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155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内容涉及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涉及通过振动显示面板来生成声音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移动通信终端和笔记本电脑这样的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对于适用于它们的显示装置的需求正在增长。

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在这些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LCD)装置通常包括: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的阵列基板、包括滤色器层和/或黑矩阵等的上基板、以及形成在其间的液晶材料层,其中,根据施加在像素区域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来控制液晶的取向状态,因此调整光的透射率以显示图像。此外,通过使用自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具有高响应速度、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宽视角的优点。

同时,包括如上所述的这种显示装置的成套装置或成品可以例如包括电视(TV)、计算机监视器或广告面板。这种显示装置或成套装置可以包括诸如扬声器这样的声音输出装置,用于生成和输出与输出图像相关的声音。

制造诸如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这样的显示装置的公司通常仅制造不包括声音功能的显示面板或显示装置,而另一公司制造扬声器并将扬声器与制造的显示装置组装起来,以便完成能够输出图像和声音的成套装置。

图1是包括在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扬声器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1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的后部或下部的扬声器2。在这种结构中,由扬声器2生成的声音不会直接朝向从显示装置1的正面观看图像的观看者前进,而是朝着显示面板的后部或下部(而不是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的前部)前进。

此外,当从扬声器2生成的声音朝向显示面板的后部或下部前进时,由于与由在显示面板后方或下方的墙壁、地板或其他表面反射的声音的干扰,音质可能降低。

此外,由包括在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扬声器生成的声音不是朝向显示装置的观看者定向,因此可能经历衍射,这降低了声音定位。此外,在配置成套装置诸如TV时,扬声器可能占据不期望的大量空间,这对成套装置的设计和空间布置施加了限制。

因此,对于可以提高从显示装置输出的音质并防止观看者的沉浸感受到干扰的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面板振动型显示装置,其能够通过直接振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来生成声音。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面板振动型显示装置,其从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输出低音范围内的声音,并且从显示面板的左和右区域输出中到高音范围内的声音。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实现了改进的低音和立体声输出的面板振动型显示装置。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借助反射波或驻波减少音质劣化。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优异的低音再现以及左和右立体声实现特性。

附加特征和方面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阐述,部分地将从说明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文提供的实用新型构思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或从其中推导出来的结构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具体化和宽泛说明的实用新型构思的这些和其他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至少三个发声致动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动器,每个致动器在显示面板的长轴方向上与另外两个分隔开,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动器各自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分别接触显示面板,以通过振动显示面板生成声音;及支撑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至少三个发声致动器。

在另一方面,一种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及多个致动器,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操作地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振动,以从所述显示面板发出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观看方向传播出去的声音。

在另一方面,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具有至少第一和第二区域;至少两个发声致动器,包括在显示面板的长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其中,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各自在第一和第二区域分别接触显示面板,以通过振动显示面板生成声音;支撑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至少两个发声致动器;及第一分隔件,被配置为分离第一和第二区域。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说明和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构思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被包括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本申请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图解了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各种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在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的扬声器的平面图。

图2A和2B图解了包括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面板振动型发声装置的显示装置,其中,图2A是平面图,图2B是沿图2A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A和3B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两种类型的发声致动器的横截面图,每个致动器可以用作中心致动器或左或右致动器;

图4A和4B图解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中心致动器或左或右致动器振动显示面板以生成声音的状态;

图5A和5B图解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致动器或左或右致动器与作为显示装置的后支撑结构的盖底之间的联接状态的示例;

图6A和6B图解了中心致动器或左或右致动器和盖底之间的联接结构的其它实施例;

图7A至图7C图解了形成在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支撑结构之间的隔音板部件的示例,用以形成用于在作为振动板的显示面板和盖底之间的声音传播的气隙空间AG_L、AG_C和AG_R;

图8A是仅包括左和右致动器的双声道声音实现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8B是图解图8A的显示装置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发声特性的曲线图;

图9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从分隔部反射的反射声波生成的驻波和显示装置中的声音特性弱化现象的图;

图10A和10B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其中,声音分离分隔件包括用以减小驻波影响的弯曲部分;

图11A和11B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以及该情况下的分隔部的形状的图,其中,提供了两个或多个分离的致动器,例如中心致动器及左和右致动器;

图12A和12B图解了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其还包括改善低音特性并具有散热功能的金属板;

图13A至13C图解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分隔部的详细结构;及

图14A和14B图解了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4A例示了在显示面板内设置隔音板部件的结构,图14B图解了分隔部具有多壁结构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所附说明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例。在借助附图标记标明附图的元件时,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明,尽管它们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此外,在本公开内容的以下说明中,仅是为了简洁起见,可以省略对本文包含的某些功能和配置的详细解释。

此外,当说明本公开内容的组件时,本文可以使用例如第一、第二、A、B、(a)、(b)等的术语。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不用于定义相应组件的本质、顺序或序列,而仅用于区分相应组件与其他组件。在说明某个结构元件“连接到”、“耦合到”另一个结构元件或“与另一个结构元件接触”的情况下,应当理解,另一个结构元件可以“连接到”、“耦合到”该结构元件或“与该结构元件接触”,以及该某个结构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结构元件或与另一个结构元件直接接触。

本文使用术语“显示装置”作为概念,其不仅涵盖狭义上的显示面板,例如包括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单元的液晶模块(LCM)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模块,还涵盖成套电子设备或成套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TV、计算机监视器、设备显示器(例如汽车显示器或其他类型的车载显示器中的显示设备)或作为包括LCM、OLED模块等的完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话或电子平板等)。

即,本文使用的术语“显示装置”在含义上用于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显示装置本身,如LCM或OLED模块,还包括所谓的“成套设备”,其是具有在其中实现的显示装置的应用产品或最终消费者设备。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与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单元等一起构成的LCM或OLED模块可以被称为狭义上的“显示装置”,作为包括这种LCM或OLED模块的完整产品的电子设备可以被称为“成套设备”或“成套装置”,以便与显示装置区分开。例如,狭义上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或OLED显示面板以及作为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控制单元的源PCB,术语“成套设备”或“成套装置”可以具有进一步的概念,其包括作为电连接到源PCB的成套控制单元的成套PCB,以便控制整个成套设备或整个成套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显示面板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显示面板,例如LCD面板、OLED显示面板等,而不限于特定的显示面板技术,只要显示面板能够由于发声致动器200产生的振动而生成声波或可以听见的输出。

