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64895发布日期:2020-01-10 21:30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影院智能管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影行业时常有跑冒滴漏等各种违规新闻见诸于报端,影院放映异常形式多种多样,如售票与实际观影人数差异、“a/b片”(影院实际放映影片与影院电子售票系统中的排期影片不一致)、“幽灵场”(影院电子售票系统有排期且有售票发生但实际无人观影)等,损害各方利益,对影院放映进行监播,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影院智能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对影院日常放映过程监播包括观影人数和播放内容监播两个方面。其中,观影人数包括售票与实际观影人数的差异;对播放内容的监播包括监控影院实际播放内容与上报内容(主要是排期信息)是否相同(包括广告内容、正片内容的一致性问题)、放映过程中广告播放内容、广告商与影院约定的播放次数是否相同;对观影人数和播放内容监播能够为票房统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保证各个利益方利益不受侵害;所以观影人数监播和播放内容监播结果的可靠性对影院智能管理至关重要。

但现有的播放内容监播技术为通过视频识别设备采集当前放映的视频内容,并进行识别,再与监播数据库对比,得到相应的播放内容,并将该播放内容上报监播平台。虽然实现了播放内容的监播,但需要实时采集视频数据,数据量大,识别对比算法复杂,而且采集的视频数据需要与监播数据库中的大量视频数据对比,工作量大,效率低,从而增加整个影院智能监播的工作量,致使影院智能监播系统对各个放映设备的硬件要求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能够避免大量的视频识别对比运算,减少整个影院智能管理的计算工作量,不仅降低对各个放映设备的硬件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而且结合观影人数监播为票房统计提供可靠地数据支持。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与上述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对应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包括:

同时对影院的放映过程进行观影人数的监播和播放内容的监播,分别得到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和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

根据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和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统计分析生成监播结果表;所述监播结果表的每个条目包括影院名称项、播放内容的数据文件cpl项、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次数项、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项、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

其中,对影院每个放映厅的日常放映过程进行播放内容的监播,包括以下步骤:

每隔预设时间向被监测放映服务器获取当前播放的播放列表spl;并在已执行spl时长不小于执行spl总时长一半时,存储从该spl上读取的所有播放内容的数字文件cpl;其中,所述spl包括一个或多个播放内容数字文件cpl;

翻译所述cpl的文件名称,得到cpl对应的中文名称;

对比分析翻译得到的所述中文名称与排期信息上的中文名称,得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所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包括实际播放内容的数据文件cpl、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对影院同时进行观影人数监播和播放内容监播,为票房统计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并利用实时采集被监测放映服务器执行的spl实现播放内容监播,与spl被执行总时长一半以上时无法对其进行修改这一特征结合,得到可靠地播放内容信息(cpl),再对该播放内容的数字文件进行翻译后与排期信息上的播放内容进行对比,得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避免大量的视频识别对比运算,减少工作量,不仅有效提高播放内容监播的工作效率和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票房统计的准确性,而且降低对放映服务器等的硬件要求,使成本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影院的放映过程进行观影人数监播,得到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包括:

在放映过程中每隔预设时间对观众席拍摄一张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实际观影人数;

从影院电子售票系统获取对应场次的售票数据,并与实际观影人数进行对比,得到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所述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包括实际观影人数、售票数量与实际观影人数的差异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条目的所述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次数项以及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分别链接观影人数明细表、播放明细表以及播放内容异常明细表;点击所述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次数项以及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显示对应明细表;

所述观影人数明细表包括对应cpl每次观影异常的影院名称、放映厅号、场次信息、实际观影人数、售票数量、售票数量与实际观影人数的差异值、观影现场采集的图像;

所述播放明细表包括对应cpl每次播放的影院名称、放映厅号、场次信息、cpl的文件名称、cpl对应的中文名称、cpl播放时长、cpl播放起止时间、cpl类型;

