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586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扫描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描仪。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扫描仪均是开放式结构,即摄像头悬挂于支撑台上方,支撑台上放置被扫描书籍,从而实现拍摄成像,然而此种结构,由于摄像头和支撑台都是开放式结构,在摄像头拍摄支撑台上的书籍时容易被外界光线干扰,以及拍摄辅助光线容易对书籍形成反光,从而影响扫描成像效果,导致扫描图像出现黑影或高光等。同时摄像头和被拍摄书籍容易沾灰或者容易被其他杂物影响,使得拍摄效果不清晰。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扫描仪使用摄像头进行扫描、拍摄操作,但由于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固定,所以使用过程中只能控制物体配合摄像头的安装位置,以此实现扫描、拍摄;但是部分物体同样难以移动,对于此类物体,现有扫描仪无法对其实现扫描、拍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仪,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部分物件实现扫描、拍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描仪,包括盒体、万向管和第一摄像头;所述万向管设于所述盒体外部,所述第一摄像头安装在所述万向管上,所述扫描仪通过弯曲所述万向管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所述万向管能够自动保持在被弯曲后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万向管的端部联接有基座,所述基座轴联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进行翻动,所述第一摄像头设于所述承载板上。

优选的,所述基座设有两个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臂相对布置;所述承载板的一端设有联接部,所述联接部嵌入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所述联接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臂轴联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所述万向管的端部活动联接,所述基座能够以所述万向管的端部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万向管的端部设有螺纹杆,所述基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联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一表明为拍摄面,所述第一摄像头设于所述拍摄面上,所述第一拍摄面上设有补光灯。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补光灯的发光和熄灭。

优选的,所述万向管的端部联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万向管的端部活动联接,所述承载板能够以所述万向管的端部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扫描仪包括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设于所述盒体内部,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遮光罩、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彼此相背设置在所述遮光罩内,所述遮光罩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分别对准所述两个通孔,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分别通过所述两个通孔拍摄所述盒体外的影像,所述遮光罩为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提供暗室环境。

优选的,所述扫描仪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支撑台包括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所述第一透明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板之间形成夹角,且使得所述盒体的顶部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第二透明板上的影像,所述第三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第一透明板上的影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万向管设于盒体外部,并将第一摄像头安装在万向管上,由于万向管为可弯曲的结构部件,所以使用者弯曲万向管时,第一摄像头也将跟随弯曲操作改变摄像方向,从而实现了第一摄像头拍摄方向的自由调整,对于不能活动物体的扫描、拍摄得以实现;另外,由于万向管能够自动保持在被弯曲后的状态,所以无需增加任何定位结构,也加强了扫描仪的结构紧凑性,也为使用者调节第一摄像头拍摄方向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至9未示出万向管、基座、承载板和第一摄像头等部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扫描仪的内部结构图中移除遮光罩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支撑台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前板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剖面示意图,并示出了摄像头组件之拍摄影响路径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剖面示意图,并示出了光源组件之光线照射路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局部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扫描仪之仰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描仪,包括盒体10、万向管81和第一摄像头84;所述万向管81设于所述盒体10外部,所述第一摄像头84安装在所述万向管81上,所述扫描仪通过弯曲所述万向管81调节所述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角度,所述万向管81能够自动保持在被弯曲后的状态。

在现有技术中,扫描仪使用摄像头进行扫描、拍摄操作,但由于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固定,所以使用过程中只能控制物体配合摄像头的安装位置,以此实现扫描、拍摄;但是部分物体同样难以移动,对于此类物体,现有扫描仪无法对其实现扫描、拍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将万向管81设于盒体10外部,并将第一摄像头84安装在万向管81上,由于万向管81为可弯曲的结构部件,所以使用者弯曲万向管时,第一摄像头84也将跟随弯曲操作改变拍摄方向,从而实现了第一摄像头84拍摄方向的自由调整,对于不能活动物体的扫描、拍摄得以实现;另外,由于万向管81能够自动保持在被弯曲后的状态,所以无需增加任何定位结构,也加强了扫描仪的结构紧凑性,也为使用者调节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方向带来便利。

