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908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娱乐等。

目前移动终端的玻璃盖板的非显示区域是透明的,为了使得移动终端更加美观,一般可以在玻璃盖板非显示区域的下表面喷涂油墨,形成多层油墨以隐藏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

然而,移动终端的接近传感器一般设置在玻璃盖板下方。同时,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也设置在玻璃盖板下方。因此,需要在玻璃盖板的每层油墨上设置多个通孔,一个通孔作为接近传感器红外线的发射孔,另一个通孔作为接近传感器红外线的接收孔,再一个通孔作为摄像头孔。

由上可知,目前移动终端的制作工艺中,需要在每层油墨上设置多个通孔,因此造成移动终端的制作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可以简化终端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盖板以及间隔设置在该盖板一侧的传感器,该盖板上靠近该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附着层,该附着层上设置有用于摄像头采集外部影像的通孔;

该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其中,

该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探测信号,该探测信号通过该通孔发射到外部;

该探测信号经过外部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信号通过该通孔进入该信号接收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盖板的附着层上只需要设置一个通孔即可实现摄像头采集外部影像以及接近传感器检测终端的接近状态,无需在附着层上设置多个通孔,从而可以简化终端的制作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及终端,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终端10包括盖板组件11、壳体12、受话器13、指纹膜组14以及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其中,盖板组件11安装在壳体12上,受话器13和指纹模组14安装在壳体12内。盖板组件11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以及显示终端10提供给用户的信息。盖板组件11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0和非显示区域111。壳体12用于形成终端10的外部轮廓。受话器13可用于向外界输出声音信号。指纹模组14可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控制电路可以为主板。控制电路可以与盖板组件11、受话器13以及指纹模组14电连接,以实现对终端10的整体监控。

参考图2和图3。盖板组件11可以包括信号发射器112、信号接收器113、摄像头114、环境光传感器115、盖板116、设置在盖板116上的附着层117以及电路板118。

信号发射器112、信号接收器113、摄像头114以及环境光传感器115设置在盖板116具有附着层117的一侧。其中,信号发射器112、信号接收器113、摄像头114以及环境光传感器115彼此之间间隔设置在电路板118上。

信号发射器112用于发射探测信号15。信号接收器113用于接收探测信号15经外部物体1000反射所形成的反射信号16。该信号可以是光信号,也可以是声波信号,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信号。

终端10可以根据信号接收器113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来判断终端10与外部物体1000之间是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从而对终端10进行控制。例如,在终端10处于通话状态时,终端10判断与用户的面部之间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当判断出终端与用户的面部处于接近状态时,可以控制终端显示屏熄灭,以防止用户对终端的误操作。当判断出终端与用户的面部处于远离状态时,控制终端显示屏点亮。

摄像头114可用于采集外部影像。环境光传感器115可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终端10可以根据环境光传感器115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对显示屏亮度进行调节。

从终端10外部,信号发射器112、信号接收器113、摄像头114以及环境光传感器115都是可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112发射的探测信号15为红外线,信号接收器113接收的反射信号16也是红外线。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112发射的探测信号15为激光,信号接收器113接收的反射信号16也是激光。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112发射的探测信号15为超声波,信号接收器113接收的反射信号16也是超声波。

盖板116可以是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16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附着层117设置在盖板116上。附着层117包括设置于盖板116一侧的第一附着层1171、设置于第一附着层1171上远离盖板116一侧的第二附着层1172以及设置于附着层117上的通孔1173。

第一附着层1171的透射率大于第二附着层1172的透射率。例如,第一附着层1171的透射率可以为80%或80%以上,第二附着层1172的透射率可以为10%或10%以下。实际应用中,第一附着层1171可以为透信号层,用于透过信号;第二附着层1172可以为遮信号层,用于遮挡信号。实际应用中,第一附着层1171和第二附着层1172的设置以达到隐藏终端10的内部结构以及第二附着层1172的效果。即使得用户在盖板116外侧观察时,仅能看到第一附着层1171,而不能看到第二附着层117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着层1171可以是白色油墨层,第二附着层1172可以是黑色油墨层。当然,白色油墨层和黑色油墨层仅为举例,该第一附着层1171和第二附着层1172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美观需求设计成其他颜色,只要该第一附着层1171的透射率大于该第二附着层1172的透射率即可。其中,白色油墨层、黑色油墨层或者其他颜色的油墨层可以通过喷涂或印刷工艺来制作。

