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5075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的标准,被视为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简称3G)向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generation,简称4G)演进的主流技术。LTE包括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FDD)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两种制式。其中,LTE-TDD系统上行和下行占用相同的频段,只是依靠时间区分上行和下行。

在LTE-TDD系统中,现有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简称eNB)根据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ex,简称CQI)确定UE的下行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称MCS);根据UE的下行MCS分配传输资源。其中,UE一般会假设下行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的方式或闭环空间复用的方式,并根据假设的下行传输方式确定下行CQI。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当eNB采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简称BF)的方式传输下行数据时,UE假设的下行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的方式或闭环空间复用的方式,这与eNB实际采用的传输方式不同,由于CQI是根据UE假设的下行传输方式确定的,因此UE确定得到的CQI可能并不准确,进而导致eNB根据UE反馈的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而且,eNB获得的CQI是一个量化值(由UE计算得到),存在量化误差,这也有可能会造成eNB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下行MCS不准确会影响传输效率,对系统性能带来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eNB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进而影响传输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下行调制编码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一基站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的子集;

根据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

将所述第二下行调质编码方案和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

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进行合并,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m小区本次调度将要使用的第sb个子带宽的发射权值矩阵,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μM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μT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mean为求矩阵的均值,一般是求各列的均值,diag表示对角元素,(*)H表示*的共轭转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α为表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干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干扰的干扰比例系数,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判断是否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不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则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

若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则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是否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将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所需的代码量与阈值比较;

若所述代码量大于所述阈值,则不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所述代码量小于所述阈值,则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是否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分别将M与MThr、(M-T)与IThr进行比较;

若M>MThr且(M-T)>IThr,则不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否则,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M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数,T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小区数,MThr与IThr为设定的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至第十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是根据第一信噪比得到的时,所述第一信噪比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导频信号,与除所述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Tnum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是第m小区在本次调度之前使用的第sb个子带宽的发射权值矩阵,μM为测量集,∑*表示对*求和,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是第m小区在本次调度之前使用的第sb个子带宽的发射权值矩阵,是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预编码向量,μM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表示对*求和,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至第十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是根据第二信噪比得到的时,所述第二信噪比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导频信号,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的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Tnum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8,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V1CRS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9,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是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预编码向量,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至第十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stx为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sfb为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fb为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表示对*求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至第十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数等于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tx为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为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包括:

按照最大合并比均衡算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包括:

按照干扰抑制合并均衡算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进行合并,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包括:

按照取平均值的方法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进行合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十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进行合并,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包括:

按照指数等效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映射合并的方法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进行合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八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包括:

选择满足的最大SINRMCS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每个小区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第stx个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tx为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INRMCS为与所述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九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为与所述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或者为满足如下公式的小区:

|RSRP1-RSRPi|<Thr;

其中,RSRP1为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i为除所述第一小区以外的其他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Thr为设定的门限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十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和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块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十一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和传输资源分配信息,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向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

向第一基站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确定第一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是所述基站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根据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集是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的子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包括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确定所述基站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块大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调制编码方案确定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设备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反馈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下行调制编码方案;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案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

信道矩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向第一基站发送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的子集;

第二调制编码方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

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二下行调质编码方案和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

第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进行合并,获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一噪声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之前,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二噪声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之前,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噪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第二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噪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m小区本次调度将要使用的第sb个子带宽的发射权值矩阵,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μM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μT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mean为求矩阵的均值,一般是求各列的均值,diag表示对角元素,(*)H表示*的共轭转置。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α为表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干扰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干扰的干扰比例系数,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噪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第四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噪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是根据第一信噪比得到的时,所述第一信噪比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导频信号,与除所述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所述第三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Tnum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是第m小区在本次调度之前使用的第sb个子带宽的发射权值矩阵,μM为测量集,∑*表示对*求和,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是第m小区在本次调度之前使用的第sb个子带宽的发射权值矩阵,是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预编码向量,μM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是根据第二信噪比得到的时,所述第二信噪比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下行导频信号,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的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所述第三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Tnum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V1CRS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8,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V1CRS是所述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9,则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是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x|1≤x≤M},M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数量,是第m小区的第sb个子带宽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的虚拟天线映射矩阵,是根据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映射得到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信噪比,是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预编码向量,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至第九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stx为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sfb为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fb为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表示对*求和。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至第九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数等于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时,所述第四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tx为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b是子带宽的编号,sb∈{x|1≤x≤NSB},NSB是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所述子带宽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子带宽的干扰噪声功率,sfb为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号。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噪声确定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第五噪声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不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时,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