需要指出,万向管81主要用于实现第一摄像头84拍摄方向的自由调整和固定,所以只要实现上述两个目的,第一摄像头84安装在万向管81的位置并不限定,即第一摄像头84可以安装在万向管81的端部、中部等位置;其中,当第一摄像头84安装在万向管81的端部时,万向管81能够为第一摄像头84提供更广的拍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0和11所示,所述万向管81的端部联接有基座82,所述基座82轴联接有承载板83,所述承载板83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82进行翻动,所述第一摄像头84设于所述承载板83上。

由于万向管81能够弯折的范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范围,所以为了增大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范围,本实施方式在万向管81的端部联接有基座82,基座82轴联接有承载板83,并使得承载板83能够相对于基座82进行翻动,所以当第一摄像头84设于承载板83后,第一摄像头84便能够进行额外的翻动操作,以此增加了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范围,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基座82设有两个夹持臂821,两个所述夹持臂821相对布置;所述承载板83的一端设有联接部831,所述联接部831嵌入两个所述夹持臂821之间,所述联接部83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夹持臂821轴联接。

实现基座82与承载板83轴联接的方式多种多样,而本实施方式是其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本实施方式通过联接部83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夹持臂821轴联接,具体可以在两个夹持臂821的内表明设置凹孔,在联接部831的两则设置凸块,将凸块嵌入凹孔便可实现基座82与承载板83的轴联接;同理,也可以在两个夹持臂821的内表面设置凸块,在联接部831的两侧设置凹孔,此时将凸块嵌入凹孔同样可实现基座82与承载板83的轴联接;更进一步的,也可以在两个夹持臂821的内表面设置凹孔,在联接部831上设置一个通孔,该通孔将联接部831贯通,此时通过一转轴穿过该通孔及凹孔,便可实现基座82与承载板83的轴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0和11所示,所述基座82与所述万向管81的端部活动联接,所述基座82能够以所述万向管81的端部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为了再进一步增大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范围,本实施方式将基座82与万向管81的端部活动联接,使得基座82能够以万向管81的端部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具体如以万向管81端口的中心轴线为转动中心,所以基座82便能在万向管81的端部实现自转,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万向管81的端部设有螺纹杆,所述基座82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联接。

实现万向管81与基座82活动联接的方式多种多样,譬如可以增设一转轴,将万向管81与转轴的一端轴联接,将基座82与转轴的另一端轴联接便可;本实施方式为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于万向管81与基座82能够通过螺纹杆和螺纹孔实现联接,所以拧动基座82时,便可实现基座82相对于螺纹杆的自转,而且由于螺纹杆与螺纹孔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即使不设置定位结构,两者间的摩擦力也可维持基座82转动后的固定不动,不但为使用操作带来便利,也加强了扫描仪的结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承载板83的一表明为拍摄面,所述第一摄像头84设于所述拍摄面上,所述第一拍摄面上设有补光灯85。

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若外界环境光线不足,将会严重拍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方式将第一摄像头84和补光灯85均设置于拍摄面上,所以在阴暗环境进行拍摄时,可以打开补光灯85进行补光,从而使得扫描仪在阴暗环境也能够进行拍摄。

其中,补光灯85的数量并不限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而且可以优选使用LED作为补光灯85。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1和12所示,所述承载板83上设有开关86,所述开关86用于控制所述补光灯85的发光和熄灭。

在利用第一摄像头84进行拍摄过程中,有可能需要不断调节万向管81的弯曲角度,为了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本实施方式将开关86设于承载板83上,所以使用者不但可以握持承载板83调节万向管81的弯曲角度,也可以同时单手控制补光灯85的发光和熄灭,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万向管81的端部联接有承载板83,所述承载板83与所述万向管81的端部活动联接,所述承载板83能够以所述万向管81的端部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为了增大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范围,本实施方式将承载板83与万向管81的端部活动联接,使得承载板83能够以万向管81的端部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具体如以万向管81端口的中心轴线为转动中心,所以承载板83便能在万向管81的端部实现自转,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第一摄像头84的拍摄范围。

