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580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尤其是微信、游戏、网购、阅读、音乐、拍照等让越来越多的人们离不开手机,人们对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但手机电池巡航能力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手机的发展速度,手机电池的待机、使用时间越来越短,这就使多数智能手机一到两天就必须充电,手机待机时间短的矛盾日益突出。比较容易的解决方案是,充电、更换电池。而大多数手机电池是内置的,无法方便地更换新电池。充电需要外接电源,要么用市电,要么用充电宝、背夹电池。市电并非随处可得,还需要变压器、充电线。充电宝块头大,与手机不能合为一体,还需要长长的充电线,充电宝充电时间又长。在移动状态下使用充电宝,人们往往不得不一手拿着充电宝,另一手用着手机,十分不便。充电宝并不适合手机在移动状态下使用。背夹电池卡在手机背后,背夹电池重量轻,给手机充电时无需长长的充电线,充电时不影响使用,非常方便。用真机开模的背夹电池,能够与手机浑然一体,手感好、美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但用真机开模成本高昂。因为苹果手机型号少、存量庞大,其配件能够卖上比较高的价格,比较适合用真机开模制作完美配合的背夹电池,因此,背夹电池更多地用在苹果手机上。而安卓手机厂商多、型号多,虽然屏幕规格尺寸并不多,但厂商为追求个性化,即使同样的屏幕规格尺寸,后置镜头、耳机、充电/数据口、麦克风、开关机键、音量键等等的位置及大小、高低都会有细微的差异,用真机开模出来的背夹电池,也会因为这些细微的差异,用在其他型号的手机上就会出现配合不良手感差的问题,甚至根本配合不上。安卓手机规格型号的碎片化,导致安卓手机背夹电池出现碎片化。为每一个型号的安卓手机背夹电池都开一个模,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达到规模效应,这使得背夹电池供应商望而却步,市面上除了三星、华为、小米等销量比较大的个别型号的安卓手机有背夹电池,大部分安卓手机是买不到背夹电池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解决智能手机尤其是安卓手机厂商多、型号多、开模成本高、单机存市规模小、背夹电池少的难题,可以方便、低成本地为屏幕尺寸基本相近的智能手机提供同一规格的充电背夹,为多数智能手机匹配到合适的背夹电池,为他们提供一套提高续航能力的充电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包括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电池卡座、充电电池模块。

所述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其特征在于,是盒状矩形壳,有较大的弹性,在长宽厚三个方向上,是可拉伸变形的。在与手机屏幕对应的面,有矩形开口,开口大小略小于屏幕显示区域,其他部分是封闭的,在顶棱面、底棱面、背部有预留小孔。背部布置有2个电极孔。电极孔中布置有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智能手机通过矩形开口塞入弹性手机套壳内,适当拉伸弹性手机套壳,弹性手机套壳拉伸变大后,可以套在比其长宽厚要大一些的智能手机上。后置镜头、耳机插孔、充电/数据口、麦克风、开关机键、音量键等等的位置及大小、高低带来的尺寸上的细微差异,通过弹性手机套壳1的弹性变形进行尺寸差异弥补,也不会对弹性手机套壳造成影响。智能手机的屏幕显示区域露在矩形开口之中,屏幕边框非显示区域被弹性手机套壳屏幕压边压住从而固定。

