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603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双卡终端大多为双卡单操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来电情况通常包括单卡来电、双卡同时来电、一卡在通话过程中另外一卡来电。双卡单操作系统终端的通讯录信息、来电信息,对于用户卡来说,均是共享的,所以这些来电情况均可以在一个用户界面中处理。

目前市面上还存在双卡双操作系统的终端,虽然可以实现在同一用户界面处理两个卡的来电,但其具体实现依然是将两个操作系统通信录和通话记录共享,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双卡单操作系统的实现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屏幕上同时显示两个来电,但是破坏了两个系统间的数据安全,导致用户数据易于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双卡双系统的通信信息处理过程中,两个系统间的数据安全性能差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施例该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的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其应用于包括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一SIM卡绑定,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SIM卡绑定;所述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通信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还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

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设置第一管理模式,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用于管理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二通信信息;

设置第二管理模式,所述第二管理模式用于管理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三通信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管理模式与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相同或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来电信息;

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来电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来电信息的第一来电界面,且将与所述来电信息对应的第一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来电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来电信息的第二来电界面,且将与所述来电信息对应的第二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去电信息;

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去电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去电信息的第一去电界面,且将与所述去电信息对应的第三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去电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去电信息的第二去电界面,且将与所述去电信息对应的第四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

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将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

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将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SIM卡的第一陌生来电号码或第一陌生去电号码,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第一保存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陌生来电号码或所述第一陌生去电号码存储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针对所述第二SIM卡的第二陌生来电号码或第二陌生去电号码,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第二保存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二陌生来电号码或所述第二陌生去电号码存储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智能操作系统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为隐私操作系统,当处于所述智能操作系统下,接收到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来电信息或去电信息,对所述来电信息或所述去电信息进行隐藏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一SIM卡绑定,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SIM卡绑定;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还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一管理模式,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用于管理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二通信信息;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第二管理模式,所述第二管理模式用于管理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三通信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管理模式与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相同或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来电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来电信息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来电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来电信息的第一来电界面,且将与所述来电信息对应的第一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来电信息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来电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来电信息的第二来电界面,且将与所述来电信息对应的第二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去电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一去电信息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去电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去电信息的第一去电界面,且将与所述去电信息对应的第三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二去电信息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去电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去电信息的第二去电界面,且将与所述去电信息对应的第四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一信息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将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二信息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将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第一陌生号码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SIM卡的第一陌生来电号码或第一陌生去电号码,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第一保存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陌生来电号码或所述第一陌生去电号码存储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第二陌生号码处理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二SIM卡的第二陌生来电号码或第二陌生去电号码,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第二保存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二陌生来电号码或所述第二陌生去电号码存储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

隐藏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智能操作系统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为隐私操作系统,当处于所述智能操作系统下,接收到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来电信息或去电信息,对所述来电信息或所述去电信息进行隐藏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同的操作系统绑定不同的SIM卡,因此,与SIM卡对应的通信信息在与SIM卡对应的操作系统中进行处理,从而不涉及多个操作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或交互,既提升了终端的数据安全性,也导致用户数据不易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第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中管理模式设置流程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第二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第三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第四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陌生号码存储流程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一种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二种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三种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四种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五种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六种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第七种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

图1展示了本发明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一SIM卡绑定,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SIM卡绑定。其中,第一操作系统可以为智能操作系统,也可以为隐私操作系统。同理,第二操作系统可以为智能操作系统,也可以为隐私操作系统。此外,第一SIM卡与第二SIM卡对应的运营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实施例中描述的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等。

该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接收第一通信信息。

步骤S2,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还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执行步骤S3。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执行步骤S4。

步骤S3,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步骤S4,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本实施例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绑定不同的SIM卡,因此,与SIM卡对应的通信信息在与SIM卡对应的操作系统中进行处理,从而不涉及多个操作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或交互,既提升了终端的数据安全性,也导致用户数据不易泄露。

将本发明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用于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不同的SIM卡对应不同的通信信息,针对不同的通信信息用户可能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该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设置第一管理模式,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用于管理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二通信信息。

步骤S11,设置第二管理模式,所述第二管理模式用于管理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三通信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管理模式与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相同或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管理模式可以包括普通模式、熟人模式(仅联系人能够拨入)、VIP模式(仅添加为VIP的联系人能够拨入)等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若第一SIM卡设置的是熟人模式,则第一SIM卡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的来电才能拨入该第一SIM卡,即陌生来电不能拨入该第一SIM卡。此外,若第一SIM卡设置的是VIP模式,则第一SIM卡通讯录中的VIP联系人的来电才能拨入该第一SIM卡,即除了VIP联系人的来电之外的来电不能拨入该第一SIM卡。

本实施例可以针对不同SIM卡对应的不同通信信息设置相同或不同的管理模式,因此,本发明可以更好更安全地管理通信信息,既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用户宝贵的时间,也使得终端更加智能化,更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将本发明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用于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若第一通信信息是来电信息,需要针对来电信息作出对应的处理。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3,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20,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来电信息的第一来电界面,且将与所述来电信息对应的第一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此外,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21,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来电信息的第二来电界面,且将与所述来电信息对应的第二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本实施例根据来电信息切换到与该来电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下显示来电界面,以供用户在该来电界面处理该来电。因此,若来电信息属于隐私数据,则在隐私操作系统下接听该来电,从而提升了该来电信息的数据安全性。

