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存储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2573发布日期:2019-09-24 21:2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存储媒体。
背景技术
::在引用文献1中记载了: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接收记述有作业流(jobflow)的作业流设定文件,并执行基于此作业流设定文件的作业流。而且记载了:当cpu执行作业流时,通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正执行所述作业流,并在作业流的执行结束时,通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所述作业流的执行已结束。在引用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作业流,其对由多个装置联动地执行的多个处理进行定义。而且记载了:使用表示执行各处理的装置的优先级的优先级信息、与表示各装置所搭载的功能的搭载功能信息,来使作业流最佳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8719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166748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有时设定利用机器或软件(software)等可执行的联动功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户能够简便地设定联动功能。[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包括:控制部件,当用于联动功能的结构所关联的图像与该结构的作用关联时,根据所述作用来变更利用所述图像而设定的联动功能。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将与所述图像的显示位置相应的所述作用关联于所述图像。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当在关联有所述作用的显示区域中显示有所述图像时,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作用关联于所述图像。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或技术方案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还对与所述作用相应的处理的候补的显示进行控制。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还对执行所述处理的条件的候补的显示进行控制。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4或技术方案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还对传递至其他结构的数据的候补的显示进行控制。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还在所述图像被指定时,对连接于与所述图像关联的结构的其他结构的显示进行控制。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7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还在所述图像被指定时,对与所述图像关联的结构的运行状况的显示进行控制。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8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作用是执行将数据传递至其他结构的第一处理的第一作用、或执行将数据最终输出的第二处理的第二作用。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联动功能是包含所述第一作用与所述第二作用这两者的功能。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一作用与所述第二作用的关联已完成时,完成所述联动功能的设定。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1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作用及所述第二作用的关联顺序来变更所述联动功能。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2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作用及所述第二作用的关联顺序来变更与所述作用相应的处理的候补。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9至技术方案13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通过将与所述结构关联的所述图像和与其他结构关联的其他图像彼此连结的操作,来设定数据的传递目标。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14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为机器及软件中的至少一个。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存储媒体,其存储使计算机(computer)作为控制部件发挥功能的程序(program),所述控制部件在用于联动功能的结构所关联的图像与该结构的作用关联时,根据所述作用来变更利用所述图像而设定的联动功能。[发明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15、16所述的发明,用户能够简便地设定联动功能。根据技术方案2、3所述的发明,能够使用图像的显示位置将作用关联于图像。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用户容易选择与作用相应的处理。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用户容易选择条件。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向用户提示传递的数据。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用户容易确认结构彼此的连接关系。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用户容易确认结构的运行状况。根据技术方案9、10所述的发明,能够设定利用具有互不相同的作用的多个结构而可执行的联动功能。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能够防止设定并未设定第一作用或第二作用的任一者的联动功能。根据技术方案12、13所述的发明,提供与作用的关联顺序相应的信息。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能够通过将图像彼此连结的操作来设定数据的传递目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画面的图。图4是表示结构管理表的图。图5是表示画面的图。图6是表示候补管理表的图。图7是表示画面的图。图8是表示画面的图。图9是表示画面的图。图10是表示画面的图。图11是表示结构图像的图。图12是表示结构图像的图。图13是表示机器的图。图14是表示画面的图。图15是表示兼容性管理表的图。图16是表示画面的图。图17是表示画面的图。图18是表示画面的图。图19是表示画面的图。图20是表示画面的图。图21是表示画面的图。图22是表示功能管理表的图。[符号的说明]10:终端装置12:机器14:中继装置22:控制部24:显示控制部26:设定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图1中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例。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10、一个或多个机器12以及一个或多个中继装置14。图1所示的示例中,信息处理系统包含一个终端装置10、两个机器12以及一个中继装置14。这些数量不过是一例,信息处理系统中也可包含这些数量以外的数量的终端装置、机器或中继装置。作为一例,终端装置10、机器12及中继装置14具有经由网络(network)等通信路径n来彼此通信的功能。所述通信既可为无线通信,也可为有线通信。作为通信路径n,也可利用国际互联网(internet)。当然,终端装置10、机器12及中继装置14也可不经由通信路径n而经由各不相同的通信路径来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还可直接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而且,中继装置14也可作为将多个装置彼此连接的集线器(hub)发挥功能。此时,终端装置10与机器12通过连接于中继装置14,从而经由中继装置14来彼此通信。信息处理系统中也可包含服务器(server)等装置。另外,在不使用中继装置14的情况下,中继装置14也可不包含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同样,在不使用机器12的情况下,机器12也可不包含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如后所述,设定可使用机器12或软件等来执行的联动功能。在所述联动功能中不使用机器12的情况下,机器12也可不包含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对于联动功能,将在后文进行详细说明。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终端装置10例如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平板(tablet)pc、智能电话(smartphone)、移动电话等装置,具有与其他装置通信的功能。终端装置10也可为可穿戴式(wearable)终端(手表型终端、腕带(wristband)型终端、眼镜型终端、戒指型终端、隐形眼镜(contactlens)型终端、体内植入型终端、可听式(hearable)终端等)。而且,终端装置10也可具有柔性显示器(flexibledisplay)来作为显示装置。作为柔性显示器,例如使用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型的显示器(柔性有机el显示器)、电子纸(paper)型的显示器、柔性液晶显示器等。也可使用采用这些以外的显示方式的柔性显示器。柔性显示器是显示部分柔软可变形的显示器,例如是能够弯曲,或折叠,或卷绕,或扭曲,或伸展的显示器。终端装置10既可整体包含柔性显示器,也可使柔性显示器与除此以外的结构在功能或物理上分开。机器12是具有功能的装置,例如为具备图像形成功能(扫描(scan)功能、打印(print)功能、复印(copy)功能、传真(facsimile)功能等)的图像形成装置、pc、平板pc、智能电话、移动电话、机器人(robot)(人型机器人、人以外的动物型机器人、除这些以外的机器人等)、投影机(projector)、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记录装置、再生装置、摄像机(camera)等摄像装置、冰箱、电饭煲、微波炉、咖啡机(coffeemaker)、吸尘器、洗衣机、空调机、照明装置、时钟、监控摄像机、汽车、二轮车、飞机(例如无人飞机(所谓的遥控无人驾驶飞机(drone)))、游戏机、各种传感机器(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等装置。机器12既可为对用户提供信息的机器(例如图像形成装置或pc等),也可为不对用户提供信息的机器(例如传感机器)。而且,既可以是执行后述的联动功能的多个机器中的所有机器为对用户提供信息的机器,也可以是一部分机器为对用户提供信息的机器,而其他机器为不对用户提供信息的机器,还可以是所有机器为不对用户提供信息的机器。机器12的概念范畴也可包含全盘机器。例如,信息机器、影像机器、音响机器、其他机器均可包含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器的范畴内。而且,机器12具有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中继装置14是控制各机器12的动作的装置。而且,中继装置14具有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中继装置14例如也可通过利用国际互联网等来获取各种信息。中继装置14既可作为服务器发挥功能,也可进行数据或用户信息的管理等。中继装置14既可为所谓的智能扬声器(smartspeaker)(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与扬声器功能的机器),也可为具有通信功能但不具有扬声器功能的机器。中继装置14既可设置于室内(例如房间的地板、天花板、桌子等),也可设置于室外。而且,中继装置14也可为可移动的机器(例如自走式的机器)。