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2308发布日期:2019-03-19 23:3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终端领域中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拍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移动终端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移动终端可以提供自动拍照模式或用户可以手动设置拍照参数的模式。

当被拍摄物体周围的光线较暗,或用户拍照时抖动严重,使用移动终端的自动拍照模式所得到的照片效果往往较差。如图1所示,当用户拍照时手部有抖动时,拍出来的照片比较模糊。如图2所示,当光线较差时,拍出来的照片噪点严重。虽然现有的移动终端也提供了手动设置拍照参数的模式,由于普通用户对拍照技术不够了解,因此很难根据不同的场景手动设置各种拍照参数。因此,采用现有的移动终端的自动拍照模式进行拍照时,图像的拍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能够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照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所述移动终端确定当前的拍照模式,所述拍照模式包括拍照状态和拍照场景,所述拍照状态包括手持状态或脚架状态,所述拍照场景包括光源场景或暗场场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拍照模式,确定曝光参数序列,所述曝光参数序列包括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至少两个曝光参数,所述曝光参数用于控制拍照时所述移动终端的进光量;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获取至少两个图像;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拍照模式,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中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合成处理,以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所述目标图像。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之前,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输入的相机启动指令,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预览摄像头实时获取的图像。相应地,用户可以启动移动终端的相机,并通过该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预览摄像头实时获取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图像可以理解为当移动终端的相机打开时直接采集到的图像,或者可以理解为用户按下快门后拍得的第一个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触发事件或第二预设时长,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理解为预先设置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并将该当前预览的图像确定为该第一图像。

例如,该移动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用户对快门(拍照)按钮所在位置的点击操作时,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第二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并将该当前预览的图像确定为该第一图像。

例如,该移动终端可以在启动拍照功能后启动定时器,该定时器时长为5s,当该定时器超时,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拍照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拍照模式指令,该拍照模式指令用于指示用户指定的拍照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图像自动确定拍照模式。具体地,移动终端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第一图像确定当前拍照的拍照状态和/或拍照场景。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拍照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一时长内传感器采集的多个传感数据,确定该拍照状态,该传感数据用于表示该移动终端与水平或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

例如,若该多个传感数据的平均值(或极大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数值,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照状态为手持状态;若该多个传感数据的平均值(或极大值)小于该第一数值,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照状态为脚架状态。

可选地,该传感器可以为陀螺仪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其他能够获取到该移动终端与水平或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的传感数据的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拍照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图像的亮度值,确定该拍照场景。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图像中亮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数值的像素的个数,确定该拍照场景。

例如,若该第一图像中亮度值大于该第二数值的像素的个数与所有像素的个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比例值,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照场景为光源场景。若该第一图像中亮度值大于该第二数值的像素的个数与所有像素的个数的比值小于该比例值,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照场景为暗场场景。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的拍照模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的拍照模式下,该移动终端如何根据该第一图像和该拍照模式,确定该曝光参数序列。

应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中仅示例性以该曝光参数包括曝光时长和感光度为例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曝光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值,例如光圈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拍照模式一:脚架、光源模式。

若该拍照场景为光源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中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该第一图像中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和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的第一曝光参数和第二曝光参数。

其中,该第一区域包括该第一图像中像素值最高的至少两个像素,该第二区域包括该第一图像中像素值最低的至少两个像素。采用该第一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一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一像素阈值,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像素阈值。采用该第二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二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二像素阈值,该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像素阈值。其中,该第一像素阈值大于该第二像素阈值,且该第一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早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

若该拍照状态为脚架状态,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感光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感光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像素个数的比值,作为一种可能的替换方式,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也可以替换为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一区域为过曝光区域,需要压低该第一区域的亮度,同样地,该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二区域为欠曝光区域,需要提高该第二区域的亮度。

由于在光源场景下图像中像素的亮度分布范围比较大,可能出现过曝光或者欠曝光的情况,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来压低过曝光区域(第一区域)的亮度,并通过第二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提高欠曝光区域(第二区域)的亮度,从而能够合成出一张高动态范围的图像,使得图像中该亮的区域亮、该暗的区域暗、且图像中的细节更加丰满。

应理解,图像的像素值分为0到255共256个数值,数值越大,代表的亮度越高。其中,0代表纯黑色的最暗区域,255表示最亮的纯白色,而中间的数字就是不同亮度的灰色。

例如,假设该第一图像的曝光时长为1s,感光度为100,且该第一图像中包括6个像素点,像素值分别为5、5、60、80、250、250。第一区域包括像素值最大的2个像素,即该第一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为250,第二区域包括像素值最小的2个像素,即该第二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为5。

应理解,曝光参数包括曝光时长与感光度时,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理解为曝光时长与感光度的乘积。

假设该第一像素阈值为200,由于该第一区域中像素的平均值为250,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200*100/250=80。

假设该第二像素阈值为30,由于该第二区域中像素的平均值为5,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30*100/5=600。

由于在相同的进光量下,感光度较小图像的图像噪声较小、拍摄效果较好,在脚架模式下,移动终端的稳定度较好,因此,在脚架模式下,该移动终端将曝光参数中的感光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感光度。

也就是说,在脚架状态下,该移动终端通过较小的感光度和较长的曝光时长获取图像,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曝光时长依次增加,或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感光度依次增加。

例如,假设该预设感光度为200,那么该第一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0.5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16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3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200。

可选地,该曝光参数序列还可以包括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该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晚于该第一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且早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

可选地,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依次增加。也就是说,该曝光序列中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最小、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最大。在该第一曝光参数和该第二曝光参数之间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使得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依次增加,避免后续合成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连续的两个图像之间差异性较大,影响图像的合成效果。

