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6712发布日期:2019-03-05 18:0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耳机,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单一的喇叭单体来驱动,其优点在于耳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得更轻薄短小。然而,一个喇叭单体通常在特定的频率波段有良好的响应,但在其它的频率波段响应的表现往往不太理想。由于喇叭振膜的口径太小,其每次振动时,推动的空气量就很少,而低音量感,与喇叭推动的空气体积有直接关系。因此对一般耳机来说,通常在高频段的频率响应表现较佳,在中低频段的频率响应表现不佳。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耳机,以提高耳机的低频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低频声学效果的耳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形成容纳腔的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该耳机还包括低音管和收容于所述后声腔内的被动振膜,所述被动振膜将后声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低音管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所述低音管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内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壳上开设有低音管孔,所述低音管通过低音管孔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所述低音管设置为弯折形状。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壳的内侧表面凸起形成平面间隔壁,所述平面间隔壁、被动振膜和外壳共同围成低音管。

优选地,所述平面间隔壁设置为弯折形状。

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外壳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平衡所述被动振膜两侧声压的调音孔。

优选地,所述被动振膜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固定部、折环部和中央部,所述中央部表面结合有补强部。

优选地,位于所述后声腔的外壳内侧表面凸起形成环形凸缘,所述被动振膜的固定部与所述环形突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发声单元的前侧与前壳之间形成前声腔,所述发声单元的后侧与后壳之间形成后声腔。

优选地,所述被动振膜的材料可以是PET、PU或PE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声腔中设置被动振膜和低音管,提升耳机的低频声学效果,从而改善了耳机的低频音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如图1所示,该耳机包括围有容纳腔的外壳1以及收容于容纳腔内的发声单元2。发声单元2用于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发声单元2可以包括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振动系统包括用于发声的振膜。发声单元2的振膜将容纳腔分隔成前声腔3和后声腔,前声腔3通过出声孔5与外界连通,以使发声单元2产生的声音传输至外界。

具体地,外壳1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前壳和后壳,前壳设置于邻近发声单元2的振膜的前侧,前壳与发声单元2之间形成的空间为前声腔3。后壳设置于发声单元2上远离振膜的后侧,后壳与发声单元2之间形成的空间为后声腔。发声单元2也可以包括收容固定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的壳体,在壳体上可以设有开孔,以使振膜后侧的气流可以通过开孔与后声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还包括低音管6和被动振膜7,被动振膜7收容于后声腔内,并将后声腔分隔成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8。低音管6的一端与第一腔室4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当发声单元2工作发出声音时,振膜的运动会导致容纳腔内的空气被压缩和扩展,在气压变化的作用下,被动振膜7产生振动,推动第一腔室4的空气,这样就可以发出声音来。由于被动振膜7设置在耳机后部,这样,其振动面积做得比发声单元2的振膜大,推动空气的体积也随之增加,这就大大提升了耳机的低音的量感。同时,被动振膜的口径增加,还能够降低其谐振点频率,令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在发声时,获得更好的低音下潜深度。在中高音部分,由于发声单元自身的振幅较小,细微的气压变化不足以驱动被动振膜7,而较高的振动频率,也会令被动振膜7难于迅速做出反应,因此,被动振膜7对中高音频段没有效果,仅能提升耳机的低音效果。低音管6也能够增强耳机的低音音效,进一步提高音质的效果。

进一步地,低音管6收容于第一腔室4内部,第一腔室4处的外壳上开设有低音管孔9,低音管6通过低音管孔9与外界连通。优选地,低音管6设置为弯折结构以便延长其长度,提升低音效果。

外壳1与低音管6可以为相连通的两个结构,低音管6为向两侧延伸的管状结构。为了便于外壳1与低音管6的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低音管6与外壳1一体成型,如此,外壳1与低音管6的连接更为稳固,外型更为美观。

如图1所示,低音管6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容纳腔中,此时,低音管6仅是位于容纳腔中的低音腔。如此,低音腔和后声腔均设置在外壳1的容纳腔内。低音腔与第一腔室之间可以通过平面间隔壁10相隔离,平面间隔壁10由第一腔室4处的外壳内侧表面凸起形成,此时,平面间隔壁10、被动振膜7和外壳1共同围成低音管6。优选地,平面间隔壁10设置为弯折结构,使得低音管6最终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弯曲结构。

由于被动振膜7内没有驱动机构,它自身并不能发出声音,被动振膜7是由发声单体2的振膜策动空气,空气再驱动被动振膜7振动发出声音。本实施方式的耳机进一步地在第一腔室4和第二腔室8的外壳上分别开设调音孔11,调音孔11能够调节平衡被动振膜7两侧的气压,使被动振膜7易于振动发声。

本实施方式的被动振膜7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固定部、折环部和中央部,中央部表面结合有补强部。后声腔处的外壳1内侧表面凸起形成环状凸缘12,被动振膜7的固定部与环状凸缘固定连接。被动振膜7的材料可以是PET、PU或PEN,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