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广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056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广播系统,属于广播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应急广播系统是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的公共广播系统,除须符合一般规范外还必须符合以下内容:系统应在主电源或备用电源接通10秒内可以进行广播;具有24V或220V应急备用电源,主备电源切换时间不大于1s;应急备用电源至少能支持15分钟的紧急广播;如果电池被当作备用电源使用,它们应配有自动充电装置;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用功率放大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其所驱动的所有扬声器功率总和的1.5倍;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用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总容量,必须满足所有广播分区同时发布紧急广播的要求,而不是只满足若干个相邻分区的要求;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的优先权;系统应能在操作者将系统置于紧急状态下或接到来自火警和其他警报系统信号的3秒内向警报区播放警示信号或警报语音文件,而不论相关警报区当前处于何种状态(包括关闭和休眠);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的音量,应能自动调节至系统允许的最大音量;当所有广播服务区需要同时手动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时,应能一键到位(只须操作一个键/按钮/开关,就能进入紧急广播状态);有火灾隐患的广播区扬声器及布线应是阻燃的;有水火灾害隐患的广播区,其广播扬声器应通过6级以上的防水认证,以便在短期喷淋的条件下(如自动喷淋系统启动)仍能工作;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用的单个扬声器(或音柱)的额定功率不小于3W;走道、大厅、餐厅等公众场所,扬声器的配置,应能保证从本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15m。在走道交叉处、拐弯处均应设扬声器。走道末端最后一个扬声器距墙不大于8m;单个功放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系统颠覆,否则应配置主/备功放和相应的自动切换设备;单个扬声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分区失效,否则应能及时发现;有关连接器的防火性应符合IEC60268-11或IEC60268-12的有关规定;用于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的设备应处于热备用状态,能在警报信号触发下自动启动,并能自动监测、自动生成运行记录;现有的应急广播系统种类繁多,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17206.X,公开了一种应急广播系统,包括多级广播单元,每级广播单元包括前端、控制器、控制器安全模块、终端和终端安全模块;其中,前端生成应急广播的控制指令和音频,发送至本级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本级前端的控制指令和音频,或者上级控制器的控制包和音频,并发送至本级控制器安全模块,转发控制包和音频;控制器安全模块对控制指令或者控制包进行检查和解析,将控制指令加密生成控制包,设置本级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信息,并返回至本级控制器;终端接收本级控制器的控制包和音频并发送至终端安全模块,播放音频;终端安全模块在对控制包进行解密和鉴权,设置本级终端的工作状态信息并返回至本级终端;本发明提高了应急广播系统的兼容性及安全性;但其无法兼容大型灾害和小型局部应急广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急广播系统,能够实现数字电视、播放音箱和收音机实现三重应急广播,应该充分应对大型灾害,保证在各个等级阶段至少有一种应急广播;同时通过广播主机和现场电话播音模块能够充分应对小型局域应急广播。

本发明的应急广播系统,包括相互备份的至少三级播出机构;所述三级播放机构包括依次设置于当地人民政府机要局的第一级播出机构,当地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室的第二级播出机构和当地有线电视网络播控机房的第三级播出机构;所述第一级和第二级播出机构通过光纤网络传到第三级播出机构;所述第三级播出机构和数字电视信号连接到数字电视前端复用器;所述数字电视前端复用器通过调制传输器通信连接播放终端;所述第一级播出机构处还设置有广播主机,及与广播主机输入端通信的播音接口;及与广播主机输出端通信的主交换机;及与主交换机通信的调频广播系统、现场监听音箱和分区管理交换机;所述分区管理交换机输出端通信连接到各区域的广播音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字电视前端复用器其空闲端口通信连接第三级播出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级播出机构播发升级流,网内所有播放终端收到应急广播特定标识后自动切换到应急数字音频广播状态,播发应急广播内容,同时出现相应的背景文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级播出机构输出数字音频信号为采用MPEG-1或MPEG-2第二/第三层编码方式,其编码率为96~192kbit/s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广播音箱内置蓄电模块;所述蓄电模块由太阳能和电力网双重供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交换机和调频广播系统通信;其在发布应急广播信息后,利用主交换机向调频广播系统播出播音接口向广播主机录入的数据,另外利用互联网发布到各个渠道;调频广播系统完成载波调制,同时,将RDS等方式的数据信息输出的已调波附带上,利用各类渠道向接收控制器进行传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播音接口由电话播音接口和录制播音接口构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话播音接口处设置有振铃检测电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区管理交换机通过数字音频光端机与广播音箱通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字音频光端机输入端还并接有现场电话播音模块,所述广播音箱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检测确定是分区管理交换机和现场电话播音模块中的一路或两路数据输入,一路时,直接进行播放,两路输入时,播放现场电话播音模块输入语音数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应急广播系统,能够实现数字电视、播放音箱和收音机实现三重应急广播,应该充分应对大型灾害,保证在各个等级阶段至少有一种应急广播;同时通过广播主机和现场电话播音模块能够充分应对小型局域应急广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应急广播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应急广播系统,包括相互备份的至少三级播出机构;所述三级播放机构包括依次设置于当地人民政府机要局的第一级播出机构,当地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室的第二级播出机构和当地有线电视网络播控机房的第三级播出机构;所述第一级和第二级播出机构通过光纤网络传到第三级播出机构;所述第三级播出机构和数字电视信号连接到数字电视前端复用器;所述数字电视前端复用器通过调制传输器通信连接播放终端;所述第一级播出机构处还设置有广播主机,及与广播主机输入端通信的播音接口;及与广播主机输出端通信的主交换机;及与主交换机通信的调频广播系统、现场监听音箱和分区管理交换机;所述分区管理交换机输出端通信连接到各区域的广播音箱。

所述数字电视前端复用器其空闲端口通信连接第三级播出机构。

所述第三级播出机构播发升级流,网内所有播放终端收到应急广播特定标识后自动切换到应急数字音频广播状态,播发应急广播内容,同时出现相应的背景文字。

所述第三级播出机构输出数字音频信号为采用MPEG-1或MPEG-2第二/第三层编码方式,其编码率为96~192kbit/s之间。

所述广播音箱内置蓄电模块;所述蓄电模块由太阳能和电力网双重供电。

所述主交换机和调频广播系统通信;其在发布应急广播信息后,利用主交换机向调频广播系统播出播音接口向广播主机录入的数据,另外利用互联网发布到各个渠道;调频广播系统完成载波调制,同时,将RDS等方式的数据信息输出的已调波附带上,利用各类渠道向接收控制器进行传递。

所述播音接口由电话播音接口和录制播音接口构成。

所述电话播音接口处设置有振铃检测电路。

所述分区管理交换机通过数字音频光端机与广播音箱通信。

所述数字音频光端机输入端还并接有现场电话播音模块,所述广播音箱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检测确定是分区管理交换机和现场电话播音模块中的一路或两路数据输入,一路时,直接进行播放,两路输入时,播放现场电话播音模块输入语音数据。

本发明的应急广播系统,能够实现数字电视、播放音箱和收音机实现三重应急广播,应该充分应对大型灾害,保证在各个等级阶段至少有一种应急广播;同时通过广播主机和现场电话播音模块能够充分应对小型局域应急广播。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