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浪涌电流防治的音量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9543发布日期:2019-08-03 16:0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浪涌电流防治的音量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量智能控制装置,特别的,是一种浪涌电流防治的音量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音响是通过功率放大器将音频经过放大然后经过扬声器输出的一种设备,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家用音响被广泛的使用,对于音量的控制通常采用前端的电位器与内部的控制电路配合:

孩童在玩耍的时候会随意拨动电位器,或者无意间碰触造成电位器滑动进而出现开机的时候声音过大的情况,由于开机电流会使内部的功放芯片不稳定因此很容易造成芯片过载的情况,且伤害最大的是扬声器,中部的线圈可能因为大电流而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浪涌电流防治的音量智能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浪涌电流防治的音量智能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插槽、控制盒、卡扣、接收器、双控旋钮、引导头,所述插槽嵌套固定在控制盒的右侧的,且内部金属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控制盒两侧的凹槽与卡扣紧密贴合,所述接收器契合在控制盒前端并与引导头相连接,所述引导头通过胶连接固定在双控旋钮的内孔,所述双控旋钮其内部结构包括:感应栓头、触点定位器、磁感应接头、电位器、外壳、旋头,所述感应栓头安设在触点定位器的左侧并与旋头的轴心相互嵌套,所述磁感应接头水平贯穿触点定位器的中心且通过胶连接加固,所述电位器通过后端的螺栓与外壳紧密贴合,所述外壳的内槽与旋头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栓头由动杆、二端内杆、定位触头、弹环、紧固座组成,所述动杆与右侧的二端内杆紧密贴合,且与触点定位器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所述定位触头焊接固定在二端内杆右侧表面,并与紧固座紧密贴合,所述弹环设有两个且安设在紧固座与动杆之间的凹槽,所述紧固座固定在电位器的左侧且二者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点定位器由中轴套环、衔接器、辅助底环、防护内环、固定壳组成,所述中轴套环焊接固定在衔接器连杆的中心,所述辅助底环水平固定在中轴套环的底部,且二者绕同一轴心旋转,所述防护内环紧密贴合在固定壳的内圈表面,所述固定壳紧密贴合在外壳的轴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感应接头由中柱、辅助嵌环、连轴套组成,所述中柱通过辅助嵌环与右侧的连轴套相连接,所述连轴套与电位器中部的旋杆相互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器由被动触点、槽座、磁板、摩擦顶片、连杆组成,所述被动触点焊接固定在槽座的外圈,所述连杆与顶部的磁板紧密贴合,所述摩擦顶片覆盖固定在磁板的上壁且通过胶连接,所述被动触点与固定壳外圈的导电圈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内环内圈带有摩擦小板设于其折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环为椭圆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柱外部设有多褶管嵌套在其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嵌环的左侧端头为活动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座内壁设有两根套环与磁板的套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优化后的音量智能调节器在关闭电源后内部的触点定位器使电位器复位避免开机的时候突然出现的浪涌电流使扬声器出现故障,进一步通过感应栓头让旋钮失去控制能力避免了孩童在玩耍的时候对音响旋钮乱旋使电位器精度造成破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进后通过对电位器回位以及复位的调节使其较少浪涌电流的影响,同时避免电位器被孩童玩耍的过程中失去精度从而造成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浪涌电流防治的音量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控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感应栓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点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磁感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槽座与磁板扣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触点定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插槽-1、控制盒-2、卡扣-3、接收器-4、双控旋钮-5、引导头-6、感应栓头-51、触点定位器-52、磁感应接头-53、电位器-54、外壳-55、旋头-56、动杆-511、二端内杆-512、定位触头-513、弹环-514、紧固座-515、中轴套环-521、衔接器-522、辅助底环-523、防护内环-524、固定壳-525、中柱-531、辅助嵌环-532、连轴套-533、被动触点-5221、槽座-5222、磁板-5223、摩擦顶片-5224、连杆-52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9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双控旋钮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浪涌电流防治的音量智能控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插槽1、控制盒2、卡扣3、接收器4、双控旋钮5、引导头6,所述插槽1嵌套固定在控制盒2的右侧的,且内部金属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控制盒2两侧的凹槽与卡扣3紧密贴合,所述接收器4契合在控制盒2前端并与引导头6相连接,所述引导头6通过胶连接固定在双控旋钮5的内孔所述双控旋钮5其内部结构包括:感应栓头51、触点定位器52、磁感应接头53、电位器54、外壳55、旋头56,所述感应栓头51安设在触点定位器52的左侧并与旋头56的轴心相互嵌套,所述磁感应接头53水平贯穿触点定位器52的中心且通过胶连接加固,所述电位器54通过后端的螺栓与外壳55紧密贴合,所述外壳55的内槽与旋头56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栓头51由动杆511、二端内杆512、定位触头513、弹环514、紧固座515组成,所述动杆511与右侧的二端内杆512紧密贴合,且与触点定位器52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所述定位触头513焊接固定在二端内杆512右侧表面,并与紧固座515紧密贴合,所述弹环514设有两个且安设在紧固座515与动杆511之间的凹槽,所述紧固座515固定在电位器54的左侧且二者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点定位器52由中轴套环521、衔接器522、辅助底环523、防护内环524、固定壳525组成,所述中轴套环521焊接固定在衔接器522连杆的中心,所述辅助底环523水平固定在中轴套环521的底部,且二者绕同一轴心旋转,所述防护内环524紧密贴合在固定壳525的内圈表面,所述固定壳525紧密贴合在外壳55的轴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感应接头53由中柱531、辅助嵌环532、连轴套533组成,所述中柱531通过辅助嵌环532与右侧的连轴套533相连接,所述连轴套533与电位器54中部的旋杆相互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器522由被动触点5221、槽座5222、磁板5223、摩擦顶片5224、连杆5225组成,所述被动触点5221焊接固定在槽座5222的外圈,所述连杆5225与顶部的磁板5223紧密贴合,所述摩擦顶片5224覆盖固定在磁板5223的上壁且通过胶连接,所述被动触点5221与固定壳525外圈的导电圈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内环524内圈带有摩擦小板设于其折角处,在旋转的时候能够对固定壳525内环磁板板面进行清理提高导磁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环514为椭圆结构,相对与圆形结构,椭圆弹环挤压的应力更小在调节的过程中嵌入更灵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柱531外部设有多褶管嵌套在其中,用于防尘保护避免出现异物阻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嵌环532的左侧端头为活动式结构,有利于中柱531与辅助嵌环532存在缝隙时候能够更好的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座5222内壁设有两根套环与磁板5223的套杆相连接,用于通电期间的旋转固定,以及断电时候脱离以便于通电的时候定位准确。