另外,机器12自身也可作为中继装置14发挥功能。终端装置10也可不经由中继装置14而直接或者经由其他装置或通信路径来与机器12进行通信,由此来控制机器12的动作。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利用终端装置10来设定联动功能。联动功能是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结构而可执行的功能。例如,联动功能是通过使多个结构联动而可执行的功能。结构例如是作为硬件的机器12或软件。联动功能也可为通过使用一个机器或一个软件所具有的多个功能而可执行的功能。既可将终端装置10或中继装置14用作执行联动功能的机器,也可将终端装置10或中继装置14所具有的功能用于联动功能。用于联动功能的软件既可存储在终端装置10中,也可存储在机器12、中继装置14或其他装置(服务器等)中。也可将机器12整体、机器12的特定部分、软件的特定功能、包含多个功能的集合功能等用作结构。例如,在对机器12的每个部分分配有功能的情况下,联动功能也可为使用所述部分的功能。而且,在软件具有多个功能的情况下,联动功能也可为使用所述多个功能中的一部分功能的功能。集合功能包含多个功能,通过同时或依序执行所述多个功能,来执行基于所述集合功能的处理。而且,联动功能既可为仅使用硬件的功能,也可为仅使用软件的功能,还可为使用硬件与软件这两者的功能。联动功能既可为通过使互不相同的多个结构联动而可执行的功能,也可为通过使同一结构联动而可执行的功能。联动功能也可为在联动前无法利用的功能。例如,通过使具有打印功能的机器(打印机)与具有扫描功能的机器(扫描仪)联动,可执行作为联动功能的复印功能。即,通过使打印功能与扫描功能联动而可执行复印功能。在联动功能的概念范畴内,也可包含通过使多个机器或多个软件联动而新功能的执行成为可能的合体功能。例如,也可通过将多个显示器予以组合,实现作为合体功能的扩展显示功能。作为另一例,也可通过将电视机(television)与录像机(recorder)加以组合,实现作为合体功能的录像功能。所述录像功能也可为对显示于电视机的图像进行录像的功能。而且,也可通过将多个摄像机予以组合,实现作为合体功能的拍摄区域扩展功能。所述扩展功能例如是将各摄像机的拍摄区域拼接而拍摄的功能。而且,也可通过将电话与翻译机或翻译软件予以组合,实现作为合体功能的翻译通话功能(对经由电话的会话进行翻译的功能)。如此,在联动功能的概念范畴内,包含通过使彼此同一种类的多个机器12或多个软件联动而可实现的功能、或者通过使彼此不同种类的多个机器12或多个软件联动而可实现的功能。对联动功能作更详细说明,联动功能是通过关联有作用的结构而可执行的功能。作用的一例为输入(input)处理或输出(output)处理。以下,将关联有作为作用的输入处理的结构称为“输入结构”,将关联有作为作用的输出处理的结构称为“输出结构”。联动功能的一例是通过输入结构与输出结构联动而执行。输入结构是用于将数据输入(传递)至其他结构(机器12或软件)的结构。另外,下述说明中,将传递视为具有与输入相同的含义。其他结构既可为输入结构,也可为输出结构。输入处理的概念范畴内,包括仅输入数据的处理、包含数据的前处理与输入的处理等。即,输入结构既可执行前处理,并将所述前处理的结果输入至其他结构,也可不执行前处理而将数据输入至其他结构。前处理的概念范畴例如包括数据的生成处理、数据的收集处理,数据的比对处理等。数据的生成处理的概念范畴内,包括从某个数据中提取数据的处理(提取处理)、对数据进行加工的处理(加工处理)、通过将多个数据结合而生成新数据的处理(结合处理)、通过将多个数据合成而生成新数据的处理(合成处理)等。既可对从一个或多个结构输入的一个或多个数据适用所述生成处理,也可对由一个或多个结构生成的一个或多个数据适用所述生成处理。例如,在对多个结构关联有包含结合处理的输入处理的情况下,也可将来自所述多个结构的多个数据结合。数据的收集处理的概念范畴内包括数据的测定或探测等。数据的比对处理例如是将从一个或多个结构输入的多个数据、或者由一个或多个结构生成的多个数据进行比对的处理。例如,在对多个结构关联有包含比对处理的输入处理的情况下,也可将来自所述多个结构的多个数据比对。输入结构既可对从其他输入结构输入至自身的数据适用输入处理,也可将从所述其他输入结构向自身的数据输入作为条件,执行不使用此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入结构也可将从其他输入结构输入至自身的数据进一步输入至其他结构作为输入处理。作为另一例,输入结构也可执行对所述输入结构所关联的处理,并将通过此处理而生成的数据输入至其他结构作为输入处理。作为又一例,输入结构也可收集数据并将此收集的数据输入至其他结构作为输入处理。输出结构是用于执行输出处理的结构。输出处理也可为包含所述前处理(例如数据的生成处理、收集处理、比对处理等)的处理。输出结构也可使用从输入结构输入(传递)至所述输出结构的数据来执行输出处理。作为另一例,输出结构也可将从输入结构向所述输出结构的数据输入作为条件,执行不使用此数据的输出处理。输出结构也可使用输入至所述输出结构的数据以外的数据来执行输出处理。输出处理相当于联动功能所包含的最终处理。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终端装置10来设定联动功能,但也可利用机器12或中继装置14来设定联动功能。以下,参照图2来详细说明终端装置10的结构。通信部16为通信接口(interface),具有向其他装置发送数据的功能、以及从其他装置接收数据的功能。通信部16既可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接口,也可为具有有线通信功能的通信接口。通信部16例如也可支持一种或多种通信方式,依照适合于通信对方的通信方式(即,通信对方所支持的通信方式)来与通信对方进行通信。通信方式例如为红外线通信、可见光通信、wi-fi(注册商标)通信、接近式无线通信(例如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等)等。作为接近式无线通信,使用felica(注册商标)、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er,rfid)等。当然,也可使用其他方式的无线通信作为接近式无线通信。通信部16例如既可根据通信对方来切换通信方式或频带,也可根据周围环境来切换通信方式或频带。ui部18为用户接口部,包含显示部与操作部。显示部例如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显示部也可为柔性显示器。操作部例如为触控面板(touchpanel)或键盘(keyboard)等输入装置。也可使用兼作显示部与操作部的用户接口(例如包含触控式显示器、或在显示器上显示电子键盘等的装置等)。而且,ui部18也可包含麦克风(microphone)等拾音部或扬声器等声音产生部。此时,既可通过语音输入来将信息输入至终端装置10,也可通过语音来发出信息。存储部20是硬盘(harddisk)或存储器(memory)(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等)等存储装置。在存储部20中,例如存储有结构管理信息、候补管理信息、功能管理信息、各种数据、各种程序(例如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各种应用程序(applicationprogram)(应用软件(applicationsoftware))等)、表示各机器12的地址(address)的信息(机器地址信息)、表示中继装置14的地址的信息(中继装置地址信息)等。各数据、各信息或各程序等既可存储在不同的存储装置中,也可存储在一个存储装置中。结构管理信息为用于管理关联有作用的结构的信息。例如,结构管理信息中,针对每个结构,用于识别结构的结构识别信息、表示对所述结构所关联的作用的作用信息、表示根据所述作用由所述结构执行的处理的信息、表示执行所述处理的条件的信息、与表示结构彼此的连接关系的连接信息彼此关联。表示处理的信息中,包含表示输入(传递)至其他结构的数据的内容的信息。连接信息是表示连接于结构的其他结构的信息。如后所述,通过设定部26来将输入处理或输出处理关联于结构,并将表示所述关联的信息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候补管理信息是用于管理根据作用由结构执行的处理的候补的信息。例如,候补管理信息中,针对每个结构,表示根据作用由结构执行的处理的候补的信息、与表示执行所述处理的条件的候补的信息彼此关联。表示处理的候补的信息中,包含表示输入(传递)至其他结构的数据的候补的内容的信息。结构管理信息例如存储在预先制作的存储部20中。功能管理信息是用于管理所设定的联动功能的信息。例如,功能管理信息中,针对每个联动功能,用于识别用于联动功能的各结构的结构识别信息的组合、与和所述联动功能有关的功能信息彼此关联。用于联动功能结构为关联有所述作用的结构。作为结构识别信息,例如使用结构的名称、记号、或与结构关联的图像等。功能信息例如包含联动功能的名称或id等的识别信息、与表示所述联动功能的内容的内容信息。以下,将与结构关联的图像称为“结构图像”。在结构为机器12的情况下,结构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所述机器12的信息(机器识别信息)。在结构为软件的情况下,结构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所述软件的信息(软件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机器12的结构识别信息也可包含表示所述机器12所具有的功能的信息。同样,用于识别软件的结构识别信息也可包含表示所述软件所具有的功能的信息。机器识别信息例如是机器12的名称、机器id、表示机器12的种类的信息、机器12的型号、用于管理机器12的信息(例如资产管理信息等)、表示设置机器12的位置的信息(机器的位置信息)、与机器12关联的图像(机器图像)、机器地址信息等。机器图像例如为表示机器12的外观图像。外观图像既可为表示机器12的外侧(例如机器的框体)的图像,也可为表示打开框体而从外部看到内部的状态(例如内部结构)的图像,还可为表示由包装用片材(sheet)等覆盖着机器12的状态的图像。机器图像即可为通过摄像机等摄影装置来拍摄机器12而生成的图像(表示机器12的外观的图像或表示内部的图像等),也可为示意性地表示机器12的图像(例如图标等)。机器图像既可为静态图像,也可为动态图像。机器图像的数据既可存储在存储部20中,也可存储在其他装置(机器12、中继装置14或服务器等)中。软件识别信息例如是软件的名称、软件id、表示软件种类的信息、软件的型号、用于管理软件的信息、与软件关联的图像(软件图像)等。软件图像例如是表示软件的图像(例如图标(icon)等)。软件图像既可为静态图像,也可为动态图像。软件图像的数据既可存储在存储部20中,也可存储在其他装置(机器12、中继装置14或服务器等)中。另外,结构管理信息、候补管理信息及功能管理信息也可存储在终端装置10以外的装置(机器12、中继装置14或服务器等)中。此时,结构管理信息、候补管理信息及功能管理信息也可不存储在终端装置10中。控制部22是以对终端装置10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方式构成。例如,控制部22进行各种程序的执行、通信部16的通信控制、使用ui部18的信息通知(例如信息的显示或声音输出等)的控制、使用ui部18对终端装置10输入的信息的受理等。而且,控制部22包含显示控制部24与设定部26。显示控制部24是以使用于设定联动功能的各种信息显示于显示部的方式构成。例如,显示控制部24在显示部的画面上,设定(形成)关联有作为作用的输入处理或输出处理的显示区域,使结构图像显示在显示区域内。而且,显示控制部24也可使与联动功能以外有关的各种信息显示于显示部。设定部26是以通过对结构图像关联作为作用的输入处理或输出处理,而设定利用多个结构可执行的联动功能的方式构成。例如,当在关联有作用的显示区域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将所述作用关联于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当在关联有输入处理的显示区域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将输入处理关联于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并将所述结构作为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由此,所述结构被用作输入结构。当在关联有输出处理的显示区域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将输出处理关联于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并将所述结构作为输出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由此,所述结构被用作输出结构。而且,设定部26将结构间的连接信息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设定部26设定使用输入结构与输出结构而可执行的联动功能,并将所述输入结构、所述输出结构及所述联动功能的组合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当变更了对结构图像所关联的作用时,设定部26变更联动功能。即,设定部26根据对结构图像所关联的作用,来变更利用所述结构图像设定的联动功能。另外,设定部26也可设置在终端装置10以外的装置(机器12、中继装置14或服务器等)中,利用终端装置10以外的装置来执行设定部26的处理。此时,设定部26也可不设置在终端装置10中。(联动功能的设定处理的概略)以下,参照图3对联动功能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图3中表示了用于设定联动功能的画面的一例。