可选地,该曝光序列中任意两个曝光参数的进光量的差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假设该第一曝光参数与该第二曝光参数之间包括一个第四曝光参数,该第一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为0.5s、感光度为16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为3s、感光度为200,则该第四曝光参数可以设置为1s、感光度为180。

又例如,假设该第一曝光参数与该第二曝光参数之间包括两个第四曝光参数,该第一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为0.5s、感光度为16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为3s、感光度为200,则第一个第四曝光参数可以设置为1s、感光度为180,第二个第四曝光参数可以设置为2s、感光度为180。

可选地,若采用该移动终端的最大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二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值仍然小于该第二像素阈值,也就是说,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仍然不理想,这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第二曝光参数之后再补充至少一个第二曝光参数(例如图6中斜杠阴影所示的第二曝光参数),用于提亮该欠曝光区域的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在光源场景下,通过设置不同的曝光参数,获得同一拍照对象的不同曝光水平的图像,其中,第一曝光参数用于恢复图像中亮区的图像细节,第二曝光参数用于恢复图像中暗区的图像细节,将通过不同曝光参数获得的图像进行合成,最终的图像能够使全局细节和亮度都达到均衡的水平,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在脚架状态下,在相同的进光量下,设置较长的曝光时长和较小的感光度,能够进一步降低图像的噪声,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拍照模式二:手持、光源模式。

若该拍照场景为光源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中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该第一图像中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和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的第一曝光参数和第二曝光参数。

其中,该第一区域包括该第一图像中像素值最高的至少两个像素,该第二区域包括该第一图像中像素值最低的至少两个像素,采用该第一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一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一像素阈值,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像素阈值。采用该第二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二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二像素阈值,该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像素阈值。其中,该第一像素阈值大于该第二像素阈值,且该第一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早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

若该拍照状态为手持状态,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参考曝光参数,且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曝光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曝光时长。该参考曝光参数为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拍照时间最早的曝光参数,该参考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大于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且小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像素个数的比值,作为一种可能的替换方式,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也可以替换为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一区域为过曝光区域,需要压低该第一区域的亮度,同样地,该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或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二预设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二区域为欠曝光区域,需要提高该第二区域的亮度。

例如,假设该第一图像的曝光时长为1s,感光度为100,且该第一图像中包括如图5所示的6个像素点,像素值分别为5、5、60、80、250、250。第一区域包括像素值最大的2个像素,即该第一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为250,第二区域包括像素值最小的2个像素,即该第二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为5。

应理解,曝光参数包括曝光时长与感光度时,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理解为曝光时长与感光度的乘积。

假设该第一预设像素阈值为200,由于该第一区域中像素的平均值为250,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200*100/250=80。

假设该第二预设像素阈值为30,由于该第二区域中像素的平均值为5,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30*100/5=600。

由于在手持模式下容易产生抖动,因此,该移动终端将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曝光时长。

也就是说,在手持状态下,该移动终端通过较小的曝光时长和较大的感光度获取图像,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曝光时长依次增加,和/或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感光度依次增加。

例如,假设该预设曝光时长为1s,那么该第一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0.2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40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0.5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1200。

又例如,假设该第一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为0.2s、感光度为40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为0.5s、感光度为1200,则在该第一曝光参数之前可以设置参考曝光参数,该参考曝光参数例如可以为0.3s、感光度为800。

可选地,该曝光参数序列还可以包括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该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晚于该第一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且早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

可选地,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依次增加。也就是说,该曝光序列中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最小、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最大。在该第一曝光参数和该第二曝光参数之间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使得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依次增加,避免后续合成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连续的两个图像之间差异性较大,影响图像的合成效果。

可选地,若采用该移动终端的最大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二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仍然小于第二预设像素阈值,也就是说,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仍然不理想,这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第二曝光参数之后再补充至少一个第二曝光参数(例如图7中斜杠阴影所示的第二曝光参数),用于提亮该欠曝光区域的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由于在光源场景下图像中像素的亮度变化较大,可能出现过曝光或者欠曝光的情况,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来压低过曝光区域的亮度,并通过第二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提高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从而能够合成出一张高动态范围的图像,使得图像中该亮的区域亮、该暗的区域暗、且图像中的细节更加丰满。

此外,由于在手持模式下,移动终端的稳定度不佳,容易抖动,而抖动会使拍出的图像模糊,且抖动会导致连续拍摄的多张图像无法对齐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将曝光时长设置的尽可能小,以避免抖动导致的图像模糊,且需要在曝光序列的最前端设置参考曝光参数,采用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用于后续拍摄的图像进行对齐。

可选地,脚架状态下该曝光参数序列中包括的曝光参数的个数可以大于该手持状态下该曝光参数序列中包括的曝光参数的个数。

拍照模式三:脚架、暗场模式。

若该拍照场景为暗场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和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的多个第三曝光参数。

其中,采用该第三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三像素阈值,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预设像素阈值。

若该拍照状态为脚架状态,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感光度均小于或等于预设感光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像素个数的比值,作为一种可能的替换方式,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也可以替换为该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预设的第三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一图像为欠曝光图像,需要提高该第一图像的亮度。

例如,假设该第一图像的曝光时长为1s,感光度为100,且该第一图像中包括如图5所示的6个像素点,像素值分别为5、5、60、80、250、250,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为108。

应理解,曝光参数包括曝光时长与感光度时,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理解为曝光时长与感光度的乘积。

假设该第三像素阈值为128,由于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为108,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三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200*100/250=118。

由于在相同的进光量下,感光度较小图像的图像噪声较小、拍摄效果较好,在脚架模式下,移动终端的稳定度较好,因此,在脚架模式下,该移动终端将曝光参数中的感光度设置为小于第一预设感光度,通过较小的感光度和较长的曝光时长获取到的图像。

