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控制方法及功率控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979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功率控制方法及功率控制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功率控制方法及功率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信号在无线信道中的传输过程将受到可能造成信号衰落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路径损耗。克服信道衰落的一种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功率控制:在对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或信噪比等指标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适时改变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来补偿无线信道中的路径损耗和衰落,从而维持通信质量。功率控制技术包括开环功率控制技术方案、闭环功率控制技术方案和开环闭环联合功率控制技术方案。开环功率控制技术方案中,发射端在空闲时隙对来自目标接收端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并结合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估计下行路径损耗值,向该接收端发送上行信号时根据上行路径和下行路径的相关性,基于例如最近一次得到的下行路径损耗值进行上行路径损耗补偿,确定发射功率。闭环功率控制技术方案中,接收端对发射端前次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测量,计算功率调整值,得到功率控制命令,向发射端发送所述功率控制命令,发射端根据该功率控制命令调整当前次发射功率,从而可对发射端由于快衰落而产生的信道质量变化进行补偿。开环闭环联合功率控制技术方案中,发射端结合开环功率控制得到的发射功率和闭环功率控制得到的功率控制命令设置发射功率。

在上述开环功率控制方案中,一般在空闲时隙期间计算路径损 耗。在信号的连续传输期间,发射功率均按最近一次计算得到的路径损耗确定。比如,在整个上行时隙或帧或子帧期间,上行发射功率是相同的。然而,实际路径损耗受环境变化、大气条件等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是随时间连续发生变化的,从而导致接收端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功率与期望接收功率不符,或者换句话说,与期望的信噪比不符。而在上述闭环功率控制方案中,功率控制命令是在上行信号发送之前就确定的,也不能快速使用随时间连续发生变化的路径损耗和干扰,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精确地实施功率控制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接收在所述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一第一信息,调整一次上行发射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参考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至少根据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调整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至少根据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接收所述信道上传输的第一信息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调整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接收所述信道上传输的第一信息的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发射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包括:

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道质量参数与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相关联:

路径损耗、信噪比SNR、载噪比CN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INR、误比特率BER、信道衰减、时延、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传输矩阵以及信道质量标识CQI。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功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至少一第一信息;

在一发射端设备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发射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接收,并用于所述发射端设备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参考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调整所述发射端设备的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至少一第一信息包括:

至少根据在所述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至少一接收参数,生成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还 包括:

以一预设间隔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在所述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至少一接收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调整所述预设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接收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功率、接收信噪比。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接收在所述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一第一调整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一第一信息,调整一次上行发射功率。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一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 第一调整模块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调整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时间。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一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接收所述信道上传输的第一信息的时间。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第一调整模块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调整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时间。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五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接收所述信道上传输的第一信息的时间。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一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

一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至少一第一信息;

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一发射端设备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发射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接收,并用于所述发射端设备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模块用于至少根据在所述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至少一接收参数,生成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以一预设间隔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调整模块,用于至少根据在所述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至少一接收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间隔。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第三调整模块,用于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调整所述预设间隔。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器;

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接收在所述 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收发器;

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至少一第一信息;

在一发射端设备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发射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接收,并用于所述发射端设备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发射端设备在发送上行信号的过程中即能根据接收到的同一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动态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从而增加了发射功率的调整粒度,使得功率控制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一种示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功率控制方法的一种示例的流程图;

图3(a)至图3(f)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控制装置的多种示例的结构框图;

图4(a)至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功率控制装置的多种示例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控制装置的又一种示例的结构框图;

图6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功率控制装置的又一种示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设备、模块或参数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方案可用于各种网络/系统中,包括但不限于: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可互换使用。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多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某些方面进行描述,并且在下面的大多数描述中使用LTE-A技术术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受限于LTE的应用场景。

