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波信号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0855发布日期:2019-07-06 11:2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波信号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波信号传感器。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的重中之重。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常常需要使用到相关的检测装置,电力载波信号传感器即是其中之一。

目前,市场上用于户外的载波信号传感器通常采用切口式高频磁芯电感耦合信号,但是受频段不同影响,而需要分高频(200MHZ)、中频(100MHZ)和低频(100KHZ)三类安装产品,导致安装现场工序复杂,安装难度极大,传感器之间的信号干扰又严重,通讯效果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波信号传感器,其高度集成,避免了多组重复安装工序,安装简易快捷,通讯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载波信号传感器,包括壳体、铁芯组、地线和三组信号接头,所述壳体外套接有抱箍,所述抱箍沿壳体的外周面锁紧,所述壳体可通过抱箍安装在电缆上,所述铁芯组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与铁芯组同轴设置且沿轴向具有可供电缆穿过的通孔,每组信号接头的一端均设有线圈,另一端伸出壳体,所述线圈绕设在铁芯组上;所述地线一端连接铁芯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沿外周面开设环形限位槽,所述抱箍安装在环形限位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铁芯组包括三个同轴设置的铁芯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地线一端通过接触片与铁芯组接触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接触片呈L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铁芯组与壳体之间封注有灌封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信号接头和地线均贯穿灌封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传感器采用三组信号接头,壳体与铁芯组的通孔穿接电缆,从而可以将电缆上三组频段的载波信号引入到铁芯组内,由铁芯对信号进行耦合,信号接头可外接检测设备,电缆上的耦合信号将传导至信号接头外接的检测设备,以一次性测量电缆上的三组频段的载波信号,提升了通讯效果,避免了重复多组安装传感器,节省了各方面成本,而且壳体能够被抱箍紧紧箍住,还能通过抱箍安装在电缆上,增强结构强度,使安装简易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载波信号传感器,包括壳体1、铁芯组2、地线3和三组信号接头4,壳体1外套接有抱箍9,所述抱箍9沿壳体1的外周面锁紧,所述抱箍9沿壳体1的外周面紧紧箍住壳体1,增强本传感器整体的结构强度,也可以方便随时拆卸,便于对本传感器进行维护,所述壳体1可通过抱箍9安装在电缆上,便于固定本传感器。

参见图3,所述壳体1沿外周面开设环形限位槽10,所述抱箍9安装在环形限位槽10内,防止抱箍9滑移脱离壳体1。

所述铁芯组2设置于壳体1内,壳体1与铁芯组2同轴设置且沿轴向具有可供电缆穿过的通孔5,本实施例中,铁芯组2包括三个同轴设置的铁芯环,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时,铁芯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地线3一端设有接触片7,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用于接地,接触片7呈L型,所述接触片7与铁芯组2上各铁芯环接触连接,可以保证高压引流;每组信号接头4的一端均设有线圈6,另一端伸出壳体1,所述线圈6绕设在铁芯组2上,三组信号接头4对应载波信号的频段不相同,分别为高频200MHZ、中频100MHZ和低频100KHZ,从而可以将电缆上三组频段的载波信号引入到铁芯内,由铁芯对信号进行耦合,信号接头可外接检测设备,电缆上的耦合信号将传导至信号接头外接的检测设备,以一次性测量电缆上的三组频段的载波信号。

结合图1和图2,铁芯组2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铁芯组2与壳体1之间封注有灌封胶8,起到耐高压防击穿保护的作用,信号接头4和地线3均贯穿灌封胶8。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