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1719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音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音箱。



背景技术:

防水音箱是一种在传统专业音箱的基础上实施防潮、防腐蚀、防水工艺,对箱体内外做全方位的防水处理,以便适用于相对恶劣的潮湿、高温、多雨、暴晒的环境并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音乐效果的音箱。目前音箱的防水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把箱体外表面全部用玻璃钢包起来,等到玻璃钢干了后,再进行抛光,喷漆,一般需喷漆3-4遍,这样箱体既可以做到防水的性能,又可以保留原有的表面。2、在箱体的夹板上反复多次涂刷防水塑脂胶漆,使防水漆渗透到箱体的夹板内,即可增加箱体的密封性,也可以对箱体有更深层的保护。箱体油漆彻底自然风干后,进行抛光喷漆等工序,也保留原有音箱的表面,音箱插头与插座处要用玻璃胶封住。但是,上述防水措施工艺步骤较多,导致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音质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产,方便固定,能够有效实现防水功能的防水音箱。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音箱,包括发声部和壳体,发声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发声部包括多个出声孔,所述壳体中设有防水喇叭和声音控制单元,所述防水喇叭位于发声部后方,所述声音控制单元位于防水喇叭后方,所述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壳体包括包裹部和吸盘部,包裹部和吸盘部一体设置,所述发声部与包裹部通过密封部连接,密封部位于发声部边缘且环绕发声部设置,所述防水喇叭和声音控制单元设置在包裹部中。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声部边缘设有凹陷部,所述密封部设有凸出部,凸出部嵌设在凹陷部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声音控制单元包括多个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对应位置设置相应的弹性套,弹性套凸设于包裹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盘部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声部为球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由树脂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音箱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水汽渗入音箱内部,避免电气元件受损;同时,能够提升音箱的音质,实现吸附固定,便于在光滑平面上的固定;此外,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音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音箱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水音箱100包括,发声部1和壳体2,发声部1设置在壳体2上,所述发声部1包括多个出声孔。所述壳体2中设有防水喇叭21和声音控制单元22,所述防水喇叭21位于发声部1后方,所述声音控制单元22位于防水喇叭21后方。所述壳体2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壳体由树脂材料制成。壳体2包括包裹部23和吸盘部24,包裹部23和吸盘部24一体设置,所述发声部1与包裹部23通过密封部25连接,密封部25位于发声部1边缘且环绕发声部设置,所述防水喇叭21和声音控制单元22设置在包裹部中。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水喇叭产生的声音通过发声部的出声孔向外传播,由于其他方向的声音被包裹部遮挡,因此不会对发声孔发出的声音产生干扰,能够提升防水音箱的音质;同时,通过吸盘部可将防水音箱吸附在镜子等光滑表面,便于在浴室等场合使用;此外,外部水汽能够被壳体隔离,通过出声孔进入的水汽也能够被防水喇叭阻隔,从而防止声音控制单元受到水汽影响受损。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喇叭已在现有技术中有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用。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发声部1边缘设有凹陷部12,所述密封部25设有凸出部251,凸出部251嵌设在凹陷部12中。通过凹凸配合,进一步提升密封部的防水性能,防止水汽从发声部和包裹部的连接处渗入。所述声音控制单元22包括多个控制按钮221,控制按钮221对应位置设置弹性套3,弹性套3凸设于包裹部23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按压弹性套从而触动控制按钮,实现对音箱功能的使用。本实施例中,弹性套3的形状根据控制按钮的功能设定,例如播放、声音增加和声音减小等按钮,可根据惯用符号表示,如图1所示。所述吸盘部24为圆形,从而便于吸附。所述发声部1为球面,从而使得声音可向更广范围传播。所述声音控制单元22包括蓝牙组件,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蓝牙与音箱连接,从而无需设置插头与插座的防水,同时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的防水音箱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水汽渗入音箱内部,避免电气元件受损;同时,能够提升音箱的音质,实现吸附固定,便于在光滑平面上的固定;此外,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