例如,如果显示面板是LCD面板,则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在栅极线与数据线的交叉区域处或附近的多个像素,以及用作被配置为调整在各像素的透光率的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上基板,包括滤色器层和/或黑矩阵等;以及形成在阵列基板和上基板之间的液晶材料层。

此外,如果显示面板是OLED显示面板,则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在栅极线与数据线的交叉区域处或附近的多个像素、及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对每个像素施加电压或电流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的OLED层;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以覆盖OLED层的密封基板或封装基板。密封基板保护薄膜晶体管、OLED层等免受外部冲击,并防止水分/氧渗入OLED层。阵列基板上的层可以包括可以提高输出图像质量的无机发光层,例如量子点层、纳米尺寸的材料层等。

对于任何显示类型,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背衬,例如附接到其上的金属板。也可以包括其他结构。

具有说明书中的致动器的显示面板可以在车辆中的用户接口模块(例如在汽车的中央控制面板区域)处实施。例如,这样的显示面板可以配置在两个前排座椅乘员之间,使得由于显示面板的振动引起的声音向车辆的内部传播。因此,与仅在车辆的内侧具有扬声器相比,可以提高车辆内的音频体验。

根据所说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显示面板的形状、尺寸、类型等不受限制。LCD面板包括多个层压层,并且包括单独的光源,即背光。

另一方面,OLED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对应于自发光器件,因此不需要单独的光源,并且作为单一面板层叠了多种层,例如偏振层(POL)、玻璃层和封装层。

图2A和2B图解了包括根据实施例的面板振动型发声装置的显示装置,其中,图2A是平面图,图2B是沿图2A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如图2A和2B所示,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00和被配置为与显示面板100的一个表面接触并使显示面板100振动从而生成声音的发声致动器200、200'和200”。发声致动器可以包括用于生成相对低音的中心致动器200,其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中心区域C中,并且包括左致动器200'和右致动器200”,它们分别设置在位于中心区域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区域L和右区域R中,以实现立体声输出。第一分隔部600设置在中心区域和左区域之间,第二分隔部600'设置在中心区域和右区域之间。

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用作用于将在中心区域中生成的低音范围内的声音与在左和右区域中生成的中高音范围内的声音分离的构件。即,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产生具有特定尺寸的多个封闭隔室,其允许产生相对低音和相对中高音。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可以在位置上相对于彼此对称地设置并且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将代表性地说明分隔中心区域C和左区域L的第一分隔部600。也可以将相同的结构应用于第二分隔部600'。

第一分隔部600是在显示面板100的垂直方向上(当以正常观察定向考虑时)延伸的分隔结构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盖底是后支撑结构,并且第一分隔部600被提供以将从左致动器200'生成的中高音范围中的声音与从中心致动器200生成的低音音范围中的声音彼此分离,以防止或减少声音特性由于两个声音的干扰而被劣化。

第一分隔部600可以由泡沫垫、单面或双面胶带或其它一些合适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粘接到至少盖底的上表面,并且可以是以粘接或非粘接的方式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为了提高低音发射特性以及低音范围的声音与中高音范围的声音分离功能,第一分隔部600可以以非粘接的方式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第一分隔部600的高度H1可以等于或大于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的间隙,例如第一至第三空间或气隙空间700、700'和700”的宽度。

下面将参考图13A至13C详细说明第一分隔部600的详细结构。

同时,中心致动器200设置在其中的中心区域C的上侧和下侧由隔音板部件400限定,中心区域C的左侧和右侧由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限定。中心区域C可以被密封作为第一空间700,其由隔音板部件400、分隔部600和600'以及显示面板100的前侧和背侧的一个表面及作为显示装置的后支撑结构的盖底300的上表面限定。

此外,在设置左致动器200'的左区域L中,右侧由第一分隔部600限定,其余三个侧面是指被定义为隔音板部件400的区域。可以将显示面板100与盖底300之间的左区域L的空间称为第二空间700'。

如下面参考图4A和4B等所述,中心致动器200和左致动器200'与右致动器20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磁体220、用于支撑磁体220的板210、从板210的中心区域突出的中心极230以及围绕中心极230的周边设置并缠绕有线圈260的绕线管250,线圈260施加有用于生成声音的电流。绕线管250的尖端设置成与显示面板100的一个表面接触。然而,这种详细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因为可以使用多种其它等效组件来实施用于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致动器。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作为后支撑结构的盖底300,其联接到中间室或类似物,以负责支撑显示面板100的背面并固定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致动器。例如,发声致动器可以被固定地插入到贯穿作为显示装置的后支撑结构的盖底形成的支撑孔中。

在这种情况下,这里使用的盖底300也可以由其他术语(例如,板底、后盖、基架、金属架、金属底座、底板和M-底座)指代。术语“盖底”应理解为这样的概念,其包括为了支撑显示面板100而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后底座上的任何类型的框架或板状结构。然而,支撑结构可以包括附加部件,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并且不需要覆盖显示装置的整个后部。此外,发声致动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支撑结构。

如图2B所示,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支撑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和侧表面中至少之一的后支撑结构,并且每个致动器的板固定到其支撑结构。后支撑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上的盖底300,并且还可以包括中间室,该中间室联接到盖底同时包围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并且容纳及支撑显示面板100的一个侧边缘。构成后支撑结构的盖底可以是由在显示装置的整个后表面上延伸的金属或塑料形成的板状构件。

同时,在发声显示装置中,中心致动器200直接振动中心区域中的显示面板100,以生成低音范围内的声音,左致动器200'和右致动器200”直接振动左区域L和右区域R的显示面板部分,以生成中高音范围内的声音。

即,可以提供所谓的2.1声道型声音输出特性,使得中心致动器能够输出低音(低频声音),左右区域能够输出立体声。这里,将低频范围定义为300Hz或以下,将中频范围定义为300Hz至1.5kHz,将高频范围定义为1.5kHz或以上。

