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698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大都具有增强小区ID(Enhanced CELL ID,E-CID)功能。当应用E-CID功能时,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定位服务器发送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收取不同邻区的系统消息,进而可以从所收取的系统消息中获取相应的定位信息,并将所述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上报的定位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

然而,目前所述移动终端在应用E-CID功能时,常常会出现无线链路连接失败的情况,甚至发生掉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如何减少移动终端在应用E-CID功能时出现无线链路连接失败及掉话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

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

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预先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其中,所述预先接收到的系统消息是所述移动终端在基站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

可选地,所述预设时间段的信息是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发送 的E-CID测量请求后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

可选地,所述E-CID测量请求包括: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通信模式和频点数量;以及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预设时间段信息是所述基站通过测量配置消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在接收每个所述系统消息前均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或者在接收两个以上的所述系统消息前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适于在基站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内预先接收用于获取对应定位信息的系统消息;

第二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

第三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

第二发送单元,适于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预先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适于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

第四接收单元,适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E-CID测量请求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预设时间段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三发送单元发送的E-CID测量请求包括: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通信模式和频点数量;以及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四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预设时间段信息是所述基站通过测 量配置消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

可选地,所述第三发送单元在接收每个所述用于获取对应定位信息的系统消息前均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或者在接收两个以上的所述用于获取对应定位信息的系统消息前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基站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系统消息,进而可以在接收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从所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取相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定位服务器,因此可以避免所述移动终端无法接收到或及时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相应信息,减少移动终端在应用E-CID功能时出现无线链路连接失败及掉话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当移动终端开启E-CID功能时,通常需要自行调度测量和读取邻区系统消息的时间,基站不会特别为所述移动终端留出测量和读取邻区系统消息的时间。也就是说,所述移动终端通常要暂停接收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并切换至邻区的频点上,按照一定的开窗长度及开窗密度接收所述邻区的系统消息。因此,经常会出现因移动终端无法合理地调度测量和读取邻区系统消息而导致无线链路失步的情况出现,尤其在所述移动终端逐个频点接收系统消息时,进而导致所述移动终端无法接收到或及时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相应信息,最终导致所述移动终端无线链路连接失败,甚至发生掉话。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可以使得所述移动终端在基站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系统消息,进而可以在接收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从所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取相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定位服务器,因 此可以避免所述移动终端无法接收到或及时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相应信息,减少移动终端在应用E-CID功能时出现无线链路连接失败及掉话的情况。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接收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触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能力上报请求,比如,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请求的方式触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能力上报请求;也可以通过所述定位服务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定位请求的方式触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能力上报请求。也就是说,所述定位服务器及移动终端都可以触发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定位能力上报请求。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定位请求,例如,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地图软件等应用程序产生定位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以及车载电脑等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支持两种通信模式,也可以支持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通信模式。具体无论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的数量如何,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是一台独立的专用服务器,也可以同时提供其他服务,比如可以在其他服务器上开辟一块专用的存储区和内存区,以提供定位服务。当然,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的定位服务器,都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定位服务器之间可以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也可以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无线连接的方法可以包括WiFi、蓝牙、红外等多种通信方式。具体无论所述移动终 端与所述定位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何,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12,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

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时,将自身的定位能力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能力既包括对当前通信系统下各小区的定位能力,又包括对异系统下各小区的定位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除当前的通信模式对应的通信系统外,所述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其他通信系统均为异系统。例如,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通信模式为LTE模式,对应的当前通信系统为LTE系统。所述异系统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以及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等系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移动终端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时,除上报当前通信系统的定位能力信息外,还可以上报至少一个异系统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异系统,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异系统中的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上报当前通信系统的定位能力信息以及全部异系统的定位能力信息。

步骤13,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

所述定位服务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定位能力信息后,可以产生对应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例如,当所述移动终端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包括LTE通信系统及WLAN通信系统时,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即获取LTE通信系统及WLAN通信系统的相关定位信息。

