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帧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8426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帧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帧信息(Frame Information,FI)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基于FI方式时隙预约的分布式资源分配算法,其FI协议开销比较大,导致系统频率效率比较低。

时隙预留时隙资源分配算法机制是指采用时隙预留方式的时隙资源分配机制,通常借助帧信息(FI)交互来实现时隙资源的预留,比较典型的是RR-ALOHA、MS-ALOHA算法,MS-ALOHA基本原理如下:

移动时分LOHA(Mobile Slotted Aloha,MS-ALOHA)机制是一种基于分时方式的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DSRC)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接入和时隙资源复用机制,资源复用基于帧结构以时隙(slot)为单位。如图1所示,每N个slot构成一个帧(记为Frame),每个帧中的slot的编号为0~N-1,在帧之间循环往复。每个slot中只允许一个车辆进行发送,即车辆之间为时分复用接入(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模式。车辆在所占用的时隙上中不仅发送应用层的数据,而且还需要发送FI,在FI中会指示一个帧中各个slot的占用状况,例如,一种可能的FI结构如图2所示。

MS-ALOHA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当节点(如车载终端)加入网络时,需要通过监听帧信息,确定系统中的空闲时隙资源,然后选择一个空闲时隙作为自己占用的时隙,如果节点没有听到负反馈,则可一直使用该占用时隙传输数据,在这期间其他节点不能使用该时隙。在占用的时隙上,节点需要周期性发 送FI,FI中携带节点获得的与该节点相距两跳范围内的其他节点占用时隙的情况,指示节点感知到的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对每个时隙给出该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包括:时隙占用状态信息、占用时隙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ource Temporary Identifier,STI)或可称为节点标识、占用时隙的节点的优先级状态(也可认为是占用时隙节点在该时隙发送的数据对应的优先级状态);其中,时隙占用状态信息可以表达时隙的四种占用状态:(00)表示时隙为空闲状态,(10)表示时隙已被与本节点相距一跳的其他节点占用(简称为一跳节点占用)或本节点占用,(11)表示时隙已被与本节点相距两跳的其他节点占用(简称为两跳节点占用),(01)表示时隙已被其他两个以上的节点占用,即为碰撞状态。在非自身占用的时隙,每个节点通过监听相邻一跳的节点发送的FI,能够判断相邻三跳范围内每个节点占用时隙的情况,当发现本节点占用的时隙资源与其他节点使用的资源发生碰撞时,释放占用的时隙资源,重新预约新的空闲时隙作为自己的占用时隙。为方便后续描述,对FI及其内部信息内容统一采用如下描述方式:

节点发送的帧信息(FI)称为:FI消息,也可简称为FI;

FI中指示的每个时隙对应的占用状况信息称为:FI消息中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隙信息域;

FI中每个时隙对应的占用状况信息中给出的三类信息(即:时隙占用状态、STI、优先级信息)分别称为:每个时隙的时隙信息域中包含的时隙占用状态子域、STI子域、优先级子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方式只是为了后续描述方便而规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描述方式。

MS-ALOHA机制下,在对时隙信息的维护过程中,节点需要维护N*N时隙状态缓存表,用来存储对应时隙上接收到的相邻节点发送的FI消息中携带的各时隙的时隙信息域,每一行保存在对应时隙上接收到的FI信息,例如:在第0个时隙接收到的FI信息保存在时隙状态缓存表的第一行、第1个时隙 接收到的FI信息保存在时隙状态缓存表的第二行…,每一列保存在接收到的FI中所指示的对应时隙信息,如第一列保存各接收的FI中指示的时隙0的时隙信息、第二列保存各接收的FI中指示的时隙2的时隙信息…。时隙状态缓存中的m*n格中保存的信息为在第m个时隙上接收到FI中指示的第n个时隙的信息。图3所示的时隙状态缓存表的维数为N*N维,由于节点本身在所占时隙发送的FI消息不需要存储,因此节点实际维护的时隙状态缓存表为N-1行(假设每个节点只占用一个时隙);其中,时隙对应的检测域是指占用该时隙发送的FI消息中该时隙对应的时隙信息域称为该时隙的“检测域”,“非检测域”是指非占用该时隙发送的FI中该时隙对应的时隙信息域称为该时隙的非“检测域”。其中default值为缺省值。

节点在一个时隙上接收到FI消息时,总是用新接收到的FI消息中携带的时隙信息内容覆盖时隙状态缓存表中对应时隙所在行的信息内容(即覆盖前一帧中相同时隙上记录的FI的内容)。具体过程如下:

节点在非自身占用的时隙上,需要接收周围节点发送的FI消息,并根据接收到的FI消息更新时隙状态缓存表,在到达本节点自身占用的时隙前判断自身占用的时隙是否维护成功及非自己占用时隙各时隙的占用状态,其中,当在非自身占用的时隙上没有接收到FI,节点会将时隙状态缓存表中该时隙对应的行的各域填default值。Default值当前按空闲状态(00)处理,当然也可以定义其他处理方式。

节点在自身占用的时隙上根据维护的时隙状态缓存表中记录的信息生成FI并发送FI消息。生成FI时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填写FI中时隙对应的时隙信息域中的内容,包括时隙占用状态子域、STI子域以及优先级子域。发送完毕后,节点会清空所发送的FI信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从FI帧结构可以看出,FI开销比较大,频谱效率比较低。如果考虑后续增加频分或者帧长变短增加容量的话,FI开销也会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降低帧信息开销,提高系统频率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在发送资源上需要发送的FI,其中包括本节点感知到的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资源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为时隙或时频块;

发送所述FI。

通过该方法,在发送资源确定的需要发送的FI中包括本节点感知到的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资源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因此,降低了帧信息开销,提高了系统频率效率。

较佳地,所述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包括该资源的资源占用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方法,包括:

在每个接收资源上接收FI,其中包括发送该FI的节点感知到的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资源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

对每个接收资源进行底层处理,其中,所述资源为时隙或时频块。

较佳地,对每个接收资源进行底层处理,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当确定该资源发生碰撞时,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

较佳地,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解码失败:则通过信号与干 扰和噪声比SINR,和接收总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或者,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中解码成功,则: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较佳地,当通过底层测量,确定一资源没有发生碰撞时,该方法还包括:

当该资源被自身的一跳邻节点占用时,若接收到的FI中的资源占用状态信息指示该资源发生了碰撞,则最终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该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发送资源上需要发送的FI,其中包括本节点感知到的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资源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其中,所述资源为时隙或时频块;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FI。

较佳地,所述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包括该资源的资源占用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每个接收资源上接收FI,其中包括发送该FI的节点感知到的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资源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资源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对每个接收资源进行底层处理,其中,所述资源为时隙或时频块。

较佳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当确定该资源发生碰撞时,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

较佳地,所述处理单元,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时,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解码失败:则通过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和接收总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或者,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中解码成功,则: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较佳地,所述处理单元,当通过底层测量,确定一资源没有发生碰撞时,还用于:当该资源被自身的一跳邻节点占用时,若接收到的FI中的资源占用状态信息指示该资源发生了碰撞,则最终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该资源。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括所述的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FI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时隙状态缓存表;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节点侧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节点侧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降低帧信息开销,提高系统频率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资源以时隙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对于TDM,即资源的最小单位就一个整个时隙资源,对于FDM,即多个节点频分复用一个时隙资源了,这样的话,资源的最小单位就不是时隙了,而是时频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关于时隙状态的感知,主要用于时隙的选择,选择之后如果无碰撞则一直占用(预约机制)。关于碰撞的发现,发现时隙碰撞之后进行时隙的重选。依据的还是时隙感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修改了对于碰撞的处理(STI结合跳数)。这里主要通过底层测量来进行碰撞的判定,不需要节点之间进行交互STI来判定。保留时隙状态感知部分(单纯跳数)。

具体过程:

节点发送过程,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方法,包括:

S101、在发送时隙确定需要发送的FI,其中包括本节点感知到的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时隙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其中,所述发送时隙即发送资源。

S102、发送所述FI。

发送的过程中不需要发送STI信息。但仍然需要指示跳数信息。发送的信息取决于内部状态的维护,发送过程只是做一个基本的映射。内部状态的维护主要取决于接收过程。

较佳地,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包括该时隙的时隙占用状态信息。另外,还可以包括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优先级状态信息。

相应地,节点接收过程,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方法,包括:

S201、在每个接收资源上接收FI,即在所有的接收时隙接收FI,其中包括发送该FI的节点感知到的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时隙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

S202、对每个接收资源进行底层处理,即在每一个接收时隙,无论是否解码出FI都需要做此处理。

在接收节点侧,关于高层处理:

在无底层信息情况下:因为无STI信息,处理的时候等效于所有的STI都是相同的STI,相当于接收到的都是正反馈。即:只有占用状态的正向合并。

处理的只是跳数信息。主要用于时隙状态的感知,进而用于时隙的选择。对时隙的碰撞的判定无贡献。

在接收节点侧,关于底层处理:

底层测量,判定是否发生时隙碰撞,并且将这个信息传播出去。包含了以下两类底层测量来.指示时隙存在干扰,确定该时隙存在时隙碰撞;

底层测量有以下两类:

类型一干扰:针对解码失败的节点:可以通过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和接收总功率的相对大小来判定,比如接收总功率超过预设的接收总功率门限,但是SINR小于预设的SINR门限,可以判定发生了强干扰;也可以通过干扰功率的值来判定,比如根据信号功率(接收功率最大的信号作为信号源,利用该信号源的信号功率进行计算)和接收总功率,确定干扰功率,如果干扰功率高于预设的干扰功率门限,可以判定发生了强干扰;其中,任一所述的门限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其取值进行限定。

应用场景:只针对于该时隙(时频资源块上)没有解出来的用户(一个都没有解码成功)。节点发送的时候确定这一类时隙(时频资源)发生了强干扰。

类型二干扰:针对解码成功的节点:根据信号功率(接收功率最大的作为信号源)和接收总功率,确定干扰功率。如果干扰功率高于预设门限,则进行上报。这里干扰功率的门限设置取决于信道模型,通信需求以及节点的发射功率。基本原则是由干扰功率推断干扰节点(多个干扰节点叠加为一个干扰节点)距离接收节点的距离,该接收节点本身对干扰节点也是有通信需求的,即 两者的距离在通信的范围内。

应用场景:只针对于该时隙(时频资源块上)存在解出来的用户(最多解出来一个)。节点发送的时候指示这一类时隙(时频资源)发生了稍强干扰。

因此,较佳地,对每个接收资源进行底层处理,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当确定该资源发生碰撞时,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

较佳地,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包括空闲时隙)上接收到的FI解码失败:则通过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和接收总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或者,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中解码成功,则: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两者结合实现方式:

无论之前通过一跳邻节点获取的此时隙状态是什么,以底层测量优先,记录为碰撞(强干扰),并将此信息转发出去。

具体原则如下:

对于某一个时隙,如果本节点底层测量判定为碰撞,无论其他节点对该时隙的高层指示(通过FI中的时隙占用状态信息指示)为何种状态,确定本节点对本时隙的最终感知状态为碰撞。

对于某一个时隙,如果本节点底层测量判定非碰撞,且本节点对本时隙的感知状态为一跳邻节点占用(本节点解码成功),若收到其他节点对该时隙的高层指示为碰撞,则确定本节点对本时隙的最终感知状态为碰撞。

实施例1:底层测量:判定碰撞

通过两类底层测量来指示时隙存在干扰,确定该时隙存在时隙碰撞。例如 存在三个节点,分别为节点A、节点B、节点C。

假设节点B与节点A的距离小于节点B与节点C的距离:

节点A和节点C占用相同的资源,节点B检测出节点A,但同时可以判定存在类型二的干扰(根据信号功率和接收总功率,确定干扰功率,且干扰功率高于确定的门限值)。

在这种情况下,节点B指示该资源存在稍强干扰。

假设节点B与节点A的距离,等于节点B与节点C的距离:

在这种情况下,节点B可能一个也没有解出来,同时判定存在类型一的干扰(可以通过SINR和接收总功率的相对大小来判定,比如接收总功率超过一定门限,但是SINR小于一定门限;也可以通过干扰功率的值来判定,比如根据信号功率(接收功率最大的作为信号源)和接收总功率,确定干扰功率,如果干扰功率高于某一个门限),指示强干扰。

强干扰在反馈中按照碰撞来处理,即是负反馈。

对于这一类检测,与现有方案中节点通过STI判定出碰撞是一样的,是需要通过FI发送出去的。且这两类碰撞在实际发送过程中无任何区分和差别。

在基本状态转移中也是一样的。

实施例2:去掉STI,时隙占用信息的传递。例如存在四个节点,分别为节点A、节点B、节点C和节点D。

其中,假设节点A和节点B,节点B与节点C,节点C与节点D互为一跳邻节点。节点A、B、C、D分别占用时隙1、2、3、4.

节点A发送FI消息中并不指示具体的STI。

节点B发送FI中指示时隙1上被其一跳邻节点占用。

节点C接收到节点B的信息后,知道时隙1被一个二跳节点占用。

节点C指示时隙1被一个两跳邻节点占用,时隙2被一个一跳邻节点占用。

节点D接收到节点C的信息后获知如下信息:时隙1被一个三跳邻节点 占用,时隙2被一个二跳邻节点占用,时隙3被一个一跳邻节点占用。

节点D发送FI信息时,指示时隙2被一个二跳邻节点占用,时隙3被一个一跳邻节点占用。

时隙状态的传递,用于时隙的选择。

实施例3:底层测量和高层结合对碰撞状态的处理。例如存在五个节点,分别为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和节点E。

节点C与节点A都占用时隙1,节点D和节点B分别占用别的时隙资源。假定节点B占用2号时隙,节点D占用3号时隙。节点E占用4号时隙。

节点B和节点C都是节点D的一跳邻节点。

节点D和节点E互为一跳邻节点。

时隙1:

节点A和节点C同时在时隙1发送消息:

节点D正确解码了节点C发送的信息,即根据底层测量,并不存在类型而的干扰(具体判定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即并没有判定发生碰撞。

节点B通过底层检测到时隙1存在类型1的干扰,判定存在强干扰(具体判定同实施例1,这里不再赘述),发生了碰撞。

节点E由于距离节点A,C比较远,没有成功解码任意一个信号,也没有判定发生碰撞。

时隙2:

节点B发送消息指示时隙1发生了碰撞。

节点D接收到此消息后就会更新节点A的内部时隙状态为碰撞,并在FI消息中发送出去(底层测量指示没有碰撞,但是高层指示发生了碰撞,且节点D原本记录时隙1为被一跳邻占用)。

节点E由于距离节点B比较远,接收不到此信息。

时隙3:

节点D发送信息指示时隙1发生碰撞。

节点E可以正确解码节点D发送的信息,但是由于节点E对时隙1记录为空闲,这里并不做时隙状态的变更。

如果再增加一个节点:F,节点F使用时隙1。

若节点F和E相互可以听到,F不能听到D。F使用时隙1。

时隙1:

节点F记录时隙1为一跳邻节点占用。

节点D也记录时隙1为一跳邻节点占用。

时隙2:

节点B发送消息指示时隙1发生了碰撞。

节点D接收到此消息后就会更新节点A的内部时隙状态为碰撞,并在FI消息中发送出去(底层测量指示没有碰撞,但是高层指示发生了碰撞,且节点D原本记录时隙1为被一跳邻占用)。

时隙3:

节点D发送信息指示时隙1发生碰撞。

节点E可以正确解码节点D发送的信息,且对时隙1的记录为一跳邻,节点D接收到此消息后就会更新节点A的内部时隙状态为碰撞,并在FI消息中发送出去(底层测量指示没有碰撞,但是高层指示发生了碰撞,且节点D原本记录时隙1为被一跳邻占用)。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11,用于确定在发送资源上需要发送的FI,其中包括本节点感知到的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时隙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

发送单元12,用于发送所述FI。

较佳地,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包括该时隙的时隙占用状态信息。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帧信息FI的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21,用于在每个接收资源上接收FI,其中包括发送该FI的节点感知到的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时隙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

处理单元22,用于对每个接收资源进行底层处理。

较佳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当确定该资源发生碰撞时,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

较佳地,所述处理单元,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时,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解码失败:则通过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和接收总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或者,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中解码成功,则: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较佳地,所述处理单元,当通过底层测量,确定一资源没有发生碰撞时,还用于:当该资源被自身的一跳邻节点占用时,若接收到的FI中的资源占用状态信息指示该资源发生了碰撞,则最终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该资源。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括所述的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即同一装置,即可以作为发送节点也可以作为接收节点。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帧信息FI的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器600,用于读取存储器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确定在发送资源上需要发送的FI,其中包括本节点感知到的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时隙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

控制收发机610发送所述FI。

较佳地,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包括该时隙的时隙占用状态信息。

另外,所述处理器600,还可以用于:

在每个接收资源上控制收发机610接收FI,其中包括发送该FI的节点感知到的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所述每个时隙的占用状况信息不包括占用该时隙的节点对应的临时资源标识STI信息;

对每个接收资源进行底层处理。

较佳地,所述处理器600对每个接收资源进行底层处理,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当确定该资源发生碰撞时,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

较佳地,所述处理器600针对每一个接收资源通过底层测量,判断该资源上是否发生了碰撞,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解码失败:则通过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和接收总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或者,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针对每一接收资源,如该资源上接收到的FI中解码成功,则:通过干扰功率判断该资源是否为发生了强干扰的碰撞资源。

较佳地,当通过底层测量,确定一资源没有发生碰撞时,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

当该资源被自身的一跳邻节点占用时,若接收到的FI中的资源占用状态信息指示该资源发生了碰撞,则最终确定本节点感知的该资源的占用状态为发生了碰撞该资源。

收发机610,用于在处理器6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 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6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20可以存储处理器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时隙占用状态转发的时候,去掉相应的节点STI标识,即一种模糊占用即可。时隙碰撞的判定通过底层测量来实现,并进行相应的状态转化。解码失败的以及解码成功但是干扰量比较大的,统一作为碰撞时隙,进行状态转发。对于时隙碰撞的判定,取底层测量和高层判定两者的合集。一旦其中一种方式判定发生了碰撞,就判定这个时隙发生了碰撞。时隙占用状态的转发,主要是具体的跳数信息和一种模糊的占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显著降低开销,且基本保证系统性能。降低的开销可进一步用于提升系统的容量(频分)。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 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