同时,本文的实施例可以采用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操作模式中,中心致动器200的低音的阈值频率f0调整为低于左致动器200'和右致动器200”的低音的阈值频率,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将中心区域C的面积形成为大于左区域L的面积和右区域R的面积。这里,低音的阈值频率f0是每个致动器的再现频带的下限值,表示可由每个致动器生成的低音范围的最低波的频率,并且可以由最低共振频率表示。

利用这种配置,低音范围内的声音变得大于中高音范围内的声音,从而可以改善低音特性。特别地,当中心区域C的面积大于左和右区域的面积时,即使使用相同的致动器,低音的振动板的面积也变大,从而稳定地输出低音。

如下面参考图10A至11B所述,由分隔部反射的反射波与行波之间的干涉可能生成导致音质劣化的所谓“驻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分隔部不是以简单的直线(或线性)形状形成,而是可以进一步包括非直线(或非线性)段,例如具有朝向致动器弯曲的弯曲部分。

如参考图12A和12B所说明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中心区域中的金属板(或由其他材料制成的板状元件),以改善低音特性并发出或散发从致动器生成的热量。金属板可以是具有特定质量的导热板状构件。金属板可以在中心区域附接到显示面板100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被设置为使得中心致动器200位于其中心。

如参考图14A和14B所说明的,第一和第二分隔部可以形成为双壁结构,这可以更可靠地确保中心区域中的低音范围的声音与左和右区域中的中高音范围的声音的分离。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说明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些其它组件。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中心区域C中的第一空间700、左区域L中的第二空间700'和右区域R中的第三空间700”,它们是在作为后支撑结构的盖底300或中间室和显示面板100之间产生的空间,用于传送生成的声波。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隔音板部件400,以与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一起形成第一至第三空间。

即,如图2B所示,隔音板部件400在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形成为四面密封结构。借助隔音板部件400及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在中心致动器200周围形成第一空间700,在左致动器200'周围形成第二空间700',在右致动器200”周围形成第三空间700”。第一至第三空间700、700'和700”用作封闭空间,当中心致动器200和左致动器200'与右致动器200”振动显示面板时在其中生成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中心致动器200、左致动器200'和右致动器200”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空间700、第二空间700'和第三空间700”中的水平和/或垂直对称位置处,从而具有稳定的低音和立体声声音特性,以及确保发声显示装置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可以在显示面板100的垂直方向上延伸,以分离在中心区域C中生成的低音范围的声音及在左区域L和右区域R中生成的中高音范围的声音。

即,第一分隔部和第二分隔部中的每一个用于通过在相邻两个空间之间的中心区域中的空间中衰减或吸收显示面板的振动而阻止相邻两个空间之一的声音传送到另一空间。

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可以由具有特定高度(厚度)和宽度的聚氨酯(PU)或聚烯烃(PO)形成的双面胶带或单面胶带构成,并且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压缩弹性。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可以由其他术语或表达形式表示,例如泡沫垫。

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设置在盖底300的上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之间,并且至少固定地粘接到盖底的上表面。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的上端面可以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但是可以固定地粘接到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或者可以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但不与其粘接。将参考图13A至13C来说明第一分隔部600和第二分隔部600'的详细结构。

此外,如下面进一步说明的,致动器200、200',200”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有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子致动器,子致动器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彼此间隔特定距离。水平方向可以指显示装置的长边(或行)方向,垂直方向可以指显示装置的短边(或列)方向。

隔音板部件400可以包括粘接部和密封部,其中粘结部设置在盖底或中间室的将粘接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的边缘处,密封部设置在粘接部之外,以进一步提供第一至第三空间700、700'和700”的密封性。在这种情况下,粘接部可以是双面胶带。如下面参考图7A至7C所述,密封部的高度可以大于粘接部的高度。

将参考图7A至7B来说明这种隔音板部件的详细结构。

图3A和3B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两种类型的发声致动器的横截面图,每个致动器可以用作中心致动器200、左致动器200'和右致动器200”。

中心致动器200及左致动器200'和右致动器200”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为了方便起见,下面将代表性地说明中心致动器,但是也可以应用于左和右致动器。

中心致动器200可以包括作为永磁体的磁体220、被配置来支撑磁体220的板210和210'、从板的中心区域突出的中心极230、布置成围绕中心极230的绕线管250以及缠绕在绕线管250的外周并施加有用于生成声音的电流的线圈260。

同时,发声致动器可以包括其中磁体设置在线圈外部的第一结构和其中磁体设置在线圈内部的第二结构。

图3A示出了其中磁体设置在线圈外部的第一结构,其中,第一结构可以被称为动态型或外部磁体型。

在根据第一结构的发声致动器中,下板210固定到形成在盖底300中的支撑孔310,围绕下板210的外侧部分设置磁体220,其是环形永磁体。

上板210'设置在磁体220上方,从上板210'突出形成的外框架240设置在上板210'的外周上。

中心极230从下板210的中心区域突出,绕线管250设置成围绕中心极230。线圈260围绕绕线管250的下部缠绕,用于生成声音的电流施加到线圈260。同时,阻尼器270可以设置在绕线管250的上部的一部分和外框架240之间。

下板210和上板210'被配置为在支撑磁体220的同时将发声致动器200固定到盖底300。如图3A所示,下板210提供为圆形,在下板210上提供环形磁体220,在磁体220上提供上板210’。

借助将下板210和上板210'联接到盖底300,可以固定支撑位于下板210和上板210'之间的磁体220。板210和210'可以由磁性材料诸如铁(Fe)形成。板不受该术语限制,而可以由其他术语表示,例如轭。此外,中心极230和下板210可以一体形成。

绕线管250是由纸、铝片等形成的环形结构,线圈260围绕绕线管250的特定下部区域缠绕。绕线管250和线圈260可以统称为作为音圈。当电流施加到线圈260时,在线圈260周围形成磁场,由于存在由磁体220形成的外部磁场,根据弗莱明定律,整个绕线管250在被中心极230引导的同时向上移动。由于绕线管250的尖端部与显示面板100的后表面接触,所以显示面板200根据电流施加或非施加状态而振动,由于振动而生成声音。

对于磁体220,可以使用含有诸如钡铁氧体等的材料的烧结磁体,并且作为其材料,可以使用具有改善的磁性组分(铝(Al)、镍(Ni)和钴(Co)等)的氧化铁(Fe2O3)、碳酸钡(BaCO3)、锶铁氧体的合金铸造磁体,但不限于此。