所述播放内容异常明细表包括对应cpl每次播放异常的影院名称、放映厅号、场次信息、cpl的文件名称、cpl对应的中文名称、排期信息上cpl的文件名称以及排期信息上的中文名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隔预设时间向被监测放映服务器获取当前播放的播放列表spl;并在已执行spl时长不小于执行spl总时长一半时,存储从该spl上读取的所有播放内容的数字文件cpl,包括:

向被监测的每个放映服务器实时获取播放状态信息,该信息包括放映状态和未放映状态;

在播放状态信息为播放状态时,读取并记录被监测放映服务器执行播放列表spl的执行spl总时长、已执行spl时长;

每隔预设时间向被监测放映服务器获取当前播放的spl,并读取spl上的每个cpl信息和放映设备放映动作信息;

当已执行spl时长不小于执行spl总时长一半时,存储该spl中所有cpl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译所述cpl的文件名称,得到cpl对应的中文名称,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与spl对应场次的排期信息;

遍历spl的所有cpl,根据spl上cpl的实际播放起止时间与排期信息上的播放起止时间相同,建立cpl对应uuid与排期信息上中文名称的对应关系,并关联保存,累积形成播放内容的中文名称数据库;

利用cpl的uuid查找中文名称数据库,并统计得到与该uuid对应的每个不同中文名称的数量,输出数量最多的中文名称作为cpl的翻译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比分析翻译得到的所述中文名称与排期信息上的中文名称,得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对比翻译得到的中文名称与排期信息上的中文名称,计算得到两者的差异度;

当两者的差异度大于预设的差异度阈值时,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输出结果为异常播放,更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

否则,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输出结果为正常播放,更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不同异常情况对应不同类型告警;对各类型告警进行层次化设置和可视化显示,包括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异常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告警和可视化显示以及每种异常严重程度的告警和可视化显示;其中:

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异常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告警和可视化显示包括:

采用不同颜色定义不同告警级别;

每个用户根据其对每种告警类型的重视程度,灵活设置每种告警类型的告警级别;

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每种异常严重程度的告警和可视化显示包括:

采用不同颜色定义不同告警级别;

每个用户根据其对异常播放差异的容忍程度,灵活设置每个告警级别的异常播放差异阈值;

获取异常播放差异值,并与每个告警级别的异常播放差异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其所属的告警级别,并显示该告警级别的相应颜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在放映过程每隔预设时间对观众席拍摄像图进行存储及读取,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存储,

根据排期信息记载的开场时间,开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采集图像,并获取每次图像采集的时间信息;

对采集的图片进行识别,得到实际观影人数,并根据最近一次获取的放映场次信息和实际观影人数计算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值;

将最近一次获取的图像信息与实际观影人数信息、差异数、图像采集的时间信息一起按照预设规则打印在该张图像相应位置,得到打码图像;其中,图像信息包括影院名称、放映厅信息、座位数、售票数量、实际观影人数、差异数、图像采集时间戳;

将打码图像以文件形式保存在图像服务器中,并将文件名称、文件存储位置信息、实际观影人数、差异数以及图像采集的时间信息关联保存在信息数据库中;信息数据库处于不同于图像服务器的服务器上;

对于读取,

根据用户输入的检索信息从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到相应的存储条目,并获取该条目中对应的图像存储位置信息;

根据图像存储位置信息从图像服务器上查找到对应的打码图像;

提取打码图像的文件名称并与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文件名称进行对比,如果一致,获取打码图像,否则,返回图像篡改告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采集的所述图像进行模糊化处理,包括:

将图像按照预设的分割比分割成多块分割图像;

对每个分割得到的子图像使用不同模糊因子,得到的模糊化图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播放内容数字文件包括正片的第一数字文件和除正片外的视频影像的第二数字文件;其中,对第二数字文件进行中文名称翻译包括:

使用唯一的文件名称和对应的中文名称命名每个所述第二数字文件,统一将所述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给各个被监测放映服务器,并将该文件名称、对应中文名称以及目标播放次数等相关信息关联存入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

利用spl上的cpl文件名称查找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得到对应的中文名称。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系统,包括:

观影人数监播模块,用于对影院的放映过程进行观影人数监播,并得到观影人数监播结果;

