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爆网络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8474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换机,尤其涉及一种隔爆网络交换机。



背景技术:

工业以太网在地面上已经有实际应用,但在煤矿井下还没有应用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在新近举行的制定《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条件》研讨会上提出,使用工业以太网作为井下的主干传输网络、现场总线作为连接传感器等现场设备的网络,应当是近期内矿井传输网络的研究重点和建设方向。可以预见,工业以太网也将是未来矿井宽带通信网络建设的必然选择。

然而,现有的隔爆交换机只在交换机的外壳上做了防爆处理,当时井下发生爆炸事故时,交换机很容易受到剧烈震动和挤压变形,导致设备失灵和损坏,且爆炸后,外部电源如果被切断,交换机也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导致地面和井下失联和救援工作难以开展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交换机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爆炸震动的隔爆网络交换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爆网络交换机,包括隔爆外壳,具有这样的特征,隔爆外壳内设有安装腔,隔爆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于隔爆外壳的内壁上,弹簧远离内壁的一端通过锁紧螺钉与安装腔连接,安装腔内安装有网络交换机、交流变压器和电能储存装置,交流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网络交换机和电能储存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电能储存装置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安装腔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贯穿安装腔侧壁的泄压孔。

上述的一种隔爆网络交换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隔爆外壳的侧壁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中设有防尘网。

上述的一种隔爆网络交换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电能储存装置由逆变器和蓄电池组成,逆变器的输入端与交流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的一种隔爆网络交换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安装腔由橡胶制成。

上述的一种隔爆网络交换机,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泄压孔为空心锥形结构,且其锥形底面朝向安装腔内。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隔爆网络交换机中,在隔爆外壳内通过弹簧悬挂安装腔,并相应将网络交换机等电子设备设置于安装腔内,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各个方向上对隔爆外壳内的电子设备的震动,同时,在安装腔侧壁上设置泄压孔,也可进一步减少爆炸超压对安装腔内的电子设备的破坏,有效提高电子设备在爆炸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隔爆网络交换机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隔爆外壳;2、安装腔;3、弹簧;4、锁紧螺钉;5、网络交换机;6、交流变压器;7、电能储存装置;8、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隔爆网络交换机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隔爆网络交换机,包括隔爆外壳1,隔爆外壳1内设有由橡胶制成的安装腔2,隔爆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弹簧3,弹簧3的一端连接于隔爆外壳1的内壁上,弹簧3远离隔爆外壳1内壁的一端通过锁紧螺钉4与安装腔2连接,安装腔2内安装有网络交换机5、交流变压器6和电能储存装置7,交流变压器6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交流变压器6的输出端分别与网络交换机5和电能储存装置7的输入端电连接,电能储存装置7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5的输入端电连接,安装腔2的侧壁上均匀设有泄压孔(图中未显示),泄压孔为空心锥形结构,且其锥形底面朝向安装腔2内。

本实施例中在隔爆外壳1内通过弹簧3悬挂安装腔2,并相应将网络交换机5等电子设备设置于安装腔2内,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各个方向上对隔爆外壳1内的电子设备的震动;同时,在安装腔侧壁上设置空心锥形状的泄压孔,特别是将锥形底面朝向安装腔2内,使得爆炸产生的超压可通过逐渐扩大的泄压孔径将压力值降低,进一步减少爆炸超压对安装腔2内的电子设备的破坏,有效提高电子设备在爆炸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隔爆网络交换机中,隔爆外壳1的侧壁设有散热孔8,且散热孔8中设有防尘网,本实施例中也可将散热孔8设计成空心锥形结构,且其锥形底面朝向隔爆外壳1内,使得散热孔8可兼具散热和类似于泄压孔的泄压功能。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隔爆网络交换机中,电能储存装置7由逆变器和蓄电池组成,逆变器的输入端与交流变压器6的输出端电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5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能储存装置7,可保证市电被切断后可通过蓄电池为网络交换机提供电源,为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提供网络支持。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