综上所述,假设该第一预设感光度为100,那么该第三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1.2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1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由于在暗场场景下,光线较弱,图像亮度较差,不会出现过曝光的情况,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个第三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提高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从而提高图像的亮度,使得图像中的细节部分更加丰满,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在脚架状态下,在相同的进光量下,设置较长的曝光时长和较小的感光度,能够进一步降低图像的噪声,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拍照模式四:手持、暗场模式。

若该拍照场景为暗场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和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的多个第三曝光参数。

其中,采用该第三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三像素阈值,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三像素阈值。

若该拍照状态为手持状态,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参考曝光参数,且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曝光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曝光时长,其中,该参考曝光参数为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拍照时间最早的曝光参数,该参考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与该第三曝光参数的进光量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由于在暗场场景下,光线较弱,图像亮度较差,不会出现过曝光的情况,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个第三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提高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从而提高图像的亮度,使得图像中的细节部分更加丰满,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此外,由于在手持模式下,移动终端的稳定度不佳,容易抖动,而抖动会使拍出的图像模糊,且抖动会导致连续拍摄的多张图像无法对齐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将曝光时长设置的尽可能小,以避免抖动导致的图像模糊,且需要在曝光序列的最前端设置参考曝光参数,采用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用于后续拍摄的图像进行对齐。

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的拍照模式下,该移动终端如何基于该至少两个图像中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合成处理,以获取目标图像。

拍照模式一:脚架、光源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n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在拍照模式一下,该合成处理包括像素叠加处理和图像融合处理。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n个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得到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i的取值为2、3、…、n;该终端设备对该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和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结束合成处理;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当i的取值为2时,前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可以理解为第1个候选目标图像、前1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第1个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对该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可以理解为该移动终端根据该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的第一预设权重和该第i个图像的第二预设权重,对该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该第一预设权重与该第二预设权重的和大于1且小于2。

例如,该第一预设权重等于1,该第二预设权重大于0且小于1;或该第一预设权重和该第二预设权重均大于0且小于1。

例如,假设第1个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第一行、第一列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为60,该第一预设权重为1,第二个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的像素值为80,该第二预设权重为0.4,则对该第1个图像和该第2个图像进行像素值叠加处理后,得到的前2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的第一个像素的像素值为60*1+80*0.4=9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该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结果中的像素的权重和该第i个图像中的像素的权重,该第一预设规则包括距离亮度中心(例如,像素值为128的像素)越近的像素的权重越大,距离亮度中心越远的像素的权重越小;根据该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结果中的像素的权重和该第i个图像中的像素的权重,对该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

又例如,假设前2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的第一个(第一行、第一列对应的像素)像素的像素值为92、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得到前2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的第一个像素的权重为0.6,该第2个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的像素值为80,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得到该第二个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的权重为0.4,则对该前2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和该第2个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时,先将两个图像的权重归一化(0.6:0.4=3/5:2/5),然后进行叠加,即该第2个目标候选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的像素值为3/5*92+2/5*80=87.2。

也就是说,该移动终端先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n个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能够提高图像的亮度,然后对前i个图像的叠加处理结果与该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能够使全图各个区域向亮度中心靠近。最终提高合成后的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例子仅以第1个图像和第2个图像中的一个相应位置的像素点为例,对像素叠加处理过程和图像融合处理过程进行示例性描述,两个图像之间相应位置的像素点的处理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该移动终端在该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对前i个图像的合成结果和该n图像中的第i+1个图像进行合成处理,得到第i+1个候选目标图像;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1个候选目标图像和该第二提示信息。

可选地,若该移动终端在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第n个候选目标图像之后的该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用户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将该第n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换句话说,在该移动终端依次对该至少两个图像进行合成处理的过程中,每进行一次合成,会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次合成的合成处理结果,并提示用户是否将该次合成的合成结果作为目标图像输出,若在提示用户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将该次得到的合成结果作为目标图像输出,否则继续对下一个图像进行合成,直至最后一个合成完成。

可选地,在该移动终端对该第1个图像和该第2个图像进行合成处理之前,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1个图像;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1个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若该移动终端在该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进行对该第1个图像和该第2个图像的合成处理。

拍照模式二:手持、光源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n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在拍照模式一下,该合成处理包括图像配准处理、像素叠加处理和图像融合处理。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基于该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对该n个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得到第i个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该终端设备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得到第i个像素叠加处理结果,i的取值为2、3、…、n;该终端设备对该第i个像素叠加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像素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和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结束合成处理;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拍照模式二与拍照模式一的区别在于,在拍照模式二下,由于该移动终端为手持状态,因此,在每合成一个图像之前,需要将该图像与通过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参考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以避免由于手持带来的帧间抖动,即除该参考图像外的图像都需要与该参考图像对齐。

此外,图像配准处理后可能会存在配准无效区域,可以对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进行裁剪和放大操作,以去掉边缘非对齐的区域。

具体地,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图像配准方法进行图像配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由于手持状态下可能存在抖动模糊,因此,在合成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对每个图像进行锐化处理,以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应理解,拍照模式二下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和图像融合处理过程均与拍照模式一中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相同,具体处理可以参照拍照模式一,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拍照模式三:脚架、暗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n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在拍照模式一下,该合成处理包括像素叠加处理。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n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得到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i的取值为2、3、…、n;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和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结束合成处理;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应理解,拍照模式三下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与拍照模式一中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相同,具体处理可以参照拍照模式一,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拍照模式四:手持、暗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n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在拍照模式一下,该合成处理包括图像配准处理和像素叠加处理。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基于该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对该n个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得到第i个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该移动终端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得到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i的取值为2、3、…、n;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和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结束合成处理;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应理解,拍照模式三下的图像配准处理过程和像素叠加处理过程与拍照模式一中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相同,具体处理可以参照拍照模式一,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s210至s250的拍照过程中,该移动终端还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提示如图10中所示的拍照倒计时,该拍照定时器用于指示用户拍照过程中处理图像的剩余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240之前,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至少两个图像,并检测用户根据该至少两个图像输入的图像选取指令,该图像选取指令用于指示用户从该至少两个图像中选取的多个图像。相应地,s240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该图像选取指令,对该多个图像进行合成处理,以获取目标图像。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输出该目标图像,可以理解为该移动终端可以将该目标图像最为本次拍照最终保存至图库的图像。换句话说,该移动终端可以将该目标图像保存至存储器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拍照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拍照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拍照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拍照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拍照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拍照方法。