播放内容监播模块,用于与所述观影人数监播模块同时对影院的放映过程播放内容监播,得到播放内容监播结果;

监播结果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和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统计分析生成监播结果表;所述监播结果表的每个条目包括影院名称项、播放内容的数据文件cpl项、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次数项、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项、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

其中,所述播放内容监播模块包括:

监播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每隔预设时间向被监测放映服务器获取当前执行的spl;并在已执行spl时长不小于执行spl总时长一半时,存储从该spl上读取的所有cpl;

数字文件名称翻译单元,用于翻译读取的所述cpl的文件名称,得到对应播放内容的中文名称;

播放内容监播结果生成单元,用于分析对比翻译得到的中文名称与排期信息上的播放内容得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所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包括实际播放内容的数据文件cpl、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对影院同时进行观影人数监播和播放内容监播,为票房统计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并利用实时采集被监测放映服务器执行的spl实现播放内容监播,与spl被执行总时长一半以上时无法对其进行修改这一特征结合,得到可靠地播放内容信息(cpl),再对该播放内容的数字文件进行翻译后与排期信息上的播放内容进行对比,得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避免大量的视频识别对比运算,减少工作量,不仅有效提高播放内容监播的工作效率和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票房统计的准确性,而且降低对放映服务器等的硬件要求,使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观影人数的监播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s110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步骤s120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对在日常放映过程每隔预设时间对观众席拍摄像图进行存储的流程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对在日常放映过程每隔预设时间对观众席拍摄像图进行读取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步骤s120的具体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步骤s130的具体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方法,包括:

步骤s1、同时对影院每个放映厅的日常放映过程进行观影人数监播和播放内容监播,分别得到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和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所述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包括实际观影人数、售票数量与实际观影人数的差异情况等,该差异情况包括售票数量与实际观影人数不一致的观影人数异常以及一致的观影人数正常;该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包括实际播放内容的数据文件cpl(包括cpl的文件名称以及对应中文名称)、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等,该差异情况包括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一致的正常播放以及不一致的异常播放。

其中,对影院每个放映厅的日常放映过程进行播放内容监播(该播放内容包括电影正片、视频、广告、花絮、预告片等等所有影像作品),得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每隔预设时间(小于执行播放列表spl总时长)向被监测放映服务器获取当前执行的spl;并在已执行spl时长不小于执行spl总时长一半时(依据spl执行一半无法更改的特征),存储从该spl上读取的所有播放内容的数字文件cpl;spl包括一个或多个cpl(播放内容的数字文件,包括正片、广告、花絮、预告片等的数字文件)以及放映设备(包括映服务器、放映机、网络设备、场灯、遮光板等)放映动作信息等,每个cpl对应唯一uuid;放映设备根据spl记载的各类信息顺序执行放映的相关动作,例如打开遮光板、关闭场灯、启动放映服务器、放映服务器控制放映机播放广告1的数字文件、放映服务器控制放映机播放广告2的数字文件、放映服务器控制放映机播放电影正片的数字文件、放映服务器控制放映机播放花絮的数字文件等等动作指令,顺序为动作指令执行时间顺序(对于播放内容的数字文件的播放时间包括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与cpl的文件名称作为cpl的一部分,在spl上都有记载)。

步骤s120、翻译存储的cpl的文件名称,得到cpl对应的中文名称。

步骤s130、对比分析翻译得到的所述中文名称与排期信息上的中文名称(包括排期信息上的中文名称或以其它方式上报的播放内容的中文名称)排期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对影院每个放映厅的日常放映过程进行观影人数监播,得到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包括:

步骤s210、在日常放映过程,每隔预设时间对观众席拍摄一张图像,并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实际观影人数;其中,基于红外或热敏成像对图像中的人数进行识别。为了获取上座率和离场率数据,在电影开场的一段时间内和结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提高图像采集频率,即在该段时间内,图像采集的时间间隔变小。

步骤s220、从影院电子售票系统获取对应场次的售票数据,并与实际观影人数进行对比,得到观影人数监播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当售票数据与实际观影人数的差异大于预设值时,监控中心主机就发出警报,否则,一次自动监播完成。