阻尼器270可以设置在绕线管250的上侧的一部分和外框架240之间,将阻尼器270提供为波纹结构,以根据绕线管250的垂直运动而收缩和放松以调整绕线管250的垂直振动。即,由于阻尼器270与每一绕线管250和外框架240连接,所以绕线管250的垂直振动受到阻尼器270的恢复力的限制。例如,当绕线管250振动到向上的特定高度或更高或者向下的特定高度或更低时,由于阻尼器270的恢复力,绕线管250可以返回到其原始位置。这样的阻尼器270可以用任何其他术语表示,如边缘。

同时,图3B示出了其中磁体设置在线圈内部的第二结构,其中,第二结构可以被称为微型或内部磁体型。

在根据第二结构的发声致动器中,下板210固定到形成在盖底300中的支撑孔310,磁体220设置在下板210的中心区域中,并且中心极230形成为延伸到磁体220的上侧。

上板210'从下板210的外周突出,外框架240设置在上板210'的外部。绕线管250设置成围绕磁体220和中心极230的外周,线圈260围绕绕线管250的外周缠绕。阻尼器270设置在外框架240和绕线管250之间。

与第一类型的发声致动器相比,第二类型的发声致动器可以减小磁通量泄漏并且可以紧凑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第一类型的发声致动器和第二类型的发声致动器,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代表性地说明第一类型的发声致动器。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声致动器不限于图3A和3B中所示的类型。可以使用任何其他类型的发声致动器,只要发声致动器可以根据电流的施加来使显示面板上下振动以生成声音。

图4A和4B图解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发声致动器振动显示面板以生成声音的状态。

参考图4A,在施加电流的状态下,连接到磁体220的下表面的中心极230变为N极,连接到磁体220的上表面的上板210'变为S极,使得在线圈260之间形成外部磁场。在这种状态下,当用于生成声音的电流施加到线圈260时,在线圈260周围生成施加的磁场,由于施加的磁场和外部磁场而生成向上移动绕线管250的力。

因此,如图4A所示,绕线管250向上移动并且与绕线管250的尖端接触的显示面板100向上(箭头方向)振动。在该状态下,当停止施加电流或施加相反方向的电流时,根据图4B所示的相似原理生成向下移动绕线管250的力,结果,显示面板100向下(箭头方向)振动。以此方式,显示面板根据到线圈的电流施加方向和电流的大小而上下振动,并且通过振动生成声波。

图5A和5B图解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发声致动器与作为显示装置的后支撑结构的盖底之间的联接状态的示例。图6A和6B图解了发声致动器与盖底之间的联接结构的其它实施例。

在下文中,具有相同结构或相似结构的中心致动器200、左致动器200'和右致动器200”中的一个将被代表性地说明为发声致动器。相同或相似的说明可以应用于其他发声致动器。

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声致动器200可以通过在作为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盖底或后盖中形成的支撑孔来支撑,图5A和5B以及图6A和6B图解了多种支撑结构。

在图5A和图5B的支撑结构中,形成贯穿盖底300的支撑孔310,并且将发声致动器200的下板210、磁体220和上板210'中的至少一个插入并容纳在支撑孔310中。在下板210的下表面上进一步形成延伸部212以延伸到下板210的外部。延伸部212固定到盖底300的下表面,以将发声致动器200安装在盖底300上。

如上所述,在将发声致动器200固定为插入在盖底300中形成的支撑孔310中时,可以减小显示面板100和盖底部300之间的距离,使得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即,在显示面板和盖底之间可以存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显示面板可以通过该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振动。如果发声致动器被配置为插入并固定到盖底的支撑孔中,则可以减小空间,因为可以减小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和盖底的内表面之间的发声致动器的高度。

图5A和5B图解了在盖底300的后表面中形成螺纹孔,并将螺栓320或螺钉通过形成在下板210的延伸部212中的通孔而紧固,从而将发声致动器200固定到盖底部300的类型。

同时,图6A没有示出简单的螺纹联接类型,而是用如图5B所示的螺栓320设置和固定可以确保盖底300和下板210的延伸部212之间的特定距离的自锁紧螺母330(例如,螺母或其他自锁紧螺母)的类型。如图6A所示,当使用自锁紧螺母330时,在发声致动器200和盖底300之间确保特定的空间,以减少致动器200的振动向盖底300的传递。

在图6B中,诸如双面胶带这样的粘接件340设置在致动器200的下板210的延伸部212和盖底300之间,从而将致动器200和盖底300彼此固定粘接。在如图6B所示使用粘接件340时,当适当地调整粘接件340的弹性和厚度时,粘接件340可以用作一种阻尼器,从而可以减小致动器200的振动向盖底300的传递。

如图6A和6B所示,通过采用将与显示面板100接触以直接振动显示面板100的发声致动器200固定地插入形成在盖底中的支撑孔中的方法,与致动器完全容纳在显示装置内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

图7A至图7C图解了隔音板部件的示例,该隔音板部件设置在作为振动板的显示面板和盖底之间以限定整个空间的边缘。

当然,下面说明的隔音板部件可以不是形成在中间室和显示面板之间。当隔音板部件形成在显示装置的外周内部时,如图14A所示,隔音板部件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和盖底之间。

如图7A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面板振动型发声装置中,必须确保第三空间700”以允许由显示面板100和支撑结构(例如,盖底300)之间的右致动器200”在其中振动显示面板100。即,显示面板的一侧可以粘接到显示面板的支撑结构,使得当振动显示面板时可以生成声波,特别地,所生成的声音可以不通过显示装置的侧表面等泄漏到外部。因此,为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的下表面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恒定的隔音板部件400。

可以围绕发声致动器限定特定区域(例如,空间),并且在该区域的边缘处,将隔音板部件40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和中间室500或盖底300的上表面之间。在此情况下,隔音板部件400包括粘接部412,例如粘接在显示面板的下表面和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之间的双面胶带,密封部414进一步设置在粘接部的外周上。隔音板部件400形成于其中的区域可以是由显示面板的四个外周边缘限定的整个显示面板区域,但不限于此。如图14A等所示,该区域可以被限定为具有在显示面板的外周内部的四边的区域。

