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等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537发布日期:2019-04-24 00:2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等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等化器。



背景技术:

等化器是扬声器音头中的精密部件,其作用不但是使声波导向、定向传播,而且可以增加声负载,提高声波的传播距离等。

现有的等化器一般是2D平面式设计,此种设计虽然降低了制作工艺难度,但由于其内部的气室通道转折幅度大,一般是90度转角,因此气流平顺效应在能量上的表现效果较差。

一些等化器由于内部气室通道长度不同,会产生相位差,在特定频率会产生相消性干涉,极易降低声波输出能量和带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等化器,提高了输出声波能量和带宽,气流平顺效应在能量上表现效果较好,导向和定向传播声波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扬声器等化器,包括等化器本体,等化器本体中心开设有通孔,等化器本体围绕通孔设置有若干个气室通道,气室通道包括入声通道、折射斜面及出声通道,折射斜面固定设置在入声通道和出声通道连接处,入声通道上开设有入声口,出声通道上开设有出声口,入声口围绕通孔呈圆形均匀分布,气室通道上方配套设置有遮盖板,遮盖板呈圆环状,且中心凸起并向两边倾斜过渡,入声口设置在遮盖板上。

进一步的,遮盖板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入声通道包括第一入声通道和第二入声通道,第一斜面设置有第一入声通道,第二斜面设置有第二入声通道,第一入声通道与第二入声通道相对间隔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出声通道包括第一出声通道和第二出声通道,第一出声通道与第一入声通道固定连接,第二出声通道与第二入声通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入声通道具体为入声筒。

进一步的,折射斜面与出声通道底面夹角范围为100-150度。

有益效果:

入声口围绕通孔呈圆形均匀分布,因此出声通道的长度均相同,不会产生相位差,这提高了输出声波能量和带宽;增设了折射斜面和遮盖板,使的气室通道内部转折平顺,由原本90度转角,变为斜进式,提高了声波在气室通道内的通过性,因此气流平顺效应在能量上的表现效果较好;同时遮盖板上设置了多种不同位置的入声口,提高了等化器的导向和定向传播声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室通道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通孔1,气室通道2,入声通道3,入声口31,第一入声通道32,第二入声通道33,折射斜面4,出声通道5,出声口51,第一出声通道52,第二出声通道53,遮盖板6,第一斜面61,第二斜面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扬声器等化器,包括等化器本体,所述等化器本体中心开设有通孔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等化器本体围绕通孔1设置有若干个气室通道2,气室通道2包括入声通道3、折射斜面4及出声通道5,折射斜面4固定设置在入声通道3和出声通道5连接处,入声通道3上开设有入声口31,出声通道5上开设有出声口51,入声口31围绕通孔1呈圆形均匀分布,气室通道2上方配套设置有遮盖板6,遮盖板6呈圆环状,且中心凸起并向两边倾斜过渡,入声口31设置在遮盖板6上。

使用时,入声口31的分布方式区别与现有的螺旋式分布,围绕通孔1呈圆形均匀分布,因此出声通道5的长度均相同,不会产生相位差,这提高了输出声波能量和带宽,声波从入声口31进入入声通道3内,在入声通道3和出声通道5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折射斜面4,经过折射斜面4的折射,声波可以平顺地进入出声通道5内,并最终从出声口51离开,由于增设了遮盖板6,遮盖板6呈圆环状,且中心凸起并向两边倾斜过渡,因此进入入声口31的声波经过遮盖板6倾斜面的调节,提高了声波在入声通道3内的通过性。

遮盖板6包括第一斜面61和第二斜面62,入声通道3包括第一入声通道32和第二入声通道33,第一斜面61设置有第一入声通道32,第二斜面62设置有第二入声通道33,第一入声通道32与第二入声通道33相对间隔均匀分布。

出声通道包括第一出声通道52和第二出声通道53,第一出声通道52与第一入声通道32固定连接,第二出声通道53与第二入声通道33固定连接。

入声通道3具体为入声筒,入声筒提高了声波的通过性。

折射斜面4与出声通道5底面夹角范围为100-150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