步骤s2、根据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和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统计分析生成监播结果表。监播结果表包括若干条目,每个条目包括影院名称项、播放内容的数据文件cpl项(包括cpl的文件名称以及对应中文名称)、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次数项、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项、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等;

每个条目的所述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次数项以及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等分别链接观影人数明细表、播放明细表以及播放内容异常明细表,点击所述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次数项以及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显示对应明细表;

观影人数明细表包括对应cpl每次观影异常的影院名称、放映厅号、场次信息、实际观影人数、售票数量、售票数量与实际观影人数的差异值、观影现场采集的图像等;

播放明细表包括对应cpl每次播放的影院名称、放映厅号、场次信息、cpl的文件名称、cpl对应的中文名称、cpl播放时长、cpl播放起止时间、cpl类型等。

播放内容异常明细表包括对应cpl每次播放异常的影院名称、放映厅号、场次信息、cpl的文件名称、cpl对应的中文名称、排期信息上cpl的文件名称、排期信息上的中文名称以及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1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1、向被监测的每个放映服务器实时获取播放状态信息,该信息包括放映状态和未放映状态;

步骤s112、判断播放状态信息是否为播放状态,如果是,执行步骤s113;否则,执行步骤s111;

步骤s113、读取并记录被监测放映服务器执行播放列表spl的执行spl总时长、已执行spl时长;

步骤s114、每隔预设时间向被监测放映服务器获取当前播放的spl,并读取spl上的每个cpl信息和放映设备放映动作信息;

步骤s115、判断已执行spl时长是否不小于执行spl总时长一半,如果是执行步骤s116;否则,执行步骤s114;

步骤s116、根据读取的每个cpl信息和放映设备放映动作信息,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已经存在相同的spl,如果有,结束本场播放内容的监播;否则,执行步骤s117;

步骤s117、存储该spl中所有cpl信息(包括cpl名称、执行播放起止时间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13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11、对比翻译得到的中文名称与排期信息上的中文名称,计算得到两者的差异度;其中,排期信息包括:影院名称、放映厅号、播放内容的中文名称、播放内容开始播放的时间、播放内容终止播放的时间、影片数字编码等;

步骤s1312、判断两者的差异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差异度阈值(根据需求自定义),如果是,执行步骤s1313;否则,执行步骤s3114;

步骤s1313、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输出结果为异常播放,即判定为“a/b片”,然后执行步骤s315;

步骤s1314、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输出结果为正常播放,然后执行步骤s1315;

步骤s1315、更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并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不同管理需要的用户从不同角度、维度、细度和颗粒度来快速了解告警严重程度,本实施例进行了层次化的告警设置和可视化显示;包括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各种异常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告警和可视化显示以及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每种异常严重程度的告警和可视化显示。

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各种异常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告警,例如播放内容异常对应“a/b片”告警、观影人数异常且售票数量小于观影人数对应偷票房告警、观影人数异常且售票数量大于观影人数对应“幽灵场”告警等等,并对各类型告警进行可视化形式显示;其中,对各类型告警进行可视化形式显示包括:

采用不同颜色定义不同告警类型(售票数量与实际观影人数差异、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内容差异等告警类型)的告警级别;一目了然,更便于不同管理需要的用户从不同角度、维度、细度和颗粒度来快速了解告警严重程度的不同,具体的,告警级别从高到低依次定义为:红、橙、黄、粉、蓝、绿、白;

每个用户可以根据其对每种告警类型的重视程度,灵活设置每种告警类型的告警级别。

例如监播服务平台设三个告警级别,告警级别从高到低依次定义为:红、橙、黄;用户a为制片方,用户a根据其对每种告警类型的重视程度设置偷票房告警为最高级别、“a/b片”告警次之、“幽灵场”最低。

每种告警类型还根据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各种异常播放(观影人数异常、播放内容异常、播放内容播放次数等)差异进一步进行告警显示,具体为:

采用不同颜色定义不同告警级别;