例如,当用于设定联动功能的软件启动时,或终端装置10访问用于设定联动功能的网站(website)时,显示控制部24使用于设定联动功能的画面28显示于ui部18的显示部。另外,所述软件既可安装在终端装置10中,也可安装在终端装置10以外的装置中。显示控制部24在画面28内设定(形成)关联有作用的显示区域。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24在画面28内设定一个或多个输入显示区域、与一个或多个输出显示区域。输入显示区域是关联有作为作用的输入处理的显示区域。输出显示区域是关联有作为作用的输出处理的显示区域。图3所示的示例中,依次排列配置有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及第三输入显示区域34作为输入显示区域。而且,在第三输入显示区域34旁(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的相反侧),配置有输出显示区域36。另外,也可仅设定一个输入显示区域,或也可设定四个以上的输入显示区域,或也可设定多个输出显示区域。而且,也可由用户指定输入显示区域及输出显示区域的数量。显示控制部24在画面28内设定由用户所指定的数量的输入显示区域与输出显示区域。当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或第三输入显示区域34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针对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关联作为作用的输入处理和用于执行所述输入处理的输入条件,并将所述结构作为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具体而言,当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对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关联第一输入处理和第一输入条件,并将所述结构作为第一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同样,当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对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关联第二输入处理和第二输入条件,并将所述结构作为第二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同样,当在第三输入显示区域34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对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关联第三输入处理和第三输入条件,并将所述结构作为第三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各输入处理的具体内容是由用户指定。而且,当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针对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关联作为作用的输出处理和用于执行所述输出处理的输出条件,并将所述结构作为输出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输出处理的具体内容是由用户指定。各结构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连接。即,数据的输入目标(传递目标)是由用户指定。例如,当由用户进行了将结构图像彼此连结的操作时,数据的输入目标被指定。具体而言,当由用户进行了将与第一输入结构关联的结构图像和与第二输入结构关联的结构图像连结的操作时,设定部26将第一输入结构与第二输入结构连接,将表示此连接关系的连接信息分别关联于第一输入结构和第二输入结构并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与第一输入结构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作为连接对方的第二输入结构的结构识别信息。与第二输入结构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作为连接对方的第一输入结构的结构识别信息。关于其他结构也同样。通过参照连接信息而确定结构彼此的连接关系。联动功能的执行时,第一输入结构在产生了与第一输入结构关联的第一输入条件时,通过执行第一输入处理而将数据输入(传递)至第二输入结构以后的结构。例如,在第一输入结构上连接有第二输入结构的情况下,第一输入结构将数据输入至第二输入结构。第二输入结构在产生了与第二输入结构关联的第二输入条件时,通过执行第二输入处理而将数据输入至第三输入结构以后的结构。例如,在第二输入结构上连接有第三输入结构的情况下,第二输入结构将数据输入至第三输入结构。第三输入结构在产生了与第三输入结构关联的第三输入条件时,通过执行第三输入处理而将数据输入至连接于第三输入结构的输出结构。输出结构在产生了与输出结构关联的输出条件时,执行输出处理。所输入(传递)的数据是通过处理所生成的数据、用于处理的数据、或所收集的数据等。这样,联动功能的执行时,数据从第一输入结构传递到输出结构。而且,在第一输入结构上连接有第二输入结构以后的多个输入结构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输入结构将数据输入(传递)至所述多个输入结构。关于第一输入结构以外的输入结构也同样。而且,通过由用户将各结构连接,而将所述各结构指定为一起执行联动功能的结构,设定部26将所述各结构作为用于联动功能的结构而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以下,举出具体例进行说明。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显示有作为结构图像的一例的软件图像38。软件图像38是与作为软件的应用1关联的图像。设定部26对应用1关联第一输入处理和第一输入条件,并将应用1作为第一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由此,应用1被用作第一输入结构。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显示有作为结构图像的一例的软件图像40、42。软件图像40为与作为软件的应用2关联的图像。软件图像42为与作为软件的应用3关联的图像。设定部26对应用2关联第二输入处理和第二输入条件,并将应用2作为第二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同样,设定部26对应用3关联第二输入处理和第二输入条件,并将应用3作为第二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由此,应用2、3被用作第二输入结构。在第三输入显示区域34内,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显示有作为结构图像的一例的软件图像44和机器图像46。软件图像44为与作为软件的应用4关联的图像。机器图像46为与作为机器12的机器人b关联的图像。设定部26对应用4关联第三输入处理和第三输入条件,并将应用4作为第三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同样,设定部26对机器人b关联第三输入处理和第三输入条件,并将机器人b作为第三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由此,应用4和机器人b被用作第三输入结构。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显示有作为结构图像的一例的软件图像48、50和机器图像52。软件图像48为与作为软件的应用5关联的图像。软件图像50为与作为软件的应用6关联的图像。机器图像52为与作为机器12的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图像。设定部26对应用5、6和多功能一体机a分别关联输出处理,并将应用5、6和多功能一体机a作为输出机器而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由此,应用5、6和多功能一体机a被用作输出结构。所述各软件图像和各机器图像是通过用户的操作而配置在各显示区域内。另外,如后所述,各结构应执行的输入处理或输出处理是由用户指定。而且,通过连结各结构图像的操作将各结构连接,指定数据的输入目标(传递目标)。图3所示的示例中,利用箭头将各结构图像连结。例如,当用户使用ui部18进行了将软件图像38与软件图像40彼此连结的操作时,显示控制部24使将软件图像38与软件图像40彼此连结的箭头的图像显示于画面28。由此,设定部26将应用1、2彼此连接,将表示此连接关系的连接信息分别关联于应用1、应用2并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设定部26对应用1连接应用2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传递目标)的结构。而且,设定部26对应用2连接应用1作为向应用2输入(传递)数据的结构。与应用1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应用2的软件识别信息,此应用2为连接对方结构,且为数据的输入目标(传递目标)的结构。与应用2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应用1的软件识别信息,此应用1为连接对方结构,且为向应用2输入(传递)数据的结构。通过参照与应用1关联的连接信息,而确定数据的输入目标为应用2。通过参照与应用2关联的连接信息,而确定向应用2输入数据的结构为应用1。当执行联动功能时,从应用1向应用2输入(传递)数据。而且,应用1上除了连接有应用2以外,还连接有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应用3。因而,与应用1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应用3的软件识别信息。而且,应用2上除了连接有应用1以外,还连接有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应用4。因而,与应用2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作为向应用2输入数据的结构的应用1的软件识别信息、和表示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应用4的软件识别信息。而且,应用3上连接有作为向应用3输入数据的结构的应用1、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应用4、及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机器人b。因而,与应用3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作为向应用3输入数据的结构的应用1的软件识别信息、表示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应用4的软件识别信息、及表示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机器人b的机器识别信息。关于其他结构也同样。与输出结构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向所述输出结构输入数据的输入结构的结构识别信息。例如,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连接信息中,包含表示应用4的软件识别信息、和表示机器人b的机器识别信息。图3所示的示例中,软件图像38与软件图像40彼此连结,软件图像40与软件图像44彼此连结。而且,软件图像42与软件图像44和机器图像46连结,软件图像44与软件图像48、50及机器图像52连结。而且,机器图像46与机器图像52彼此连结。即,应用1与应用2、3彼此连接,应用2与应用4彼此连接,应用3与应用4彼此连接,应用3与机器人b彼此连接。而且,应用4与应用5、6和多功能一体机a连接。机器人b与多功能一体机a彼此连接。通过用户的操作,在至少一个输入显示区域内和输出显示区域36内配置结构图像,进而,当将各结构图像连结而由用户给予了联动功能的设定指示时,设定部26将作用关联于各结构并登记到结构管理信息中。而且,设定部26将与彼此连结的各结构图像关联的各结构、与被指定为应由所述多个结构执行的功能的联动功能的组合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图3所示的示例中,设定部26将应用1、2、4、5与被指定为应由应用1、2、4、5执行的功能的联动功能的组合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此登记内容中,也包含表示由应用1、2、4、5分别执行的处理(输入处理和输出处理)的信息。另外,在从应用3将数据输入(传递)至应用4的情况下,应用1、2、3、4、5也可作为联动功能所用的一个群组而登记。关于其他结构也同样。