上述透射率可以包括对红外线的透射率、对激光的透射率、对可见光的透射率、对超声波的透射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着层1171可以为单层,第二附着层1172为单层或者多层;或者也可以第一附着层1171为多层,第二附着层1172为单层或者多层。例如,第一附着层1171可以包括三个子层,该三个子层依次重叠。

其中,摄像头114的一端设置于通孔1173中,以使得摄像头114可以透过盖板116采集外部影像。摄像头114与盖板116之间的间距可以为零。通孔1173的位置还与信号发射器112、信号接收器113以及环境光传感器115的位置相对,以使得信号发射器112发射的探测信号15不被附着层117阻挡而可以透过盖板116发射到外部,探测信号15被外部物体1000反射所形成的反射信号16可以在透过盖板116后不被附着层117阻挡而进入信号接收器113,并且环境光可以透过盖板116后不被附着层117阻挡而进入环境光传感器115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环境光传感器115设置在与第二附着层1172相对的位置,也即通孔1173的位置不与环境光传感器115的位置相对。此时,从终端10的外部,环境光传感器115是不可见的。盖板组件11还可以包括反射结构119。反射结构119设置在盖板116具有附着层117的一侧。其中,反射结构119可以设置于电路板118上。反射结构119设置在环境光17的传输路径中,使得环境光17经过反射结构119反射后可以进入环境光传感器115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结构119可以是平面镜。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终端20包括盖板组件21、壳体22、受话器23、指纹膜组24以及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其中,盖板组件21安装在壳体22上,受话器23和指纹模组24安装在壳体22内。盖板组件21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以及显示终端20提供给用户的信息。盖板组件21可以包括显示区域210和非显示区域211。壳体22用于形成终端20的外部轮廓。受话器23可用于向外界输出声音信号。指纹模组24可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控制电路可以为主板。控制电路可以与盖板组件21、受话器23以及指纹模组24电连接,以实现对终端20的整体监控。

参考图6和图7。盖板组件21可以包括信号发射器212、信号接收器213、摄像头214、环境光传感器215、盖板216、设置在盖板216上的附着层217、电路板218以及反射结构219。

信号发射器212、信号接收器213、摄像头214、环境光传感器215以及反射结构219设置在盖板216具有附着层217的一侧。其中,信号发射器212、信号接收器213、摄像头214以及环境光传感器215彼此之间间隔设置在电路板218上。

信号发射器212用于发射探测信号25。反射结构219设置在探测信号25的传输路径上,以改变探测信号25的传输路径。其中,反射结构219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18上。信号接收器213用于接收探测信号25经外部物体2000反射所形成的反射信号26。该信号可以是光信号,也可以是声波信号,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信号。

终端20可以根据信号接收器213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来判断终端20与外部物体2000之间是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从而对终端20进行控制。例如,在终端20处于通话状态时,终端20判断与用户的面部之间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当判断出终端与用户的面部处于接近状态时,可以控制终端显示屏熄灭,以防止用户对终端的误操作。当判断出终端与用户的面部处于远离状态时,控制终端显示屏点亮。

摄像头214可用于采集外部影像。环境光传感器215可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终端20可以根据环境光传感器215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对显示屏亮度进行调节。

从终端20外部,信号接收器213、摄像头214以及环境光传感器215都是可见的,信号发射器212是不可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212发射的探测信号25为红外线,信号接收器213接收的反射信号26也是红外线。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212发射的探测信号25为激光,信号接收器213接收的反射信号26也是激光。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212发射的探测信号25为超声波,信号接收器213接收的反射信号26也是超声波。

