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实用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9878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实用喇叭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喇叭发声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实用喇叭。



背景技术:

喇叭是一种电声元件,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在现有的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220303877.4,名称为一种喇叭的专利中,既能够保证喇叭性能,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使过程中音量不会传达的更远,喇叭也会在使用的过程中落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实用喇叭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实用喇叭。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实用喇叭,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下表面设有无纺布,所述PCB板上表面加工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圆形外壳,所述圆形外壳下表面与圆形凹槽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圆形外壳内下表面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上表面设有扩音部,所述扩音部上表面设有振动膜片,所述磁铁上表面且位于振动膜片上缠绕有线圈,所述圆形外壳上表面粘贴有外壳盖,所述外壳盖下表面设有防尘罩,所述外壳盖上加工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壳体上表面加工有两组螺纹孔,所述外壳盖上表面加工有两组螺纹通孔,所述两组螺纹通孔与两组螺纹孔均通过十字螺母相连接。

所述振动膜片的内径为 5.5 ~ 5.9mm。

所述线圈的材质为单条漆包铜线。

所述圆形外壳内部下端的内径比上端的内径大。

所述扩音部的大小与圆形外壳上端的内径相匹配。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新型实用喇叭,本装置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能够保证喇叭性能,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会使喇叭在传达声音的时候,可以使声音传递的更远,安装的更牢固,喇叭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防止内部落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实用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实用喇叭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PCB板;2、无纺布;3、圆形外壳;4、磁铁;5、扩音部;6、振动膜片;7、线圈;8、外壳盖;9、十字螺母;10、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实用喇叭,包括PCB板(1),所述PCB板(1)下表面设有无纺布(2),所述PCB板(1)上表面加工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圆形外壳(3),所述圆形外壳(3)下表面与圆形凹槽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圆形外壳(3)内下表面设有磁铁(4),所述磁铁(4)上表面设有扩音部(5),所述扩音部(5)上表面设有振动膜片(6),所述磁铁(4)上表面且位于振动膜片(6)上缠绕有线圈(7),所述圆形外壳(3)上表面粘贴有外壳盖(8),所述外壳盖(8)下表面设有防尘罩(10),所述外壳盖(8)上加工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壳体上表面加工有两组螺纹孔,所述外壳盖(8)上表面加工有两组螺纹通孔,所述两组螺纹通孔与两组螺纹孔均通过十字螺母(9)相连接;所述振动膜片(6)的内径为 5.5 ~ 5.9mm;所述线圈(7)的材质为单条漆包铜线;所述圆形外壳(3)内部下端的内径比上端的内径大;所述扩音部(5)的大小与圆形外壳(3)上端的内径相匹配。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磁铁上的扩音部可以使喇叭在发声的时候,可以使声音传达的更远,圆形壳体与外壳盖通过十字螺母可以固定的更加的牢靠,并且外壳盖内下表面上的防尘罩可以使装置内部不会落灰,包证装置内的清洁,本装置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能够保证喇叭性能,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会使喇叭在传达声音的时候,可以使声音传递的更远,安装的更牢固,喇叭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防止内部落灰。

在本实施方案中,包括PCB板,其特征在于,PCB板下表面设有无纺布,PCB板上表面加工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设有圆形外壳,圆形外壳下表面与圆形凹槽的大小相匹配,圆形外壳内下表面设有磁铁,磁铁上表面设有扩音部,扩音部上表面设有振动膜片,磁铁上表面且位于振动膜片上缠绕有线圈,圆形外壳上表面粘贴有外壳盖,外壳盖下表面设有防尘罩,外壳盖上加工有圆形通孔,圆形壳体上表面加工有两组螺纹孔,外壳盖上表面加工有两组螺纹通孔,两组螺纹通孔与两组螺纹孔均通过十字螺母相连接,圆形外壳底部设有PCB板和无纺布,圆形外壳内部设有磁体和扩音部,当喇叭发声之后,通过扩音部会使喇叭发出的声音传达的更远,扩音部上表面设有振动膜片,振动膜片上缠绕有线圈,可以使喇叭在较小的磁力下下易于推动,保证喇叭的灵敏度,并且能够提升喇叭低频的作用,降低了喇叭配件成本,圆形外壳上表面设有外壳盖,外壳盖与圆形壳体通过十字螺母连接,然后把外壳盖和圆形壳体固定住,外壳盖内下表面设有防尘罩,使用过程中会防止喇叭内部落灰。

实施案例2:把装置中线圈的材质单条漆包铜线替换为铁芯线圈,其余的与实施案例1相同,也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