将本发明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用于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若第一通信信息是去电信息,需要针对去电信息作出对应的处理。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4,步骤S3具体还包括:

步骤S30,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去电信息的第一去电界面,且将与所述去电信息对应的第三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此外,步骤S4具体还包括:

步骤S31,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去电信息的第二去电界面,且将与所述去电信息对应的第四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本实施例根据去电信息切换到与该去电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下显示去电界面,以供用户在该去电界面处理该去电。因此,若去电信息属于隐私数据,则在隐私操作系统下拨打该去电,从而提升了该去电信息的数据安全性。

将本发明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用于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若第一通信信息是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需要针对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作出对应的处理。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5,步骤S3具体还包括:

步骤S40,将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

此外,步骤S4具体还包括:

步骤S41,将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

本实施例根据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切换到与该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对应的操作系统下存储和显示该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因此,若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属于隐私数据,则在隐私操作系统下存储和显示该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从而提升了该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的数据安全性。

将本发明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用于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陌生来电号码或陌生去电号码进行存储,并且存储至对应的操作系统中。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6,该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针对所述第一SIM卡的第一陌生来电号码或第一陌生去电号码,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第一保存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陌生来电号码或所述第一陌生去电号码存储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步骤S51,针对所述第二SIM卡的第二陌生来电号码或第二陌生去电号码,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第二保存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二陌生来电号码或所述第二陌生去电号码存储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本实施例针对不同的SIM卡的陌生来电或陌生去电,均存储至与该SIM卡对应的操作系统中,便于后续对该SIM卡的通信信息进行分别管理,避免了多个操作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或交互。

将本发明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用于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在智能操作系统下,需要采用隐私保护策略保护隐私数据。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该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智能操作系统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为隐私操作系统,当处于所述智能操作系统下,接收到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来电信息或去电信息,对所述来电信息或所述去电信息进行隐藏处理。

具体地,第一操作系统为智能操作系统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为隐私操作系统,第一SIM卡与所述智能操作系统对应,第二SIM卡与所述隐私操作系统对应。在智能操作系统下,接收到第二SIM卡的来电信息,或者接收到第二SIM卡的去电信息,对该来电信息或去电信息进行隐藏处理。具体地,隐藏来电号码或去电号码中预设位置的数字(譬如:隐藏来电号码或去电号码中间四位)。或者隐藏来电者名称,并用来电号码替代。或者隐藏来电者名称。因此,本实施例在智能操作系统下,将与第二SIM卡对应的来电信息或去电信息进行隐藏处理,进一步提升了隐私操作系统的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当前处于隐私操作系统下,接收到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来电信息或去电信息,则可以正常显示该来电信息或去电信息。

图7展示了本发明移动终端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操作系统、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一SIM卡绑定,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二SIM卡绑定。此外,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接收模块10、判断模块11、第一处理模块12和第二处理模块13。

其中,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通信信息;判断模块1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还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第一处理模块12,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第二处理模块13,用于若所述第一通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8,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设置模块20和第二设置模块21。

其中,第一设置模块20,用于设置第一管理模式,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用于管理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的第二通信信息;第二设置模块21,用于设置第二管理模式,所述第二管理模式用于管理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第三通信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管理模式与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相同或不同。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来电信息。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2包括第一来电信息处理单元121。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3包括第二来电信息处理单元131。

其中,第一来电信息处理单元121,用于若所述来电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来电信息的第一来电界面,且将与所述来电信息对应的第一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第二来电信息处理单元131,用于若所述来电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来电信息的第二来电界面,且将与所述来电信息对应的第二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0,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去电信息。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2还包括第一去电信息处理单元122。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3还包括第二去电信息处理单元132。

其中,第一去电信息处理单元122,用于若所述去电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去电信息的第一去电界面,且将与所述去电信息对应的第三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去电信息处理单元132,用于若所述去电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包括所述去电信息的第二去电界面,且将与所述去电信息对应的第四通话记录存储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是短信信息或彩信信息。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2还包括第一信息处理单元123。所述第二处理模块13还包括第二信息处理单元133。

其中,第一信息处理单元123,用于若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与所述第一SIM卡对应,将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且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第二信息处理单元133,用于若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将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且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显示所述短信信息或所述彩信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2,该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陌生号码处理模块30和第二陌生号码处理模块31。

其中,第一陌生号码处理模块30,用于针对所述第一SIM卡的第一陌生来电号码或第一陌生去电号码,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第一保存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一陌生来电号码或所述第一陌生去电号码存储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第二陌生号码处理模块31,用于针对所述第二SIM卡的第二陌生来电号码或第二陌生去电号码,获取到用户输入的第二保存触发信号时,将所述第二陌生来电号码或所述第二陌生去电号码存储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3,该移动终端还包括隐藏处理模块40。其中,隐藏处理模块40,用于若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智能操作系统且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为隐私操作系统,当处于所述智能操作系统下,接收到与所述第二SIM卡对应的来电信息或去电信息,对所述来电信息或所述去电信息进行隐藏处理。

关于上述七个实施例移动终端中各模块实现技术方案的其他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信息的处理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