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3400发布日期:2018-10-23 22:4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报警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家庭住宅、工厂仓库或办公场所等。以家庭住宅为例,用户会在住宅内安设有诸如烟雾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或防盗报警器等报警设备,报警设备在监测所处环境异常时通过鸣笛、语音播报等方式会发出警报,以引起居民注意。然而,当报警设备发出警报时,可能出现用户不在家的情况,用户难以及时获知异常状况,报警效果不佳。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一种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提升报警效果。

为了实现至少一个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报警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报警设备的处理器当报警流程启动时,分别采用近场通信方式和网络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确定成功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执行与确定的所述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采用至少两种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的步骤,包括:分别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近场通信链路和网络通信链路;如果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建立成功,通过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如果所述网络通信链路建立成功,通过所述网络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和所述网络通信链路均建立成功,且所述报警数据最先通过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停止通过所述网络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成功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的步骤,包括:所述报警设备的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报警数据采用的通信方式的标识;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确定成功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与确定的所述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的步骤,包括:如果确定的所述通信方式为网络通信方式,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向指定终端发送所述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指定终端为第二终端;所述向指定终端发送所述报警数据的步骤,包括:采用所述网络通信方式和/或所述近场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指定终端仍为第一终端;所述向指定终端发送所述报警数据的步骤,包括:采用短信通信方式和/或电话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采用短信通信方式和/或电话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短信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通过电话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与确定的所述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的步骤,包括:如果确定的所述通信方式为近场通信方式,判断在预设第三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语音播报所述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近场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或红外通信;所述网络通信方式包括移动互联网通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报警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数据发送模块,配置成当报警流程启动时,分别采用近场通信方式和网络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其中,所述通信方式包括近场通信方式或网络通信方式;通信确定模块,配置成确定成功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操作执行模块,配置成执行与确定的所述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发送模块配置成:分别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近场通信链路和网络通信链路;如果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建立成功,通过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如果所述网络通信链路建立成功,通过所述网络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停止模块,配置成如果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和所述网络通信链路均建立成功,且所述报警数据最先通过所述近场通信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停止通过所述网络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确定模块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报警数据采用的通信方式的标识;根据所述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确定成功将所述报警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执行模块包括:判断单元,配置成如果确定的所述通信方式为网络通信方式,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发送单元,配置成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向指定终端发送所述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指定终端为第二终端;所述发送单元配置成:采用所述网络通信方式和/或所述近场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指定终端仍为第一终端;所述发送单元配置成:采用短信通信方式和/或电话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配置成:通过短信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通过电话通信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配置成存储支持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配置成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配置成储存为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警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当报警流程启动时,采用至少两种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然后确定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进而执行与确定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上述报警方法能够采用两种通信方式给用户发送报警数据,并基于将报警数据成功发送给用户的通信方式执行相应的报警操作,也即能够根据实际通信情况执行不同的报警操作,以便于用户及时获知报警数据,有效提升报警效果。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警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报警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报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报警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报警设备,该报警设备可以为任何单独的报警设备,诸如烟雾报警器、防盗报警器或有毒气体报警器等,也可以为集成在某一系统上的报警部件,或者集成在某电子设备上的报警部件,该方法具体可以由报警设备的处理器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当报警流程启动时,分别采用近场通信方式和网络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在具体实现时,近场通信方式可以又称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具体可包括蓝牙通信或红外通信等,主要采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网络通信方式可以包括移动互联网通信、物联网等,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诸如,报警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直接与第一终端对接,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报警设备也可以将报警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将报警数据下发给第一终端。

上述第一终端即为用户终端,可以是相关人员的手机、ipad等便携智能终端,该相关人员可以为报警设备的管理者,也即能够对报警设备感测的异常情况采取措施的人员。诸如,报警设备安装于住宅内时,相关人员可以为该住宅的户主;报警设备安装于办公室内时,相关人员可以为在该办公室办公的人员。上述报警数据可以包含有警报提醒信息,也可以包含有具体的异常信息,诸如,当报警设备为烟雾报警器时,报警数据可以包括烟雾浓度;当报警设备为防盗报警器时,报警数据可以包括被不法分子入侵的时间、地点或入侵方式等。可以理解的是,报警数据的形式以及内容可以根据报警设备的具体用途而灵活设定,在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S104,确定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如果第一终端与报警设备相距较近,报警设备可以成功通过诸如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方式将报警数据发给第一终端,在将报警数据发送完毕时,由于近场数据传输方式通常快于其它通信方式,此时可以终断其它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的通信方式。如果第一终端与报警设备相距较远,报警设备无法通过近距离通信方式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因而网络通信方式能够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步骤S104有助于通过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判断第一终端是否与报警设备相距较近。