即,将应用1、2、4、6的组合,应用1、2、4与多功能一体机a的组合,应用1、3、4、5的组合,应用1、3、4、6的组合,应用1、3、4与多功能一体机a的组合,应用1、3与机器人b及多功能一体机a的组合,与应由各组合执行的联动功能一起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另外,视数据的输入目标(传递目标)的设定不同,有时也可将应用1、2、3、4、6的群组或应用1、2、3、4与机器人b及多功能一体机a的群组等作为联动功能所用的一个群组而登记。以下,对执行联动功能时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例如,在将所登记的联动功能的执行设定为有效(开)的情况下,当产生了条件时,执行所述联动功能。在将联动功能的执行设定为关的情况下,即便产生条件也不执行所述联动功能。执行的开或关例如是由用户设定。当然,也可不设定开及关,而在产生了条件时执行联动功能。例如,在将联动功能的执行设定为有效(开)的情况下,当产生了与应用1关联的第一输入条件时,作为第一输入结构的应用1执行与应用1关联的第一输入处理。应用1上连接有作为第二输入结构的应用2、3。因而,应用1将数据(例如通过应用1的处理所生成的数据、用于所述处理的数据、或应用1所收集的数据等)输入(传递)至应用2、3。这样,在与输入结构关联的结构图像上连结有多个结构图像时,意味着向多个结构输入(传递)数据。以下的说明中也同样。在产生了与应用2关联的第二输入条件时,作为第二输入结构的应用2执行与应用2关联的第二输入处理。例如,所述第二输入条件为从应用1向应用2的数据输入。应用2上连接有作为第三输入结构的应用4。因而,应用2将数据(例如通过应用2的处理所生成的数据、所述处理中所用的数据、或应用2所收集的数据等)输入(传递)至应用4。在产生了与应用3关联的第二输入条件时,作为第二输入结构的应用3执行与应用3关联的第二输入处理。例如,所述第二输入条件为从应用1向应用3的数据输入。应用3上连接有作为第三输入结构的应用4和机器人b。因而,应用3将数据(例如通过应用3的处理所生成的数据、用于所述处理的数据、或应用3所收集的数据等)输入(传递)至应用4和机器人b。在产生了与应用4关联的第三输入条件时,作为第三输入结构的应用4执行与应用4关联的第三输入处理。例如,所述第三输入条件为从应用2、3中的至少一者向应用4的数据输入。应用4上连接有作为输出结构的应用5、6和多功能一体机a。因而,应用4将数据(例如通过应用4的处理所生成的数据、用于所述处理的数据、或应用4所收集的数据等)输入(传递)至应用5、6和多功能一体机a。在产生了与机器人b关联的第三输入条件时,作为第三输入结构的机器人b执行与机器人b关联的第三输入处理。例如,所述第三输入条件为从应用3向机器人b的数据输入。机器人b上连接有作为输出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因而,机器人b将数据(例如通过机器人b的处理所生成的数据、或用于所述处理的数据、或机器人b所收集的数据等)输入(传递)至多功能一体机a。在产生了与应用5关联的输出条件时,作为输出结构的应用5执行与应用5关联的输出处理。例如,所述输出条件为从应用4向应用5的数据输入。由应用5执行最终的输出处理。由此,使用应用1、2、4、5的联动功能,使用应用1、3、4、5的联动功能,或使用应用1、2、3、4、5的联动功能完成。这些联动处理视数据的输入(传递)目标而变化。在产生了与应用6关联的输出条件时,作为输出结构的应用6执行与应用6关联的输出处理。例如,所述输出条件为从应用4向应用6的数据输入。由应用6执行最终的输出处理。由此,使用应用1、2、4、6的联动功能,使用应用1、3、4、6的联动功能,或使用应用1、2、3、4、6的联动功能完成。这些联动处理视数据的输入(传递)目标而变化。在产生了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输出条件时,作为输出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输出处理。例如,所述输出条件为从应用4及机器人b中的至少一者向多功能一体机a的数据输入。由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最终的输出处理。由此,使用应用1、2、4与多功能一体机a的联动功能,使用应用1、3、4与多功能一体机a的联动功能,使用应用1、2、3、4与多功能一体机a的联动功能,使用应用1、3与机器人b及多功能一体机a的联动功能,使用应用1、2、3、4与机器人b及多功能一体机a的联动功能完成。另外,图3所示的示例中,在整个输入显示区域中显示结构图像,但也可仅在一部分输入显示区域中显示结构图像。例如,当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和输出显示区域36内分别显示有结构图像,且连结了两结构图像时,设定部26将第一输入结构与输出结构彼此连接。此时,利用第一输入结构与输出结构来执行联动功能。而且,也可不在一部分输入显示区域内显示结构图像。例如,也可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第三输入显示区域34内及输出显示区域36内分别显示结构图像,且未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显示结构图像。当将第一输入结构连接于第三输入结构时,从第一输入结构向第三输入结构输入数据。以下,参照图4,对作为结构管理信息的一例的结构管理表进行说明。此结构管理表的内容中,反映出图3所示的各结构的连接关系。结构管理表中,作为一例,id、表示结构的名称的信息、表示与所述结构关联的作用的信息、表示与所述结构关联的处理内容的信息、表示用于执行所述处理的条件的信息、与表示连接于所述结构的其他结构的连接信息(表示连接关系的信息)彼此关联。例如,对于应用1,关联有作为作用的第一输入处理。此第一输入处理的具体内容为显示文档数据并输入(传递)至其他结构。输入条件为对应用1的文档的显示指示。应用1上连接有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的应用2、3。例如,当由用户对应用1给予了文档的显示指示时,应用1显示文档数据,并将所述文档数据输入至应用2、3。而且,对于应用2,关联有作为作用的第二输入处理。此第二输入处理的具体内容为将文档数据追加到票据数据中,并将票据数据输入(传递)至其他结构。输入条件为向应用2的文档数据的输入。应用2上连接有应用1作为向应用2输入数据的结构,而且连接有应用4作为数据的输入目标的结构。例如,当从应用1将文档数据输入至应用2时,应用2将文档数据追加到票据数据中,将此票据数据输入至应用4。关于其他结构,也在结构管理表中登记有与所述同样的内容。另外,连接信息中也可包含表示管理或控制机器12或应用的中继装置14或中继软件的信息。而且,当由用户在画面28上指定了结构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也可使对与所述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的设定内容等信息显示于画面28。以下,参照图5对所述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图5中表示了画面28。例如,当由用户指定了软件图像38时(例如点击了软件图像38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软件图像38关联的窗口等显示区域54显示于画面28。此显示区域54内,显示有表示对应用1设定的输入条件的信息、表示传递内容的信息、连接信息、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等。这些信息为登记在所述结构管理表中的信息。表示传递内容的信息中,例如包含表示与应用1关联的第一输入处理的内容的信息、和表示从应用1输入至下一结构(例如第二输入结构)的数据的信息。此数据既可为通过第一输入处理所生成的数据,也可为第一输入处理中所用的数据,还可为由应用1所收集的数据。应用1上连接有应用2、3,因此显示表示应用2、3各自的软件识别信息作为连接信息。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是表示应用1的当前或以往的运行状况的信息。运行状况例如为处理中、停止中、启动中、故障中、维护中、休眠模式(sleepmode)执行中等。例如,控制部22从应用1获取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在将应用1安装在终端装置10中的情况下,控制部22从自身装置获取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在将应用1安装在其他装置中的情况下,控制部22从所述其他装置获取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而且,当由用户指定了机器图像46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机器图像46关联的窗口等显示区域56显示于画面28。此显示区域56内,显示有表示对机器人b设定的第三输入条件的信息、表示传递内容的信息、连接信息、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等。各信息的含义如上文所述。另外,控制部22从机器人b或控制机器人b的中继装置等装置获取表示机器人b的运行状况的信息。此外,图5所示的示例中,由用户指定软件图像48,且显示有用于显示应用5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区域58。而且,由用户指定机器图像52,且显示有用于显示多功能一体机a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区域60。应用5和多功能一体机a为输出结构,因此显示表示输出条件和输出内容的信息作为设定内容。表示输出内容的信息中,包含表示输出处理的内容的信息、和表示此处理的结果的信息。也可由用户变更输入条件、输出条件、输入处理的内容及输出处理的内容。例如,当由用户将与应用1关联的显示区域54内显示的输入条件变更为其他条件时,设定部26将变更后的输入条件作为与应用1关联的条件而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以下,对联动功能的设定处理作更详细说明。(联动功能的设定处理的详细)参照图6,对作为候补管理信息的一例的候补管理表进行说明。图6中表示了此候补管理表的一例。候补管理表中,作为一例,id、表示结构的名称的信息、表示作用的信息、表示与作用相应的处理内容的候补的信息、与表示用于执行处理的条件的候补的信息彼此关联。例如,对于作为机器12的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有“扫描数据的输入(传递)”、“fax目标的输入(传递)”及“复印张数的输入(传递)”等作为输入处理的候补。而且,对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有“扫描指示”、“fax发送指示”及“复印指示”等作为输入条件的候补。对“扫描数据的输入”处理进行说明。当对多功能一体机a给予了扫描指示时,即,向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了表示扫描的执行指示的信息时,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扫描,并将通过此扫描所生成的扫描数据输入(传递)至其他结构。对“fax目标的输入”处理进行说明。当对多功能一体机a给予了fax发送指示时,即,向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了表示fax发送的执行指示的信息时,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fax发送,并将此fax发送的目标的数据输入(传递)至下一结构。对“复印张数的输入”处理进行说明。当对多功能一体机a给予了复印指示时,即,向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了表示复印的执行指示的信息时,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复印,并将此复印的张数的数据输入(传递)至下一结构。例如,当在输入显示区域内显示有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机器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输入候补(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而且,对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有“打印”及“fax发送”等作为输出处理的候补。而且,对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有“输入有文档数据”及“输入有fax目标”等作为输出条件的候补。对“打印”处理进行说明。当对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了文档数据时,多功能一体机a打印此文档数据。对“fax发送”处理进行说明。当对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了fax发送的目标的数据时,多功能一体机a使用此目标执行fax发送。例如,当输出显示区域内显示有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机器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输出候补(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对于作为机器12的机器人b,关联有“数据β的输入”作为输入处理的候补。而且,对于机器人b,关联有“输入有数据α”作为输入条件的候补。