如图7A至7C所示,除了覆盖显示面板100的整个后表面的盖底300之外,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还可以包括中间室500,其联接到盖底300并且配置为其中安置有一部分显示面板。

如图7B所示,中间室500是沿着显示面板的外周形成的框状构件,并且包括其上安置有一部分显示面板的水平支撑部502以及垂直支撑部504,垂直支撑部504从水平支撑结构弯曲到两侧以覆盖盖底300的侧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使得中间室500大致具有T形横截面。

中间室500构成显示装置或成套设备的侧面外部部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使用中间室500或者中间室500可以与盖底300一体地形成。

在图7A至7C中,构成隔音板部件400的粘接部412是设置在中间室500的水平支撑部的上表面和显示面板100之间的双面胶带,用于将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固定粘接到中间室500。

构成隔音板部件400的密封部414还可以设置在粘接部412的外周上,并且具有大于粘接部412的厚度或高度的厚度或高度。密封部414可以由例如具有高弹性的橡胶这样的材料形成,并且具有大于粘接部412的厚度t1的厚度t2,如图7B所示。

即,如图7B所示,粘接部412是具有厚度t1的双面胶带,其一侧被粘接以设置在中间室500的水平支撑部502的上表面的内部上,由弹性材料形成并具有大于t1的厚度的密封部414设置在粘接部的外周的外侧。在这种状态下,在将显示面板100附接到粘接部412的另一个粘接表面上时,将具有较大厚度的密封部414按压到一定程度,使得显示面板100和中间室500彼此粘接(图7C)。

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围绕右致动器200”的第三空间700”的密封性。

通过将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彼此联接,同时通过中间室500的水平支撑部502的厚度和粘接部412形成第三空间700”,如图7C所示,可以确保显示面板100可以在其中生成声音的振动空间,并且可以防止在振动空间中生成的声波沿着显示装置100的侧表面流出到外部。特别地,通过形成设置在粘接部412和密封部414的双壁结构中的空间边缘处的隔音板部件400,并且形成具有更大厚度的密封部414,可以进一步改善空间的密封性,以便可以进一步阻止声音的泄漏。

可以理解,本文的中间室500可以由其他术语表达,例如导向板、塑料底盘、p-底盘、支撑主体,主支撑件和模制框架,并且可以包括所有类型的包括截面形状具有多个弯曲部分并连接到用于支撑显示面板和隔音板部件的盖底的方框状结构的构件。

同时,虽然中间室可以用于支撑盖底和显示面板之间的间隙,但是中间室可以不是必需的结构。即,当显示装置具有仅有盖底或后盖而没有中间室的支撑结构时,或者当第一或第二空间如图14A所示的被限定在显示装置的内部部分区域中时,上述参考图7A至7C说明的隔音板部件可以设置在盖底的上表面和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之间。

在此情况下,双面胶带形式的粘接部412设置在盖底的一部分上表面上,并且厚度大于粘接部412的厚度的密封部414可以设置在粘接部412的外部。在这种状态下,当显示面板100与盖底300联接时,密封部414被挤压,使得可以确保用于声音传播的空间700”的密封性。

在此,空间的厚度,即,空间中的显示面板和盖底之间的距离可以设定为约0.8至2.5mm,但也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振动程度设定为不同的范围,而不限于此。

图8A是仅包括左和右致动器的双声道声音实现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8B是图解图8A的显示装置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发声特性的曲线图。

图8A和8B图解了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相比的显示装置,以及对比图8A的显示装置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发声特性。

图8A图解了一个示例,其中仅分离左区域和右区域而没有中心区域,左致动器和右致动器分别设置在左区域和右区域,并且将一个分隔部设置为将左区域和右区域彼此分离的示例。即,图8A的显示装置是双声道型显示装置,仅提供左右立体声,而没有中央低频范围。

图8B中的虚线表示图8A的双声道型显示装置的各声音范围的声压特性。可以看出,低频范围内的声压相对较低。

当作为振动板的显示面板被扩大以克服这种低频弱化现象时,低音的共振频率降低,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同样降低了中高音范围的频带。在此,可以考虑进一步布置单独的扬声器,其被配置为在显示装置或成套设备的特定位置输出低音。然而,在此情况下,低音范围的声音被输出到成套设备的背面或下侧,而从显示面板生成中高音范围的声音,使得各个频带的发声位置彼此不同,这可能使破坏沉浸感。

相反,图8B中的实线表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所谓的2.1声道型显示装置的声压特性。与图8A相比,可以确认,在低音频范围内,特别是在300Hz或更低的频带内的声压增大,与图8A的实施例相比,5kHz或更高的高音频范围内的声压也增大。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2.1声道型发声显示装置,与仅实现了左和右立体声的双声道型显示装置相比,可以改善低和高音范围的声音特性,并且在相同显示面板中生成低音范围中的声音和中高音范围中的声音,从而可以改善沉浸感。

图9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从分隔部反射的反射声波生成的驻波和显示装置中的声音特性弱化现象的图。

如图9所示,由于各个致动器引起的显示面板的振动而生成的声波从致动器的中心径向传播,为了方便起见,将声波表示为行波A。在此情况下,当行进声波遇到分隔部或隔音板部件时,行进声波被分隔部或隔音板部件反射,从而形成在相反方向前进的反射波。

反射波与行波重叠并干涉以形成所谓的驻波,其中,叠加的声波停滞在某个位置而不前进,并且声压可以被驻波降低,使得声音输出特性可能会劣化。即,如图9所示,由来自中心致动器C的行波A和从第二分隔部600'反射的反射波B生成驻波,这可能使低音特性劣化。即使在中心区域C中,行波D和E也被倾斜地反射,从而可能发生这样的音质劣化现象。

特别地,由于负责低音的中心致动器200的输出较大并且与分隔部600或600'的距离接近,所以在中心区域C的水平方向点处(图9中的虚线所示的区域)生成的驻波变得最大。即,尽管在左区域L或右区域R中可以生成如上所述的由驻波引起的音质弱化现象,但是中心区域C中的低音范围的声波具有较长的波长和较大的振幅,因此受到驻波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A和10B以及图11A和11B所示,改变分隔部的形状以减小由于驻波引起的音质的劣化。图10A和10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其中,分隔部包括用以减小驻波影响的弯曲部分。