所述的弹性手机套壳,其特征还在于,其上布置有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为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安卓手机、苹果手机同时提供充电/数据接口,就当前技术特征而言,共提供三个充电/数据接口,一个Lightning接口,一个MicroUSB接口,一个USBtypeC接口,Lightning母座、microUSB母座、typeC母座分别布置在弹性手机套壳顶棱面靠近背面的位置,从Lightning母座Power引脚、microUSB母座VBUS引脚、typeC母座的VBUS引脚,各引出1根导线,并联连接到上述正极触点上,从LightningGND引脚、microUSB母座GND引脚、typeC母座的GND引脚上,各引出1根导线,并联连接到上述负极触点上,将microUSB母座D+引脚、typeC母座的D+引脚用1根导线并联连接起来,将microUSB母座D-引脚、typeC母座的D-引脚用1根导线并联连接起来,同时将母座、公头按各自规范用相应数量的充电/数据线连接起来,充电/数据线布置在弹性手机套壳背部内侧,Lightning数据线、microUSB数据线、typeC数据线的长度足够长,可以灵活地将Lightning公头、MicroUSB公头、USBtypeC公头延长到手机充电/数据接口的相应位置,根据手机接口类型,将相应的公头插入手机充电/数据接口中,就实现了智能手机、弹性手机套壳所有充电/数据接口之间的电连接。为节省空间,可以将另外两根闲置的充电/数据线、公头剪掉,剪掉的位置就在并联连接点靠近公头方向的适当位置的闲置数据线、公接头剪断处。经过上述电连接,可能与手机实现同样标准的数据通信、也有可能实现向下兼容标准的数据通信、也有可能无法通信,这取决于插入弹性手机套壳的数据线类型和手机本身的接口类型。如果智能手机是Lightning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可与手机实现Lightning标准数据通信,如果插入MicroUSB公头或typeC公头,则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如果智能手机是typeC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如果插入typeC公头,可与手机实现USB3.0标准的数据通信,如果插入MicroUSB公头,可实现与手机USB2.0标准的数据通信;如果智能手机是MicroUSB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无论插入typeC公头、还是MicroUSB公头,都只能与手机实现USB2.0标准的数据通信。

所述的弹性手机套壳,其特征还在于,按照外腔对角线尺寸划分为4、5、6、7英寸4种规格后,其长度、宽度、厚度3个维度上的尺寸与同一个屏幕尺寸规格下的多数手机的长度、宽度、厚度的尺寸最小值相同。智能手机通过矩形开口塞入弹性手机套壳内后,长度、宽度、厚度尺寸不一致的,通过弹性手机套壳的弹性变形拉伸后,弹性手机套壳的长度、宽度、厚度与手机的长度、宽度、厚度变得完全一致,从而确保弹性手机套壳套上手机后,弹性手机套壳与手机配合性非常好,用户抓握手机的手感非常好。

所述电池卡座,其特征在于,是一块刚性薄片,其长宽尺寸与弹性手机套壳内腔长宽尺寸一致,厚约0.3mm,其上有数个活动连接孔、固定连接孔,贴在弹性手机套壳内腔背部上,与弹性手机套壳只有一个固定连接点,防止弹性手机套壳拉伸变形时受到电池卡座的阻碍,其与手机的固定,是靠弹性手机套壳与手机的挤压实现的。弹性手机套壳与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开有形状相同、尺寸稍大一点的连接孔。活动连接孔由一个连接大孔、一个连接卡孔、连通大孔和卡孔的直通道构成。连接大孔直径大于连接卡孔直径、卡孔直径大于直通道宽度。固定连接孔由一个连接大孔、与大孔相连的直通道构成。连接大孔直径大于直通道宽度。