此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用于区别在一次连续的传输过程中的设备角色。一次连续的传输过程中的发射端设备也可为其他传输过程中的接收端设备,反之亦然。且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术语“上行”指在一次连续的传输过程中,从发射端设备到接收端设备的通信方向。术语“下行”指从接收端设备到发射端设备的通信方向。这里,一次连续的传输过程指:在所应用的系统中,传输一个该系统所适用的最小数据传输单元的过程,该最小数据传输 单元在本文中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协议数据单元可包括但不限于:时隙、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一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所对应长度的传输块,等等。

具体地,发射端设备以及接收端设备均可为接入点(AP)设备,也均可为接入端(AT)设备。其中,接入点设备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节点B、演进型节点B(eNode 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基站(RBS)、或某种其它术语。接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接入终端、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用户设备、用户站、或某种其它术语。不同的是,为了实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目的,至少发射端设备为能够在同时同频全双工(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CCFD)工作模式下工作的设备。也即,发射端设备具备这样的能力:在一信道上发送信号期间,可在同一信道上进行信号的接收。这里,可仅以频率来区分所述信道(也称频道(frequency channel)),相同的信道指频率相同或相近的信道,所述相近指频率偏移不超过一频率阈值。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控制方法的一种示例的流程图,该方法由发射端设备执行。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20.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接收在所述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S140.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

发射端设备可根据需要激活全双工工作模式。此时,依照本实施例的方法,发射端设备在一信道向一接收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期间, 能够侦听并接收同一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并根据该至少一第一信息动态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具体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PDU的时域传输长度,使得发射端设备在传输一个PDU的过程中即能接收到同一信道上来自接收端设备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基于该至少一第一信息动态调整一个PDU的传输过程中的发射功率,进而增加发射功率的调整粒度,而不是一直以该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初始发射功率发射上行信号,使得功率控制更加精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调整也包括调整幅度为0的特殊情况,也即,无需调整。

以一个PDU为一个子帧对应的传输块为例,一个PDU的时域传输长度为1ms的TTI,第一时域传输长度=1ms,依照本实施例的方法,用户设备基于最近一次计算得到的路径损耗确定初始发射功率发射一个子帧的上行信号,在该子帧的传输期间,用户设备在同一信道上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下行参考信号,可对接收到的每个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结合各下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估计下行信道的路径损耗,基于下行路径损耗值进行上行路径损耗补偿,并实施至少该子帧内上行发射功率的多次调整。

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一信息可为接收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开环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为接收端设备发送的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在闭环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且在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发射端设备可接收到多个第一信息,该多个第一信息即可全部为参考信号,也可全部为控制命令,或者既包括参考信号,又包括控制命令。其中,在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包括接收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不一定为接收端设备专门为了用于发射端设备调整发射功率而发射的,也不一定是接收端设备专门在发射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一信道上发射的,但是是发射端设备能够在其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一信道上接收的,且可将其用作调整发射功率的依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 信号可为基站发送的,例如,基站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 RS),等等。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也可为用户设备发送的,例如,导频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等等。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可为能够指示发射端设备调整发射功率的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具体的功率值、发射功率的调整趋势(增加、降低)、发射功率的调整幅度(增加多少、降低多少)、发射功率的调整频率(例如,每接收到一次参考信号即增加或降低一定的幅度),等等。

此外,每个第一信息对应于一种可能的信道条件,每个第一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条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基于接收到的每个第一信息实施发射功率的调整,以适应各种信道条件。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40可包括:

S142.响应于接收到一第一信息,调整一次上行发射功率。换句话说,每接收到一个第一信息,即实施一次发射功率调整。

但是,虽然每个第一信息对应于一种可能的信道条件,但是,不同时间接收到的第一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条件也可能相同或者变化不大,这表示信道变化程度不那么剧烈,这样的情况下,无需频繁调整发射功率。如果一直侦听对应的信道,或者,每接收到一个第一信息即实施一次测量或实施一次功率调整,无疑将消耗较大的功耗。因此,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基于接收到至少一第一信息,有针对性的实施发射功率的调整。具体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包括:

S131.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S132.至少根据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调整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时间。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不限于具体的时间点,而是表示 执行下一次发射功率的调整的时间间隔、或者执行后续的多次调整的频率,等等。例如,发射端设备不是每接收到一个第一信息即实施一次发射功率的调整,反而,为了节省功耗,以例如第一频率执行发射功率的调整,依照本实施例的方法,可根据已经接收到的第一信息设置该第一频率,从而实现根据信道质量变化情况的需要来调整上行发射功率。例如,根据已经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功率(即,接收功率)以及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计算下行路径损耗,与历史(例如,前一次)测量的路径损耗相比,若两次路径损耗变化较大,则意味着信道变化程度剧烈,则可改变实施发射功率调整的频率:路径损耗增加超过一定阈值,则提高实施功率调整的频率,反之,降低实施功率调整的频率,若两次路径损耗差异不超过该阈值,则无需改变实施发射功率调整的频率。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依据步骤S132确定的所述时间实施步骤S140中的调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包括:

S133.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S134.至少根据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接收所述信道上传输的第一信息的时间。

也即,发射端设备不用在上行信号的发送信道上一直侦听第一信息,而是以一定的频率实施侦听及接收,从而节省一定的功耗。类似地,步骤S134中所述的时间也不限于具体的时间点,而是表示执行下一次第一信息的接收的时间间隔、或者执行后续多次接收的频率,等等。例如,发射端设备可以第二频率执行第一信息的接收,即每隔一定的时间侦听相应的信道一段时间并实施接收,该第二频率是可以随着信道质量的变化剧烈程度调整的。例如,根据已经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功率(即,接收功率)以及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计算下行 路径损耗,与历史(例如,前一次)测量的路径损耗相比,若两次路径损耗差异较大,则意味着信道变化程度剧烈,则可调整接收参考信号的频率:路径损耗变大较多,则提高实施接收第一信息的频率,反之,降低实施接收第一信息的频率,若两次路径损耗差异不大,则无需调整实施接收的频率。

此外,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信道的变化,也即对应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不同的信道质量。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运动状态的变化将引起所述相对位置的变化。因此,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根据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或预测信道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这里的运动状态包括发射端和/或接收端设备当前的运动速度和/或预测的运动趋势,等等。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发射端和/或接收端设备的动状态为发射端设备能够获取的信息,例如,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通信获取接收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发射端设备能够测量自身的运动状态,等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均保持静止,可认为二者之间的信道条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用频繁地进行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或者不用频繁地接收第一信息。若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将因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的快速运动发生较大改变,则可较频繁地进行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或者较为频繁地接收第一信息。

此外,所述的信道质量可以至少一种信道质量参数来衡量,在实施例的方法中,步骤S131以及步骤S133中可进一步包括:

S1302.至少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

S1304.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上述信道质量参数可以是与一种或多种可用于衡量信道质量的 参数相关联的参数,例如,路径损耗、信噪比SNR,载噪比CN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INR,错误比特率BER,信道衰减,时延,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传输矩阵以及信道质量标识CQI等等。且可采用任何合适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参数来确定信道的质量,在此不作为对本实施例方法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方法中的发射功率可指发射端设备特定信道上的发射功率,也可指多个信道发射功率之和。

综上,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以较低的功耗实施精确的功率控制。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功率控制方法的一种示例的流程图,该方法由接收端设备执行。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S220.生成至少一第一信息。

S240.在一发射端设备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其中,如结合图1所描述的,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发射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接收,并用于所述发射端设备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具体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PDU的时域传输长度,使得发射端设备在传输一个PDU的过程中即能接收到同一信道上来自接收端设备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基于该至少一第一信息动态调整一个PDU的传输过程中的发射功率,进而增加发射功率的调整粒度,而不是一直以该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初始发射功率发射上行信号,使得功率控制更加精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调整也包括调整幅度为0的特殊情况,也即,无需调整。

