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夹持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1263发布日期:2018-06-23 01:3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按压式夹持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夹持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按压式夹持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或平板电脑或手持游戏设备,作为一种移动化的便携式智能终端,被人们广泛使用,人们在移动使用时务必要考虑手机的安放,以解放自己的双手。除了有用于将移动终端放置于桌面的摆放支架,还有用于将移动终端夹持于汽车内或自行车把上的夹持支架。其中的夹持支架大部分是采用弹力机构产生夹紧力,这样的弹性夹持支架,也大多采用拉开方式进行操作。但是使用者采用单手要将夹持支架拉开是一种比较费劲的操作,通常需要采用双手,这导致操作起来不方便。于是有人开发出了自动感应,并通过电机打开夹持支架,这使夹持支架的结构复杂化,并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方便操作的夹持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按压式夹持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按压式夹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还包括与支架本体铰接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的中段与所述支架本体铰接,一端的内侧为压紧部,另一端的外侧为按压部,还包括使压紧杆产生向内夹紧力的弹力机构;当按压部受到向内的外力时,压紧部向外移动,被夹持物置于由压紧部构成的夹持空间内,按压部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在弹力机构的作用,压紧部向内移动,对被夹持物产生夹紧力。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压紧杆为二个,分别设于支架本体的两侧,两个压紧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夹持空间;或所述的压紧杆为一个,设于支架本体的一侧;支架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压紧部相对应的凸边,凸边与压紧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夹持空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弹力机构为套设于铰接处的扭簧,或设于压紧杆近压紧部侧的拉伸弹簧,或设于压紧杆近按压部侧的压缩弹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本体的侧边滑动联接有联接块,所述联接块固定有所述的压紧杆;所述支架本体设有用于容置联接块的滑槽,且于远于夹持空间的底面设有用于锁紧联接块的紧固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按压保持机构,以使压紧杆在第一次按压后复位时,压紧部保持在止挡位,第二次按压后复位时,压紧部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压紧杆的按压操作以此方式重复。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按压保持机构为直线式机构,位于支架本体近于压紧部的侧边,它包括环向均布有若干个导向凸起的固定管,设于固定管内部中段的止挡块,止抵于压紧杆内侧与止挡块之间的顶杆,及设于止挡块与固定管内端之间的旋转推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止挡块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嵌入于导向凸起之间空隙或止挡于导向凸起外端的止挡凸条;所述导向凸起的外端面沿止挡块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止挡导向斜面、止挡部和复位导向斜面;所述止挡凸条的内端面设有与止挡导向斜面或复位导向斜面相互作用的旋转导向斜面;所述旋转推块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嵌入于导向凸起之间空隙的限转凸起,旋转推块的外端面设有若干个与旋转导向斜面相互作用的旋推斜面;所述支架本体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管的安装孔;

当压紧杆第一次受到按压力时,压紧杆近于压紧部的一端外向移动时,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依次作用于旋转推块、止挡块和顶杆,且使它们向外端移动,旋转推块移动时,其旋推斜面作用于止挡块的旋转导向斜面,当止挡块的内端面向外移动至远离导向凸起的外端面时,二个斜面的作用产生旋转力,使止挡块旋转一个预设的偏转角度,使旋转导向斜面与止挡导向斜面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当压紧杆受到的按压力释放时,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顶杆、止挡块和旋转推块向内移动,止挡块的旋转导向斜面在止挡导向斜面的作用下,止挡块的内端面嵌于止挡部,止挡块处于自锁位,压紧杆的压紧部保持在止挡位;

当压紧杆第二次受到按压力时,压紧杆近于压紧部的一端外向移动时,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依次作用于旋转推块、止挡块和顶杆且使它们向外端移动,旋转推块移动时,其旋推斜面作用于止挡块的旋转导向斜面,二个斜面的作用产生旋转力,使止挡块旋转一个预设的偏转角度,使旋转导向斜面与复位导向斜面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当压紧杆受到的按压力释放时,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顶杆、止挡块和旋转推块向内移动,止挡块的旋转导向斜面在复位导向斜面的作用下,止挡块的止挡凸条滑至导向凸起之间的空隙,止挡块继续复位至最内端的起始位,压紧杆的压紧部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