所述的充电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其长宽尺寸略小于多数手机背面去掉后置镜头后剩余的长宽尺寸,其上有活动连接栓、固定连接栓、正极柱、负极柱、电源开关,其数量为1到数只。充电电池内置在充电电池模块内部。充电电池、正极柱、负极柱、电源开关通过导线电连接起来。正极柱、负极柱内装有小弹簧,按压正极柱、负极柱,正极柱、负极柱会变短,松开正极柱、负极柱,正极柱、负极柱会变长。活动连接栓是2台阶式T形结构,其连接栓帽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大孔直径一致,其连接栓卡柱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小孔直径一致,其连接栓杆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孔直通道宽度一致。固定连接栓是1台阶式T形结构,其接栓帽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大孔直径一致,其连接栓杆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连接孔直通道宽度一致。上述直通道宽度比连接卡孔的直径小。活动连接栓套装有弹簧。按住活动连接栓头,将充电电池模块的活动连接栓、固定连接栓插入弹性手机套壳背部的连接孔,活动连接栓、固定连接栓最细的连接栓杆处刚好与上述电池卡座上的直通道对齐,正极柱、负极柱被压短,向手机中心方向推动电池模块,活动连接栓、固定连接栓穿过直通道到达电池卡死点,正极柱、负极柱对准电极孔,在小弹簧作用下,正极柱与正极触点、负极柱与负极触点良好接触,活动连接卡柱与上述连接卡孔对准,松开活动连接栓头,在弹簧作用下,活动连接栓弹起,连接卡柱卡入连接卡孔。由于连接卡柱直径比直通道大,因此,活动连接栓被卡死在连接卡孔中,从而整个电池模块被固定在电池卡座上,从而整个充电电池模块就被固定在智能手机背部上了,同时还实现了充电电池模块、智能手机、弹性手机套壳充电/数据接口三者之间的电连接。打开充电电池模块电源开关,充电电池模块就开始为手机电池供电、充电。将任意一种带有Lightning、MicroUSB、USBtypeC公头的充电器充电头插入弹性手机套壳相应的充电/数据接口中并通电,就可以同时为手机电池、充电电池模块供电、充电。卸下电池模块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可以解决智能手机尤其是安卓手机厂商多、型号多、开模成本高、单机存市规模小、背夹电池少的难题,低成本地为屏幕尺寸基本相近的智能手机,包括安卓手机、苹果手机提供同一规格的充电背夹,为多数智能手机匹配到合适的背夹电池,提高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本实用新型在弹性手机套壳上布置有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任意一种匹配Lightning公头、MicroUSB公头、USBtypeC公头的充电器都能为本实用新型套装的智能手机、背夹电池充电,减少用户选择充电器接口难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的背夹电池能方便地从弹性手机套壳上卸下来,在不需要背夹电池的时候可以减轻累赘。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手机套壳也可以一直套在手机上,既为手机提供保护,又能避免频繁插拔充电/数据公头而过早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弹性橡胶套后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充电电池模块前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电池卡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活动连接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固定连接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背夹电池套装之电路示意图。

图中:1-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2-充电电池模块、3-typeC母座、4-microUSB母座、5-Lightning母座、6-typeC公头、7-microUSB公头、8-Lightning公头、9-屏幕压边、10-typeC数据线、11-microUSB数据线、12-Lightning数据线、13-预留小孔、14-活动连接孔、15-活动连接栓、16-固定连接孔、17-固定连接栓、18-电池卡座、19-电源开关、20-后置镜头、21-正极触点、22-负极触点、23-电极孔;24-连接大孔、25-直通道、26-连接卡孔、27-连接栓杆、28-连接卡柱、29-连接栓帽、30-连接栓头、31-矩形开口、32、正极柱、33-负极柱、34-闲置数据线、公接头剪断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的实施例,包括可拉伸变形的弹性手机套壳1、充电电池模块2、typeC母座3、microUSB母座4、Lightning母座5、typeC公头6、microUSB公头7、Lightning公头8、屏幕压边9、typeC数据线10、microUSB数据线11、Lightning数据线12、预留小孔13、活动连接孔14、活动连接栓15、固定连接孔16、固定连接栓17、电池卡座18、电源开关19、正极触点21、负极触点22、电极孔23、连接大孔24、直通道25、连接卡孔26、连接栓杆27、连接卡柱28、连接栓帽29、连接栓头30、矩形开口31、正极柱32、负极柱33、闲置数据线、公接头剪断处34。附图中后置镜头20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而是为方便说明画在图中的。