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第一信息可为接收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开环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为接收端设备发送的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在闭环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且在第一 时域传输长度期间,可发送多个第一信息,该多个第一信息即可全部为参考信号,也可全部为控制命令,或者既包括参考信号,又包括控制命令。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包括参考信号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不一定为专门为了用于发射端设备调整发射功率而发射的,也不一定是专门在发射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一信道上发射的,但应为发射端设备能够在其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一信道上接收到的,且可将其用作调整发射功率的依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可为基站,该参考信号可例如为基站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 RS),等等,步骤S220中可根据本领域中任何合适的方式生成这样的参考信号。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设备可为用户设备,此时,参考信号可例如为导频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等等。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可为能够指示发射端设备调整发射功率的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具体的功率值、发射功率的调整趋势(增加、降低)、发射功率的调整幅度(增加多少、降低多少)、发射功率的调整频率(例如,每接收到一次参考信号即增加或降低一定的幅度),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步骤S220中可根据对来自发射端设备的信号的测量(例如,测量接收信噪比)以及期望的信噪比,生成与调整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也即第一信息。换句话说,步骤S220可进一步包括:

S222.至少根据在所述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至少一接收参数,生成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其中,至少一接收参数可包括接收信号功率、接收信噪比、以及任何能够表示信道质量的参数。

仍如结合图1所描述的,每个第一信息可对应于一种可能的信道条件,每个第一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条件可能相同或差别不大或者有较大不同,信道条件变化不那么剧烈时发射端设备无需调整发射功率。 为了发射端设备能够更精确地实施发射功率控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响应于信道条件的变化剧烈程度,以一定的间隔发送第一信息。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240可进一步包括:

S242.以一预设间隔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其中,可基于信道条件的变化剧烈程度设置该预设间隔,例如,在剧烈的信道条件变化发生较频繁时,将该预设间隔设置较小;反之,设置较大,具体设置可基于信号传输质量的要求等,在此不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过来自发射端设备的信号确定信道条件的变化程度。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232.至少根据在所述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至少一接收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间隔。

例如,根据对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测量得到上行信号的接收信噪比,与历史(例如,前一次)测量得到的信噪比相比,若信噪比降低超过一定阈值,则意味着信道条件严重变差,则可减小该预设间隔;反之,可不调整或增加该预设间隔。

仍如结合图1所描述的,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信道的变化,也即对应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不同的信道质量。因此,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基于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调整该预设间隔。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234.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调整所述预设间隔。

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信道的变化,也即对应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不同的信道质量。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运动状态的变化将引起所述相对位置的变化。因 此,可根据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或预测信道变化将频繁发生变化,可将该预设间隔设置较小,反之,可不调整或将该预设间隔设置为较大。这里的运动状态包括发射端和/或接收端当前的运动速度和/或预测的运动趋势,等等。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发射端和/或接收端设备的动状态为接收端设备能够获取的信息,例如,接收端设备与发射端通信获取发射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接收端设备能够测量自身的运动状态,等等。

综上,本实施例的方法有助于发射端设备实施精确的功率控制,且有助于发射端设备节省功耗。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图1中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各步骤的操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图2中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各步骤的操作。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控制装置的一种示例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属于发射端设备或本身即为发射端设备。如图3(a)所示,该装置3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320,用于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接收在所述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第一调整模块340,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

发射端设备可根据需要激活全双工工作模式。此时,依照本实施例的装置,发射端设备在一信道向一接收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期间,能够通过第一接收模块320侦听并接收同一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并由第一调整模块340根据该至少一第一信息动态调整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具体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PDU的时域传输长度,使得发射端设备在传输一个PDU的过程中即能接收到同一信道上来自接收端设备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基于该至少一第一信息动态调整一个PDU的传输过程中的发射功率,进而增加发射功率的调整粒度,而不是一直以该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初始发射功率发射上行信号,使得功率控制更加精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调整也包括调整幅度为0的特殊情况,也即,无需调整。

