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便携式无线通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3006发布日期:2020-06-09 21:2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便携式无线通信机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7日提交日本特许厅、申请号为2018-195984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扬声器端子与电路基板的端子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便携式无线通信机。



背景技术:

目前,扬声器端子与电路基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引线的焊接实现的。虽然引线的焊接有利于接触不良和断线的解决,但不适合于机器人生产,生产效率不高。于是,为应对生产自动化,一种无需焊接、即可使电路基板上的扬声器连接电路座与设置在扬声器后面上的板簧端子相对压接的连接结构被公开(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并且,在同样使用已实现自动安装应对的板簧端子的连接结构中,可在扬声器的轴向上移动的一对板簧端子的触点,具有可与距扬声器大约相同距离的一对音响设备的声音输出端子相连接的结构,来防止因振动引起的接触不良所导致的瞬时断开等问题(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并且,已知有利用螺旋弹簧推压柱塞而形成的柱塞型连接端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开平02-0576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许第378336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连接结构中,容易因振动引起接触不良,从而可能产生声音输出的瞬间中断、或声音无法输出等问题。此外,在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连接结构中,由于一对可动触点配置在扬声器磁轭的两个外侧的框架外周上,因而连接结构变大,难以应用在手持收发器等小型便携式机器中。

另外,虽然专利文献2也公开了通过设置两个可动触点来实现降低触点故障率,但由于这些可动触点设置在相互平行的板簧端子上,其对同方向上的振动承受力较弱,因此会导致两个触点同时发生接触不良。而且,使用柱塞型连接端子会造成价格变高。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而做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端子与电路基板之间的端子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便携式无线通信机,其能够防止因振动或冲击引起的接触不良、瞬时的连接断开。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接扬声器端子与电路基板的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包括:扬声器侧连接端子,其为所述扬声器的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以及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其配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与所述扬声器侧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相对的位置处,并与所述扬声器侧连接端子接触;其中,所述扬声器侧连接端子和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中的至少一方,由使用弹簧材料的连接端子制成,所述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相对于所述扬声器侧连接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每一个设置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配置成相互旋转预定角度的位置关系。

此外,在上述连接结构中,较理想的是,扬声器侧连接端子和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均由弹簧材料制成。或者,扬声器侧连接端子和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中的任一方是由弹簧材料制成的端子,而另一方可以是触点端子。

另外,在上述连接结构中,较理想的是,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中的每一个,隔着其中间线被配置成线对称。

并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的便携式无线通信机。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相对于扬声器侧连接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中的每一个各自设置为两个的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配置成相互旋转预定角度的位置关系,因此可以在减少连接工时的同时,得到低成本、振动或冲击耐受力强的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的便携式无线通信机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从该便携式无线通信机中移除前面板、并容纳有电路基板状态下的后面板内表面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从该便携式无线通信机中移除后面板、并容纳有扬声器状态下的前面板内表面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所述电路基板的立体图。

图5是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连接端子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透过电路基板观察所述电路基板的连接端子连接至所述扬声器连接端子的情形时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示出所述电路基板连接端子与扬声器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在连接前后的状态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便携式无线通信机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端子连接结构的便携式无线通信机1。便携式无线通信机1包括由前面板2和后面板3构成的壳体,并且前面板2与后面板3,通过使彼此的开口端缘对接而结合为一体。前面板2上设置有内置的扬声器的声音输出孔4、显示用lcd5、以及操作按钮6等。后面板3上内置有电路基板等。便携式无线通信机1借由所述两个面板2、3的开口端缘的对接结合,来完成相互接触、连接的扬声器侧连接端子与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的内置。

图2示出的是容纳在便携式无线通信机1的后面板3中的电路基板7一侧。图3示出的是容纳在便携式无线通信机1的前面板2中的扬声器10一侧。在图3中,可以看到扬声器10背面侧的框架、磁轭、连接端子9等。在这些图中,扬声器10相对于前面板2,并且电路基板7相对于后面板3,分别固定在预定位置和预定高度位置处。电路基板7由螺钉等固定在后面板3的内表面上,并具有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与扬声器侧连接端子9接触,并由使用导电性弹簧材料的连接端子81、82制成。该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设置在电路基板7上的预定位置处,该电路基板7在后面板3与前面板2处于分离状态时面向后面板3的开口。