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传感数据,通过显示屏向用户呈现显示界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抖动模糊图像;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欠曝光图像;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所适用于的移动终端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图像的像素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模式一的曝光参数序列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模式二的曝光参数序列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模式三的曝光参数序列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模式四的曝光参数序列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览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预览界面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提示信息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过程中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过程中的另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过程中的又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过程中的又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提示信息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拍照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移动终端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车联网终端、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卡、电视机顶盒(settopbox,stb)、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equipment,cpe)和/或用于在无线系统上进行通信的其它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例性架构,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以下部件。

a.rf电路110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noise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等。

b.存储器120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移动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c.其他输入设备130

其他输入设备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0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他输入设备130与i/o子系统170的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171相连接,在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171的控制下与处理器180进行信号交互。

d.显示屏140

显示屏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100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具体的显示屏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以及触控面板142。其中显示面板14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触控面板142,也称为触摸屏、触敏屏等,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42上或在触控面板142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能够处理的信息,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42,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142。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42可覆盖显示面板141,用户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41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等),在显示面板141上覆盖的触控面板142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142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操作后,通过i/o子系统170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180根据用户输入通过i/o子系统170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42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移动终端1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42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e.传感器150

传感器150可以为一种或多种,例如,该可以包括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

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

此外,移动终端100还可配置的重力感应器(也可以称为重力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f.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

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8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移动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

g.i/o子系统170

i/o子系统170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171、传感器控制器172、显示控制器173。可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171从其他输入设备13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其他输入设备130发送信号,其他输入设备13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值得说明的是,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171可以与任一个或者多个上述设备连接。所述i/o子系统170中的显示控制器173从显示屏14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显示屏140发送信号。显示屏140检测到用户输入后,显示控制器173将检测到的用户输入转换为与显示在显示屏140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传感器控制器172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15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150发送信号。

h.处理器180

处理器180是移动终端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可选地,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

可选地,摄像头在移动终端100的上的位置可以为前置的,也可以为后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单摄像头、双摄像头或三摄像头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三摄像头,其中,一个为主摄像头、一个为广角摄像头、一个为长焦摄像头。

可选地,当移动终端100包括多个摄像头时,这多个摄像头可以全部前置,或者全部后置,或者一部分前置、另一部分后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尽管未示出,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拍照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例如,该方法200可以应用于上述移动终端100中。

s210,移动终端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

可选地,在s210之前,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输入的相机启动指令,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预览摄像头实时获取的图像。相应地,用户可以启动移动终端的相机,并通过该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预览摄像头实时获取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图像可以理解为当移动终端的相机打开时直接采集到的图像,或者可以理解为用户按下快门后拍得的第一个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s210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触发事件或第二预设时长,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理解为预先设置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并将该当前预览的图像确定为该第一图像。

例如,该移动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用户对快门(拍照)按钮所在位置的点击操作时,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第二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并将该当前预览的图像确定为该第一图像。

例如,该移动终端可以在启动拍照功能后启动定时器,该定时器时长为5s,当该定时器超时,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

s220,该移动终端确定当前的拍照模式。该拍照模式包括拍照状态或拍照场景。该拍照状态包括手持状态或脚架状态。该拍照场景包括光源环境或暗场环境。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拍照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拍照模式指令,该拍照模式指令用于指示用户指定的拍照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图像自动确定拍照模式。具体地,移动终端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第一图像确定当前拍照的拍照状态和/或拍照场景。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拍照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一时长内传感器采集的多个传感数据,确定该拍照状态,该传感数据用于表示该移动终端与水平或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

例如,若该多个传感数据的平均值(或极大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数值,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照状态为手持状态;若该多个传感数据的平均值(或极大值)小于该第一数值,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照状态为脚架状态。

可选地,该传感器可以为陀螺仪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或其他能够获取到该移动终端与水平或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的传感数据的传感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拍照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图像的亮度值,确定该拍照场景。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图像中亮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数值的像素的个数,确定该拍照场景。

例如,若该第一图像中亮度值大于该第二数值的像素的个数与所有像素的个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比例值,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照场景为光源场景。若该第一图像中亮度值大于该第二数值的像素的个数与所有像素的个数的比值小于该比例值,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照场景为暗场场景。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的拍照模式。

s230,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和该拍照模式,确定曝光参数序列。该曝光参数序列包括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至少两个曝光参数,该曝光参数用于控制拍照时该移动终端的进光量。

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的拍照模式下,该移动终端如何根据该第一图像和该拍照模式,确定该曝光参数序列。

应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中仅示例性以该曝光参数包括曝光时长和感光度为例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曝光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值,例如光圈值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拍照模式一:脚架、光源模式。

若该拍照场景为光源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中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该第一图像中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和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的第一曝光参数和第二曝光参数。

其中,该第一区域包括该第一图像中像素值最高的至少两个像素,该第二区域包括该第一图像中像素值最低的至少两个像素。采用该第一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一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一像素阈值,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像素阈值。采用该第二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二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二像素阈值,该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像素阈值。其中,该第一像素阈值大于该第二像素阈值,且该第一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早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