以一个PDU为一个子帧对应的传输块为例,一个PDU的时域传输长度为1ms的TTI,第一时域传输长度=1ms,依照本实施例的装置,用户设备基于最近一次计算得到的路径损耗确定初始发射功率发射一个子帧的上行信号,在该子帧的传输期间,用户设备在同一信道上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下行参考信号,可对接收到的每个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结合各下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估计下行信道的路径损耗,基于下行路径损耗值进行上行路径损耗补偿,并实施至少该子帧内上行发射功率的多次调整。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第一信息可为接收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开环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为接收端设备发送的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在闭环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且在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发射端设备可接收到多个第一信息,该多个第一信息即可全部为参考信号,也可全部为控制命令,或者既包括参考信号,又包括控制命令。其中,在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包括接收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不一定为接收端设备专门为了用于发射端设备调整发射功率而发射的,也不一定是接收端设备 专门在发射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一信道上发射的,但是是发射端设备能够在其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一信道上接收的,且可将其用作调整发射功率的依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可为基站发送的,例如,基站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 RS),等等。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也可为用户设备发送的,例如,导频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等等。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可为能够指示发射端设备调整发射功率的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具体的功率值、发射功率的调整趋势(增加、降低)、发射功率的调整幅度(增加多少、降低多少)、发射功率的调整频率(例如,每接收到一次参考信号即增加或降低一定的幅度),等等。

此外,每个第一信息对应于一种可能的信道条件,每个第一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条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基于接收到的每个第一信息实施发射功率的调整,以适应各种信道条件。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调整模块340可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一第一信息,调整一次上行发射功率。换句话说,每接收到一个第一信息,即实施一次发射功率调整。

但是,虽然每个第一信息对应于一种可能的信道条件,但是,不同时间接收到的第一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条件也可能相同或者变化不大,这表示信道变化程度不那么剧烈,这样的情况下,无需频繁调整发射功率。如果一直侦听对应的信道,或者,每接收到一个第一信息即实施一次测量或实施一次功率调整,无疑将消耗较大的功耗。因此,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基于接收到至少一第一信息,有针对性的实施发射功率的调整。具体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b)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300还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31,用于至少根据已接收到的至少一第一信息, 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第二确定模块33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调整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时间。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不限于具体的时间点,而是表示第一调整模块340执行下一次发射功率的调整的时间间隔、或者执行后续的多次调整的频率,等等。例如,第一调整模块340不是在第一接收模块320每接收到一个第一信息即实施一次发射功率的调整,反而,为了节省功耗,第一调整模块340以例如第一频率执行发射功率的调整,可根据第一接收模块320已经接收到的第一信息设置该第一频率,从而实现根据信道质量变化情况的需要来调整上行发射功率。例如,根据第一接收模块320已经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功率(即,接收功率)以及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计算下行路径损耗,与历史(例如,前一次)测量的路径损耗相比,若两次路径损耗变化较大,则意味着信道变化程度剧烈,则可改变第一调整模块340实施发射功率调整的频率:路径损耗增加超过一定阈值,则提高实施功率调整的频率,反之,降低实施功率调整的频率,若两次路径损耗差异不超过该阈值,则无需改变实施发射功率调整的频率。

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调整模块340依据第二确定模块332确定的所述时间实施调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图3(b)所示不同的,除了图3(b)中所示的第一确定模块331之外,如图3(c)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300还可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333,用于至少根据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确定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接收所述信道上传输的第一信息的时间。