例如,当对机器人b输入了数据α时,机器人b执行输入处理所含的特定处理,将数据β输入(传递)至下一结构。例如,当输入显示区域内显示有与机器人b关联的机器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机器人b关联的输入候补(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而且,对于机器人b,关联有“作业δ的执行”作为输出处理的候补。而且,对于机器人b,关联有“输入有数据γ”作为输出条件的候补。例如,当对机器人b输入了数据γ时,机器人b执行作业δ。例如,当输出显示区域内显示有与机器人b关联的机器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机器人b关联的输出候补(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对于作为软件的演示文稿应用(presentationapplication)c,关联有“演示文稿数据的输入”作为输入处理的候补。而且,对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有“数据的输入指示”作为输入条件的候补。例如,当对演示文稿应用c给予了数据的输入指示时,演示文稿应用c将演示文稿数据输入(传递)至下一结构。例如,当输入显示区域内显示有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软件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输入候补(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而且,对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有“扫描数据的追加”作为输出处理的候补。而且,对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有“输入有扫描数据”作为输出条件的候补。例如,当对演示文稿应用c输入了扫描数据时,演示文稿应用c将扫描数据追加到演示文稿数据中。例如,当输出显示区域内显示有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软件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输出候补(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对于作为软件的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有“目标数据的输入”作为输入处理的候补。而且,对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有“目标的输入指示”作为输入条件的候补。例如,当对目标管理应用d给予了目标的输入指示时,目标管理应用d将目标数据输入(传递)至下一结构。例如,当输入显示区域内显示有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的软件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的输入候补(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而且,对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有“对目标册的目标追加”作为输出处理的候补。而且,对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有“输入有目标数据”作为输出条件的候补。例如,当对目标管理应用d输入了目标数据时,目标管理应用d将目标追加到目标册数据中。例如,当输出显示区域内显示有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的软件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的输出候补(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也可对各候补设定优先顺位。举出多功能一体机a的输入处理和输入条件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可将“扫描数据的输入”和“扫描指示”的优先顺位设定为第1位,将“fax目标的输入”和“fax发送指示”的优先顺位设定为第2位,将“复印张数的输入”和“复印指示”的优先顺位设定为第3位。此时,显示控制部24使优先顺位高的候补较优先顺位低的候补优先显示于显示部。例如,显示控制部24既可仅使优先顺位为第1位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也可按优先顺位的顺序从上方到下方使各候补排列显示于显示部,还可仅使预定顺位以上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关于其他结构,也与多功能一体机a同样。图6所示的内容不过为一例,关于其他结构,也关联有条件的候补及处理的候补。以下,对联动功能的设定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图7中表示了画面28。例如,按照用户的指示,使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机器图像52显示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因而,多功能一体机a被用作第一输入结构。而且,由于由用户在画面28上指定了机器图像52,因此显示控制部24将窗口等显示区域62关联于机器图像52并显示于画面28。由于机器图像52显示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因此显示控制部24使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较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62内。显示控制部24通过参照所述候补管理表,而确定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候补(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并使表示此候补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区域62内。例如,显示控制部24并未使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区域62,而是使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在显示区域62内。而且,显示控制部24也可使候补按优先顺位显示在显示区域62内。例如,显示控制部24仅使优先顺位为第1位的候补显示在显示区域62内。作为输入处理的候补的“扫描数据的输入(传递)”的优先顺位为第1位,作为输入条件的候补的“扫描指示”的优先顺位为第1位。此时,显示控制部24使表示“扫描数据的输入(传递)”的信息作为输入处理的候补而显示在显示区域62内,且使表示“扫描指示”的信息作为输入条件的候补而显示在显示区域62内。图7所示的示例中,显示有表示作为输入处理的候补的“扫描数据的输入(传递)”的信息作为表示传递内容的信息。而且,当用户按下了显示区域62内显示的变更按钮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多功能一体机a有关的输入条件的候补的一览、及与多功能一体机a有关的输入处理的候补的一览(传递内容的候补的一览)显示于画面28。各候补例如为登记在所述候补管理表中的候补。另外,图7所示的场景下,多功能一体机a上未连接有其他结构,因此不显示连接信息。此外,显示表示多功能一体机a的运行状况的信息。以下,参照图8对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显示机器图像52后的操作进行说明。图8中表示了画面28。例如,按照用户的指示,使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软件图像64显示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因而,演示文稿应用c被用作输出结构。图8所示的示例中,并未设定第二输入结构和第三输入结构,但也可设定这些第二输入结构和第三输入结构。由于由用户在画面28上指定了软件图像64,因此显示控制部24将窗口等显示区域66关联于软件图像64并显示于画面28。由于软件图像64显示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因此显示控制部24使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较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显示控制部24通过参照所述候补管理表,而确定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候补(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并使表示此候补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区域62内。例如,显示控制部24使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区域66,且不使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而且,显示控制部24也可使候补按优先顺位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例如,显示控制部24仅使优先顺位为第1位的候补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作为输出处理的候补的“扫描数据的追加”的优先顺位为第1位,作为输出条件的候补的“输入有扫描数据”的优先顺位为第1位。此时,显示控制部24使表示“扫描数据的追加”的信息作为输出处理的候补而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且使表示“输入有扫描数据”的信息作为输出条件的候补而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而且,当用户按下了显示区域66内显示的变更按钮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演示文稿应用c有关的输出条件的候补的一览、及与演示文稿应用c有关的输出处理的候补的一览显示于画面28。各候补例如为登记在所述候补管理表中的候补。而且,机器图像52与软件图像64彼此连结。因而,多功能一体机a与演示文稿应用c彼此连接。由此,在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显示区域62中,显示有表示连接于多功能一体机a的演示文稿应用c的信息作为连接信息。同样,在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显示区域66中,显示有表示连接于演示文稿应用c的多功能一体机a的信息作为连接信息。设定部26将表示作为输入处理的“扫描数据的输入(传递)”的信息、表示作为输入条件的“扫描指示”的信息、及包含表示作为输入目标的结构的“演示文稿应用c”的软件识别信息的连接信息关联于多功能一体机a,并将多功能一体机a作为输入结构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同样,设定部26将表示作为输出处理的“扫描数据的追加”的信息、表示作为输出条件的“输入有扫描数据”的信息、及包含表示作为向演示文稿应用c输入数据的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的机器识别信息的连接信息关联于演示文稿应用c,并将演示文稿应用c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而且,设定部26将使用多功能一体机a与演示文稿应用c所执行的联动功能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此处,将“由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从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至演示文稿应用c,由演示文稿应用c将扫描数据追加到演示文稿数据中”的功能作为联动功能而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另外,显示控制部24也可使设想联动功能的输出条件的候补和输出处理的候补较其他条件或处理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例如,显示控制部24通过参照所述候补管理表,而优先显示使用由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至演示文稿应用c的数据的处理、或将输入有所述数据设定为条件的处理作为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输出处理,并优先显示用于执行所述输出处理的输出条件。例如,从多功能一体机a向演示文稿应用c输入扫描数据。此时,显示控制部24在由演示文稿应用c所执行的处理群中,优先显示使用此扫描数据的处理、或将输入有此扫描数据设定为条件的处理作为输出处理。