第六噪声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

将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所需的代码量与阈值比较;

若所述代码量大于所述阈值,则不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所述代码量小于所述阈值,则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

分别将M与MThr、(M-T)与IThr进行比较;

若M>MThr且(M-T)>IThr,则不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否则,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M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数,T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小区数,MThr与IThr为设定的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确定单元用于,

按照最大合并比均衡算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照干扰抑制合并均衡算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照取平均值的方法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进行合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六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照指数等效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映射合并的方法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子带宽级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进行合并。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八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案确定模块用于,

选择满足的最大SINRMCS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

其中,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第stx个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tx为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号,SINRMCS为与所述调制编码方案对应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九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测量集确定模块,用于将与所述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或者满足如下公式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小区:

|RSRP1-RSRPi|<Thr;

其中,RSRP1为所述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i为除所述第一小区以外的其他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Thr为设定的门限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十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传输块大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案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和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分配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块大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十一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和传输资源分配信息,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信道质量指示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下行信道质量指示,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

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下行信道质量指示确定第一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调制编码方案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是所述基站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根据所述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发射集是所述用户设备的测量集的子集。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包括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传输块大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调制编码方案,确定所述基站在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传输块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先对测量集和发射集进行简单介绍。在本实施例中,测量集和发射集是针对UE定义的,不同UE的测量集和发射集可能不同。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接收并处理该UE发送的上行数据,并且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之间相互交互信息,UE发送的上行数据包括下行CQI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下行CQI与UE假设的下行发射流一一对应。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用于向该UE联合发射下行数据,联合发射包括相干发射和非相干发射。相干发射时,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通过交互信道信息确定各个小区的发射权值;非相干发射时,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单独确定各自的发射权值。UE的发射集是UE的测量集的子集。

具体地,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确定发射权值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适用于可以根据上行信道估计下行信道的系统,这类系统包括但不限于LTE-TDD系统和改进后的LTE-FDD系统,LTE-TDD系统的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是近似的,因此可以通过对上行信道的估计,获取到下行信道的信息。改进后的LTE-FDD系统,可以对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之间的区别进行估计和补偿,因此也可以通过对上行信道的估计,获取到下行信道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eNB实现,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S101:接收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并根据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确定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该第一UE的服务小区称为第一小区,该第一UE可以为第一小区内的任一UE。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小区内的UE是指,将第一小区作为服务小区的UE。

在具体实现中,eNB通常会接收第一小区内所有UE反馈的下行CQI,并根据第一小区内各个UE反馈的下行CQI,分别确定各个UE的第一下行MCS。

S102:根据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该第一UE。

其中,该传输资源可以为SB,SB可以是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RB),也可以是多个RB的组合。

具体地,步骤S102包括:

根据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的第一下行MCS,按照比例公平(Proportional Fair,简称PF)算法或者按照轮询(Round Robin,简称RR)算法,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该第一UE。

S103: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子带宽(Sub-Bandwidth,简称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

其中,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可以是根据第一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的。第一基站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表示各个小区在各个SB(共有NSB个SB)上估计的上行信道,其中,sb是SB的编号,sb∈{x|1≤x≤NSB},NSB是传输资源中SB的数量。

S104: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信号与干扰加信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简称SINR)。

例如,S10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和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

S105: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eNB实现,参见图2a,该方法包括:

S201:接收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并根据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确定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

具体地,S201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下行CQI与下行MCS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下行CQI确定第一下行MCS。

进一步地,下行CQI与下行MCS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由基站厂商提供,该对应关系可以为表格的形式,每个CQI对应一个下行MCS。在具体实现中,可以直接采用获取到的CQI查表,获得该CQI对应的下行MCS;也可以先对获取到的CQI进行滤波,然后再查表,获得该CQI对应的下行MCS。

S202:根据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第一UE,第一小区为第一UE的服务小区。

其中,该传输资源可以为SB,SB可以是一个RB,也可以是多个RB的组合。

在具体实现中,步骤S202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的第一下行MCS,按照PF算法或者按照RR算法,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该第一UE。

