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838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显示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尤其是一种手机显示屏,属于移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通讯中最常使用的工具,市场上的手机样式琳琅满目,功能多样。满足了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现在手机都朝着大屏幕、轻薄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边框手机,无边框手机就要求整个屏幕都能实现触摸控制,但现在的手机前端大都设有前置摄像头,若将手机设计为全屏显示,像素阵列面板会对前置摄像头造成遮挡,使得前置摄像头无法使用,导致手机在朝向无边框概念方向发展中遇到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显示屏,在像素阵列面板上设置与前置摄像头位置相对的显色区,通过关闭显色区就可以不再对前置摄像头造成遮挡,保证了摄像头的正常使用,从而实现手机的无边框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显示屏,包括触控面板、像素阵列面板和底层黑色衬板,所述像素阵列面板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所述触控面板置于最上层,所述底层黑色衬板置于最下层,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底层黑色衬板中间设有像素阵列面板,所述像素阵列面板的透光率大于85%,所述底层黑色衬板的材质为不透光材料衬板,其中:

所述底层黑色衬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设置在手机本体上的前置摄像头置于开口内,所述前置摄像头紧贴于像素阵列面板后方;

在像素阵列面板上设有与开口位置相对的显色区,所述像素阵列面板与用于控制显色区的显色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设置在手机本体上的距离传感器和/或距离感应器和/或光线感应器和/或前置闪光灯也置于开口内,所述开口分别与距离传感器和/或括距离感应器和/或光线感应器和/或前置闪光灯相对应。

所述开口大小与前置摄像头接触像素阵列面板的外轮廓大小相同。

所述显色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开启像素阵列面板显色区开启的开启模块和用于开启像素阵列面板显色区关闭的关闭模块。

所述的前置摄像头为非透明黑色。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底层黑色衬板主要起到阻止外来光源干扰,增加显示的对比度的功能,前置摄像头紧贴于像素阵列面板后方,减小了显示屏的厚度,使其更方便携带,前置摄像头为非透明全黑色,可以替代黑色的底层黑色衬板,防止透光,保护面板保护了触控面板内部结构免收外部环境的干扰,像素阵列面板上显色区的设置使得前置摄像头能够不受遮挡,保证了其正常使用,使得手机无边框设计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触控面板,2、像素阵列面板,3、底层黑色衬板,301、开口,4、前置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手机显示屏,包括触控面板1、像素阵列面板2和底层黑色衬板3,所述像素阵列面板2为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所述触控面板1置于最上层,所述底层黑色衬板3置于最下层,所述触控面板1和所述底层黑色衬板3中间设有像素阵列面板2,所述像素阵列面板2的透光率大于85%,所述底层黑色衬板3的材质为不透光材料衬板,其中:

所述底层黑色衬板3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301,设置在手机本体上的前置摄像头4置于开口301内,所述前置摄像头4紧贴于像素阵列面板2后方;

在像素阵列面板2上设有与开口301位置相对的显色区,所述像素阵列面板2与用于控制显色区301的显色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设置在手机本体上的距离传感器和/或括距离感应器和/或光线感应器和/或前置闪光灯也置于开口301内,所述开口301分别与距离传感器和/或括距离感应器和/或光线感应器和/或前置闪光灯相对应。

所述开口301与前置摄像头4接触像素阵列面板1的外轮廓大小相同。

设置在手机本体上的距离传感器也置于开口301内,所述距离传感器紧贴像素阵列面板2后方。

所述显色控制模块包括用于开启像素阵列面板显色区开启的开启模块和用于开启像素阵列面板显色区关闭的关闭模块。

所述的前置摄像头4为非透明黑色。

所述像素阵列面板2与显色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显色控制模块控制像素阵列面板的显色状态,所述显色控制模块包括开启模块和关闭模块,所述开启模块和关闭模块控制着像素阵列面板2上的显色区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像素阵列面板2上的显色区的大小与前置摄像头4和距离传感器的大小相对应,当哪个元件需要工作时,与其相对应的显色区关闭,这样像素阵列面板2为透明状态,前摄像头4或距离传感器等元件前面均无非透明遮挡,即可正常工作;当前摄像头4或距离传感器等元件不工作时,显色控制模块上的开启模块控制像素阵列面板上的显色区301开启,然后前摄像头4或距离传感器中不工作一方前面即有了黑色非透明遮挡物,这样显色区301就可以开始正常显色了。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