此处理为“扫描数据的追加”,因此显示控制部24使“扫描数据的追加”处理作为输出处理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同样,显示控制部24使“输入有扫描数据”作为输出条件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66内。借此,用户能够容易地选择可与多功能一体机a的输入处理一起执行联动功能的输出处理。而且,即便在作为输出结构的机器12或软件具有多个功能的情况下,也通过如上所述那样优先显示设想联动功能的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而使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的选项变少。因此,与随机显示候补的情况相比,用户容易选择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也可在设定第二输入结构或第三输入结构时,也优先显示设想联动功能的条件或处理。例如,当设定了第一输入结构,接下来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中显示有结构图像时,显示控制部24也可优先显示使用从第一输入结构输入至第二输入结构的数据的处理、或将输入有所述数据设定为条件的处理作为第二输入处理。图7及图8所示的示例中,先设定输入结构,然后设定输出结构。此设定的顺序也可相反。即,也可先设定输出结构,然后设定输入结构。参照图9及图10对此处理进行说明。图9及图10中表示了画面28。例如,如图9所示那样,按照用户的指示,将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的软件图像68显示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因而,目标管理应用d被用作输出结构。由于由用户在画面28上指定了软件图像68,因此显示控制部24将窗口等显示区域70关联于软件图像68并显示于画面28。由于软件图像68显示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因此显示控制部24使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较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70内。显示控制部24通过参照所述候补管理表,而确定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的候补(输出处理的候补和输出条件的候补),并使表示此候补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区域70内。图9所示的示例中,由用户选择“输入有目标数据”作为输出条件,且选择“对目标册的目标追加”作为输出处理。接下来,如图10所示那样,根据用户的指示将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机器图像52显示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若由用户指定机器图像52,则使与机器图像52关联的显示区域72显示于画面28。在显示区域72内,显示有表示多功能一体机a的设定内容的信息。例如,由用户选择“fax发送”作为输入条件,且选择“目标数据的输入(传递)”作为输入处理(传递内容)。而且,多功能一体机a与目标管理应用d彼此连接。由此,在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显示区域62中,显示有表示连接于多功能一体机a的目标管理应用d的信息作为连接信息。同样,在与目标管理应用d关联的显示区域70中,显示有表示连接于目标管理应用d的多功能一体机a的信息作为连接信息。设定部26将表示作为输入处理的“目标数据的输入(传递)”的信息、表示作为输入条件的“fax发送”的信息、及包含表示作为输入目标的结构的“目标管理应用d”的软件识别信息的连接信息关联于多功能一体机a,并将多功能一体机a作为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同样,设定部26将表示作为输出处理的“对目标册的目标追加”的信息、表示作为输出条件的“输入有目标数据”的信息、及包含表示作为向目标管理应用d输入数据的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的机器识别信息的连接信息关联于目标管理应用d,并将目标管理应用d登记在结构管理表中。而且,设定部26将使用多功能一体机a与目标管理应用d所执行的联动功能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此处,将“由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fax发送,将此fax发送的目标的数据从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至目标管理应用d,并由目标管理应用d将此目标追加到目标册数据中”的功能作为联动功能而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另外,显示控制部24也可使设想联动功能的输入条件的候补和输入处理的候补较其他条件或处理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72内。例如,显示控制部24通过参照所述候补管理表,而优先显示将目标管理应用d所使用的数据输入至目标管理应用d的处理、或输入相当于输出条件的数据的处理作为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输入处理,并优先显示用于执行此输入处理的输入条件。例如,对目标管理应用d设定的输出条件为“输入有目标数据”,输出处理为“对目标册的目标追加”。此时,显示控制部24在由多功能一体机a所执行的处理群中,优先选择将目标数据输入至其他结构的处理作为输入处理。此处理为“目标数据的输入(传递)”,因此显示控制部24使“目标数据的输入(传递)”处理作为输入处理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72内。同样,显示控制部24使“fax发送”作为输入条件而优先显示在显示区域72内。借此,用户能够容易地选择可与目标管理应用d的输出处理一起执行联动功能的输入处理。而且,即便在作为输入结构的机器12或软件具有多个功能的情况下,也通过如上所述那样优先显示设想联动功能的输入处理的候补和输入条件的候补,而使输入处理与输入条件的选项变少。因此,与随机显示候补的情况相比,用户容易选择输入处理和输入条件。另外,也能以任意顺序将作用关联于各结构。例如,用户可第一步将第一结构图像配置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第二步将第二结构图像配置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第三步将第三结构图像配置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通过将第三结构图像与第一结构图像彼此连结,且将第一结构图像与第二结构图像彼此连结,而将各结构连接。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在输入显示区域与输出显示区域中配置结构图像并将各结构图像连结等简便操作,而设定联动功能。而且,能够在用于设定联动功能的画面上,进行处理内容或条件的编辑或确认、连接关系的确认及运行状况的确认等。而且,在从输入处理到输出处理将作用关联于各结构的情况、与从输出处理到输入处理将作用关联于各结构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4变更与各结构关联的处理的候补。例如,在如图7及图8所示那样在第一输入处理后设定输出处理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4使与第一输入处理和第一输入条件相应的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另一方面,在如图9及图10所示那样在输出处理后设定第一输入处理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4使与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相应的输入处理和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在先设定第一输入处理的情况下,由于未设定输出处理,因此显示控制部24例如以登记在候补管理表(参照图6)中的顺序或随机的顺序,使第一输入处理和第一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另一方面,在先设定输出处理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4使与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相应的第一输入处理和第一输入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这样,在先设定第一输入处理的情况、与后设定第一输入处理的情况下,变更第一输入处理和第一输入条件的候补。先设定输出处理的情况也同样,由于未设定第一输入处理,因此显示控制部24例如以登记在候补管理表中的顺序或随机的顺序,使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另一方面,在先设定第一输入处理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4使与第一输入处理和第一输入条件相应的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这样,在先设定输出处理的情况、与后设定输出处理的情况下,变更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的候补。根据所述处理,通过变更处理或条件的候补,用户能够简便地选择可与已设定的输入处理或输出处理一起执行联动功能的输入处理或输出处理。而且,如上所述,在从输入处理到输出处理将作用关联于各结构的情况、与从输出处理到输入处理将作用关联于各结构的情况下,变更处理与条件的候补,因此变更所显示或设定的联动功能。即,变更联动功能的设定脚本(scenario)。在从第一输入处理到输出处理将作用依次关联于各结构的情况下,设定使用从第一输入结构输入的数据的下一输入处理或输出处理。另一方面,在从输出处理到第一输入处理将作用依次关联于各结构的情况下,设定输入用于输出处理的数据的输入处理。这样,处理或条件的设定方式视作用的关联顺序而变化,其结果,所显示或设定的联动功能也变化。另外,设定部26也可在至少一个输入处理的关联与输出处理的关联这两者已完成时,完成联动功能的设定,并将所述联动功能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即,在虽然将输入处理关联于至少一个结构,但并未将输出处理关联于结构的情况下,设定部26不将此阶段中设定的输入处理登记为联动功能。借此,防止登记不含输出处理的联动功能。同样,在虽然将输出处理关联于结构,但并未将输入处理关联于结构的情况下,设定部26不将此阶段中设定的输出处理登记为联动功能。借此,防止登记不含输入处理的联动功能。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变形例1)对变形例1进行说明。变形例1中,在不使用输入显示区域和输出显示区域的情况下将作用关联于结构。例如,当由用户指定了结构图像时,显示用于设定作用的显示区域,在此显示区域内进行作用的关联。以下,参照图11及图12对变形例1进行详细说明。图11及图12中表示了作为结构图像的一例的机器图像52。机器图像52为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图像。例如,当用户在显示部中显示有机器图像52的状态下指定了机器图像52时(例如点击了机器图像52时),显示控制部24如图11所示那样,使用于选择作用的显示区域74显示于显示部。在显示区域74内,显示有表示输入结构的信息和表示输出结构的信息。当由用户在显示区域74内选择了输入结构时(例如点击了输入的字符串时),显示控制部24如图11所示那样,使用于设定输入结构的显示区域76显示于显示部。当由用户在显示区域74内选择了输出结构时(例如点击了输出的字符串时),显示控制部24如图12所示那样,使用于设定输出结构的显示区域78显示于显示部。在图11所示的显示区域76内,显示有表示输入条件的信息、表示输入处理(传递内容)的信息、连接信息及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由用户选择输入条件和输入处理。而且,由用户指定多功能一体机a的连接目标的结构,并显示表示此结构的信息作为连接信息。在图12所示的显示区域78内,显示有表示输出条件的信息、表示输出处理的内容的信息、连接信息及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由用户选择输出条件和输出处理。而且,由用户指定多功能一体机a的连接目标的结构,并显示表示此结构的信息作为连接信息。针对与软件关联的软件图像,也通过与所述同样的操作而将作用关联于软件。根据变形例1,即便在不使用输入显示区域和输出显示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简便的操作将作用关联于各结构,设定联动功能。(变形例2)对变形例2进行说明。变形例2中,将作用关联于机器12的部分,设定使用此部分可执行的联动功能。