附图1中,弹性手机套壳1其特征在于,是盒状矩形壳,有较大的弹性,在长宽厚三个方向上,是可拉伸变形的。矩形开口31大小略小于屏幕显示区域,其他部分是封闭的,在顶棱面、底棱面、背部预留的多个预留小孔13,为耳机插孔、麦克风、外放喇叭、手写笔等提供出口。智能手机的这些出口,一般都布置在顶棱面、底棱面,无论上述出口在哪里、有几个、有多大,总有一些预留小孔13可满足其要求。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布置有2个电极孔23,1个电极孔23中布置有正极触点21,1个电极孔23中布置有负极触点22。智能手机通过矩形开口31塞入弹性手机套壳1内,适当拉伸弹性手机套壳1,弹性手机套壳1拉伸变大后,可以套在比其长宽厚要大一些的智能手机上。后置镜头20、耳机插孔、充电/数据口、麦克风、开关机键、音量键等等的位置及大小、高低带来的尺寸上的细微差异,通过弹性手机套壳1的弹性变形进行尺寸差异弥补,不会对弹性手机套壳1与智能手机的配合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开关机键、音量键一般都布置在侧棱面上,因为弹性手机套壳1有弹性,隔着套壳也能操作这些键,不需要为这些键预留出口。智能手机的屏幕显示区域露在矩形开口31之中,屏幕边框非显示区域被弹性手机套壳1屏幕压边9压住从而固定。

附图1中,弹性手机套壳1其特征还在于,其上布置有多个主流充电/数据接口,为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安卓手机、苹果手机同时提供充电/数据接口,本实施例有一个Lightning接口,一个MicroUSB接口,一个typeC接口,在弹性手机套壳1顶棱面靠近背面的位置,布置有1个Lightning母座5、1个microUSB母座4、1个typeC母座3,从Lightning母座5的Power引脚、microUSB母座4的VBUS引脚、typeC3母座的VBUS引脚,各引出1根导线,并联到一起,连接到上述正极触点21上,从Lightning母座5的GND引脚、microUSB母座4的GND引脚、typeC母座3的GND引脚上,各引出1根导线,并联到一起,连接到上述负极触点22上,将microUSB母座4的D+引脚、typeC母座3的D+引脚用1根导线并联连接起来,将microUSB母座4的D-引脚、typeC母座3的D-引脚用1根导线并联连接起来,同时将母座、公头按各自规范用相应数量的导线连接起来,充电/数据线布置在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内侧,Lightning数据线12、microUSB数据线11、typeC数据线10的长度足够长,可以灵活地将Lightning公头8、MicroUSB公头7、USBtypeC公头6延长到手机充电/数据接口的相应位置,根据手机接口类型,将相应的公头插入手机充电/数据接口中,就实现了智能手机、弹性手机套壳1的所有充电/数据接口之间的电连接。为节省空间,可以将另外两根闲置的充电/数据线、公头剪掉,剪掉的位置就在并联连接点32靠近公头方向的适当位置闲置数据线、公接头剪断处34。经过上述电连接,可能与手机实现同样标准的数据通信、也有可能实现向下兼容标准的数据通信、也有可能无法通信,这取决于插入弹性手机套壳的数据线类型和手机本身的接口类型。如果智能手机是Lightning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8,可与手机实现Lightning标准数据通信,如果插入MicroUSB公头7或typeC公头6,则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如果智能手机是typeC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8,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如果插入typeC公头6,可与手机实现USB3.0标准的数据通信,如果插入MicroUSB公头7,可实现与手机USB2.0标准的数据通信;如果智能手机是MicroUSB接口,插入Lightning公头8,无法与手机数据通信,无论插入typeC公头6、还是MicroUSB公头7,都只能与手机实现USB2.0标准的数据通信。为确保通信标准不降低,需要使用同样接口标准的数据线。

附图2、附图4中,所述的充电电池模块2,其特征在于,其长宽尺寸略小于多数手机背面去掉后置镜头20后剩余的长宽尺寸,其上有1只活动连接栓15、2只固定连接栓17、1只电源开关19、1只正极柱32、1只负极柱33。充电电池内置在充电电池模块2内部。充电电池、正极柱32、负极柱33、电源开关19通过导线电连接起来。正极柱32、负极柱33内装有小弹簧,按压正极柱32、负极柱33,正极柱32、负极柱33会变短,松开正极柱32、负极柱33,正极柱32、负极柱33会变长。