在图10A和10B中,第一分隔部1600和第二分隔部1600'具有包括在中间部分弯曲的弯曲部1610的形状,而不是简单的直线形状。第一分隔部1600和第二分隔部1600'的弯曲部分1610可以具有与低音的中心致动器200的中心P相同的垂直位置。即,第一分隔部1600和第二分隔部1600'的弯曲部分1610的端部位置可以设置在与中心致动器200的中心P相同的水平线上。

如上所述,当第一分隔部1600和第二分隔部1600'形成有弯曲部分时,如图10A所示,从中心致动器200沿水平方向行进的行波B'向上和向下倾斜反射,从而减小了由于行波B'和反射波B”叠加而引起的驻波的形成。因此,可以抑制如上所述的由驻波引起的低音特性的劣化。

如上所述,与用于中高音的左右致动器中生成的声波相比,中心区域的低音范围的声波具有更长的波长和更大的振幅,低音范围的声波受到驻波的影响更大。

因此,如图10A和10B所示,由于第一分隔部1600和第二分隔部1600'具有朝向中心致动器200的中心弯曲的弯曲部1610,可以减少由于低音范围的声音的驻波引起的音质的劣化。第一分隔部1600和第二分隔部1600'的弯曲部分不必是如图10A所示的线性弯曲形状,而是可以包括如图10B所示的曲线弯曲部1610。

然而,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分隔部1600和第二分隔部1600'由双面胶带等形成,所以如图10A所示的线状弯曲部1610可以比如图10B所示的曲线弯曲部1610更容易制造。即,在组装方面,可能更有利的是,如图10A所示,第一分隔部1600和第二分隔部1600'各自具有相对于垂直方向以特定角度延伸的第一线性部1605和第二线性部1605',以及在第一线性部1605和第二线性部1605'之间形成为弯曲部分的弯曲部1610。

图11A和11B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以及分隔部的形状的图,其中,提供了两个或多个分离的致动器,例如中心致动器及左和右致动器。

在图2的实施例中,关于每个致动器被配置为单个致动器的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在图11A和11B的实施例中,中心致动器和左与右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设置成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子致动器。

例如,中心致动器1200可以由设置在中心区域C的中心的单个致动器构成,如图11A所示;或者可以由设置成水平彼此相邻的两个中心子致动器1200-1和1200-2构成,如图11B所示。此外,左致动器可以配置有两个左子致动器1200'-1和1200'-2,它们设置成在左区域L内彼此垂直间隔开,右致动器也可具有与左致动器对称的配置,右致动器包括右子致动器1200”-1和1200”-2。

在此情况下,第一分隔部2600或第二分隔部2600'可以形成为具有至少三个弯曲部,每个弯曲部可以形成为如图11A所示的线性弯曲部,或如图11B所示的曲线弯曲部。在第一分隔部2600中,可以朝向中心致动器1200的中心P形成中心第二弯曲部2620,可以朝向设置在上部的左子致动器1200'-1的中心形成上部第一弯曲部2610,可以朝向设置在下部的左子致动器1200'-2的中心形成下部第三弯曲部2630。即,第一至第三弯曲部2610、2620和2630的端点位于与左上子致动器1200'-1、中心致动器1200和左下子致动器1200'-2的中心相同的垂直位置。

利用这种配置,如图11A所示,从中心致动器1200沿水平方向行进的行波从第二弯曲部2620垂直地分散并反射,从每一左子致动器1200'-1和1200'-2沿着水平方向行进的行波分别在第一弯曲部2610和第三弯曲部2630中分散并反射。因此,在大多数或全部声音范围内可以有效地抑制驻波的形成。

如上所述,在图11A和11B所示的实施例中,左和右致动器中的每一个均由布置为彼此垂直间隔开的两个子致动器构成,每个分隔部形成为具有指向各个致动器的至少三个弯曲部的锯齿形,使得可以减少由于低音范围和中高音范围内的驻波引起的音质特性的劣化。

图12A和12B图解了本公开内容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其还包括改善低音特性并具有散热功能的金属板。图12B是沿图12A的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

根据图12A和12B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围绕中心致动器200设置的金属板800。金属板800可以是具有特定质量的导热板状构件。金属板800可以在中心区域C中附接到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被设置成使得中心致动器200位于其中心。

当发声振动板的强度为“s”且振动板的重量为m时,由振动板的振动生成的声波的最低共振频率f0由下面的等式1确定。

等式1

因此,当使用上述金属板800时,在等式1中振动板的重量增大,结果可以降低生成的声波的频率,以进一步改善低音特性。

与用于中高音的左和右致动器相比,中心致动器由于强输出而可以生成特定程度或更高的热量。金属板80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这种热量。

特别地,如果显示面板100是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面板,因为设置在其中的有机发光材料可能易受热的影响,因此当在中心致动器200中生成的热量传递到有机发光材料时可能发生性能劣化。因此,根据图12的实施例的金属板800用作散热器,其散发在中心致动器200中生成的热量,使得可以防止或减小显示面板的性能劣化。

金属板800可以由金属材料诸如铝形成,但不限于此,具有特定质量的导热材料就足够了。此外,可以按照等式1根据增强低音的程度来适当选择金属板800的厚度、尺寸等。另外,还可能期望的是,金属板800围绕中心致动器对称设置,以实现振动板在中心区域均匀振动。

图13A至13C图解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分隔部的详细结构。如上所述,在第一分隔部和第二分隔部之间,将代表性地说明第一分隔部600。

如图13A至13C所示,第一分隔部600是在显示面板100的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100和作为后支撑结构的盖底300之间的分隔结构,用于将从左致动器生成的中高音范围内的声音与从中心致动器生成的低音范围内的声音彼此分离,以防止声音特性由于两个声音的干扰而劣化。第一分隔部600可以由泡沫垫或单面或双面胶带形成,可以至少粘接到盖底300的上表面并且可以与显示器面板100的下表面以粘接或非粘接的方式接触。