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小于弹力机构对顶杆产生的作用力。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按压保持机构为旋转式机构,设于压紧杆与支架本体的铰接处,所述压紧杆设有铰接孔,及环向设于铰接孔周边的棘片腔,铰接孔内穿设有铰接轴,铰接轴还套设有位于棘片腔内的棘轮片;棘片腔近于支架本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槽,以使支架本体设有的止回棘爪与棘轮片、止回凸起压力接触;棘片腔近于开口槽处设有止回凸起;所述棘轮片近于开口槽的一侧设有用于顶起止回棘爪的解锁凸起部,远于开口槽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棘片腔远于开口槽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置限位凸起的扇形槽,所述扇形槽与限位凸起之间设有用于提供空回程的间隙;

当压紧杆第一次受到按压力时,压紧杆向外转动,以使压紧杆近于压紧部的一端外向移动,所述的止回凸起与压紧杆同步转动,所述止回凸起设有的顶起斜面作用于止回棘爪的外端,以使止回棘爪的外端被顶起;压紧杆继续旋转至压紧杆的旋转止位,止回凸起超过止回棘爪的外端,受止回棘爪的回弹力和通过压紧杆所受到的弹力机构的作用力,其设有的止回斜面止挡于止回棘爪的外端,压紧杆的压紧部保持在止挡位;

当压紧杆第二次受到按压力时,压紧杆通过扇形槽的端部作用于棘轮片的限位凸起,带动棘轮片转动,以通过所述的解锁凸起部顶起止回棘爪的外端且将顶起状态保持至压紧杆的旋转止位;压紧杆在弹力机构的作用力下复位,棘轮片的限位凸起处于空回程,其旋转角度保持不动;当止回凸起的顶起斜面与止回斜面相邻的尖部回退且超过止回棘爪的外端时,棘轮片的限位凸起结束空回程,被扇形槽的另一端部抵住,以使棘轮片转动;此时压紧杆的弹力机构的作用力下继续回转,所述止回棘爪的外端同时滑进顶起斜面的底部和解锁凸起部设有的回退斜面底部,压紧部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按压保持机构为棘轮机构,设于压紧杆与支架本体的铰接处,所述压紧杆设有铰接孔,及环向设于铰接孔周边的棘轮腔,铰接孔内穿设有铰接轴,铰接轴还套设有位于棘轮腔内的棘轮,棘轮腔的侧壁设有主动棘爪,所述支架本体近于棘轮腔的侧壁设有止回棘爪,所述棘轮设有与止回棘爪配合使用的止回棘齿组,及与主动棘爪配合使用的主动棘齿组;止回棘齿组和主动棘齿组的数量且环向均匀分布;所述的止回棘齿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深齿和浅齿,所述的深齿和浅齿的距离之间为压紧杆提供的旋转角度之差,为压紧部提供夹持行程;当压紧杆受弹力机构的作用力而回退时,若止回棘爪置于浅齿时,压紧部保持在止挡位;若止回棘爪置于深齿时,压紧部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按压部设有用于锁紧压紧杆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设于一个按压部与支架本体之间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或者,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设于二个按压部之间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当按压部在按压状态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的夹角小于180度,且按压时二个连杆朝自由旋转方向转动;当压紧杆处于压紧状态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的夹角等于180度或大于180度,当大于180度时,处于二个连杆的转动停止位。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采用了压紧杆,以杠杆的工作原理,将按压动作转换为拉开动作,使用者仅用单手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夹持支架打开,将物品放入其中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采用按压保持机构,使物品在被放入时,夹持支架处于打开状态,更加方便用单手将物品放入其中,再按一次,物品就可以被夹住。进一步采用了滑动联接的联接块,可以实现夹持距离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被夹持物品。本实用新型十分适合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夹持,也可以是其它的物品,比如导航仪,便携式播放器、摄像机等移动电子产品。被夹持的物品可以是直板状的,也可以是翻盖式的,或者折叠式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实施例二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按压保持机构为直线式机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按压保持机构为旋转式机构);

图5A为图4实施例中的按压保持机构局部放大工作示意图(步骤一,第一次按压后处于保持状态);

图5B为图4实施例中的按压保持机构局部放大工作示意图(步骤二,第二次按压时处于解锁过程中);

图5C为图4实施例中的按压保持机构局部放大工作示意图(步骤三,第二次按压时处于回退过程中);