附图3中,所述的弹性手机套壳1,其特征还在于,按照其外腔对角线尺寸划分为4、5、6、7英寸4种规格,其长度、宽度、厚度3个维度上的尺寸与同一个屏幕尺寸规格下的多数手机的长度、宽度、厚度的尺寸最小值相同。智能手机通过矩形开口31塞入弹性手机套壳1内后,长度、宽度、厚度尺寸不一致的,通过弹性手机套壳1的弹性变形拉伸后,弹性手机套壳1的长度、宽度、厚度与手机的长度、宽度、厚度变得完全一致,弹性手机套壳1套上手机后,弹性手机套壳1与手机配合性非常好,用户抓握手机的手感非常好。

附图3、附图5中,所述电池卡座18,其特征在于,是一块刚性薄片,其长宽尺寸与弹性手机套壳1内腔长宽尺寸一致,厚约0.3mm,其上有1个活动连接孔14、2个固定连接孔16,贴在弹性手机套壳1内腔背部上,与弹性手机套壳1局部固定连接,弹性手机套壳变形不会带动电池卡座变形,防止弹性手机套壳1拉伸变形时变形受到电池卡座的阻碍,其与手机的固定,是靠弹性手机套壳1与手机的挤压实现的。弹性手机套壳1与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开有形状相同、尺寸稍大一点的连接孔。活动连接孔14由一个连接大孔24、一个连接卡孔26、连通连接大孔24和连接卡孔26的直通道25构成。固定连接孔16由一个连接大孔24、与连接大孔24相连的直通道25构成。连接大孔24直径大于连接卡孔26直径、连接卡孔26直径大于直通道25宽度。

附图6、附图7中,所述的活动连接栓14,其特征在于,是2台阶式T形结构,其连接栓帽29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大孔24直径一致,其连接卡柱28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卡孔26直径一致,其连接栓杆27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孔直通道25宽度一致。固定连接栓是1台阶式T形结构,其连接栓帽29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大孔24直径一致,其连接栓杆27直径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连接孔直通道25宽度一致。上述直通道25宽度比连接卡孔26的直径小。活动连接栓15套装有弹簧。按住活动连接栓头30,将充电电池模块2的活动连接栓15、固定连接栓17插入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的活动连接孔14、固定连接孔16中,活动连接栓15、固定连接栓17最细的连接栓杆27刚好与上述电池卡座18上的直通道25对齐,正极柱32、负极柱33被压短,向手机中心方向推动充电电池模块2,活动连接栓15、固定连接栓17穿过直通道25到达电池卡死点,正极柱32、负极柱33对准电极孔23,在小弹簧作用下,正极柱32与正极触点21、负极柱33与负极触点22良好接触,活动连接卡柱28与上述连接卡孔26对准,松开活动连接栓头30,在弹簧作用下,活动连接栓15弹起,连接卡柱28卡入连接卡孔26。由于连接卡柱28直径比直通道25宽度大,因此,活动连接栓15被卡死在连接卡孔26中,整个充电电池模块2被固定在电池卡座18上,从而整个充电电池模块2就被固定在智能手机背部上了,同时还实现了充电电池模块2、智能手机、弹性手机套壳1充电/数据接口三者之间的电连接。打开充电电池模块2电源开关19,充电电池模块2就开始为手机电池供电、充电。将任意一种带有Lightning公头8、microUSB公头7、USBtypeC公头6的充电器充电头插入弹性手机套壳1相应的充电/数据接口中并通电,就可以同时为手机电池、充电电池模块2供电、充电。卸下电池模块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即可。

附图8中,上述各类母座、公头、充电电池、电源开关、正负极触点、正负极柱、各引脚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图中所示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机通用背夹电池套装另一种实施例,不用电池卡座18连接弹性手机套壳1、充电电池模块2,直接在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开口,开口尺寸略小于充电电池模块2大小,将充电电池模块2套入弹性手机套壳1背部开口并固定在那里,再将弹性手机套壳1所有充电/数据接口、充电电池模块2、电源开关19、正极柱32、负极柱33、正极触点21、负极触点22之间按上述方式实现电连接,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充电电池模块2不能独立从智能手机上卸下来,而只能随同弹性手机套壳1一起从智能手机上卸下来,缺少上述实现方式的灵活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