为了改善低音发射特性以及低音范围的声音与中高音范围的声音的声音分离功能,第一分隔部600可以与显示器面板100的下表面以非粘接的方式接触,并且第一分隔部600的高度H1可以等于或大于显示面板100和盖底部300之间的间隙T,例如,第一至第三空间700、700'和700”的宽度W,如图13C所示。

同时,第一分隔部600的上端面可以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但是它可以固定地粘接到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或者可以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但不与其粘接。即,在图13A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隔部600可以包括粘接到盖底300的上表面的下粘接层610、粘接到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的上粘接层610'、以及设置在两个粘接层610和610'之间的分隔层620。分隔部600可以固定地粘接到盖底300的上表面和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

如图13A所示,如果第一分隔部600粘接到盖底300和显示面板100二者,则相邻空间的振动基本上被吸收,使得一个空间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另一个空间,这改善了低音和中高音的声音分离特性。

然而,在图13A的结构中,因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振动彼此完全分离,所以可以减小振动板的尺寸,从而可以降低低音范围内的声压。

根据图13B的实施例的第一分隔部600仅包括粘接到盖底300的上表面的下粘接层610和设置在下粘接层610上方的分隔层620,使得分隔部600可以仅粘接到盖底300的上表面,并可以以非粘接的方式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即,分隔部600的分隔层620的上端面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但不与其粘接。

根据图13B的实施例,通过使分隔部与显示面板100接触但不与其粘接,当为了输出中高音范围中的声音而生成弱振动时,分隔部600执行低音和中高音的声音分离功能,当存在低音范围内的强烈振动时,从而减少振动衰减量以保持低频特性。

即,根据图13B的实施例,确保声音分离特性在中高音范围内,通过在低音范围内很大程度地利用振动板可以减小低音范围内的声压的降低。

换句话说,根据图13B的实施例,当显示面板微弱振动以输出中高音范围的声音时,分隔部600基本上吸收振动,并保持左侧的低音和中高音的声音分离特性。当隔膜强烈振动以输出低音范围内的声音时,分隔部仅吸收一部分振动,使得整个显示面板可以用作振动板以保持低音特性。

如图13C所示,第一分隔部600可以具有比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的间隙T大的高度H1。即,如图13C所示,当在显示面板100联接到盖底300的状态下,假定显示面板100与盖底300之间的间隙为T时,第一分隔部600的高度H1可以等于或大于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的间隙T。在此,第一分隔部600的高度H1是指在将第一分隔部600安装在显示面板100与盖底300之间之前的高度。

因此,第一分隔部600可以完全填充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一分隔部600的上端面与显示面板100的下表面接触,并且当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彼此装配时,可以一定程度地压缩第一分隔部600。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一分隔部600的高度H1大于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的间隙T,借助如上所述的分隔部可以提高声音分离特性。应当认识到,该配置中的第一分隔部600可以在组装的装置中被压缩。同时,当第一分隔部600的高度H1与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的间隙T之间相差较大时,可以提高声音分离特性,并且可以降低声音失真,但是低音范围内的声压可能会降低。相反,当第一分隔部600的高度H1与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的间隙T之间几乎没有差别时,可以减小低音范围内的声压降低,但是声音分离特性可能劣化。

因此,通过相对于显示面板100和盖底300之间的间隙T适当地调整第一分隔部600的高度H1,可以在保持声音分离特性的同时,减小低音范围内的声压降低现象和声音失真现象。

第一分隔部600具有特定的宽度W,其可被确定为约8mm至12mm。当第一分隔部600的宽度W增加时,可以提高声音分离特性。因此,可以通过减小左右振动宽度来减小声音输出量,并且当宽度W减小时,可能不能保持期望的声音分离特性。

因此,通过将第一分隔部的宽度W调整到约8mm至12mm,可以在保持声音分离特性的同时避免或减小声压降低。

图14A和14B图解了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其中,图14A例示了在显示面板内设置隔音板部件的结构,图14B图解了分隔部具有多壁结构的示例。

尽管上述实施例示出了隔音板部件400沿着显示面板的边缘设置的配置,但是本公开内容不必限于这种配置。隔音板部件14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内部,如图14A所示。在这种情况下,隔音板部件14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00和盖底之间以与中间室分离,并且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包括粘接部和粘接部外的密封部的双壁结构。

致动器可以分别位于中心区域、左区域和右区域的中心。即,当如上所述每个致动器设置在相应区域的中心时,由于所有振动空间的尺寸相同,所以可以获得最优异的振动特性。然而,取决于显示面板的尺寸,中心区域和左右区域可以不具有正方形形状。

在此情况下,如图14A所示,通过将隔音板部件140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内而不是显示面板100的外周边缘,中心区域C及左区域L和右区域R可以形成为具有正方形形状,每个致动器可以布置在每个对应区域的垂直对称位置处。

以此方式,通过调整隔音板部件和分隔部的位置,使得中心致动器200及左致动器200'和右致动器200”可以分别设置在中心区域C、左区域L和右区域R的中心位置处,不仅可以提高立体声实现特性,而且可以防止不平衡振动,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耐久性和声音输出的可靠性。

如图14B所示,第一分隔部3600可以实施为包括两个子分隔部3600-1和3600-2的双壁结构。

通常,在中心区域C中生成的低音的共振频率与在左区域L和右区域R中生成的中高音的共振频率之间存在差异,并且有可能具有不同频率的声波相互干扰以不利地影响相互声音特性。

因此,为了进一步确保中心区域和左右区域的声音分离特性,可以采用双壁结构,其中具有相同结构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分隔部平行且以特定距离隔开地布置,如图14B所示。在此情况下,随着多个子分隔部之间的距离d1增加,声音分离特性提高。然而,由于每个区域中的振动面积减小,所以可以降低声压,因此可以将相邻的子分隔部之间的距离d1调整为约5mm至15mm。

即,如图14B所示,当第一分隔部被配置为双壁结构,且将子分隔部之间的距离d1调整为约5mm至15mm时,低音区和中高音区的声音分离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而不会降低声压。

如上所述,通过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设置低音致动器以及用于中高音的左和右致动器,相对于中心区域分别设置左区域和右区域,并且通过相应区域中的每个致动器振动显示面板来生成声音,可以提供在较宽声音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声音特性的显示装置。