图5D为图4实施例中的按压保持机构局部放大工作示意图(步骤四,第二次按压之后处于初始状态,压紧部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一(采用连杆机构锁紧压紧杆,连杆机构处于自由旋转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二(采用连杆机构锁紧压紧杆,连杆机构处于自锁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采用连杆机构锁紧压紧杆,连杆机构处于自锁状态,增设有拉环连杆)。

S 被夹持物 10 支架本体

100 滑槽 101 安装孔

104 凸起边 109 紧固件

20 压紧杆 200 铰接孔

201 棘片腔 202 开口槽

203 扇形槽 21 压紧部

22 按压部 30 联接块

40 直线式机构 41 固定管

411 导向凸起 4111 止挡导向斜面

4112 止挡部 4113 复位导向斜面

42 止挡块 421 止挡凸条

4211 旋转导向斜面 43 顶杆

44 旋转推块 441 限转凸起

442 旋推斜面 45 复位弹簧

50 旋转式机构 51 棘轮片

511 解锁凸起部 512 限位凸起

52 止回棘爪 53 止回凸起

531 顶起斜面 532 止回斜面

60 连杆机构 61 第一连杆

62 第二连杆 631 手拉孔

63 手环拉杆 90 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还包括与支架本体10铰接的压紧杆20,压紧杆20的中段与支架本体10铰接,一端的内侧为压紧部21,另一端的外侧为按压部22,还包括使压紧杆产生向内夹紧力的弹力机构;当按压部22受到向内的外力时,压紧部21向外移动,被夹持物S置于由压紧部21构成的夹持空间内,按压部22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在弹力机构的作用,压紧部21向内移动,对被夹持物S产生夹紧力。其中的支架本体通过磁吸,真空吸或夹紧等方式固定于固定载体(比如自行车的车架,汽车的中控台等),又或通过粘接、螺纹联接、卡扣、卡槽等方式固定于固定载体。其中,为了手机等被夹持物放入时更为方便,可以在支架本体10的下端设有一个(可以居中设置)或二个的凸起边104,以挡住被夹持物不下移,夹持时也可以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压紧杆20为二个,分别设于支架本体10的两侧,两个压紧部21之间形成所述的夹持空间。其中的弹力机构为套设于铰接处的扭簧,或设于压紧杆近压紧部侧的拉伸弹簧,或设于压紧杆近按压部侧的压缩弹簧。

作为实施例一延伸出来的另一实施例,压紧杆也可以为一个,设于支架本体的一侧;支架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压紧部相对应的凸边,凸边与压紧部之间形成所述的夹持空间。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支架本体10的侧边滑动联接有联接块30,联接块30固定有所述的压紧杆20;支架本体10设有用于容置联接块30的滑槽100,且于远于夹持空间的底面设有用于锁紧联接块30的紧固件109(图2中示出的是带手旋部的螺钉,也可以是凸轮式锁紧手柄)。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调节二个压紧杆之间的夹持距离,以适合不同宽度的被夹持物,比如不同宽度的手机。支架本体10的背面采用了夹槽式固定座103。图中还示出了套设于压紧杆旋转处的扭簧102(弹力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为了让被夹持物放置于夹持空间内,更加地省心,不需要进行额外地操作,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按压保持机构,以使压紧杆20在第一次按压后复位时,压紧部21保持在止挡位,第二次按压后复位时,压紧部21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压紧杆20的按压操作以此方式重复。这样的话,上一次取出夹持物时,会将夹紧杆保持于止挡位,第二次放入被夹持物时,不需要提前按压一次,仅需将被夹持物放置于夹持空间后,再次按压压紧杆解除保持状态,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对被夹持物进行夹紧。具体的按压保持机构如以下二个实施例所示。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三,其中的按压保持机构为直线式机构40,位于支架本体10近于压紧部21的侧边,它包括环向均布有若干个导向凸起411的固定管41(其外端外周设有外螺纹,用于与支架本体固定联接),设于固定管41内部中段的止挡块42,止抵于压紧杆20内侧与止挡块42之间的顶杆43,及设于止挡块42与固定管41内端之间的旋转推块44和复位弹簧45;止挡块42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嵌入于导向凸起411之间空隙或止挡于导向凸起411外端的止挡凸条421;导向凸起411的外端面沿止挡块42的旋转方向依次设有止挡导向斜面4111、止挡部4112和复位导向斜面4113;止挡凸条421的内端面设有与止挡导向斜面4111或复位导向斜面4113相互作用的旋转导向斜面4211;旋转推块44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嵌入于导向凸起411之间空隙的限转凸起441,旋转推块44的外端面设有若干个与旋转导向斜面4211相互作用的旋推斜面442;支架本体10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管41的安装孔101;安装孔101的外端螺纹联接有导向管46,将固定管固定于安装孔子101内;导向管46设有导向孔,用于穿过顶杆43并且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顶杆43的内段设有凸环431,导向孔的作用可以防止顶杆掉出来)。

