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8716发布日期:2019-04-05 21:2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领域传输容量的日益增长,传统的传输技术已很难满足传输容量及传输速度的要求。同时,随着各种智能终端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越来越轻薄便携,传统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的使用对于用户来说越来越不便捷。虽然wifi、蓝牙等无线电信号传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种不便,但是现有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技术在高速信号传输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其包括光接收单元和第一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信装置发送的光信号,所述第一切换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光信号将所述通信装置设定为切换目的地;

所述光接收单元包括准直透镜模组、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阵列透镜模组、光电二极管和电信号放大芯片;

所述准直透镜模组用于接收通信装置发送至自由空间中的光信号,并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整型后送入所述阵列透镜模组;所述阵列透镜模组用于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整理后送入所述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再送入所述电信号放大芯片进行放大,所述电信号放大芯片放大输出的信号送入外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还包括光纤,所述阵列透镜模组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准直透镜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透镜模组采用一个透镜,且对光路实现转折时,所述透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

经所述准直透镜模组准直后的光信号通过所述透镜的所述第三表面进入所述透镜,经所述第二表面反射后由所述第一表面透射出所述透镜,进入所述光电二极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的第二表面与光信号的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透镜模组采用一个透镜,且对光路实现直射时,所述透镜包括第四表面和第五表面;

经所述准直透镜模组准直后的光信号通过所述透镜的所述第五表面进入所述透镜,经所述第四表面透射出所述透镜,进入所述光电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还包括分波器,所述分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一路光信号分离成多路光信号进行传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装置,其包括光发射单元和第二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光发射单元用于发射光信号,所述第二切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与接收到所述光信号的通信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光发射单元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激光器驱动芯片、激光器、阵列透镜模组和准直透镜模组,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与激光器连接,所述激光器与阵列透镜模组连接;所述阵列透镜模组直接与准直透镜模组连接或者通过光纤与准直透镜模组连接;

外部载有信息的电信号输入至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激光器发光;光信号通过所述阵列透镜模组整理后通过光纤或直接进入所述准直透镜模组;所述准直透镜模组对传输过来的光信号进行准直后送入自由空间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装置还包括合波器,所述合波器用于将多路光信号合成为一路光信号进行发射。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装置还包括光纤,所述阵列透镜模组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准直透镜模组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通信终端、多个通信装置和总控装置;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通信装置包括光发射单元和第二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光发射单元用于发射光信号,所述第二切换控制单元控制与接收到所述光信号的通信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通信终端包括光接收单元和第一切换控制单元,所述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装置发射的光信号,所述第一切换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信号,将第一通信装置设定为切换目的地;

所述总控装置包括第三切换控制单元,所述第三切换控制单元用于从多个通信装置中接收第一通信装置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包含所述通信终端的身份识别信息,所述第三切换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向所述第一切换控制单元发送连接指令。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总控装置对通信装置和通信终端进行综合协调、控制,通信装置发射光信号,通信终端接收光信号,能够在不铺设线缆的情况下,实现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而且与现有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方式相比,光信号的传输能够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需求。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申请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申请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系统中阵列透镜模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系统中阵列透镜模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申请所揭示内容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申请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申请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申请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相同或类似标号的元件/构件是用来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的“多个”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关于本文中的“多组”包括“两组”及“两组以上”。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以细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一般而言,此类用语所修饰的细微变化或误差的范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2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10%,在部分实施例中可为5%或是其他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前述提及的数值可依实际需求而调整,并不以此为限。

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自由空间光通信是一种通过激光在大气信道中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间语音、数据、图像信息的双向通信技术。简言之,就是一种大气无线激光通信技术,其结合了光纤通信与微波通信的优点,既具有大通信容量、高速传输的优点,又不需要铺设光纤。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包括光接收单元11和第一切换控制单元12。其中,光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通信装置20发送的光信号,第一切换控制单元12根据所述光信号将所述通信装置20设定为切换目的地。光接收单元11包括准直透镜模组111、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阵列透镜模组112、光电二极管113和电信号放大芯片114。其中,基板包括但不限于pcb板、陶瓷基板等。

准直透镜模组111用于接收通信装置20发送至自由空间中的光信号,并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整型后送入阵列透镜模组112。阵列透镜模组112用于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整理后送入光电二极管113,光电二极管113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再送入电信号放大芯片114进行放大,电信号放大芯片114放大输出的信号可以通过引脚送入外部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透镜模组112和准直透镜模组111都可以对光信号进行双向传输,也都可以对光信号进行单向传输。阵列透镜模组112可以对光路实现转折或直射。