在确定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的通信方式时,报警设备可以根据数据传输情况自己判断,也可以根据第一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判断。具体的,报警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具体的,可以是处理器通过报警设备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携带有第一终端接收报警数据采用的通信方式的标识;然后根据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确定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也即,如果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为近距离传输标识,确定最先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近距离传输方式;如果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为远距离传输标识,确定最先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传输方式为远距离传输方式;诸如,当第一终端是以蓝牙传输方式接收到报警数据,则给报警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中携带有蓝牙标识,该蓝牙标识可以为预设字符或数字。

步骤S106,执行与确定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也即,执行与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诸如,如果确定将报警数据成功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为近场通信方式,比如报警终端成功通过蓝牙方式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用户的手机上,说明该用户位于住宅内,能够及时响应报警数据数据,或者能够进一步通过鸣笛、语音播报等方式提示用户。如果确定近场通信失败,将报警数据成功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为网络通信方式,说明用户与报警设备相距较远,才采用鸣笛、语音播报等方式都是无用的,因而可以进一步采用给用户的手机发短信、打电话或者给其它相关人员(诸如,用户的邻居、物业人员等)发送报警数据,以使引发警报的异常状况能够得以解决。

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法中,能够同时采用两种通信方式给用户发送报警数据,根据确定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从而基于将报警数据成功发送给用户的通信方式执行相应的报警操作,这种方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报警操作,以便于用户及时获知报警数据,有效提升了报警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执行上述步骤S102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分别建立电子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近场通信链路和网络通信链路;如果近场通信链路建立成功,通过近场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如果网络通信链路建立成功,通过网络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

以报警设备安装在住宅内为例进一步解释说明如下:如果用户位于住宅内,第一终端(也即,用户的手机等)距离报警设备较近,报警设备可以直接与第一终端近场通信,诸如报警设备可以直接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对接,将报警数据通过蓝牙通信链路发送给第一终端。如果用户位于住宅外,第一终端距离报警设备较远,报警设备无法再建立近场通信链路,难以再通过诸如蓝牙模块等方式将报警数据传送给第一终端,此时还能够通过网络通信链路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在实际应用中,报警设备可以直接与第一终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对接,也可以先将报警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将报警数据再发送给第一终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上可以设置有与服务器相关的报警APP,服务器在收到报警数据后,可以将报警数据下发至第一终端的报警APP。

考虑到当用户位于报警设备较近时,近场通信和网络通信均可传输数据,为了避免提示的繁琐,提升用户体验,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近场通信链路和网络通信链路均建立成功,且报警数据最先通过近场通信链路发送至第一终端,停止通过网络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可以理解的是,通常近场通信链路相较于网络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快,如果同时建立近场通信链路和网络通信链路,报警数据通常会最先通过近场通信链路发送至第一终端,此时可以终断网络通信链路,停止网络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避免第一终端在相隔较短的时间内接收到两份报警数据,用户体验不佳。

以下示例性列举当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为网络通信方式或近场通信方式时,执行相应的报警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为网络通信方式

如果报警设备是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说明近场通信方式发送数据失败,诸如,报警设备无法用蓝牙连接第一终端,因而可以判断相关人员与报警设备的相隔距离较远。诸如,如果该报警设备安装在住宅内,相关人员可能此时位于住宅外,为了能够及时应对异常状况,与网络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可参照如下:

(1)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

(2)如果否,向指定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指定终端为与第一终端不同的第二终端,该第二终端可以为用户设置的其它关联终端,诸如用户拥有的另一个手机,或者用户家人的手机,或者用户邻居的手机等智能设备。因而,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时,可以采用网络通信方式和/或近场通信方式向第二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指定终端仍为第一终端,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时,可以采用短信通信方式和/或电话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具体方式:首先通过短信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然后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通过电话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也即,电话呼叫第一终端。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直接采用电话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诸如,向第一终端自动发起电话呼叫,如果第一终端应答,则向第一终端发送(也即,播报)报警数据,如果第一终端未应答,则可以向第一终端通过短信通信方式发送报警数据。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用户未及时应答时,再次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示用户,提示报警效果。

(二)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为近场通信方式

如果报警设备是通过近场通信方式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诸如,通过蓝牙方式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说明相关人员与报警设备相距较近,能够及时对异常状况采取措施。为了能够及时应对异常状况,与网络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可参照如下:

(1)判断在预设第三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

(2)如果否,语音播报报警数据。在实际应用时,报警设备可以设置有用于播报语音的扩音器等。当然,报警设备也可以采用鸣笛等方式提示用户注意。

虽然用户位于住宅内,但可能没能及时留意第一终端的消息,因而可以通过广播等形式语音播报报警数据,以引起用户的注意,并及时采取措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报警方法,能够采用多种通信方式给用户发送报警数据,并根据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用户的通信方式确定相应的报警操作,以便于用户及时获知报警数据,有效提升了报警效果。