工作原理:

本装置的插槽1安装在控制盒2的后端,在连接的时候便于快速安装,两侧通过卡扣3进行契合,并且电路与接收器4相连接通过引导头6接受电信号的控制,与双控旋钮5相配合对音量的控制更加的灵活稳定。

双控旋钮5内部的感应栓头51安装在触点定位器52的左侧与磁感应接头53的中杆连接,然后进行控制电位器54,未开机的时候由于中部的感应栓头51内二端内杆512右侧的定位触头513没有受到拉力被弹环514的弹性从紧固座515顶开,感应栓头51无法与感应栓头51契合,因此在旋转的过程中旋头56处于空转的状态,防止孩童在玩耍的时候左右旋转造成的电位器54磨损以及损坏的情况,反之在通电的时候感应栓头51的内部部件相啮合进行传动控制。

通电的时候中轴套环521跟着电位器54旋转,衔接器522内的被动触点5221跟随着槽座5222旋转,并且内部的磁板5223吸附固定壳525内壁磁板的过程中,自身设计的两个卡杆会与槽座5222内的卡槽相契合,从而使被动触点5221跟随着旋转,断电后连接位置的结构分离两者则分离,从而使被动触点5221在断电的时候在设置的位置停留,而在通电后固定壳525内壁的磁板产生排斥反应在到达被动触点5221对应位置的时候则会相互吸附,以此来完成断电回位,得电复位的过程,在断电的时候电位器54回位能够有效避免浪涌电流对扬声器以及对内部功放芯片的冲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