具体地,按照PF算法将传输资源分配给该第一UE,包括:在第一小区的SB上,根据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的第一下行MCS和历史传输速率,确定第一小区内各个UE的初始优先级;根据第一UE的初始优先级,将该SB分配给该第一UE。

具体地,按照RR算法将传输资源分配给该第一UE的过程如下:在第一小区的SB上,根据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的第一下行MCS和历史传输速率,确定第一小区内各个UE的优先级队列;根据第一小区内各个UE发送的资源请求和优先级队列,将第一小区的SB分配给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当第一UE位于优先级队列的首位时,将该SB分配给该第一UE,并调整该第一UE在优先级队列中的位置。

S203: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

其中,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可以是根据第一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的。第一基站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UE的测量集包括M个小区,μM={x|1≤x≤M},μM为该UE的测量集。该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m∈μM,该UE的测量集内的第一小区(编号为m=1的小区)为该UE的服务小区。该UE的测量集内的第m小区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Pm。一个UE的发射集包括T个小区,μT={x|1≤x≤T},μT∈μM,μT为该UE的发射集,该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的编号t∈μT,该UE的发射集内的第一小区(编号为t=1的小区)为该UE的服务小区。该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数为Stx,流号stx∈{x|1≤x≤Stx}。该UE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为Sfb,流号sfb∈{x|1≤x≤Sfb}。若该UE假设的下行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Sfb=1;若该UE假设的下行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则Sfb≥1。

可选地,该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可以为与该UE的服务小区相邻的小区或者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该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将满足公式(1)的小区确认为该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

|RSRP1-RSRPi|<Thr, (1)

其中,RSRP1为该UE的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RSRPi为除该UE的服务小区以外的其他小区的RSRP,Thr为设定的门限值,该门限值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方法仅为举例,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地,根据第一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的过程如下:

第一基站接收第一UE发送的SRS;

第一基站根据最小均方(Least Square,简称LS)信道估计方法,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

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构成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

具体地,前述LS信道估计方法采用的公式为H=R*S’,其中,H为估计的上行信道,R为第一基站接收的SRS信号,S’为S的共轭信号,S为第一UE发送的SRS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LS信道估计方法仅为举例,也可以采用其它信道估计方法。

S204: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

具体地,参见图2b,S204可以包括:

S2041: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

其中,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是指,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在各个SB上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S204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S204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S2040: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S2040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包括: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具体地,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可以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2)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是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m小区本次调度将要使用的第sb个SB的发射权值矩阵,m是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μM为第一UE的测量集,μT为第一UE的发射集,mean为求矩阵的均值,一般是求各列的均值,diag表示对角元素,(*)H表示*的共轭转置。

具体地,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可以包括:按照如下公式(3)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α为表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干扰,与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干扰的干扰比例系数,一般0≤α≤4。

可选地,S2040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包括: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可以是根据第一信噪比得到的,也可以是根据第二信噪比得到的。第一信噪比是第一小区的下行导频信号(Downlink Pilot Time Slot,简称DwPTS),与除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的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第二信噪比是第一小区的DwPTS,与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的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当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传输数据采用的协议版本号为R8或R9或R10时,第一UE假设除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都是干扰,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是根据第一信噪比得到的;当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传输数据采用的协议版本号为R11时,第一UE假设第一UE的测量集内无干扰,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是根据第二信噪比得到的。

可选地,当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是根据第一信噪比得到的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可以包括: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如下公式(4)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Tnum是第一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一小区的小区参考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CRS)的虚拟天线映射(Virtual Antenna Mapping,简称VAM)矩阵,是根据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映射得到的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信噪比,是第m小区在本次调度之前使用的第sb个SB的发射权值矩阵,m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μM为第一UE的测量集,∑*表示对*求和,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则根据如下公式(5)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一小区的CRS的VAM矩阵,是根据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映射得到的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信噪比,是第m小区在本次调度之前使用的第sb个SB的发射权值矩阵,是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预编码向量(Precoding Matrix Index,简称PMI),m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μM为第一UE的测量集,∑*表示对*求和,表示对*的所有元素的平方和开方。

