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红外线探测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1161发布日期:2020-01-24 12:37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红外线探测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红外线探测摄像头。



背景技术:

红外线摄像头是指可日夜连续二十四小时进行拍摄的摄像头,其照射距离远,且画质清晰。目前,越来越多的红外线摄像头应用于人脸识别系统中,用于识别人体面部特征,但现有的红外线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红外线摄像头的拍摄范围有限,且安装过后,其拍摄角度一定,人必须要走到摄像头的前端才能识别,因此颇为不便;另外,现有的摄像头安装过后,其镜头倾斜角度调整不便,这也进一步限制了摄像头的拍摄范围,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红外线探测摄像头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红外线探测摄像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红外线探测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以及防护罩,所述摄像头本体位于防护罩的内部,且摄像头本体的底端以及顶端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垂直分布,二者分别与防护罩的底端以及顶端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套接设有从动齿轮,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固定套接设有稳定盘,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底端一侧固定安装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并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二者相互啮合,所述防护罩的正下方设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平行于防护罩的底端表面,且安装底板的顶端中央铰接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顶端与防护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均滑动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均铰接设有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均与防护罩的底端铰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内部顶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均匀围绕在第二支撑杆的外侧,且万向球均螺栓连接固定在防护罩上,万向球的底端均与稳定盘贴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上均转动连接螺杆,所述螺杆平行于安装底板的顶端,且螺杆均贯穿第二滑块,二者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外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处固定安装玻璃罩,所述摄像头本体的外端位于圆孔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均大于安装底板和防护罩底端的垂直间距,且两调节杆的长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通过在摄像头本体的上下两侧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结构,并利用伺服电机控制主动齿轮转动,利用主动齿轮带动摄像头本体旋转,使摄像头本体的镜头在圆孔内摆动,扩大拍摄范围,相比传统技术,本实用的拍摄范围更广;

2、本实用在安装底板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块,因此通过控制第二滑块的位置,即可调节摄像头本体的镜头倾角,相比传统技术,本实用调节镜头角度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摄像头本体、2防护罩、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从动齿轮、6伺服电机、7主动齿轮、8稳定盘、9万向球、10安装底板、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3调节杆、14固定块、15螺杆、16玻璃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红外线探测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1以及防护罩2,摄像头本体1位于防护罩2的内部,且摄像头本体1的底端以及顶端上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均垂直分布,二者分别与防护罩2的底端以及顶端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3的外侧固定套接设有从动齿轮5,第二支撑杆4的外侧固定套接设有稳定盘8,防护罩2的内部底端一侧固定安装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并设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5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二者相互啮合,防护罩2的正下方设有安装底板10,安装底板10平行于防护罩2的底端表面,且安装底板10的顶端中央铰接设有安装杆,安装杆顶端与防护罩2的底端固定连接,安装底板10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块11,第一滑块11上均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2,第二滑块12的顶端均铰接设有调节杆13,且调节杆13的顶端均与防护罩2的底端铰接固定,第一滑块11与安装底板1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滑块12的底端开设有滑槽,而第一滑块11均嵌入在第二滑块12底端的滑槽内,因此第二滑块12可以沿着第一滑块11来回滑动。

防护罩2的内部顶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万向球9,万向球9均匀围绕在第二支撑杆4的外侧,且万向球9均螺栓连接固定在防护罩2上,万向球9的底端均与稳定盘8贴合,万向球9围绕第二支撑杆4均匀分布,其底端均贴合在稳定盘8上,万向球9的设置,可增强摄像头本体1旋转时的稳定性。

安装底板10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外侧壁上均转动连接螺杆15,螺杆15平行于安装底板10的顶端,且螺杆15均贯穿第二滑块12,二者之间螺纹连接,螺杆15的一端与固定块14转动连接,其另外一端贯穿第二滑块12,并与其螺纹连接,因此旋转螺杆15,可控制第二滑块12移动。

防护罩2的外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圆孔,圆孔处固定安装玻璃罩16,摄像头本体1的外端位于圆孔内,摄像头本体1的镜头可以在圆孔内部摆动。

调节杆13的长度均大于安装底板10和防护罩2底端的垂直间距,且两调节杆13的长度相同。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可控制主动齿轮7转动,而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5之间啮合设置,因此只需控制伺服电机6往复转动(即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再逆时针旋转同样的角度),便可驱动摄像头本体1的镜头在圆孔内部摆动,用于扩大拍摄范围。本实用安装过后,若需要调节摄像头本体1的倾斜角度,可通过旋转安装底板10顶端两侧的螺杆15。因螺杆15的一端与固定块14转动连接,其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块12并与其螺纹连接,因此旋转螺杆15可驱动第二滑块12沿着第一滑块11滑动。第二滑块12的顶端铰接有调节杆13,而调节杆13的顶端铰接在防护罩2的底端上,因此第二滑块12的位置移动后,防护罩2的倾斜角度也会改变,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