若该拍照状态为脚架状态,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感光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感光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像素个数的比值,作为一种可能的替换方式,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也可以替换为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一区域为过曝光区域,需要压低该第一区域的亮度,同样地,该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二区域为欠曝光区域,需要提高该第二区域的亮度。

由于在光源场景下图像中像素的亮度分布范围比较大,可能出现过曝光或者欠曝光的情况,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来压低过曝光区域(第一区域)的亮度,并通过第二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提高欠曝光区域(第二区域)的亮度,从而能够合成出一张高动态范围的图像,使得图像中该亮的区域亮、该暗的区域暗、且图像中的细节更加丰满。

应理解,图像的像素值分为0到255共256个数值,数值越大,代表的亮度越高。其中,0代表纯黑色的最暗区域,255表示最亮的纯白色,而中间的数字就是不同亮度的灰色。

例如,假设该第一图像的曝光时长为1s,感光度为100,且该第一图像中包括如图5所示的6个像素点,像素值分别为5、5、60、80、250、250。第一区域包括像素值最大的2个像素,即该第一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为250,第二区域包括像素值最小的2个像素,即该第二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为5。

应理解,曝光参数包括曝光时长与感光度时,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理解为曝光时长与感光度的乘积。

假设该第一像素阈值为200,由于该第一区域中像素的平均值为250,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200*100/250=80。

假设该第二像素阈值为30,由于该第二区域中像素的平均值为5,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30*100/5=600。

由于在相同的进光量下,感光度较小图像的图像噪声较小、拍摄效果较好,在脚架模式下,移动终端的稳定度较好,因此,在脚架模式下,该移动终端将曝光参数中的感光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感光度。

也就是说,在脚架状态下,该移动终端通过较小的感光度和较长的曝光时长获取图像,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曝光时长依次增加,或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感光度依次增加。

例如,假设该预设感光度为200,那么该第一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0.5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16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3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200。

可选地,该曝光参数序列还可以包括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该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晚于该第一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且早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

可选地,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依次增加。也就是说,该曝光序列中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最小、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最大。在该第一曝光参数和该第二曝光参数之间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使得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依次增加,避免后续合成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连续的两个图像之间差异性较大,影响图像的合成效果。

可选地,该曝光序列中任意两个曝光参数的进光量的差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假设该第一曝光参数与该第二曝光参数之间包括一个第四曝光参数,该第一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为0.5s、感光度为16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为3s、感光度为200,则该第四曝光参数可以设置为1s、感光度为180。

又例如,假设该第一曝光参数与该第二曝光参数之间包括两个第四曝光参数,该第一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为0.5s、感光度为16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为3s、感光度为200,则第一个第四曝光参数可以设置为1s、感光度为180,第二个第四曝光参数可以设置为2s、感光度为180。

图6示出了在拍照模式一下曝光参数序列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6中黑色阴影所示,水平方向表示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竖直方向表示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本申请不应受限于此。

可选地,若采用该移动终端的最大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二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值仍然小于该第二像素阈值,也就是说,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仍然不理想,这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第二曝光参数之后再补充至少一个第二曝光参数(例如图6中斜杠阴影所示的第二曝光参数),用于提亮该欠曝光区域的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在光源场景下,通过设置不同的曝光参数,获得同一拍照对象的不同曝光水平的图像,其中,第一曝光参数用于恢复图像中亮区的图像细节,第二曝光参数用于恢复图像中暗区的图像细节,将通过不同曝光参数获得的图像进行合成,最终的图像能够使全局细节和亮度都达到均衡的水平,提高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在脚架状态下,在相同的进光量下,设置较长的曝光时长和较小的感光度,能够进一步降低图像的噪声,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拍照模式二:手持、光源模式。

若该拍照场景为光源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中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该第一图像中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和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的第一曝光参数和第二曝光参数。

其中,该第一区域包括该第一图像中像素值最高的至少两个像素,该第二区域包括该第一图像中像素值最低的至少两个像素,采用该第一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一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一像素阈值,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像素阈值。采用该第二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二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二像素阈值,该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二像素阈值。其中,该第一像素阈值大于该第二像素阈值,且该第一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早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

若该拍照状态为手持状态,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参考曝光参数,且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曝光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曝光时长。该参考曝光参数为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拍照时间最早的曝光参数,该参考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大于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且小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像素个数的比值,作为一种可能的替换方式,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也可以替换为该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一区域为过曝光区域,需要压低该第一区域的亮度,同样地,该第二区域的像素平均值或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二预设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二区域为欠曝光区域,需要提高该第二区域的亮度。

例如,假设该第一图像的曝光时长为1s,感光度为100,且该第一图像中包括如图5所示的6个像素点,像素值分别为5、5、60、80、250、250。第一区域包括像素值最大的2个像素,即该第一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为250,第二区域包括像素值最小的2个像素,即该第二区域中的像素平均值为5。

应理解,曝光参数包括曝光时长与感光度时,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理解为曝光时长与感光度的乘积。

假设该第一预设像素阈值为200,由于该第一区域中像素的平均值为250,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200*100/250=80。

假设该第二预设像素阈值为30,由于该第二区域中像素的平均值为5,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30*100/5=600。

由于在手持模式下容易产生抖动,因此,该移动终端将曝光参数中的曝光时长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曝光时长。

也就是说,在手持状态下,该移动终端通过较小的曝光时长和较大的感光度获取图像,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曝光时长依次增加,和/或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感光度依次增加。

例如,假设该预设曝光时长为1s,那么该第一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0.2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40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0.5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1200。