可选地,当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是根据第二信噪比得到的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可以包括: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如下公式(6)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Tnum是第一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数量,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一小区的CRS的VAM矩阵,是根据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CQI,映射得到的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信噪比,m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Transmission Mode,简称TM)8,则根据如下公式(7)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一小区的CRS的VAM矩阵,是根据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CQI,映射得到的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信噪比,是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PMI,m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TM9,则根据如下公式(8)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一小区的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dic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的VAM矩阵,是根据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CQI,映射得到的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信噪比,是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PMI,m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一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与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之间的关系是,当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传输下行数据时采用的传输模式为TM7时,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当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传输下行数据时采用的传输模式为TM8或TM9时,若没有配置PMI/秩指示(Rank Indication,简称RI)反馈,则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若配置了PMI/RI反馈,则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

可选地,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可以包括:按照如下公式(9)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Sfb为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

可选地,当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数Stx等于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Sfb时,即Stx=Sfb,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可以包括:按照如下公式(10)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S2040的又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判断是否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若不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则将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即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若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则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判断是否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可以包括:将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所需的代码量与阈值比较;若代码量大于阈值,则不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若代码量小于阈值,则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判断是否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可以包括:分别将M与MThr、(M-T)与IThr进行比较;若M>MThr且(M-T)>IThr,则不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否则,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其中,MThr与IThr为设定的阈值。一般MThr=3,IThr=2。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S2041可以包括:按照最大比合并(Max Ratio Combine,简称MRC)均衡算法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确定公式(11)如下:

其中,为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SINR,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m小区本次调度将要使用的第sb个SB的发射权值矩阵,的第stx列为表示第t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发射权值向量,μM为测量集,μT为发射集,m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t为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的编号。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S2041可以包括:按照干扰抑制合并(Interference Repress Combine,简称IRC)均衡算法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确定公式(12)如下:

其中,为α的第stx个对角线元素,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m小区本次调度将要使用的第sb个SB的发射权值矩阵,为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第sb个SB的干扰噪声功率,μM为测量集,μT为发射集,m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的编号,t为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的编号。

S2042:将第一UE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获得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S2042可以包括:按照取平均值的方法将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合并公式(13)如下: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NSB是传输资源中SB的数量,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S2042可以包括:采用指数等效SINR映射(Exponential Effective SINR Mapping,简称EESM)合并的方法将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合并公式(14)如下: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β为与MCS相关的尺度因子,NSB是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中SB的数量,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

S205:根据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

具体地,S205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选择满足的最大SINRMCS对应的MCS,作为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

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SINRMCS为与MCS对应的SINR。

在本实施例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S206:根据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S202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确定在分配给第一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第一UE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简称TBS)。

在本实施例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UE发送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包括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传输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

容易知道,在本实施例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UE发送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包括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TBS,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假设第一UE的SB级的接收模型为其中,Pm是第m小区的发射天线的总功率,为第m小区的第sb个SB的上行信道矩阵,是第m小区本次调度将要使用的第sb个SB的发射权值矩阵,是假设第一UE发射功率为1的等效测量集外干扰,μM为测量集,μT为发射集,Sm是第m小区在第一UE占用SB级的发射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使得获得的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分配给第一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该传输资源上,发送给第一UE的TBS,由于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因此可以提高TBS计算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UE实现,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S301:向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下行CQI,该第一小区为UE的服务小区。

S302:向第一基站发送SRS,第一基站为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SRS是周期性发送的,因此S302与S301没有先后顺序。

S303:接收该基站发送的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为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传输资源是该基站根据UE发送的下行CQI确定第一下行MCS后,根据第一下行MCS为UE分配的,第二下行MCS是该基站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取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根据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其中,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根据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的,UE的发射集是UE的测量集的子集。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S303还可以包括:接收该基站发送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包括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UE根据接收到的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确定该基站在为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UE的TBS。

容易知道,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该基站发送的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包括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TBS,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UE从控制信令中获得TBS。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使得获得的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根据UE的第二下行MCS和分配给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该传输资源上,发送给UE的TBS,由于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因此可以提高TBS计算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部件的实现方式和交互方式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是eNB。参见图4,该装置包括:

第一MCS确定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并根据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确定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