因此,面板振动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中的用于低音的中心致动器,布置于相对于中心区域的左区域和右区域中的用于中高音的左和右致动器,分别设置在中心区域和左区域之间以及中心区域和右区域之间的分隔部,及沿着中心区域及左区域和右区域的外周边缘设置的隔音板部件,从而实现了优异的低音和立体声实现。此外,通过优化分离中心区域和左与右区域的分隔部的形状以与致动器位置相互关联,显示装置可以防止可能在各个区域中生成的反射波或驻波引起的音质特性的劣化。此外,通过调整分离中心区域和左与右区域的分隔部的高度和数量,并且确定是否将分隔部粘接到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可以具有优异的中心低音实现特性和左右立体声实现特性。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至少三个发声致动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动器,每个致动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长轴方向上与另外两个分隔开,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动器各自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分别接触所述显示面板,以通过振动所述显示面板生成声音;及支撑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至少三个发声致动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显示器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分离第一和第二区域的第一分隔件以及被配置为分离第二和第三区域的第二分隔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分隔件可以在与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接触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支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分隔件可以在与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接触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支撑结构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二区域可以包括显示装置的中心部分,及所述中心部分可以比第一和第三区域中的每一个都大。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和第三区域可以分别在第二区域的右侧和左侧。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二致动器的低频范围的阈值频率可以低于第一致动器和第三致动器中的每一个的低频范围的阈值频率。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致动器弯曲的弯曲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弯曲部的末端位置可以设置在穿过所述第二致动器的中心的沿长轴方向的直线上。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至少三个发声致动器还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三区域中的第四和第五致动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四致动器可以在所述第一致动器的下方,及所述第五致动器可以在所述第三致动器的下方。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隔件可以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致动器弯曲的第一弯曲部,朝向所述第二致动器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及朝向所述第四致动器弯曲的第三弯曲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隔件可以以锯齿形形式布置,使得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末端位置指向所述第一致动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末端位置可以指向所述第二致动器,及所述第三弯曲部的末端位置可以指向所述第四致动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分隔件可以包括朝向所述第三致动器弯曲的第四弯曲部,朝向所述第二致动器弯曲的第五弯曲部,及朝向所述第五致动器弯曲的第六弯曲部,及所述第二分隔件可以以锯齿形形式布置,使得所述第四弯曲部的末端位置可以指向所述第三致动器,所述第五弯曲部的末端位置可以指向所述第二致动器,及所述第六弯曲部的末端位置可以指向所述第五致动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至少三个发声致动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六致动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中的每一个可以以锯齿形形式布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邻近所述第二致动器设置的金属板。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金属板可以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致动器传导热量,并且可以在所述第二区域中附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及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可以粘接到至少所述支撑结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隔音板,所述隔音板设置为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分隔件围绕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动器中的每一个,以限定分别围绕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动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隔音板可以包括粘接部和密封部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支撑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孔,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动器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孔中,使得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致动器固定到所述支撑结构。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被配置为显示图像;及多个致动器,其与所述显示面板可操作地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振动,以从所述显示面板发出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观看方向传播出去的声音。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限定行方向和列方向的像素矩阵,所述多个致动器在所述行方向和所述列方向众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对齐。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多个致动器可以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致动器,及位于不同于所述中心区域的两个或多个区域的两个或多个第二致动器。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之间或两个第二致动器之间的至少一个分隔件,以提供用于两个或多个第一致动器的第一隔室和用于一个或多个第二致动器的第二隔室,所述第一和第二隔室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协作以生成从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声音。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基本上在所述列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隔室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及在第一隔室的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与所述第一隔室相邻的所述第二隔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可以在所述行方向上对齐。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两个或多个第二致动器可以在所述列方向上对齐。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直接接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与由与所述第二隔室协作的所述第二致动器生成的声音相比,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一隔室可以协作以生成声级较低的声音。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分隔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被配置为增强由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隔室协作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生成的声音的声学特性。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隔室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基本上被密封。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及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散热构件,所述散热构件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传导热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具有至少第一和第二区域;至少两个发声致动器,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长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各自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分别接触所述显示面板,以通过振动所述显示面板生成声音;支撑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被配置为支撑所述至少两个发声致动器;及第一分隔件,被配置为分离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三区域,及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分离所述第二和第三区域的第二分隔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分隔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多壁结构,其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结构的两个或多个子分隔部平行布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配置可以提供多个属性。例如,面板振动型显示装置通过直接振动构成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并从中心区域输出低音范围的声音,从左和右区域输出中高音范围的声音,而生成声音。此外,面板振动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中的用于低音的中心致动器、设置在相对于中心区域的左区域和右区域中的用于中高音的左和右致动器、分别设置在中心区域和左区域之间以及中心区域和右区域之间的声音分隔部、及沿着中心区域及左区域和右区域的外周边缘设置的隔音板部件,从而实现了优异的低音和立体声。此外,显示装置可以通过优化分离中心区域和左与右区域的分隔部的形状以与致动器位置相互关联,来防止由可能在各个区域中生成的反射波或驻波引起的音质特性的劣化。通过调整分离中心区域和左与右区域的分隔部的高度和数量,并且确定是否将分隔部粘接到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可以提供优异的中心低音特性以及左右立体声实现特性。

此外,通过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中设置低音致动器和用于中高音的左与右致动器,相对于中心区域分别设置左区域和右区域,通过使用相应区域中的每个致动器振动显示面板来生成声音,显示装置可以在较宽声音范围上提供优异的声音特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面板振动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中的用于低音的中心致动器、设置于相对于中心区域的左区域和右区域中的用于中高音的左和右致动器、分别设置在中心区域和左区域之间以及中心区域和右区域之间的分隔部、及沿着中心区域及左区域和右区域的外周边缘设置的隔音板部件,从而实现了改进的低音和立体声实现。此外,通过优化分离中心区域和左与右区域的分隔部的形状以与致动器位置相互关联,显示装置可以减小由可能在各个区域中生成的反射波或驻波引起的音质特性的劣化。此外,通过调整分离中心区域和左与右区域的分隔部的高度和数量,并且确定是否将分隔部粘接到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优异的低音特性以及左和右立体声实现特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思想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公开内容的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旨在涵盖本公开内容的修改和变型,只要它们属于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