以下,参照图13对机器12的部分进行说明。图13中表示了作为机器12的一例的多功能一体机80。例如,多功能一体机80包含本体部80a和后处理部80b。本体部80a例如具有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及复印功能。后处理部80b例如具有装订(staple)功能等后处理功能。这样,有时对机器12的每个部分分配有不同功能。作为另一例,对pc的本体部分配有通信功能或数据保存功能等,对pc的显示部分配有显示功能。以下,参照图14对变形例2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4中表示了画面28。例如,根据用户的指示,将与多功能一体机a的本体部a1关联的机器图像82(部分图像)显示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而且,若由用户指定机器图像82,则显示控制部24使窗口等显示区域84关联于机器图像82并显示于画面28。在显示区域84内,显示有本体部a1的设定内容。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显示有表示输入条件的信息、表示输入处理的内容(传递内容)的信息、连接信息及表示运行状况的信息。作为一例,由用户选择“扫描指示”作为输入条件,且选择“扫描数据的输入(传递)”作为输入处理(传递内容)。而且,按照用户的指示,将与pc(e)关联的机器图像86显示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对pc(e)设定输出条件和输出处理。例如,设定“输入有扫描数据”作为输出条件,且设定“扫描数据的保存”作为输出处理。而且,机器图像82、86彼此连结,由此,本体部a1与pc(e)彼此连接。在显示区域84内显示有表示pc(e)的信息作为连接信息。设定部26将表示作为输入处理的“扫描数据的输入(传递)”的信息、表示作为输入条件的“扫描指示”的信息、及包含表示作为输入目标的结构的pc(e)的机器识别信息的连接信息关联于多功能一体机a的本体部a1,并将本体部a1作为输入结构而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同样,设定部26将表示作为输出处理的“扫描数据的保存”的信息、表示作为输出条件的“输入有扫描数据”的信息、及包含表示作为向pc(e)输入数据的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的本体部a1”的机器识别信息的连接信息关联于pc(e),并将pc(e)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而且,设定部26将使用多功能一体机a的本体部a1与pc(e)所执行的联动功能登记在功能管理信息中。此处,将“由多功能一体机a的本体部a1执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从本体部a1输入至pc(e),并将扫描数据保存在pc(e)中”的功能作为联动功能而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根据变形例2,能够设定使用机器12的部分可执行的联动功能。另外,在使用机器12的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从输出结构开始先设定。而且,在软件具有多个功能的情况下,也可将所述多个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用作软件的部分。此时,将作用关联于软件的部分(至少一个功能)。(变形例3)对变形例3进行说明。变形例3中,在已将作用关联于结构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4引导设想与所述结构一起执行联动功能的其他结构的候补。以下,对变形例3进行详细说明。图15中表示了兼容性管理表的一例。此兼容性管理表是用于管理结构彼此的兼容性的表。兼容性管理表中,作为一例,id、表示结构的名称的信息、表示作用的信息、与表示对方结构的候补的信息彼此相对应。对方结构是连接于关联有作用的结构,设想与所述结构一起执行联动功能的结构。针对每个结构,将一个或多个对方结构登记在兼容性管理表中。而且,将优先顺位关联于各对方结构。例如,越是连接于关联有作用的结构且与所述结构一起用于联动功能的可能性高的对方结构,关联越高的优先顺位。例如,根据结构彼此的连接历程、联动功能的利用历程、各结构的利用历程及功能的兼容性等来预先设定所述可能性的程度,设定优先顺位。例如,对于作为输入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有pc(e)、机器人b、演示文稿应用c等作为连接于多功能一体机a的下一结构的候补。例如,pc(e)的优先顺位为第1位,机器人b的优先顺位为第2位,演示文稿应用c的优先顺位为第3位。另外,连接于多功能一体机a的下一结构可为输入结构,也可为输出结构。而且,对于作为输出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有演示文稿应用c、pc(e)、目标管理应用d等作为连接于多功能一体机a的前一结构(输入结构)的候补。例如,演示文稿应用c的优先顺位为第1位,pc(e)的优先顺位为第2位,目标管理应用d的优先顺位为第3位。关于其他结构,也与多功能一体机a同样地关联有对方结构的候补。以下,参照图16及图17对变形例3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图16及图17中表示了画面28。如图16所示那样,例如将与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机器图像52显示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此时,多功能一体机a相当于输入结构。显示控制部24在兼容性管理表中,确定与作为输入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对方结构,并使表示对方结构的信息显示于画面28。例如,显示控制部24使窗口等显示区域88显示于画面28。在显示区域88内,显示有表示与作为输入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对方结构的信息。例如,显示pc(e)作为第1位的对方结构,显示机器人b作为第2位的对方结构,显示演示文稿应用c作为第3位的对方结构。显示控制部24使显示区域88显示在画面28上由用户所指定的位置。当用户从显示区域88内显示的结构群中选择了结构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此结构关联的结构图像显示在显示有显示区域88的输入显示区域内或输出显示区域内。例如,当由用户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显示有显示区域88的状态下选择了结构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所述结构关联的结构图像显示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由此,设定部26将所述结构登记为输出结构。当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显示有显示区域88的状态下选择了结构时,此结构被登记为第二输入结构。同样地,在第三输入显示区域34内显示有显示区域88的情况下选择了结构时,此结构被登记为第三输入结构。当然,也可由用户选择未显示在显示区域88内的结构,并将作用关联于所述结构。而且,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当由用户指定了机器图像52时,显示控制部24使表示多功能一体机a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区域90显示于画面28。显示控制部24也可使利用由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的数据的结构、或将输入有所述数据设定为条件的结构作为下一结构的候补而显示于画面28。例如,由于从多功能一体机a向其他结构输入扫描数据,因此显示控制部24使利用此扫描数据的结构作为下一结构的候补而显示于画面28。图17中表示了其他示例。例如,将与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软件图像64显示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此时,演示文稿应用c相当于输出结构。显示控制部24在兼容性管理表中,确定与作为输出结构的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对方结构,并使表示对方结构的信息显示于画面28。例如,显示控制部24使窗口等显示区域92显示于画面28。于显示区域92内,显示有表示与作为输出结构的演示文稿应用c关联的对方结构的信息。例如,显示多功能一体机a作为第1位的对方结构,显示其他结构作为第2位以后的对方结构。如参照图16所说明那样,当由用户从显示区域92内显示的结构群中选择了结构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此结构关联的结构图像显示在显示有显示区域92的输入显示区域内或输出显示区域内。例如,当由用户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显示有显示区域92的状态下选择了结构时,显示控制部24使与所述结构关联的结构图像显示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由此,设定部26登记所述结构作为第一输入结构。在其他输入显示区域中显示有显示区域92的情况也同样。当然,也可由用户选择未显示在显示区域92内的结构,并将作用关联于所述结构。而且,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当由用户指定了软件图像64时,显示控制部24使表示演示文稿应用c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区域94显示于画面28。显示控制部24也可使输入演示文稿应用c所利用的数据的结构、或输入相当于输出条件的数据的结构作为前一结构的候补而显示于画面28。例如,由于演示文稿应用c的输出条件为输入有扫描数据,因此显示控制部24使将扫描数据输入至其他结构的结构(例如多功能一体机a)作为前一结构的候补而显示于画面28。(变形例4)对变形例4进行说明。变形例4中,当变更了结构或变更了处理时,显示控制部24变更与连接于所述结构的其他结构有关的处理或条件的候补。以下,参照图18及图19对变形例4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8及图19中表示了画面28。例如,如图18所示那样,使与作为软件的文档制作应用f关联的软件图像96显示在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内。而且,使与作为软件的票据应用g关联的软件图像98显示在输出显示区域36内。文档制作应用f与票据应用g彼此连接。对于文档制作应用f,关联有作为作用的第一输入处理。此第一输入处理的内容为将文档文件输入至其他结构。第一输入条件为文件的输入指示。对于票据应用g,关联有作为作用的输出处理。此输出处理的内容为将文档文件追加到票据文件中。输出条件为对票据应用g输入有文档文件。使用文档制作应用f与票据应用g所执行的联动功能为“由文档制作应用f将文档文件输入至票据应用g,由票据应用g将文档文件追加到票据文件中”的功能。当由用户给予了联动功能的设定指示时,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设定部26将表示第一输入处理的信息、表示第一输入条件的信息及连接信息关联于文档制作应用f,并将文档制作应用f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同样,设定部26将表示输出处理的信息、表示输出条件的信息及连接信息关联于票据应用g,并将票据应用g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而且,设定部26将使用文档制作应用f与票据应用g所执行的联动功能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而且,如图19所示那样,假设由用户将第一输入结构由文档制作应用f变更为作为其他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多功能一体机a连接于票据应用g。而且,由用户指定“扫描指示”作为第一输入条件,且指定“扫描数据的输入(传递)”作为第一输入处理(传递内容)。此时,显示控制部24变更连接于第一输入结构的输出结构的设定内容的结构并显示。例如,显示控制部24根据第一输入处理的内容而变更输出结构的设定内容的候补并显示。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24使利用从第一输入结构输入至输出结构的数据的处理、或将从第一输入结构输入有数据设定为输出条件的处理作为输出处理的候补,显示在与软件图像98关联的显示区域100内。图19所示的示例中,从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至票据应用g的数据变更为扫描数据。因此,显示控制部24使作为利用扫描数据的处理的“扫描数据的追加”作为输出处理的候补而显示在显示区域100内。即,输出处理的内容由“文档文件的追加”变更为“扫描数据的追加”。而且,显示控制部24使“输入有扫描数据”作为输出条件的候补而显示在显示区域100内。