每个用户可以根据其对异常播放差异的容忍程度,灵活设置每个告警级别的异常播放差异阈值;

获取异常播放差异值,并与每个告警级别的异常播放差异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其所属的告警级别,并显示该告警级别的相应颜色。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分别以够根据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以及播放次数项,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观影人数异常、播放内容异常以及播放内容的播放次数异常(所述播放次数差异为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进行报表和可视化告警显示为例。

根据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观影人数异常进行报表和可视化告警显示,具体为:

采用不同颜色定义不同告警级别;告警级别从高到低依次定义为:红、橙、黄、粉、蓝、绿、白;

每个用户可以根据其对观影人数异常次数的要求标准,灵活设置每个告警级别的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阈值;

获取观影人数异常次数,并与每个告警级别的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其所属的告警级别,并显示该告警级别的相应颜色。

根据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播放内容异常进行报表和可视化告警显示,具体为:

采用不同颜色定义不同告警级别;

每个用户可以根据其对播放内容异常次数的要求标准,灵活设置每个告警级别的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阈值;

获取播放内容异常次数,并与每个告警级别的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其所属的告警级别,并显示该告警级别的相应颜色。

根据播放次数项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播放内容的播放次数异常进行报表和可视化告警显示,具体为:

在预定期限(如广告投放方与广告承接方双方协议商定的广告播放期限)时,根据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对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影片播放情况进行可视化告警,具体为:

采用不同颜色定义不同告警级别;

每个用户可以根据其对播放次数差异的要求标准,灵活设置每个告警级别的播放次数差异阈值;所述播放次数差异为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

获取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并与每个告警级别的播放次数差异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其所属的告警级别,并显示该告警级别的相应颜色。

例如,监播服务平台设三个告警级别,告警级别从高到低依次定义为:红、橙、黄;用户a根据自己的要求标准,设置最高告警级别的广告播放次数差异阈值设置为大于200次,中级告警级别的广告播放次数差异阈值设置为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次,最低告警级别的广告播放次数差异阈值设置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00次,则当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大于200次,属于最高告警级别,在广播播放分布图或表中相关位置显示红色,以此类推。

为了避免靠低票价,以量取胜,只有排好排期才能获得最多观影人次及票房收入。在本实施例中,不仅推荐最热的电影,还可以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统计,提前推荐开始不被看好、但实际卖座的影片,实现及时排片;另外,不仅推荐哪部片要多排,而是提供具体可执行可以实际操作的排片整体方案。

实施例二。

为避免人工检查提供的信息证据主观性强、缺少公信力这一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凭据保全方案,提高了图像信息安全性,使其不可篡改,增强图像信息的公信力。

在本实施例中,对在日常放映过程每隔预设时间对观众席拍摄像图进行存储及读取,如图5、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存储,

步骤s211、实时获取放映场次信息;放映场次信息包括:影院名称、放映厅信息、座位数、场次编号、排期信息、售票信息等;直到电影开始放映后15分钟,可不再获取放映场次信息,认为电影开场15分钟后终止销售该场次的电影票,放映场次信息不再发生变化;

步骤s212、根据放映场次信息中的排期信息记载的开场时间,开始按照预设时间间隔采集图像,并获取每次图像采集的时间信息;

步骤s213、对采集的图片进行识别,得到实际观影人数,并根据最近一次获取的放映场次信息和实际观影人数计算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值(实际观影人数-售票数量);

步骤s214、从最近一次获取的放映场次信息中提取得到图像信息,并将其与实际观影人数信息、差异数、图像采集的时间信息(年/月/日/时/分/秒)一起按照预设规则(所述预设规则为:将这些信息按照预设排列顺序、通过预设连接符连接)打印在该张图像相应位置,得到打码图像;其中,图像信息包括影院名称、放映厅信息、座位数、售票数量(从售票信息上获取)、实际观影人数、差异数、图像采集时间戳等,具体的预设排列规则如影院名称-第3放映厅(放映厅信息)-s80(座位数)-p60(售票数量)-a61(实际观影人数)-d1(差异数)差异-20140930202530(图像采集的时间戳为2014年9月30日20:25:30);