当压紧杆20第一次受到按压力时,压紧杆20近于压紧部21的一端外向移动时,复位弹簧45的作用力依次作用于旋转推块44、止挡块42和顶杆43,且使它们向外端移动,旋转推块44移动时,其旋推斜面442作用于止挡块42的旋转导向斜面4211,当止挡块42的内端面向外移动至远离导向凸起411的外端面时,二个斜面的作用产生旋转力,使止挡块42旋转一个预设的偏转角度,使旋转导向斜面4211与止挡导向斜面4111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当压紧杆20受到的按压力释放时,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顶杆43、止挡块42和旋转推块44向内移动,止挡块42的旋转导向斜面4211在止挡导向斜面4111的作用下,止挡块42的内端面嵌于固定管41的止挡部4112,止挡块42处于自锁位,压紧杆20的压紧部21保持在止挡位。

当压紧杆20第二次受到按压力时,压紧杆20近于压紧部21的一端外向移动时,复位弹簧45的作用力,依次作用于旋转推块44、止挡块42和顶杆43且使它们向外端移动,旋转推块44移动时,其旋推斜面442作用于止挡块42的旋转导向斜面4211,当止挡块42的内端面向外移动至远离导向凸起411的外端面时,二个斜面的作用产生旋转力,使止挡块42旋转一个预设的偏转角度,使旋转导向斜面4211与复位导向斜面4113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当压紧杆20受到的按压力释放时,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顶杆43、止挡块42和旋转推块44向内移动,止挡块42的旋转导向斜面4211在复位导向斜面4113的作用下,止挡块42的止挡凸条421滑至导向凸起411之间的空隙,止挡块42继续复位至最内端的起始位,压紧杆20的压紧部21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其中,复位弹簧45的作用力小于弹力机构对顶杆43产生的作用力。

如此周而复始,第一按,保持机构顶住弹力机构的回弹力,处于保持状态,用于取出夹持物或放入被夹持物;再一按,释放保持机构,弹力机构的回弹力通过压紧部对被夹持物产生夹紧力。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四,按压保持机构为旋转式机构50,设于压紧杆20与支架本体10的铰接处,压紧杆20设有铰接孔200,及环向设于铰接孔周边的棘片腔201,铰接孔200内穿设有铰接轴90,铰接轴90还套设有位于棘片腔201内的棘轮片51;棘片腔201近于支架本体10的一侧设有开口槽202,以使支架本体10设有的止回棘爪52与棘轮片51、止回凸起53压力接触;棘片腔201近于开口槽202处设有所述的止回凸起53;棘轮片51近于开口槽202一侧设有用于顶起止回棘爪52的解锁凸起部511,远于开口槽202的另一侧设有限位凸起512;棘片腔201远于开口槽202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置限位凸起512的扇形槽203,扇形槽203与限位凸起512之间设有用于提供空回程的间隙。

当压紧杆20第一次受到按压力时,压紧杆20向外转动,以使压紧杆20近于压紧部21的一端外向移动,止回凸起53与压紧杆20同步转动,止回凸起53设有的顶起斜面531作用于止回棘爪52的外端,以使止回棘爪52的外端被顶起;压紧杆20继续旋转至压紧杆20的旋转止位,止回凸起53超过止回棘爪52的外端,受止回棘爪52的回弹力和通过压紧杆20所受到的弹力机构的作用力,止回凸起53设有的止回斜面532止挡于止回棘爪52的外端,压紧杆20的压紧部21保持在止挡位。

