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腔空气回路增强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01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后腔空气回路增强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后腔空气回路增强耳机,包括壳体(1)、喇叭组件(2),壳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11),喇叭组件(2)安装在容纳腔(11)内,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出音件(12),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透气孔(13)和第二透气孔(14),其特征在于:容纳腔(11)的后方设置有第一片体(31)、第二片体(32)、第三片体(33),第一片体(31)、第二片体(32)、第三片体(33)是从前往后依次紧靠排列,且第三片体(33)紧靠壳体(1)背面的内侧;第一片体(31)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螺旋凹槽(311),第一螺旋凹槽(311)的内端设置有第一通孔(312),第一螺旋凹槽(31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盲孔(313);第二片体(32)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螺旋凹槽(321),第二螺旋凹槽(321)的外端设置有与第一盲孔(313)对应的第二通孔(322),第二螺旋凹槽(321)的内端设置有第二盲孔(323);第三片体(33)设置有与第二盲孔(323)对应的第三通孔(331)、与第二通孔(322)对应的第四通孔(332);第一透气孔(13)、第二透气孔(14)均为通孔,第一透气孔(13)与第三通孔(331)对应,第二透气孔(14)与第四通孔(332)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腔空气回路增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31)、第二片体(32)、第三片体(33)均与容纳腔(11)的形状匹配,使第一片体(31)、第二片体(32)、第三片体(33)之间形成相互隔离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腔空气回路增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31)、第二片体(32)均为两片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腔空气回路增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31)包括前第一片板(31')、后第一片板(31″);后第一片板(31″)设置有贯穿的第一螺旋通道(311'),使前第一片板(31')与后第一片板(31″)在贴合时,构成所述第一螺旋凹槽(311);第一通孔(312)包括前第一通孔(312')、后第一通孔(312″),后第一通孔(312″)位于第一螺旋通道(311')的内端,前第一通孔(312')与后第一通孔(312″)位置对应;第一螺旋通道(31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外端通孔(313'),使前第一片板(31')与后第一片板(31″)在贴合时,构成所述第一盲孔(3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腔空气回路增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32)包括前第二片板(32')、后第二片板(32″);后第二片板(32″)设置有贯穿的第二螺旋通道(321'),使前第二片板(32')与后第二片板(32″)在贴合时,构成所述第二螺旋凹槽(321);第二通孔(322)包括前第二通孔(322')、后第二通孔(322″),后第二通孔(322″)位于第二螺旋通道(321')的外端,前第二通孔(322')与后第二通孔(322″)位置对应;第二螺旋通道(321')的内端设置有第二内端通孔(323'),使前第二片板(32')与后第二片板(32″)在贴合时,构成所述第二盲孔(32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