资源分配模块402,用于根据第一MCS确定模块401确定的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第一UE,第一小区为第一UE的服务小区;

信道矩阵获取模块403,用于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根据第一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

SINR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信道矩阵获取模块403获取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

第二MCS确定模块405,用于根据SINR确定模块404确定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是eNB。参见图5,该装置包括:

第一MCS确定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并根据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确定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

资源分配模块502,用于根据第一MCS确定模块501确定的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第一UE,第一小区为第一UE的服务小区;

信道矩阵获取模块503,用于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根据第一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

SINR确定模块504,用于根据信道矩阵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

第二MCS确定模块505,用于根据SINR确定模块504确定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

具体地,第一MCS确定模块501用于,根据CQI与下行MCS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下行CQI确定第一下行MCS。

可选地,资源分配模块502用于,根据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的第一下行MCS,按照PF算法或者按照RR算法,将传输资源分配给该第一UE。

具体地,资源分配模块502可以用于,在第一小区的SB上,根据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的第一下行MCS和历史传输速率,确定第一小区内各个UE的初始优先级;根据第一UE的初始优先级,将该SB分配给该第一UE。

具体地,资源分配模块502可以用于,在第一小区的SB上,根据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的第一下行MCS和历史传输速率,确定第一小区内各个UE的优先级队列;根据第一小区内各个UE发送的资源请求和优先级队列,将第一小区的SB分配给第一小区内的所有UE;当第一UE位于优先级队列的首位时,将该SB分配给该第一UE,并调整该第一UE在优先级队列中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SINR确定模块504可以包括:

第一SINR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信道矩阵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

第二SINR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一SINR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UE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获得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SINR确定模块504还可以包括:第一噪声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SINR确定单元,根据信道矩阵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之前,将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SINR确定模块504还可以包括:第二噪声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SINR确定单元,根据信道矩阵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之前,根据信道矩阵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第二噪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矩阵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第二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噪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具体地,第一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公式(2)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具体地,第二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公式(3)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第二噪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第三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信道矩阵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第四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三噪声确定子单元确定的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当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是根据第一信噪比得到的时,第三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公式(4)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则根据公式(5)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当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是根据第二信噪比得到的时,第三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公式(6)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TM8,则根据公式(7)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小区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TM9,则根据公式(8)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第四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公式(9)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当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数Stx等于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Sfb时,即Stx=Sfb,第四噪声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公式(10)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第二噪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第五噪声确定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判断不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时,将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

第六噪声确定单元,用于当判断单元判断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时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则根据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CQI,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判断单元用于,将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所需的代码量与阈值比较;若代码量大于阈值,则不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若代码量小于阈值,则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判断单元用于,分别将M与MThr、(M-T)与IThr进行比较;若M>MThr且(M-T)>IThr,则不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否则,计算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其中,MThr与IThr为设定的阈值。一般MThr=3,IThr=2。

可选地,第一SINR确定单元用于,按照MRC均衡算法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

可选地,第一SINR确定单元用于,按照IRC均衡算法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

可选地,第二SINR确定单元用于,按照取平均值的方法将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

可选地,第二SINR确定单元用于,采用EESM合并的方法将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

具体地,第二MCS确定模块505用于,选择满足的最大SINRMCS对应的MCS,作为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SINRMCS为与MCS对应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测量集确定模块,用于将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或者满足公式(1)的小区作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TBS确定模块506,用于根据第二MCS确定模块505确定的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分配给第一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第一UE的TBS。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UE发送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包括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传输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使得获得的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分配给第一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该传输资源上,发送给第一UE的TBS,由于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因此可以提高TBS计算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模块、单元的实现方式和交互方式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是eNB,如图6所示。其包括接收器61和处理器62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所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6对装置6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接收器61可以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的UE反馈的下行CQI,第一基站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处理器62可以实现,根据接收器61接收的第一UE反馈的下行CQI,确定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用于根据确定的第一UE的第一下行MCS,将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分配给第一UE,第一小区为第一UE的服务小区;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可以是根据第一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的;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用于根据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

具体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根据CQI与下MCS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下行CQI确定第一下行MCS。

可选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按照PF算法或者按照RR算法确定分配传输资源的第一UE。

具体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在SB上根据UE的第一下行MCS和历史传输速率确定UE的初始优先级;将该SB依次分配给初始优先级从高到低的UE。