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进一步给出了一种报警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以蓝牙通信和移动互联网通信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2所示的另一种报警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当报警流程启动时,分别通过蓝牙通信方式和移动互联网通信方式给用户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步骤S204,根据用户终端基于报警数据的反馈信息,判断蓝牙通信方式是否成功;如果否,执行步骤S206,如果是,执行步骤S214。蓝牙通信方式的成功与否,能够说明用户是否与报警设备相距较近,报警设备可根据用户的距离远近而采取不同的报警策略。

步骤S206,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执行步骤S208;如果是,结束。

步骤S208,通过短信通信方式向用户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步骤S210,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执行步骤S212;如果是,结束。

步骤S212,通过电话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具体实施时,如果呼叫第一终端,第一终端不应答时,还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多次呼叫第一终端。

步骤S214,判断在预设第三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执行步骤S216;如果是,结束。

步骤S216,语音播报报警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时间、第二时间和第三时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根据需求而灵活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报警方法,报警设备能够针对蓝牙通信方式成功与否而采用相应的报警操作,如果蓝牙通信方式成功,说明用户与报警设备相距较近,因而可以在用户未及时响应时,采用语音播报等方式提示用户注意。如果蓝牙通信方式失败,说明用户与报警设备相距较远,因而可以在用户未及时响应时,采用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提示用户注意。上述方式有助于使用户及时获知报警数据,有效提升了报警效果。

对应于前述报警方法,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报警装置,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报警设备,该装置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302,配置成当报警流程启动时,采用至少两种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其中,通信方式包括近场通信方式或网络通信方式;

通信确定模块304,配置成确定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

操作执行模块306,配置成执行与确定的通信方式对应的报警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报警装置,能够采用两种通信方式给用户发送报警数据,并基于将报警数据成功发送给用户的通信方式执行相应的报警操作,也即能够根据实际通信情况执行不同的报警操作,有助于使用户及时获知报警数据,有效提升报警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发送模块302配置成:分别建立电子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近场通信链路和网络通信链路;如果近场通信链路建立成功,通过近场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如果网络通信链路建立成功,通过网络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信确定模块304配置成: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携带有第一终端接收报警数据采用的通信方式的标识;根据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标识,确定成功将报警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通信方式。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装置还包括:停止模块,配置成如果近场通信链路和网络通信链路均建立成功,且报警数据最先通过近场通信链路发送至第一终端,停止通过网络通信链路向第一终端传输报警数据。

参见图4所示的另一种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在图3的基础上,操作执行模块306包括:

指令判断单元3062,配置成如果确定的通信方式为网络通信方式,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

数据发送单元3064,配置成在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向指定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指定终端为第二终端;数据发送单元配置成:采用网络通信方式和/或近场通信方式向第二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指定终端仍为第一终端;数据发送单元配置成:采用短信通信方式和/或电话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具体实施时,数据发送单元进一步配置成:通过短信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通过电话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报警数据。

如果确定的通信方式为近场通信方式,操作执行模块306还可以配置成判断在预设第三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第一终端下发的用户指令;如果否,语音播报报警数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警设备,报警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配置成存储支持处理器执行前述任一项报警方法的程序,处理器配置成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图5示出的是与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报警设备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510、存储器520、输入单元530、显示单元540、传感器550、音频电路5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570、处理器580、以及电源5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为一种报警设备的结构示例,图5中示出的报警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报警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5对报警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510可配置成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5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5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5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520可配置成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5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报警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5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报警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530可配置成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报警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530可包括触控面板5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32。触控面板5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531上或在触控面板5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5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580,并能接收处理器5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531。除了触控面板531,输入单元5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5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5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540可配置成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报警设备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540可包括显示面板5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531可覆盖显示面板541,当触控面板5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5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5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5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5中,触控面板531与显示面板5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报警设备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531与显示面板541集成而实现报警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报警设备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5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541的亮度。音频电路560、扬声器561,传声器562可提供用户与报警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5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561,由扬声器5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5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5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580处理后,经RF电路5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报警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520以便进一步处理。

蓝牙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报警设备通过蓝牙模块570可以与用户终端蓝牙通信。虽然图5示出了蓝牙模块570,此外,蓝牙模块还可以为WIFI模块等。处理器580是报警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报警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20内的数据,执行报警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报警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5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5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处理器580可以集成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80中。

报警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5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报警设备的具体报警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前述任一项报警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报警方法、装置以及报警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工业实用性:

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报警设备够根据实际通信情况执行不同的报警操作,有助于用户及时获知报警数据,能够有效提升报警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