步骤s215、将打码图像以文件形式保存在图像服务器中,并将文件名称、文件存储位置信息、实际观影人数、差异数以及图像采集的时间信息关联保存在信息数据库中;信息数据库处于不同于图像服务器的服务器上,且为高安全性的服务器;信息数据库中还存储了每个放映厅不同场次的放映场次信息以及其它智能监控信息,打码图像的文件名称、文件存放位置信息、实际观影人数、差异数以及图像采集的时间信息与对应的放映场次信息和其它的智能监控信息关联保存。

对于读取,

步骤a211、根据用户输入的检索信息从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到相应的存储条目,并获取该条目中对应的图像存储位置信息;

步骤a212、根据图像存储位置信息从图像服务器上查找到对应的打码图像;

步骤a213、提取打码图像的文件名称并与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文件名称进行对比,如果一致,获取打码图像,否则,返回图像篡改告警。

在本实施例中,只有被授权的人可查阅该图像,且不能对图像进行更改。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图像都按照预设规则进行命名,且图像进行命名的预设规则与图像打码的预设规则相同,则在图像服务器上查找到对应的打码图像后,提取打码图像上的打码信息,并将其与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文件名称进行对比,如果一致,获取打码图像;否则,返回图像篡改告警。

实施例三。

为了保护隐私,常常需要对图片中的人脸进行模糊化处理,由于在进行观影人数监播时,获取的图像中前排比后排的人像清楚,在进行模糊化处理时,不仅要保证人像足够模糊,又要保证在人工或自动对图像进行核查时能够比较容易地正确识别出凭据图像中的人数,如果只采用一个模糊度,当模糊度比较大时,当前排人像达到模糊化处理效果(即不被认出个人特征)时,不一定能保证后排图像也能够被准确核查,减小模糊度,当后排能够被清楚识别出人数时,不一定能保证前排人像达到模糊化处理效果。所以本实施例采用如下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模糊化处理,包括:

将图像按照预设的分割比分割成多块分割图像;分割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定义;

对每个分割得到的子图像使用不同模糊因子,得到的模糊化图片,不仅实现模糊化效果,又能保证在模糊化后对图像进行核查时能够清楚地识别出图像中的人数。其中,确定不同模糊因子采用高斯模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由幕前座位到最后排座位,每一排座位都有一定坡度(15度角),根据该坡度和影厅座位数不同来确定不同分割比例,子图像使用不同模糊因子。一般200人以下的放映厅分割比从图像上端到下端为3:3:4,对应的模糊因子为2、2、3,模糊因子越大,模糊度越大,人像越模糊。由于300以上的放映厅立体空间比较大,图像采集距离比较远,观众面部及身体特征已经非常弱,不再需要做模糊化处理,故模糊因子为1,分割比从图像上端到下端为3:3:4。本实施例提供多种分割比及对应的模糊因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分割比及对应的模糊因子,同时还可以定义分割比及对应的模糊因子。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12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1、从每个影院的影院电子影院电子售票系统获取与被监测放映服务器当前执行的spl对应场次影片排期信息;被监测放映服务器可以属于不同地区不同影院的不同放映厅;

步骤s122、遍历spl的所有cpl,查找与影片排期信息上播放内容的播放起止时间一致(默认两者相同,起止时间为开始播放时间和终止播放时间)的cpl,建立spl上cpl的uuid(通用唯一标识)与相应排期信息上中文名称对应关系,并关联存入播放内容的中文名称数据库;随着上映时间的增加每个uuid对应的中文名称数量也不断增加,累积得到一个具有统计学基础的中文名称数据库,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步骤s123中的翻译结果也会越来越准确。

步骤s123、利用cpl对应的uuid遍历中文名称数据库,统计该uuid对应的每个不同中文名称的数量,并输出数量最多的中文名称,作为该uuid对应播放内容的中文名称。因为大多数影院为正常播放,所以可以认为,出现频率最大的影片排期信息的中文名称为该uuid的中文名称翻译结果。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播放内容数字文件包括正片的第一数字文件和除正片外的其它视频影像(包括广告、花絮、预告片等)的第二数字文件;