盖板216可以是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216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附着层217设置在盖板216上。附着层217包括设置于盖板216一侧的第一附着层2171、设置于第一附着层2171上远离盖板216一侧的第二附着层2172以及设置于附着层217上的通孔2173。

第一附着层2171的透射率大于第二附着层2172的透射率。例如,第一附着层2171的透射率可以为80%或80%以上,第二附着层2172的透射率可以为10%或10%以下。实际应用中,第一附着层2171可以为透信号层,用于透过信号;第二附着层2172可以为遮信号层,用于遮挡信号。实际应用中,第一附着层2171和第二附着层2172的设置以达到隐藏终端20的内部结构以及第二附着层2172的效果。即使得用户在盖板216外侧观察时,仅能看到第一附着层2171,而不能看到第二附着层217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着层2171可以是白色油墨层,第二附着层2172可以是黑色油墨层。当然,白色油墨层和黑色油墨层仅为举例,该第一附着层2171和第二附着层2172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美观需求设计成其他颜色,只要该第一附着层2171的透射率大于该第二附着层2172的透射率即可。其中,白色油墨层、黑色油墨层或者其他颜色的油墨层可以通过喷涂或印刷工艺来制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着层2171可以为单层,第二附着层2172为单层或者多层;或者也可以第一附着层2171为多层,第二附着层2172为单层或者多层。例如,第一附着层2171可以包括三个子层,该三个子层依次重叠。

其中,摄像头214的一端设置于通孔2173中,以使得摄像头214可以透过盖板216采集外部影像。摄像头214与盖板216之间的间距可以为零。通孔2173的位置还与信号接收器213以及环境光传感器215的位置相对,以使得信号发射器212发射的探测信号25被外部物体2000反射所形成的反射信号26可以在透过盖板216后不被附着层217阻挡而进入信号接收器213,并且环境光可以透过盖板216后不被附着层217阻挡而进入环境光传感器215中。

其中,信号发射器212设置在与第二附着层2172相对的位置,也即通孔2173的位置不与信号发射器212的位置相对。此时,从终端20的外部,信号发射器212是不可见的。反射结构219设置在探测信号25的传输路径上。信号发射器212发射的探测信号25到达反射结构219后,反射结构219改变该探测信号25的传输路径,以使得探测信号25通过通孔2173并透过盖板216而发射到外部。该探测信号25经外部物体2000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26,反射信号26透过盖板216后通过通孔2173进入信号接收器213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结构219可以是平面镜。

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终端30包括盖板组件31、壳体32、受话器33、指纹膜组34以及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其中,盖板组件31安装在壳体32上,受话器33和指纹模组34安装在壳体32内。盖板组件31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以及显示终端30提供给用户的信息。盖板组件31可以包括显示区域310和非显示区域311。壳体32用于形成终端30的外部轮廓。受话器33可用于向外界输出声音信号。指纹模组34可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控制电路可以为主板。控制电路可以与盖板组件31、受话器33以及指纹模组34电连接,以实现对终端30的整体监控。

参考图9和图10。盖板组件31可以包括信号发射器312、信号接收器313、摄像头314、环境光传感器315、盖板316、设置在盖板316上的附着层317、电路板318以及反射结构319和反射结构320。

信号发射器312、信号接收器313、摄像头314、环境光传感器315以及反射结构319和反射结构320设置在盖板316具有附着层317的一侧。其中,信号发射器312、信号接收器313、摄像头314以及环境光传感器315彼此之间间隔设置在电路板318上。

信号发射器312用于发射探测信号35。反射结构319设置在探测信号35的传输路径上,以改变探测信号35的传输路径。其中,反射结构319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18上。信号接收器313用于接收探测信号35经外部物体3000反射所形成的反射信号36。反射结构320设置在反射信号36的传输路径上,以改变反射信号36的传输路径。其中,反射结构32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18上。该信号可以是光信号,也可以是声波信号,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信号。

终端30可以根据信号接收器313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来判断终端30与外部物体3000之间是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从而对终端30进行控制。例如,在终端30处于通话状态时,终端30判断与用户的面部之间处于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当判断出终端与用户的面部处于接近状态时,可以控制终端显示屏熄灭,以防止用户对终端的误操作。当判断出终端与用户的面部处于远离状态时,控制终端显示屏点亮。