又例如,假设该第一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为0.2s、感光度为400,该第二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为0.5s、感光度为1200,则在该第一曝光参数之前可以设置参考曝光参数,该参考曝光参数例如可以为0.3s、感光度为800。

可选地,该曝光参数序列还可以包括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该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中的任一个第四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晚于该第一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且早于该第二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

可选地,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依次增加。也就是说,该曝光序列中该第一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最小、该第二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最大。在该第一曝光参数和该第二曝光参数之间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曝光参数,使得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依次增加,避免后续合成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连续的两个图像之间差异性较大,影响图像的合成效果。

图7示出了在拍照模式二下曝光参数序列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7中黑色阴影所示,水平方向表示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竖直方向表示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本申请不应受限于此。

可选地,若采用该移动终端的最大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中与该第二区域对应区域的像素平均值仍然小于第二预设像素阈值,也就是说,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仍然不理想,这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第二曝光参数之后再补充至少一个第二曝光参数(例如图7中斜杠阴影所示的第二曝光参数),用于提亮该欠曝光区域的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由于在光源场景下图像中像素的亮度变化较大,可能出现过曝光或者欠曝光的情况,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来压低过曝光区域的亮度,并通过第二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提高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从而能够合成出一张高动态范围的图像,使得图像中该亮的区域亮、该暗的区域暗、且图像中的细节更加丰满。

此外,由于在手持模式下,移动终端的稳定度不佳,容易抖动,而抖动会使拍出的图像模糊,且抖动会导致连续拍摄的多张图像无法对齐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将曝光时长设置的尽可能小,以避免抖动导致的图像模糊,且需要在曝光序列的最前端设置参考曝光参数,采用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用于后续拍摄的图像进行对齐。

可选地,脚架状态下该曝光参数序列中包括的曝光参数的个数可以大于该手持状态下该曝光参数序列中包括的曝光参数的个数。

拍照模式三:脚架、暗场模式。

若该拍照场景为暗场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和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的多个第三曝光参数。

其中,采用该第三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三像素阈值,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预设像素阈值。

若该拍照状态为脚架状态,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感光度均小于或等于预设感光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与像素个数的比值,作为一种可能的替换方式,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也可以替换为该第一图像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之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预设的第三像素阈值,说明该第一图像为欠曝光图像,需要提高该第一图像的亮度。

例如,假设该第一图像的曝光时长为1s,感光度为100,且该第一图像中包括如图5所示的6个像素点,像素值分别为5、5、60、80、250、250,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为108。

应理解,曝光参数包括曝光时长与感光度时,曝光参数的进光量可以理解为曝光时长与感光度的乘积。

假设该第三像素阈值为128,由于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为108,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100,因此可知,该第三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为200*100/250=118。

由于在相同的进光量下,感光度较小图像的图像噪声较小、拍摄效果较好,在脚架模式下,移动终端的稳定度较好,因此,在脚架模式下,该移动终端将曝光参数中的感光度设置为小于第一预设感光度,通过较小的感光度和较长的曝光时长获取到的图像。

综上所述,假设该第一预设感光度为100,那么该第三曝光参数中曝光时长例如可以为1.2s、感光度例如可以为100。

图8示出了在拍照模式三下曝光参数序列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8所示,水平方向表示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竖直方向表示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本申请不应受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由于在暗场场景下,光线较弱,图像亮度较差,不会出现过曝光的情况,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个第三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提高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从而提高图像的亮度,使得图像中的细节部分更加丰满,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在脚架状态下,在相同的进光量下,设置较长的曝光时长和较小的感光度,能够进一步降低图像的噪声,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拍照模式四:手持、暗场模式。

若该拍照场景为暗场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和该第一图像的曝光参数,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的多个第三曝光参数。

其中,采用该第三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的像素平均值等于预设的第三像素阈值,该第一图像的像素平均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三像素阈值。

若该拍照状态为手持状态,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曝光参考序列中包括参考曝光参数,且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包括的曝光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曝光时长,其中,该参考曝光参数为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拍照时间最早的曝光参数,该参考曝光参数的进光量与该第三曝光参数的进光量相同。

图9示出了在拍照模式四下曝光参数序列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水平方向表示曝光参数的拍照时间,竖直方向表示曝光参数的进光量,本申请不应受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由于在暗场场景下,光线较弱,图像亮度较差,不会出现过曝光的情况,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个第三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提高欠曝光区域的亮度,从而提高图像的亮度,使得图像中的细节部分更加丰满,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此外,由于在手持模式下,移动终端的稳定度不佳,容易抖动,而抖动会使拍出的图像模糊,且抖动会导致连续拍摄的多张图像无法对齐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将曝光时长设置的尽可能小,以避免抖动导致的图像模糊,且需要在曝光序列的最前端设置参考曝光参数,采用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用于后续拍摄的图像进行对齐。

s240,该移动终端依次采用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获取图像,以获取至少两个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至少两个图像是该移动终端依次按照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参数获取的,且该曝光序列中的曝光参数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因此,该至少两个图像也是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还需要说明,s240中获取的至少两个图像可以为在获取到s210中的第一图像之后,紧接着获取的至少两个图像。

也就是说,移动终端在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后,可以一次性获取s210中的第一图像和s240中的至少两个图像。其中,s210中获取的第一图像用于确定s240中获取的至少两个图像所使用的曝光参数序列。

s250,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拍照模式,基于该至少两个图像中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合成处理,以获取目标图像。

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的拍照模式下,该移动终端如何基于该至少两个图像中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合成处理,以获取目标图像。