另外,如图1所示,扫描仪整体呈尖顶房屋形状,顶部用于承载待扫描件,所述扫描仪适合扫描书籍,将书翻开放在扫描仪的顶部,可以同时扫描两页,容易操作,扫描效果好。且能实现书籍快速扫描,防止书籍自动翻页,及防止页面不平整导致的扫描不清楚。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扫描仪包括盒体10、摄像头组件20、光源组件30及设于电路板40上的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盒体10内部呈封闭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的顶臂为用于放置待扫描件的支撑台11,所述支撑台11包括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之间形成夹角,且使得所述盒体10的顶部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且这个截面同时经过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呈三角形。具体而言,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之间的夹角要小于180度,具体的角度大小可以根据盒体10内部的摄像头组件20和光源组件30的位置做调整,较好的角度范围是大于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若角度过小,例如小于60度,会造成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邻接区域光线不够,造成扫描效果不好。

所述摄像头组件20、所述光源组件30及所述电路板40设于盒体10内部呈封闭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光源组件30与所述支撑台11相对设置用于照亮所述待扫描件,所述摄像头组件20用于拍摄所述待扫描件并将所拍摄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外部电子设备电连接以将所述图像信息传输至外部电子设备。盒体10内部的封闭的收容空间的设计,能够使得扫描仪内部保持洁净的空间,防止灰尘进入,进一步增加扫描效果。

所述盒体10包括底板12、连接在所述底板12两侧的一对侧板14、前板组件16及后板组件18,所述前板组件16和所述后板组件18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12的两侧且均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14之间,本实施方式中,前板组件16和所述后板组件18结构相同。所述支撑台11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14、所述前板组件16及所述后板组件18之远离所述底板12的一侧,所述摄像头组件20、所述光源组件30及所述电路板40均固定于所述底板12,所述摄像头组件20位于所述底板12之中心区域,摄像头组件20与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之连接处的中心位置正对。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光源组件30和所述电路板40分布在所述摄像头组件20的四周,所述电路板40包括分布在所述摄像头组件20之两侧的第一电路板42和第二电路板44,所述第一电路板42连接至所述前板组件16之数据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44连接至所述后板组件18之数据接口。

所述前板组件16包括输入输出界面,所述第一电路板42通过所述前板组件16之数据接口与所述输入输出界面电连接。前板组件16上可以设置按键区或者触摸屏,通过前板组件16的数据接口使得按键区或触摸屏与第一电路板42上的控制芯片电连接,以实现信号的输入。

后板组件18上可以设置连接器插口及电源插座,所述第二电路板44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插口配合。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所述扫描仪还包括遮光罩50,所述遮光罩50将所述摄像头组件20遮罩在所述底板12上,所述遮光罩50上设有通孔52,所述摄像头组件20通过所述通孔52拍摄所述待扫描件。遮光罩50将摄像头组件20罩在其中,为摄像头组件20提供了一个暗室的环境,有利于提升摄像头组件20拍摄图像的质量。

请结合参阅图8,所述摄像头组件20包括第二摄像头22和第三摄像头24,二者相背设置,换言之,第二摄像头22和第三摄像头24之镜头所面对的方向是相反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摄像头22面对其中一个侧板14,第三摄像头24面对另一个侧板14。所述遮光罩50之所述通孔5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摄像头22和所述第三摄像头24分别对准所述两个通孔52。所述扫描仪还包括两个反射镜60,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60用于在所述第二摄像头22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之间反射影像,另一个所述反射镜60用于在所述第三摄像头24和所述第一透明板112之间反射影像。图8所所示的在盒体10中带箭头的线条指的是第二摄像头22和第三摄像头24摄像路径。通过反射镜60将第一透明板112上的影像反射至第三摄像头24中,通过另一个反射镜60将第二透明板114上的影像反射至第二摄像头22中。

请结合参阅图8,所述扫描仪还包括两个固定架70,每个固定架70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承载部72和第二承载部74及连接在第一承载部72和第二承载部74之间的固定部76,所述固定部76用于与所述底板1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固定架70彼此镜相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摄像头22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承载部74上,所述第三摄像头24安装在另一个所述第二承载部74上,所述两个反射镜60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一承载部72上。