步骤14,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预先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先接收到的系统消息是所述移动终端在基站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内接收的。也就是说,所述移动终端准确接收系统消息前,可以通知所述基站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接收时间,进而可以按照所述基站配置的接收时间接收所述系统消息,因此可以避免所述移动终端无法接收到或及时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其他信息,减少移动终端在应用E-CID功能时出现无线链路连接失败及掉话的情况。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通知所述基站。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的方式通知所述基站。其中,所述E-CID测量请求中可以包括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通信模式和频点数量,以及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数量。根据所述E-CID测量请求,所述基站可以合理设置所述预设的时间段。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向所述基站发送其他触发消息的方式通知所述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所述预设的时间段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通过测量配置消息的方式将所述预设的时间段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测量配置消息的形式可以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通信模式进行设置。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站还可以通过增加新的消息的形式,将所述预设的时间段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消息或新的消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获知待接收系统消息的测量空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在接收每个系统消息前均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也可以在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系统消息前,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也就是说,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在每接收一次系统消息前,通知所述基站为其配置接收时间,也可以在每接收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系统消息前,通知所述基站为其配置接收时间。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E-CID测量请求后,可以在一条测量配置消息中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接收所有系统消息的接收时间,可以分别在多条测量配置消息中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接收部分系统消息的接收时间。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定位信息可以包括:实时的定位信息以及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其中,所述实时的定位信息可以由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小区测量的 方式获得,例如,各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读取相应系统消息来获得,例如,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位置区码(Location Area Code,LAC)、路由区码(Routing Area Code,RAC)、跟踪区码(Tracking Area Code,TAC)、PLMN内唯一小区ID(Global Cell Identity,Global Cell ID)、小区频点(freq),物理小区号(phy cell id)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不同通信系统的定位信息不同,具体定位信息的内容不作限制,只要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将对应系统下的部分或全部定位信息上报至定位服务器即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可以从所述预先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得。当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上报所述定位信息时,一方面可以从所述预先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得所述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小区测量得到的所述实时的定位信息,将所述非实时的定位信息及实时的定位信息共同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定位信息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的方式不作限定,只要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接收到所述定位信息即可。例如,可以将所述定位信息以信令的方式发送至所述定位服务器,也可以将定位信息以IP数据链接报的方式发送至所述定位服务器。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通过在基站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当前服务小区及邻区的系统消息,进而可以在接收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从所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取相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定位服务器,从而可以使得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更加快速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耗。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分别对上述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对应的移动终端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2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以及车载电脑等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支持两种通信模 式,也可以支持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通信模式,具体无论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的数量如何,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2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21,第二接收单元22,第一发送单元23,第三接收单元24以及第二发送单元25。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21适于在基站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内预先接收用于获取对应定位信息的系统消息。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2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发送的定位能力上报请求。所述第一发送单元23适于根据所述定位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定位服务器上报定位能力信息。所述第三接收单元24适于接收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能力信息产生的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5适于根据所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从预先接收到的系统消息中获取对应的定位信息,并上报至所述定位服务器,由所述定位服务器根据所上报的定位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

在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终端20除包括第一接收单元21,第二接收单元22,第一发送单元23,第三接收单元24以及第二发送单元25外,还可以包括:第三发送单元31及第四接收单元32。其中,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1适于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所述第四接收单元32适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E-CID测量请求为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预设时间段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1发送的E-CID测量请求包括: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小区的通信模式和频点数量;以及每个频点对应的小区的数量。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1可以在接收每个所述用于获取对应定位信息的系统消息前均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也可以在接收两个以上的所述用于获取对应定位信息的系统消息前向所述基站发送E-CID测量请求。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32接收到的预设时间段信息是所述基站通过测量配置消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接收单元21预先接收用于获取对应定位信息的系统消息,进而可以在第三接收单元24接收到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直接从所接收的系统消息中读取相应的定 位信息,从而可以使得所述定位服务器可以更加快速地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所述移动终端的功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