摄像头314可用于采集外部影像。环境光传感器315可用于检测环境光强度。终端30可以根据环境光传感器315检测到的环境光强度对显示屏亮度进行调节。从终端30外部,摄像头314和环境光传感器315是可见的,信号发射器312和信号接收器313是不可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312发射的探测信号35为红外线,信号接收器313接收的反射信号36也是红外线。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312发射的探测信号35为激光,信号接收器313接收的反射信号36也是激光。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发射器312发射的探测信号35为超声波,信号接收器313接收的反射信号36也是超声波。

盖板316可以是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316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附着层317设置在盖板316上。附着层317包括设置于盖板316一侧的第一附着层3171、设置于第一附着层3171上远离盖板316一侧的第二附着层3172以及设置于附着层317上的通孔3173。

第一附着层3171的透射率大于第二附着层3172的透射率。例如,第一附着层3171的透射率可以为80%或80%以上,第二附着层3172的透射率可以为10%或10%以下。实际应用中,第一附着层3171可以为透信号层,用于透过信号;第二附着层3172可以为遮信号层,用于遮挡信号。实际应用中,第一附着层3171和第二附着层3172的设置以达到隐藏终端30的内部结构以及第二附着层3172。即使得用户在盖板316外侧观察时,仅能看到第一附着层3171,而不能看到第二附着层317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着层3171可以是白色油墨层,第二附着层3172可以是黑色油墨层。当然,白色油墨层和黑色油墨层仅为举例,该第一附着层3171和第二附着层3172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美观需求设计成其他颜色,只要该第一附着层3171的透射率大于该第二附着层3172的透射率即可。其中,白色油墨层、黑色油墨层或者其他颜色的油墨层可以通过喷涂或印刷工艺来制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着层3171可以为单层,第二附着层3172为单层或者多层;或者也可以第一附着层3171为多层,第二附着层3172为单层或者多层。例如,第一附着层3171可以包括三个子层,该三个子层依次重叠。

其中,摄像头314的一端设置于通孔3173中,以使得摄像头314可以透过盖板316采集外部影像。摄像头314与盖板316之间的间距可以为零。通孔3173的位置还与环境光传感器315的位置相对,以使得环境光可以透过盖板316后不被附着层317阻挡而进入环境光传感器315中。

其中,信号发射器312和信号接收器313设置在与第二附着层3172相对的位置,也即通孔3173的位置不与信号发射器312和信号接收器313的位置相对。此时,从终端30的外部,信号发射器312和信号接收器313是不可见的。反射结构319设置在探测信号35的传输路径上。信号发射器312发射的探测信号35到达反射结构319后,反射结构319改变该探测信号35的传输路径,以使得探测信号35通过通孔3173并透过盖板316而发射到外部。该探测信号35经外部物体3000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36。反射结构320设置在反射信号36的传输路径上。反射信号36透过盖板316到达反射结构320后,反射结构320改变该反射信号36的传输路径,以使得反射信号36进入信号接收器313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结构319和反射结构320可以是平面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光传感器315也可以设置在与第二附着层3172相对的位置。在环境光的传输路径上可以设置反射结构,以使得环境光改变传输路径后进入环境光传感器315中。

实际应用中,终端判断与外部物体之间是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的方法如下:

信号发射器发射探测信号,该探测信号经过外部物体反射后形成反射信号,该反射信号进入信号接收器中。终端根据该信号接收器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来判断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是接近状态还是远离状态。其中,当信号接收器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判断为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处于接近状态;当信号接收器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断为终端与外部物体之间处于远离状态。其中,该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信号强度值。例如,预设阈值为500,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值为600时可以判断终端处于接近状态,检测值为400时可以判断终端处于远离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盖板的附着层上只需要设置一个通孔即可实现摄像头采集外部影像以及接近传感器检测终端的接近状态,无需在附着层上设置多个通孔,从而可以简化终端的制作工艺。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