拍照模式一:脚架、光源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n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在拍照模式一下,该合成处理包括像素叠加处理和图像融合处理。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n个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得到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i的取值为2、3、…、n;该终端设备对该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和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结束合成处理;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当i的取值为2时,前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可以理解为第1个候选目标图像、前1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第1个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对该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可以理解为该移动终端根据该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的第一预设权重和该第i个图像的第二预设权重,对该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该第一预设权重与该第二预设权重的和大于1且小于2。

例如,该第一预设权重等于1,该第二预设权重大于0且小于1;或该第一预设权重和该第二预设权重均大于0且小于1。

例如,假设第1个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第一行、第一列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为60,该第一预设权重为1,第二个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的像素值为80,该第二预设权重为0.4,则对该第1个图像和该第2个图像进行像素值叠加处理后,得到的前2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的第一个像素的像素值为60*1+80*0.4=9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该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结果中的像素的权重和该第i个图像中的像素的权重,该第一预设规则包括距离亮度中心(例如,像素值为128的像素)越近的像素的权重越大,距离亮度中心越远的像素的权重越小;根据该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结果中的像素的权重和该第i个图像中的像素的权重,对该前i个图像的像素叠加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

又例如,假设前2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的第一个(第一行、第一列对应的像素)像素的像素值为92、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得到前2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的第一个像素的权重为0.6,该第2个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的像素值为80,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得到该第二个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的权重为0.4,则对该前2个图像的像素叠加处理结果和该第2个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时,先将两个图像的权重归一化(0.6:0.4=3/5:2/5),然后进行叠加,即该第2个目标候选图像的第一个像素的像素值为3/5*92+2/5*80=87.2。

也就是说,该移动终端先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n个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能够提高图像的亮度,然后对前i个图像的叠加处理结果与该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处理,能够使全图各个区域向亮度中心靠近。最终提高合成后的图像的动态范围,从而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例子仅以第1个图像和第2个图像中的一个相应位置的像素点为例,对像素叠加处理过程和图像融合处理过程进行示例性描述,两个图像之间相应位置的像素点的处理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该移动终端在该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对前i个图像的合成结果和该n图像中的第i+1个图像进行合成处理,得到第i+1个候选目标图像;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1个候选目标图像和该第二提示信息。

可选地,若该移动终端在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第n个候选目标图像之后的该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用户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将该第n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换句话说,在该移动终端依次对该至少两个图像进行合成处理的过程中,每进行一次合成,会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次合成的合成处理结果,并提示用户是否将该次合成的合成结果作为目标图像输出,若在提示用户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将该次得到的合成结果作为目标图像输出,否则继续对下一个图像进行合成,直至最后一个合成完成。

可选地,在该移动终端对该第1个图像和该第2个图像进行合成处理之前,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1个图像;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1个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若该移动终端在该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进行对该第1个图像和该第2个图像的合成处理。

拍照模式二:手持、光源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n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在拍照模式一下,该合成处理包括图像配准处理、像素叠加处理和图像融合处理。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基于该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对该n个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得到第i个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该终端设备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得到第i个像素叠加处理结果,i的取值为2、3、…、n;该终端设备对该第i个像素叠加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像素进行图像融合处理,得到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和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结束合成处理;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拍照模式二与拍照模式一的区别在于,在拍照模式二下,由于该移动终端为手持状态,因此,在每合成一个图像之前,需要将该图像与通过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参考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以避免由于手持带来的帧间抖动,即除该参考图像外的图像都需要与该参考图像对齐。

此外,图像配准处理后可能会存在配准无效区域,可以对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进行裁剪和放大操作,以去掉边缘非对齐的区域。

具体地,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图像配准方法进行图像配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由于手持状态下可能存在抖动模糊,因此,在合成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对每个图像进行锐化处理,以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应理解,拍照模式二下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和图像融合处理过程均与拍照模式一中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相同,具体处理可以参照拍照模式一,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拍照模式三:脚架、暗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n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在拍照模式一下,该合成处理包括像素叠加处理。

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n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得到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i的取值为2、3、…、n;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和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结束合成处理;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应理解,拍照模式三下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与拍照模式一中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相同,具体处理可以参照拍照模式一,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拍照模式四:手持、暗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该至少两个图像包括n个图像,n为大于1的整数,在拍照模式一下,该合成处理包括图像配准处理和像素叠加处理。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基于该参考曝光参数获取的图像,对该n个图像中的第i个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得到第i个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该移动终端对前i-1个图像的合成处理结果和该第i个图像配准处理结果进行像素叠加处理,得到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i的取值为2、3、…、n;该移动终端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和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结束合成处理;若该移动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用户根据该第二提示信息输入的合成处理结束指令,则该移动终端停止该合成处理,并将该第i个候选目标图像确定为该目标图像。

应理解,拍照模式三下的图像配准处理过程和像素叠加处理过程与拍照模式一中的像素叠加处理过程相同,具体处理可以参照拍照模式一,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s260,该移动终端输出该目标图像。

也就是说,该移动终端可以将该目标图像最为本次拍照最终保存至图库的图像。

换句话说,该移动终端可以将该目标图像保存至存储器中。

下面将结合图10至图17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的执行过程中,该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是如何呈现的。

例如,用户在需要拍照时,可以指示电子设备打开相机。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机图标来指示电子设备打开相机,或者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方式指示电子设备打开相机,或者用户可以在黑屏状态下在屏幕上画“c”形轨迹来指示电子设备打开相机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打开相机的触发方式不予限定。

在用户打开相机后,该移动终端的显示如图10所示的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中包括当前预览的画面、拍照状态提示信息、拍照场景提示信息、快门图标、曝光参数提示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0所示的显示界面中,该拍照状态提示信息可以为文字形式或图标形式,或者其它能够起到提示用户当前的拍照状态的形式,例如语音提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该显示界面可以显示“使用脚架进行拍照(useatripodtoshot)”、“持稳您的设备(pleasesteadyyourdevice)”等。