在本实施例中,准直透镜模组111采用一个或多个聚合透镜。

图2为本申请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中阵列透镜模组112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阵列透镜模组112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透镜。当阵列透镜模组112采用一个透镜,且对光路实现转折时,如图2所示,透镜包括第一表面1121、第二表面1122和第三表面1123。接收信号时,经准直透镜模组111准直后的光信号通过透镜的第三表面1123进入透镜,经第二表面1122反射后由第一表面1121透射出透镜,进入光电二极管113。优选地,透镜的第二表面1122与光信号的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图3为本申请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中阵列透镜模组112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当阵列透镜模组112采用一个透镜,且对光路实现直射时,如图3所示,透镜包括第四表面1124和第五表面1125。接收信号时,经准直透镜模组111准直后的光信号通过透镜的第五表面1125进入透镜,经第四表面1124透射出透镜,进入光电二极管113。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不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计算机和智能手表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中准直透镜模组111直接与阵列透镜模组112连接,用于光信号接收,能够取代铜线、背板等连接,提高通信速率,降低升级成本;还能够简化设计,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包括光接收单元11和第一切换控制单元12。其中,光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通信装置20发送的光信号,第一切换控制单元12根据所述光信号将所述通信装置20设定为切换目的地。光接收单元11包括准直透镜模组111、光纤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阵列透镜模组112、光电二极管113和电信号放大芯片114。准直透镜模组111通过光纤与阵列透镜模组112连接,光电二极管113的一端与阵列透镜模组112连接,其另一端与电信号放大芯片114连接。其中,基板包括但不限于pcb板、陶瓷基板等。

准直透镜模组111用于接收通信装置20发送至自由空间中的光信号,并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整型后通过光纤送入阵列透镜模组112。阵列透镜模组112用于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整理后送入光电二极管113,光电二极管113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再送入电信号放大芯片114进行放大,电信号放大芯片114放大输出的信号可以通过引脚送入外部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透镜模组112和准直透镜模组111都可以对光信号进行双向传输,也都可以对光信号进行单向传输。阵列透镜模组112可以对光路实现转折或直射。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透镜模组112和准直透镜模组111所采用的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也不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计算机和智能手表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中准直透镜模组111通过光纤与阵列透镜模组112连接,用于光信号接收,能够取代铜线、背板等连接,提高通信速率,降低升级成本;还能够简化设计,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还包括分波器,分波器采用对光波长进行分离的wdm器件。分波器用于将接收到的一路光信号分离成多路光信号进行传输。具体地,分波器设置在阵列透镜模组112与光电二极管113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终端10还包括对准组件,对准组件可以为定位销或定位孔,对准组件设置在基板上。对准组件的设置便于通信终端10与通信装置20进行对准从而有利于光通信效率。

具体使用时,通信终端10的光接收单元11的基板上设置定位销,通信装置20的光发射单元的基板上设置定位孔,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使用,使得通信终端10的光接收单元11与通信装置20上的光发射单元进行对准。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20,其包括光发射单元21和第二切换控制单元22。其中,光发射单元21用于发射光信号,第二切换控制单元22用于控制与接收到所述光信号的通信终端10建立连接。光发射单元21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激光器驱动芯片211、激光器212、阵列透镜模组112和准直透镜模组111,其中,激光器驱动芯片211与激光器212连接,激光器212与阵列透镜模组112连接。阵列透镜模组112直接与准直透镜模组111连接或者通过光纤与准直透镜模组111连接。其中,基板包括但不限于pcb板、陶瓷基板等。

外部载有信息的电信号输入至激光器驱动芯片211,激光器驱动芯片211驱动激光器212发光。光信号通过阵列透镜模组112整理后通过光纤或直接进入准直透镜模组111。准直透镜模组111对传输过来的光信号进行准直后送入自由空间进行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透镜模组112和准直透镜模组111都可以对光信号进行双向传输,也都可以对光信号进行单向传输。阵列透镜模组112可以对光路实现转折或直射。

在本实施例中,阵列透镜模组112和准直透镜模组111所采用的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阵列透镜模组112采用一个透镜,且对光路实现转折时,发射出的光信号通过透镜的第一表面1121进入透镜,经第二表面1122反射后由第三表面1123透射出透镜,进入准直透镜模组111。

当阵列透镜模组112采用一个透镜,且对光路实现直射时,发射出的光信号通过透镜的第四表面1124进入透镜,经第五表面1125透射出透镜,直接进入准直透镜模组11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装置20中光发射单元21直接或者通过光纤与准直透镜模组111连接,用于光信号发送,能够取代铜线、背板等连接,提高通信速率,降低升级成本;还能够简化设计,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装置20不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计算机和智能手表等。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通信装置20还包括合波器,合波器采用对光波长进行合成的wdm器件。合波器用于将多路光信号合成为一路光信号进行发射。具体地,分波器设置在激光器212与阵列透镜模组112之间。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通信终端10、多个通信装置20和总控装置30。其中,多个通信装置20中的第一通信装置20包括光发射单元21和第二切换控制单元22,光发射单元21用于发射光信号,第二切换控制单元22控制与接收到所述光信号的通信终端10建立连接。通信终端10包括光接收单元11和第一切换控制单元12,光接收单元1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装置20发射的光信号,第一切换控制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光信号,将第一通信装置20设定为切换目的地。总控装置30包括第三切换控制单元,第三切换控制单元用于从多个通信装置20中接收第一通信装置20的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中包含通信终端10的身份识别信息,第三切换控制单元根据切换请求向第二切换控制单元22发送连接指令。

基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由空间通信的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终端10、通信装置20和总控装置30,该通信系统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使用。通过总控装置30对通信装置20和通信终端10进行综合协调、控制,通信装置20发射光信号,通信终端10接收光信号,能够在不铺设线缆的情况下,实现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而且与现有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方式相比,光信号的传输能够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