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线自动收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834发布日期:2018-09-11 23:21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自动收纳耳机线的收线机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在耳机不使用时,为了防止耳机线凌乱,缠绕,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有手动缠绕收纳,或卷簧构成的自动收线机构收纳;手动缠绕收纳操作不便,容易松散;而卷簧构成的自动收线机构收纳要么结构复杂体积大,要么操作不便,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卷簧构成的自动收线机构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耳机线自动收线机构。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耳机线自动收线机构,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活动套接有用于卷绕耳机线的绕线轮,绕线轮的其中一侧面设有卷簧容腔,卷簧容腔中设有收线卷簧,收线卷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轴和卷簧容腔的侧壁 ;绕线轮的另一侧面与壳体之间设有电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轮的边缘处设有单向卡槽,在壳体上设有与绕线轮的单向卡槽配合卡接阻止收线的弹性锁舌机构,弹性锁舌机构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弹性锁舌机构从单向卡槽脱离解锁的按键。

所述的弹性锁舌机构包括有锁舌座、锁舌和复位弹簧;所述的锁舌座中设有供锁舌插入锁舌滑槽,锁舌插入在锁舌座的锁舌滑槽中;复位弹簧置于锁舌滑槽底部,对锁舌施加向绕线轮方向的弹力;所述的锁舌的侧边设有第一斜切面;所述的按键包括有键帽和连接在键帽底部的推杆,推杆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的锁舌的第一斜切面配合滑动面接触的第二斜切面。

所述的电刷机构包括有固定在绕线轮上的两组导电弹片,在壳体内侧面上设有与两组导电弹片弹性电连接的两组导电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锁舌机构与绕线轮的边缘处的单向卡槽配合,在耳机线拉出后自动锁止绕线轮,在需要收线时,按下按键后,弹性锁舌机构解锁,在收线卷簧的作用下绕线轮反转进行自动收线,操作方便,结构可靠,体积小,结构外形有利于蓝牙耳机外壳的更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锁舌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耳机线自动收线机构,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上活动套接有用于卷绕耳机线2的绕线轮3,绕线轮3的其中一侧面设有卷簧容腔31,卷簧容腔31中设有收线卷簧4,收线卷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轴11和卷簧容腔31的侧壁 ;绕线轮3的另一侧面与壳体之间设有电刷机构5;电刷机构5具体结构包括有固定在绕线轮3上的两组固定在同一同定板上的导电弹片51,在壳体1内侧面上设有与两组导电弹片51弹性电连接的两组导电环52。两组导电弹片51通过耳机线2与耳塞8电连接。所述的绕线轮3的边缘处设有单向卡槽32,在壳体1上设有与绕线轮3的单向卡槽32配合卡接阻止收线的弹性锁舌机构6,弹性锁舌机构6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弹性锁舌机构6从单向卡槽32脱离解锁的按键7。

所述的弹性锁舌机构6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锁舌座61、锁舌62和复位弹簧63;所述的锁舌座61中设有供锁舌62插入锁舌滑槽611,锁舌62插入在锁舌座61的锁舌滑槽611中;复位弹簧63置于锁舌滑槽611底部,复位弹簧63对锁舌62施加向绕线轮3方向的弹力,也即是在常态下62的锁舌62前端弹性抵接在绕线轮3的边缘处,以便与绕线轮3的单向卡槽32配合卡接;所述的锁舌62的侧边设有第一斜切面621;所述的按键7包括有键帽71和连接在键帽71底部的推杆72,推杆72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的锁舌的第一斜切面621配合滑动面接触的第二斜切面72。由于推杆72与锁舌62垂直,按压推杆72时,第二斜切面72与第一斜切面621配合,从而驱动锁舌62后退,达到解锁目的。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蓝牙耳机中时,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蓝牙耳机的主机外壳内,当用户需要使用耳机时,直接拉扯耳塞8就可以将耳机线2拉出,拉出所需长度之后,收线卷簧4储能,绕线轮3自动锁止;而当用户需要收纳时,按下按键7,锁舌62压缩复位弹簧63并从绕线轮3脱离,在收线卷簧4的作用下绕线轮3反转自动收线,操作方便,结构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