也即,第一接收模块320不用在上行信号的发送信道上一直侦听第一信息,而是以一定的频率实施侦听及接收,从而节省一定的功耗。类似地,所述的时间也不限于具体的时间点,而是表示执行下一次第 一信息的接收的时间间隔、或者执行后续多次接收的频率,等等。例如,第一接收模块320可以第二频率执行第一信息的接收,即每隔一定的时间侦听相应的信道一段时间并实施接收,该第二频率是可以随着信道质量的变化剧烈程度调整的。例如,根据已经第一接收模块320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测量功率(即,接收功率)以及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计算下行路径损耗,与历史(例如,前一次)测量的路径损耗相比,若两次路径损耗差异较大,则意味着信道变化程度剧烈,则可调整接收参考信号的频率:路径损耗变大较多,则提高实施接收第一信息的频率,反之,降低实施接收第一信息的频率,若两次路径损耗差异不大,则无需调整实施接收的频率。

此外,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信道的变化,也即对应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不同的信道质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d)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300还可包括:第四确定模块334,用于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第一调整模块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调整所述上行发射功率的时间。在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如图3(e)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装置300还包括:第五确定模块335,用于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确定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至少下一次执行所述接收所述信道上传输的第一信息的时间。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运动状态的变化将引起所述相对位置的变化。因此,第四确定模块334和第五确定模块335均可根据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或预测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这里的运动状态包括发射端和/或接收端设备当前的运动速度和/或预测的运动趋势,等等。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发射端和/或接收端设备的动状态为发射端设备能够获取的信息,例如,与接收端通信获取接收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测量发射端设备自身的运动状态,等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发射端设备和接收 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均保持静止,可认为二者之间的信道条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用频繁地进行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或者不用频繁地接收第一信息。若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将因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的快速运动发生较大改变,则第一调整模块340可较频繁地进行上行发射功率的调整,或者第一接收模块320较为频繁地接收第一信息。

此外,所述的信道质量可以至少一种信道质量参数来衡量,在实施例的装置中,如图3(f)所示,第一确定模块331可进一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312,用于至少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3314,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信道质量参数,确定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

上述信道质量参数可以是与一种或多种可用于衡量信道质量的参数相关联的参数,例如,路径损耗、信噪比SNR,载噪比CN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INR,错误比特率BER,信道衰减,时延,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传输矩阵以及信道质量标识CQI等等。且第二确定单元3314可采用任何合适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参数来确定信道的质量,在此不作为对本实施例装置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装置中的发射功率可指发射端设备特定信道上的发射功率,也可指多个信道发射功率之和。

综上,本实施例的装置能够使得发射端设备以较低的功耗实施精确的功率控制。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功率调整装置的一种示例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属于或本身即为接收端设备。如图4(a)所示,该装置400可包括:

生成模块420,用于生成至少一第一信息。

发送模块440,用于在一发射端设备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其中,如结合图3(a)至图3(f)所描述的,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发射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接收,并用于所述发射端设备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具体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PDU的时域传输长度,使得发射端设备在传输一个PDU的过程中即能接收到同一信道上来自接收端设备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基于该至少一第一信息动态调整一个PDU的传输过程中的发射功率,进而增加发射功率的调整粒度,而不是一直以该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初始发射功率发射上行信号,使得功率控制更加精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调整也包括调整幅度为0的特殊情况,也即,无需调整。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第一信息可为接收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在开环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为接收端设备发送的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在闭环功率控制的情况下)。且在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可发送多个第一信息,该多个第一信息即可全部为参考信号,也可全部为控制命令,或者既包括参考信号,又包括控制命令。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包括参考信号的实现方式中,该参考信号不一定为专门为了用于发射端设备调整发射功率而发射的,也不一定是专门在发射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一信道上发射的,但应为发射端设备能够在其向该接收端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的同一信道上接收到的,且可将其用作调整发射功率的依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为基站,该参考信号可例如为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用户设备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 RS),等等,生成模块420可根据本领域中任何合适的方式生成这样的参考信号。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 装置可为用户设备,此时,参考信号可例如为导频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等等。与调整上行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可为能够指示发射端设备调整发射功率的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具体的功率值、发射功率的调整趋势(增加、降低)、发射功率的调整幅度(增加多少、降低多少)、发射功率的调整频率(例如,每接收到一次参考信号即增加或降低一定的幅度),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步骤S220中可根据对来自发射端设备的信号的测量(例如,测量接收信噪比)以及期望的信噪比,生成与调整发射功率相关联的控制命令,也即第一信息。换句话说,生成模块420可用于至少根据在所述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至少一接收参数,生成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其中,至少一接收参数可包括接收信号功率、接收信噪比、以及任何能够表示信道质量的参数。

