图4为图1中上位机的消息分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方案进一步说明该设备主要特点是硬件与企业服务总线软件集成于一体化,硬件包括控制部分和 上位机,企业服务总线软件固化于上位机中;其中控制部分包括按钮按键、第广第4状态灯 广4、液晶屏、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控制台串口 5连接至上位机串口 6,上位机输出的信息均 由单片机转发,通过液晶屏输出显示信息和通过第广第4状态灯广4显示设备工作状态。 外部终端通过外部终端线及外部设备接口 7连接单片机,从而达到对上位机以及企业服务 总线的管理与监控。单片机可由按钮按键在液晶屏显示的内容进行操作,实现开机关机、查看设备状 态、日志等控制动作;第广第4状态灯广4显示由单片机送出的各类信息第1状态灯1为 电源状态灯,显示电源开关状态,第2状态灯2和第3状态灯3为网络状态灯,分别表示目 前设备网络连接状态,第4状态灯4为设备状态灯,显示目前设备状态。单片机与上位机为内连接,控制台串口 5与上位机串口 6均依RS-232C标准,采用 RX、TX、GND三线通讯。该设备通过软件对各种数据源、信息源以及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衔接;可实现 Http, Telnet、Socket、JMS, Ftp等多种通讯协议之间灵活转换;应用程序间的消息传递、路由、分发;服务封装、定制以及消息格式转换等功能;提供简单、高效的管理接口 ;对包括 XML和WSIecurity在内的行业标准进行验证、加密、签名以及认证;基于主题的发布/订 阅的实现方案,可以服务于高性能、大吞吐量的广播应用;广泛支持行业专有标准和协议, 如 HL7/DIC0M、IS08583 等。服务封装本实用新型完全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XSD (XML khema)等独立 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通过SCA (服务组件架构)的组装方式将应用、进程对资 源的访问包装为标准的服务,使得应用程序可以用标准的方法把功能和数据“暴露”出来, 供其它应用程序使用。传输协议转换本新型首先解决的是异构、分布式的系统的互联互通,这就要求服 务总线具有支持多种传输协议的能力,参见图3,采用多协议格式支持,Web Service标准支 持,多渠道通讯方式实现Http、JMS、Telnet、Socket、Ftp等传输协议的相互转换。消息路由如图4所示,消息路由包括静态消息路由、动态消息路由、规则消息路 由三种方式。静态消息路由是按照预先指定的路由方式将消息传递给某一服务,动态消息 路由是通过对消息头进行解析,然后按照消息头中描述的规则进行分发,规则消息路由是 允许导入第三方规则库,按照规则库指定的路由方式进行消息的分发。消息格式转换支持XML相关的业界规范和技术,如XML khema、XSLT、XPath等; 通过高效的消息格式转换功能,将原有消息格式转换为设备所支持的标准消息格式,根据 预定规则,进一步将服务请求者的消息格式转换为服务提供者所能理解的消息格式。标准支持产品除支持JMS/MQ、HTTP/SOAP、TCP/IP等多种标准协议接口以及Web Services和XML相关技术标准外,还支持HL7/DIC0M、IS08583等标准。该设备操作流程将设备部署于企业现有IT环境中。通过终端连接线将外部设备接口与外部终端 连接,打开电源启动单片机,单片机启动后,液晶屏呈蓝色并显示内容后,表示单片机已启 动。按照液晶屏的提示,通过按钮键盘启动上位机,当液晶屏显示设备正在启动时,表示上 位机正在启动,当液晶屏显示设备已启动后,表示上位机已成功启动。如果用户需要修改IP 地址,则需要通过外部终端进行IP地址的设定,用户可按照企业IP规划在外部终端输入设 置IP的命令,并可通过查看IP的命令验证设置IP是否成功。完成上述操作后,用户可通 过命令判断总线上的服务节点是否启动,若服务已启动,则用户可调用该服务,从而实现服 务消息的转换、过滤与分发;若服务没有启动,则通过在外部终端输入启动服务的命令,启 动该服务,然后再执行服务的调用。
权利要求1.一种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SOA设备,其特征是它包括控制部分和上 位机;其控制部分包括按钮按键、第1 第4状态灯(1 4)、液晶屏、单片机;所说单片机 通过控制台串口( 连接至上位机串口(6),上位机输出的总线信息均由单片机转发,通过 液晶屏输出显示、第1 第4状态灯(1 4)显示设备状态;外部终端通过外部终端线及外 部设备接口(7)连接单片机,从而达到对上位机以及企业服务总线的管理与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SOA设备,其特征是单 片机与上位机为内连接,控制台串口(5)与上位机串口(6)均依照RS-232C标准,采用RX、 TX、GND三线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SOA设备,其特征是外 部设备接口(7)采用RJ45/DB9标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企业应用集成的软硬件一体化SOA设备,解决了各企业网络异构系统不能够互联互通的问题,它主要将企业服务总线安装在硬件设备中;硬件部分有按钮键盘、第1~第4状态灯、液晶屏、单片机、外部设备接口、上位机及外部终端连接线;其单片机通过控制台串口与上位机串口连接到上位机,由上位机送出的信息均由单片机转发通过液晶屏和第1~第4状态灯显示信息,外部终端通过连接单片机对该设备进行高级管理;可以实现对上位机的开启与关闭和状态的显示;对企业服务总线日志的查看;对总线服务节点的启停等操作,从而达到对上位机以及企业服务总线的管理与监控。
文档编号H04L29/08GK201904815SQ201020619310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李轶强 申请人:北京锐易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沈阳锐易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