又例如,该显示界面可以显示“脚架”图标、“禁止抖动”图标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0所示的显示界面中,该拍照场景提示信息可以为文字形式或图标形式,或者其它能够起到提示用户当前的拍照场景的形式,例如语音提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该显示界面可以显示“夜间拍摄(nightshot)”、“强光拍摄”、“暗场拍摄”、“亮场拍摄”等。

又例如,该显示界面可以显示“太阳”图标表示有光源,并通过“太阳”图标中太阳光线的数量表示当前光源的强弱程度,或显示“月亮”图标表示夜景拍摄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0所示的显示界面中,该曝光参数提示信息可以为文字形式或图标形式,或者其它能够起到提示用户当前的曝光参数的形式,例如语音提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该显示界面可以显示“曝光时长t:**秒(毫秒)”、“感光度iso:**”、“光圈值f:***”等。

又例如,该显示界面可以显示“曝光时长自动设置(auto)模式”图标、“iso自动设置模式”图标、“光圈值自动设置模”图标等。

可选地,该曝光参数可以为自动设置模式,或者还可以为用户手动设置模式,或者还可以为半自动半手动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1所示,该显示界面可以显示“iso”图标,用户在点击该图标之后,可以对iso进行手动设置。

应理解,图11仅示例性示出启动相机后的显示界面,图11中的显示界面中还可以具有现有显示界面中的其它部分,例如,相册预览画面、主页键、返回键、菜单键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应受限于此。

当用户需要拍照的时候,点击快门,此时,移动终端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提醒用户持稳设备,并获取预览图像、确定当前的拍照模式、根据预览图像和拍照模式确定曝光参数序列,并获取与曝光参数序列对应的至少两个图像。

在该移动终端确定当前的拍照模式之后,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拍照模式。

例如,如图12所示,该显示界面提示用户当前的拍照模式为脚架、光源拍摄模式。

例如,若该至少两个图像分别为图像1、图像2、图像3和图像4,图13至图16示出了该移动终端在根据该曝光参数获取到至少两个图像之后,在基于该至少两个图像进行合成处理的过程中,显示界面的可能的显示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不应受限于此。

其中,图13示出了第1个候选目标图像(图像1)、图14示出了第2个候选目标图像(图像1和图像2的合成结果)、图15示出了第3候选目标图像(第2个候选目标图像和图像3的合成结果)、图16示出了第4个候选目标图像(第3个候选目标图像和图像4的合成结果),也就是最终的目标图像。

可选地,该显示界面还可以提示用户当前正在拍摄(shooting)、或正在处理中。

可选地,该显示界面中还可以包括合成处理倒计时的计数,同时为用户显示倒计时进度条。

可选地,该显示界面还可以显示当前合成处理已使用的时长。

可选地,该显示界面还可以提示用户当前正在对第几个图像进行合成。

可选地,该显示界面还可以提示用户当前得到的是第几个目标候选图像,以及已经得到了几张候选目标图像。

又例如,图17示例性示出该第二提示信息的一种可能的显示界面,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显示界面提示用户效果满意时可以结束当前拍照,并提高结束图标。该第二提示信息可以在图13至图16中任一个显示界面中进行提示,并当用户按下结束按钮时,结束图像合成处理,并将当前显示界面显示的候选目标图像最为最终的目标图像显示给用户并保存在图库。

可选地,图13和图17仅示例性示出该移动终端拍照过程中显示界面的变化,在拍照过程中,该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还可以显示其他与拍照和合成处理相关的变化过程,本申请实施例不应受限于此。

下面将结合图18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400的示意图。该系统结构用户实现上述方法400中提供的方法。

相机应用(application,app)410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相机启动指令,并为用户提供拍照功能。

控制中心420用于检测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在检测到拍照指令后,向处理中心430请求初始曝光参数,并向传感器440请求传感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中心420例如可以为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

处理中心430用于根据控制中心420的请求,向控制中心420下发初始曝光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中心430例如可以为与摄像头配套的后台处理模块。

控制中心420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该初始曝光参数后,向图像信号处理单元(imagesignalprocessor,isp)450下发初始曝光参数,并指示isp450根据该初始曝光参数采集预览图像。

isp450用于控制摄像头460根据该初始参数获取的预览图像,并将预览图像发送至处理中心43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isp450例如可以为用配置摄像头的参数以及对摄像头输出的图像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处理的硬件。

传感器440用于根据控制中心420的请求,向控制中心420发送传感数据。

控制中心420还用于将从传感器440获取到的传感数据和从isp450获取到的预览图像发送给处理中心430。

处理中心430还用于(1)将从控制中心420获取到的预览图像送至图像编码单元470进行编码。(2)确定当前的拍照模式,并指示显示屏显示当前的拍照模式。(3)根据获取到的该预览图像和该传感数据确定曝光参数序列,并向控制中心420发送该曝光参数序列。

对于流程(1),图像编码单元470用于对控制中心430发过来的预览图像进行编码后,发送至显示屏480。显示屏480用于向用户显示图像编码单元470发来的预览图像。

对于流程(2),显示屏480还用于向用户显示当前的拍照模式。

对于流程(3),控制中心420还用于向isp450下发获取到的曝光参数序列。

isp450还用于根据该曝光参数序列控制摄像头采集与该曝光参数序列对应的至少两个图像,并将采集到的至少两个图像发送至处理中心430。

处理中心430还用于根据拍照模式,基于获取到的至少两个图像进行图像合成处理,每合成一个图像,向图像编码单元470发送,并通过显示屏480显示,直至确定最终的目标图像后,将该目标图像保存至图库490中。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该拍照装置500可以对应上述方法200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并且,该拍照装置500中各个模块或单元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和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