每个所述侧板14均包括反射板142和连接板144,所述反射板142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44和所述底板12之间,所述连接板144连接在所述反射板142和所述支撑台11之间,所述一对反射板142相对竖直方向分别向所述底板12外侧方向倾斜延伸,且分别面对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反射镜60分别固定于所述反射板142上。

所述遮光罩50连接在所述前板组件16和所述后板组件18之间,所述前板组件16、所述后板组件18、所述底板12及所述遮光罩50共同围设出暗室,所述摄像头组件20和所述电路板40均收容在所述暗室中。摄像头组件20处于暗室中可以增加扫描效果,并且能够防止摄像头沾灰尘。

所述盒体10的内表面设有吸光板或者吸光涂层。吸光板或者吸光涂层的设置可以防止扫描呈现高光效果,使得扫描效果更加理想。吸光板或者吸光涂层可以设置在侧板14上。

请参阅图5和图9,所述光源组件30包括多个发光体32和挡光板34,所述多个发光体32固定在所述底板12上且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40上的电源模块,所述挡光板34固定至所述底板12,且所述底板12共同围设成光源腔,所述发光体32设于所述光源腔中,所述挡光板34设有通光孔342,所述通光孔342正对所述多个发光体32,通光孔342与发光体32之间设有间隔。所述发光体32所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通光孔342并照射至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所在的区域。如图9所示,挡光板34为栅形挡光板34,光线经过通光孔342,可以集中在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区域,少部分光线打到侧板14上,但不会有光线照射至遮光罩50上,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持遮光罩50内部的暗室环境。图9所所示的在盒体10中带箭头的线条指的是发光体32所发出的光线的路径。

请参阅图1、图2和图6,所述支撑台11还包括横梁116,所述横梁116设于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之连接处,所述横梁116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透明板112和所述第二透明板114的表面均呈平滑过度连接,所述横梁116的两端均包括固定片118,所述两个固定片118分别固定至所述前板组件16和所述后板组件18。横梁116与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之间可以通过粘胶的方式实现密封固定。

请参阅图3和图7,前板组件16和后板组件18的结构是一样的,以前板组件16为例进行结构描述。前板组件16包括挡板162、接口板164和面板166,挡板162的底部与底板12连接,挡板162的两侧分别与一对侧板14连接,挡板162的顶部包括呈夹角的两条斜边,两条斜边分别与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连接。挡板162上只保留线缆接入的开口,且开口处也要封好,这样挡板162将盒体10内部的收容空间与外界隔离,形成封闭的空间。面板166呈框状结构,面板166与接口板164结合,接口面安装在面板166内部,接口板164外露以作为扫描仪的输入输出接口。面板166扣合在挡板162上,以与挡板162形成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撑台11之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之间形成夹角,将摄像头组件20、光源组件30和电路设于封闭盒体10的收容空间中,使得扫描仪在扫描待扫描件时,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因为盒体10呈封闭的结构,待扫描件放在支撑台11上,当待扫描件为书时,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之间的夹角设计,可以同时扫描书的两面,且扫描效果好,不会出现高光、暗淡的不良效果,成像清楚、柔和、质量好,且扫描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书籍的快速扫描,防止书籍自动翻页,防止书籍页面不平造成扫描不清楚。

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描仪还支持单页纸张的扫描,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的顶端相对接形成扫描仪的顶部,第一透明板112的底边也就是第一透明板122之远离顶端的一边,第二透明板114的底边也就是第二透明板114之远离顶端的一边,第一透明板112的底边和第二透明板114的底边均设有挡板1122、1144,挡板1122设于第一透明板112与其中一个侧板14之连接板114之间且相对第一透明板112的表面突出设置,挡板1144设于第一透明板114与另一个侧板14之连接板114之间且相对第二透明板114的表面突出设置。挡板1122、1144可以与连接板114一体成型制成,可以通过在连接板114的边缘向外折弯的方式形成挡板1122、1144。挡板1122、1144用于承载单页纸张,当扫描仪用于扫描单页纸时,可以将单页纸张放在第一透明板112和第二透明板114上,通过挡板1122、1144挡住纸张不掉落,进行扫描,扫描仪可以同时扫描两页单页纸张。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