使用多功能一体机a与票据应用g可执行的联动功能为“由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从多功能一体机a输入至票据应用g,由票据应用g将扫描数据追加到票据文件中”的功能。当由用户给予了联动功能的设定指示时,设定部26将表示第一输入处理的信息、表示第一输入条件的信息及连接信息关联于多功能一体机a,并将多功能一体机a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同样,设定部26将表示输出处理的信息、表示输出条件的信息及连接信息关联于票据应用g,并将票据应用g登记到结构管理表中。而且,设定部26将使用多功能一体机a与票据应用g所执行的联动功能登记到功能管理信息中。另外,在登记有变更前的设定内容的情况下,设定部26也可删除变更前的设定内容。例如,设定部26也可将与文档制作应用f关联的表示第一输入处理的信息、表示第一输入条件的信息及连接信息从结构管理表中删除。而且,设定部26也可将文档制作应用f的登记自身从结构管理表中删除。而且,设定部26也可将使用文档制作应用f与票据应用g所执行的联动功能从功能管理信息中删除。所述示例中,变更了结构自身,但在变更了对结构设定的处理内容的情况下,也可根据此变更而变更与其他结构关联的处理或条件。例如,在选择文档制作应用f作为第一输入结构,但将第一输入处理的内容变更为其他内容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4根据此变更而变更与票据应用g关联的输出处理和输出条件并显示。根据变形例4,在变更了结构或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此变更而变更与连接于所述结构的其他结构有关的处理或条件的候补并显示。借此,用户容易选择适合于变更后的结构的处理。(其他实施例)以下,参照图20及图21,对所述实施例以外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0中表示了包含结合处理的联动功能的一例。图21中表示了包含比对处理的联动功能的一例。以下,首先参照图20对包含结合处理的联动功能进行说明,接下来参照图21对包含比对处理的联动功能进行说明。图20中表示了画面28。例如,对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关联有作为作用的结合处理。因而,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显示有结构图像的情况下,对来自与此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的数据执行结合处理。第一输入显示区域30中显示有与作为机器12的传感器x关联的机器图像102。因而,传感器x被用作第一输入结构。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中显示有与作为软件的应用y1关联的软件图像104、和与作为软件的应用y2关联的软件图像106。因而,应用y1、y2被用作第二输入结构。而且,由于对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关联有结合处理,因此将来自应用y1、y2的数据结合。第三输入显示区域34中显示有与作为机器12的机器人b关联的机器图像46。因而,机器人b被用作第三输入结构。输出显示区域36中显示有与作为软件的应用y3关联的软件图像108、和与作为机器12的多功能一体机a关联的机器图像52。因而,应用y3和多功能一体机a被用作输出结构。而且,传感器x与应用y1、y2彼此连接。应用y1、y2与机器人b彼此连接。机器人b与应用y3及多功能一体机a彼此连接。传感器x例如是温度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等传感器,将表示探测结果或测定结果的数据输入至应用y1、y2。应用y1、y2与从传感器x输入有数据相应地执行关联于各自的处理。而且,对应用y1、y2关联有结合处理。因而,将来自应用y1的数据与来自应用y2的数据结合,并将表示此结合的结果的数据(以下称为“结合数据”)输入至机器人b。例如,执行数据的相加或相乘等作为结合处理。来自应用y1的数据是通过执行应用y1所生成的数据、或由应用y1所收集的数据等。来自应用y2的数据为通过执行应用y2所生成的数据、或由应用y2所收集的数据等。数据的结合例如既可由控制部22进行,也可通过使用应用y1、y2中的至少一个应用而进行,还可利用其他机器12或应用(例如具有结合数据的功能的机器12或应用)来进行。机器人b从第二输入结构接受结合数据,执行对机器人b所关联的处理,并将数据输入至应用y3和多功能一体机a。应用y3和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对各自所关联的输出处理。而且,图20中,将表示应用y1、y2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区域110显示于画面28。例如,当由用户指定了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或指定了软件图像104、106的至少一者,或指定了连结软件图像104、106与机器图像46的箭头时,显示控制部24使显示区域110显示于画面28。在显示区域110内,显示有与应用y1、y2关联的输入条件、传递内容、连接信息及运行状况。输入条件包含执行结合处理的条件。也可将三个以上的数据结合。例如,当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显示有与应用y4关联的软件图像时,将来自应用y1、y2、y4各自的数据结合,并将此结合数据输入至机器人b。图20所示的示例中,将来自多个软件的数据结合,但也可将来自多个机器12的数据结合,或也可将来自一个或多个软件的数据与来自一个或多个机器12的数据结合。而且,图20所示的示例中,在关联有结合处理的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中显示有软件图像104、106时,将结合处理关联于应用y1、y2,但也可利用其他方法将结合处理关联于结构。例如,如图20所示那样,也可在使连结软件图像104与机器图像46的线段、与连结软件图像106与机器图像46的线段在中途结合(汇流)时,将结合处理关联于应用y1、y2。例如,用户通过在画面28上进行操作而使两个线段结合。此时,对于与未将线段结合的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也可不关联结合处理。举出具体例进行说明,假设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显示有与应用y4关联的软件图像的情况下,当连结此软件图像与其他结构图像的线段未与其他线段结合时,来自应用y4的数据也不与来自其他结构的数据结合,而是被输入至下一结构。而且,也可对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以外的输入显示区域、或输出显示区域关联结合处理。也可对多个输入显示区域、或输入显示区域与输出显示区域这两者关联结合处理。例如,对由用户所指定的输入显示区域或输出显示区域关联结合处理。图20所示的示例中,在对输出显示区域36关联有结合处理的情况下,将来自应用y3的数据与来自多功能一体机a的数据结合。如上所述,能通过简便的操作而设定包含作为作用的结合处理的联动功能。以下,参照图21对包含比对处理的联动功能进行说明。图21中表示了画面28。例如,对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关联有作为作用的比对处理。因而,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显示有结构图像时,对来自与此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的数据执行比对处理。各结构图像的配置与图20所示的配置相同。由于对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关联有比对处理,因此将来自应用y1的数据与来自应用y2的数据比对。例如,执行数据的差量处理等作为比对处理。例如,运算来自应用y1的数据与来自应用y2的数据的差量,当此差量包含在预定的容许范围内时(例如5以内时),将比对数据输入至机器人b。此比对数据例如是表示差量的数据、或表示差量在容许范围内的数据等。表示容许范围的数值的单位是由成为比对处理的对象的数据的种类所决定。例如,在成为比对处理的对象的数据是温度数据的情况下,将温度的单位用作表示容许范围的数值的单位。也可将其他物理量的值或运算结果的数值等用作表示容许范围的数值。数据的比对例如既可由控制部22来进行,也可通过使用应用y1、y2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来进行,还可利用其他机器12或应用(例如具有比对数据的功能的机器12或应用)来进行。机器人b从第二输入结构接受比对数据,执行对机器人b所关联的处理,并将数据输入至应用y3和多功能一体机a。应用y3和多功能一体机a执行对各自所关联的输出处理。而且,图21中,将表示应用y1、y2的设定内容的显示区域112显示于画面28。例如,当由用户指定了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或指定了软件图像104、106的至少一者,或指定了连结软件图像104、106与机器图像46的箭头时,显示控制部24使显示区域112显示于画面28。在显示区域112内,显示有与应用y1、y2关联的输入条件、传递内容、连接信息及运行状况。输入条件包含执行比对处理的条件。也可将三个以上的数据比对。例如,在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内显示有与应用y4关联的软件图像时,将来自应用y1、y2、y4各自的数据比对。例如,运算三个数据中的两个数据的差量,并针对所有数据的组合来运算此差量。例如,在所有差量包含在容许范围内时,将比对数据输入至机器人b。图21所示的示例中,将来自多个软件的数据比对,但也可将来自多个机器12的数据比对,或也可将来自一个或多个软件的数据与来自一个或多个机器12的数据比对。而且,与结合处理同样,也可通过使线段结合(汇流)而对结构关联比对处理。此时,对于与未将线段结合的结构图像关联的结构,也可不关联比对处理。而且,也可对第二输入显示区域32以外的输入显示区域或输出显示区域关联比对处理。也可对多个输入显示区域、或输入显示区域与输出显示区域这两者关联比对处理。例如,对由用户所指定的输入显示区域或输出显示区域关联比对处理。图21所示的示例中,在对输出显示区域36关联有比对处理的情况下,将来自应用y3的数据与来自多功能一体机a的数据比对。如上所述,能够通过简便的操作来设定包含作为作用的比对处理的联动功能。除了所述示例以外,也可设定包含各种处理的组合的联动功能。例如,也可将提取处理、结合处理及比对处理予以组合。这样,通过将各种处理予以组合,能设定及执行多种联动功能。(功能管理表)以下,参照图22对作为功能管理信息的一例的功能管理表进行说明。图22中表示了功能管理表的一例。功能管理表中,作为一例,id、表示用于联动功能的结构的名称的信息、与表示联动功能的内容的信息彼此相对应。id“1”的联动功能是通过使用作为输入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与作为输出结构的演示文稿应用c而可执行的联动功能。id“2”的联动功能是通过使用作为输入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与作为输出结构的目标管理应用d而可执行的联动功能。id“3”的联动功能是通过使用作为输入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的本体部a1与作为输出结构的pc(e)而可执行的联动功能。id“4”的联动功能是通过使用作为输入结构的文档制作应用f与作为输出结构的票据应用g而可执行的联动功能。id“5”的联动功能是通过使用作为输入结构的多功能一体机a与作为输出结构的票据应用g而可执行的联动功能。id“1”~“5”的各联动功能是所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功能。id“6”的联动功能是通过使用作为输入结构的门开闭传感器与作为输出结构的照明装置而可执行的联动功能。所述联动功能是在门开闭传感器探测到门打开时,使照明装置点灯的功能。图22所示的各联动功能不过为一例,可设定除此以外的联动功能。作为一例,所述终端装置10是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协动来实现。具体而言,终端装置10具备未图示的cpu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读出未图示的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从而实现终端装置10的各部的功能。所述程序是经由光盘(compactdisc,cd)或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versatiledisk,dvd)等记录介质,或者经由网络(network)等通信路径而存储在存储装置中。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0的各部例如也可通过处理器、电子电路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等硬件资源(resource)而实现。在此实现中,也可利用存储器等元件。作为又一例,,终端装置10的各部也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等而实现。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