仍如结合图3(a)至图3(f)所描述的,每个第一信息可对应于一种可能的信道条件,每个第一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条件可能相同或差别不大或者有较大不同,信道条件变化不那么剧烈时发射端设备无需调整发射功率。为了发射端设备能够更精确地实施发射功率控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可响应于信道条件的变化剧烈程度,以一定的间隔发送第一信息。也即,发送模块440可用于以一预设间隔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其中,该预设间隔可为基于信道条件的变化剧烈程度设置的,例如,在剧烈的信道条件变化发生较频繁时,将该预设间隔设置较小;反之,设置较大,具体设置可基于信号传输质量的要求等,在此不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过来自发射端设备的信号确定信道条件的变化程度。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b)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432,用于至少根据在所述信道上接收到的上行信 号的至少一接收参数,调整所述预设间隔。

例如,根据对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的测量得到上行信号的接收信噪比,与历史(例如,前一次)测量得到的信噪比相比,若信噪比降低超过一定阈值,则意味着信道条件严重变差,则可减小该预设间隔;反之,可不调整或增加该预设间隔。

仍如结合图3(a)至图3(f)所描述的,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信道的变化,也即对应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不同的信道质量。因此,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基于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调整该预设间隔。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调整模块434,用于至少根据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调整所述预设间隔。

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会引起信道的变化,也即对应着可能发生较大变化的不同的信道质量。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运动状态的变化将引起所述相对位置的变化。因此,可根据发射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或预测信道变化将频繁发生变化,可将该预设间隔设置较小,反之,可不调整或将该预设间隔设置为较大。这里的运动状态包括发射端和/或接收端当前的运动速度和/或预测的运动趋势,等等。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发射端和/或接收端设备的动状态为接收端设备能够获取的信息,例如,接收端设备与发射端通信获取发射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接收端设备能够测量自身的运动状态,等等。

综上,本实施例的装置有助于发射端设备实施精确的功率控制,且有助于发射端设备节省功耗。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控制装置的又一种示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功率控制装置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如图5所示,该功率控制装置5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0、存储器(memory)530、以及通信总线540。其中:

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以及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520,用于与比如客户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510,用于执行程序5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5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5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530,用于存放程序532。存储器5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5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所述功率控制装置500执行以下步骤:

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接收在所述信道上传输的至少一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

程序5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辅助功率控制装置的又一种示例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辅助功率控制装置的具体实现做限 定。如图6所示,该辅助功率控制装置6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以及通信总线640。其中:

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以及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620,用于与比如客户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610,用于执行程序6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6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6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630,用于存放程序632。存储器6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6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所述辅助功率控制装置600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至少一第一信息;

在一发射端设备在一信道上传输第一时域传输长度的上行信号期间,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

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用于由所述发射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接收,并用于所述发射端设备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期间的上行发射功率,所述第一时域传输长度不超过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时域传输长度。

程序6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 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此处所述的主题是在结合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上的执行而执行的一般上下文中提供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还可结合其他类型的程序模块来执行其他实现。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组件、数据结构和其他类型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此处所述的本主题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系统配置来实践,包括手持式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或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也可使用在其中任务由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器存储设备的两者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原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包 括以存储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式或技术来实现的物理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因东介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HD-DVD、蓝光(Blue-Ray)或其他光存储设备、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能用于存储所需信息且可以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