当压紧杆20第二次受到按压力时,压紧杆20通过扇形槽203的端部作用于棘轮片51的限位凸起512,带动棘轮片51转动,以通过解锁凸起部511顶起止回棘爪52的外端且将顶起状态保持至压紧杆20的旋转止位;压紧杆20在弹力机构的作用力下复位,棘轮片51的限位凸起512处于空回程,其旋转角度保持不动;当止回凸起53的顶起斜面531与止回斜面532相邻的尖部回退且超过止回棘爪52的外端时,棘轮片51的限位凸起512结束空回程,被扇形槽203的另一端部抵住,以使棘轮片51转动;此时压紧杆20的弹力机构的作用力下继续回转,止回棘爪52的外端同时滑进顶起斜面531的底部和解锁凸起部设有的回退斜面底部,压紧部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其中,止回棘爪52的外端宽度需使其可以同时作用于棘轮片51的解锁凸起部511和止回凸起53。

如此周而复始,第一按,保持机构顶住弹力机构的回弹力,处于保持状态,用于取出夹持物或放入被夹持物;再一按,释放保持机构,弹力机构的回弹力通过压紧部对被夹持物产生夹紧力。

于其它实施例中,按压保持机构为棘轮机构,设于压紧杆与支架本体的铰接处,压紧杆设有铰接孔,及环向设于铰接孔周边的棘轮腔,铰接孔内穿设有铰接轴,铰接轴还套设有位于棘轮腔内的棘轮,棘轮腔的侧壁设有主动棘爪,支架本体近于棘轮腔的侧壁设有止回棘爪,棘轮设有与止回棘爪配合使用的止回棘齿组,及与主动棘爪配合使用的主动棘齿组;止回棘齿组和主动棘齿组的数量且环向均匀分布;止回棘齿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深齿和浅齿,深齿和浅齿的距离之间为压紧杆提供的旋转角度之差,为压紧部提供夹持行程;当压紧杆受弹力机构的作用力而回退时,若止回棘爪置于浅齿时,压紧部保持在止挡位;若止回棘爪置于深齿时,压紧部向内移动,至最内端的夹持位。

于其它实施例中,按压保持机构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间歇式机构,以使压紧杆间歇式起到压紧作用。

如图6-7所示的实施例五,按压部22设有用于锁紧压紧杆的连杆机构60;连杆机构60包括设于二个按压部22之间的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当按压部22在按压状态时,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形成的夹角小于180度,且按压时二个连杆朝自由旋转方向转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二个连杆的铰接点朝上移动);当压紧杆20处于压紧状态时,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形成的夹角等于180度或大于180度,等于180度时,处于自锁位,即二个连杆的另一端支点与铰接点处于一条直线;当大于180度时,处于二个连杆的转动停止位,也即二个连杆处于的旋转会被设有的限位机构挡住,不能旋转,这二种状态都是可以起到锁住压紧杆的作用,只有将连杆机构的铰接点朝其自由旋转方向推动之后,压紧杆才可以在其按压部受到外力作用下产生转动,从而取出被夹持物。为了便于放置被夹持物,其中的二个连杆优选设置于支架本体的背面位置。

实施例五延伸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的连杆机构有二个,每个连杆机构包括设于一个按压部与支架本体之间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杆机构的自锁原理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六为如图6所示实施例五的进一步完善,因二个连杆优选设置于支架本体的背面位置,操作效果有待更加完善。因此,增加了与二个连杆的铰接处连接的手环拉杆63,手环拉杆63的外端延伸至支架本体的端部,以供使用者察看到,进行锁紧操作。为了便于拉动手环拉杆63,其外端设有手拉孔631。为了不让使用时手环拉杆63产生晃动,在支架本体的背面位置设有导向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按压式夹持支架采用了压紧杆,以杠杆的工作原理,将按压动作转换为拉开动作,使用者仅用单手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夹持支架打开,将物品放入其中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采用按压保持机构,使物品在被放入时,夹持支架处于打开状态,更加方便用单手将物品放入其中,再按一次,物品就可以被夹住。进一步采用了滑动联接的联接块,可以实现夹持距离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被夹持物品。本实用新型十分适合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夹持,也可以是其它的物品,比如导航仪,便携式播放器、摄像机等移动电子产品。被夹持的物品可以是直板状的,也可以是翻盖式的,或者折叠式的。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实用新型的保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