在对被监测放映服务器spl上的播放内容数字文件进行中文名称翻译时,只对第一数字文件采用中文名称数据库翻译,对于第二数字文件,因为第二数字文件一般时间较短,且一个放映场次中一般会有若干第二数字文件,如果也为这些第二数字文件场场进行排期,不仅因排期增加很多工作量,而且每场所有的播放内容数字文件都通过采用中文名称数据库进行翻译,会大大降低翻译速度,所以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数字文件和第二数字文件使用两种方案进行翻译,不仅大大提供翻译速度,而且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

考虑到对播放内容的监播主要为内容一致性的监播和内容播放次数的监播,对于第二数字文件的中文名称翻译,具体包括:

使用唯一的文件名称和对应的中文名称命名每个所述第二数字文件,并将该文件名称、对应中文名称以及目标播放次数等相关信息关联存入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即在播放内容监播系统中,一个第二数字文件使用唯一的文件名称(英文名称)和对应的中文名称。

由监播服务平台统一将所述第二数字文件(包括广告、花絮、预告片等)分发给各个影院的被监测放映服务器。

利用spl上的cpl信息(包括第二数字文件的文件名称)查找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从而得到对应的中文名称。

利用spl上的cpl信息查找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从而得到对应的中文名称包括:

先基于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对所有播放内容数字文件进行翻译;在对无法得到翻译结果的播放内容数字文件,基于中文名称数据库进行翻译;

先利用影片排期信息上的起止播放时间找到对应的正片的第一数字文件,基于中文名称数据库对第一数字文件进行翻译,基于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对第二数字文件进行翻译。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可以利用影片排期信息在spl上查找到对应的正片的第一数字文件,则其余为第二数字文件;其中,影片排期信息只包括正片的播放起止时间;

分别基于中文名称数据库和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对第一数字文件和第二数字文件同时进行翻译。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20根据排期信息表从spl上查找到相应第一数字文件(一般影院的排期信息只有正片),对第一数字文件基于中文名称数据库进行翻译,并分析计算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而对于第二数字文件基于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进行翻译和分析计算监播结果,其中,如图8所示,步骤s1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21、遍历所有的第二数字文件,利用第二数字文件cpl的文件名称,查找第二数字文件分发统计表;

步骤s1322、判断是否存在相同文件名称的cpl对应条目,如果有,执行步骤s1323;否则,执行步骤s1325;

步骤s1323、该播放内容对应的播放次数加1;

步骤s1324、计算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更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

步骤s1325、判断是否完成spl的所有第二数字文件cpl的遍历,如果是,结束本场次第二数字文件的监播;否则,执行步骤s1321,继续遍历cpl。

实施例六。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影院智能管理的系统,包括:

观影人数监播模块10,用于对影院的日常放映过程进行观影人数监播,并得到观影人数监播结果;所述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包括实际观影人数、售票数量与实际观影人数的差异情况等;

播放内容监播模块20,用于与观影人数监播同时对影院的日常放映过程播放内容监播,得到播放内容监播结果;其中,播放内容监播模块20包括:

监播信息获取单元21,用于每隔预设时间向被监测放映服务器获取当前执行的spl;并在已执行spl时长不小于执行spl总时长一半时,存储从该spl上读取的所有cpl;

数字文件名称翻译单元22,用于翻译读取的所述cpl的文件名称,得到对应播放内容的中文名称;

播放内容监播结果生成单元23,用于分析对比翻译得到的中文名称与排期信息上的播放内容得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所述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包括实际播放内容的数据文件cpl、实际播放内容与排期信息上内容差异情况等;

监播结果生成模块30,用于根据观影人数的监播结果和播放内容的监播结果统计分析生成监播结果表;所述监播结果表的每个条目包括影院名称项、播放内容的数据文件cpl项、观影人数异常次数项、播放次数项、目标播放次数与播放次数之差项、播放内容异常次数项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