具体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在SB上根据UE的第一下行MCS和历史传输速率确定UE的优先级队列;根据UE发送的资源请求和优先级队列,将该SB分配给第一UE;调整第一UE的优先级。

更具体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将第一UE的发射集内,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获得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在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之前,将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在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之前,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按照公式(2)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基站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按照公式(3)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基站针对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在本实施例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当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是根据第一信噪比得到的时,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公式(4)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基站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则根据公式(5)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基站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当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下行CQI是根据第二信噪比得到的时,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发射分集,则根据公式(6)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基站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基站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TM8,则根据公式(7)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基站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若第一UE假设的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且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基站发送下行发射流的传输模式为TM9,则根据公式(8)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基站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按照公式(9)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基站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当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流数Stx等于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流数Sfb时,即Stx=Sfb,按照公式(10)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基站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在本实施例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用于判断是否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当不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时,将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取为0;当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时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则根据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对应的CQI,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fb个假设的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将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所需的代码量与阈值比较;若代码量大于阈值,则不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若代码量小于阈值,则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

可选地,处理器62用于,分别将M与MThr、(M-T)与IThr进行比较;若M>MThr且(M-T)>IThr,则不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否则,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外的小区针对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干扰噪声功率;其中,MThr与IThr为设定的阈值。一般MThr=3,IThr=2。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按照MRC均衡算法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按照IRC均衡算法确定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按照取平均值的方法将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采用EESM合并的方法将第一UE的测量集内,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B级的SINR进行合并。

具体地,处理器62可以用于,选择满足的最大SINRMCS对应的MCS,作为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其中,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第stx个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SINRMCS为与MCS对应的SINR。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可以用于,将与第一小区相邻的小区或者满足公式(1)的小区作为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小区。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2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分配给第一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第一UE的TBS。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器63。发送器63可以用于,向第一UE发送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包括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传输资源分配信息,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一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使得获得的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第一UE的第二下行MCS和分配给第一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该传输资源上,发送给第一UE的TBS,由于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因此可以提高TBS计算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部件的实现方式和交互方式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E。参见图7,该UE包括:

CQI发送模块701,用于向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下行CQI,该第一小区为UE的服务小区;

SRS发送模块702,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SRS,第一基站为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接收模块703,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为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传输资源是该基站根据UE发送的下行CQI确定第一下行MCS后,根据第一下行MCS为UE分配的,第二下行MCS是该基站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取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根据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其中,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根据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的,发射集是测量集的子集。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703可以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控制信令,控制信令包括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UE还可以包括:TBS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确定该基站在为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UE的TBS。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使得获得的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根据UE的第二下行MCS和分配给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该传输资源上,发送给UE的TBS,由于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因此可以提高TBS计算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部件的实现方式和交互方式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E,如图8所示。其包括发送器81、接收器82和处理器83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所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UE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8对UE8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发送器81可以用于向第一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下行CQI,该第一小区为UE的服务小区。

发送器81还可以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SRS,第一基站为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所属的基站。

接收器82可以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为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传输资源是该基站根据UE发送的下行CQI确定第一下行MCS后,根据第一下行MCS为UE分配的,第二下行MCS是该基站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获取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根据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其中,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是根据UE向第一基站发送的SRS确定的,发射集是测量集的子集。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器82可以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控制信令,控制信令包括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83可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传输资源分配信息和第二下行MCS,确定该基站在为UE分配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上,发送给UE的TBS。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并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然后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上行信道来估计下行信道,从而可以在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近似的系统中(如LTE-TDD系统),得到比第一下行MCS更为准确的第二下行MCS,充分利用下行信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根据UE的测量集内的各个小区的SB级的上行信道矩阵,确定UE的发射集内的各个小区的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并根据该待发送下行发射流的SINR,确定UE的第二下行MCS,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量化值(CQI)确定的下行MCS不准确的问题,使得获得的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根据UE的第二下行MCS和分配给UE的第一小区的传输资源,确定在该传输资源上,发送给UE的TBS,由于第二下行MCS比第一下行MCS准确,因此可以提高TBS计算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部件的实现方式和交互方式可以参考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装置和用户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和用户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装置(或用户设备)与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