扬声器10,通过螺钉等固定到前面板2上以使得声音可以从前面板2的前表面上的声音输出孔4而输出,并且具有与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接触的扬声器侧连接端子9。扬声器侧连接端子9由连接端子91、92构成,该连接端子91、92由设置在扬声器10背面的、作为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导电材料来制成。当后面板3和前面板2结合时,所述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的连接端子81、82配置在与电路基板7上与扬声器侧连接端子9的连接端子91、92中的每一个相对的位置处。为了实现连接的可靠性,连接端子81、82相对于作为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连接端子91、92中的每一个各自设置为至少两个(后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将这样构成的后面板3(图2)与前面板2(图3)的开口端缘对接而固定,使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81、82)与扬声器侧端子9(91、92)压接接触,并且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在一方的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使用弹簧材料端子、而在另一方的扬声器侧连接端子9使用普通的触点端子(电极)的情形,扬声器侧连接端子9和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二者也可以都使用弹簧材料。当在一方使用普通的触点端子(电极)时,价格便宜、可实现低成本化。并且,当两者均使用弹簧材料制成的端子时,由于接触的追随性提高,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连接可靠性。

接下来,将参考图4至图6,对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和扬声器侧连接端子9的配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4和图5示出了设置在电路基板7上的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8的连接端子81、82。连接端子81由弹簧材料端子81a、81b构成,连接端子82由弹簧材料端子82a、82b构成。这些弹簧材料端子81a、81b、82a、82b,可以使用由金属板弯曲而成的端子。

弹簧材料端子81a和弹簧材料端子81b配置成相互旋转预定角度、例如大约90度的位置关系(l字形),同样地,弹簧材料端子82a和弹簧材料端子82b也配置成相互旋转预定角度、例如大约90度的位置关系(l字形)。这些相互旋转预定角度、例如旋转大约90度的位置关系的端子,构成一对连接端子。在这里,旋转大约90度的位置关系,是因为板簧材料端子通常使用施加应力时会发生挠曲的板簧材料,鉴于这种结构端子本身具有方向性。此外,弹簧材料端子81a、81b与弹簧材料端子82a、82b,隔着它们之间的空隙(相对于图5中的一点划线cl)呈线对称配置。

图6示出了设置在固定到前面板2的扬声器10侧的连接端子91、92。该图显示的是,透过电路基板7观察电路基板侧的连接端子81、82连接到扬声器侧的连接端子91、92(电极)时的情形。其中一个连接端子91为扬声器的正极端子,而另一个连接端子92是扬声器的负极端子。连接端子91与连接端子92隔着两者间的空隙呈线对称配置。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也可以相反配置。在连接端子91上连接有连接端子81的弹簧材料端子81a、81b,而在连接端子92上连接有连接端子82的弹簧材料端子82a、82b。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触点端子(电极)作为扬声器10侧的连接端子91、92的情况,但这些连接端子91、92也可以使用弹簧材料端子。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接端子91、92的每一个中,至少两个弹簧材料端子被配置成相互旋转预定角度、例如大约90度的位置关系,或只要连接为l字形状即可。此外,较理想的是,扬声器侧的连接端子91、92的尺寸大于电路基板侧的连接端子81、82的尺寸。并且,当在扬声器侧的连接端子的每一个中使用至少两个弹簧材料端子时,在它们与电路基板侧的两个连接端子81、82连接的状态下,扬声器侧的连接端子和电路基板侧的连接端子可以配置成形成预定角度(例如,两者正交的角度)。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侧的连接端子91、92的尺寸不需要一定大于电路基板侧的连接端子81、82的尺寸。另外,作为扬声器侧的连接端子91、92,可以使用具有能够连接电路基板侧的两个连接端子81、82的顶面面积的长方体或立方体等。这种电路基板侧和扬声器侧两者的连接端子使用弹簧材料端子的方式,适合于电路基板7与扬声器10之间的距离较大时的情形。

图7示出了电路基板7侧的连接端子81中的一个即弹簧材料端子81a、与扬声器10侧的连接端子9中的一个即触点端子91之间的连接部,并示出了连接前和连接后的状态。在连接后,弹簧材料端子81a带着按压力抵接于触点端子91,且弹簧材料端子81a变为挠曲状态,因而接触连接变得可靠。其他连接部同样如此。这样一来,作为便携式无线通信机1,在后面板3和前面板2被固定的状态下,电路基板7侧的弹簧材料端子81a、81b分别与扬声器10侧的触点端子91接触连接,并且,电路基板7侧的弹簧材料端子82a、82b分别与扬声器10侧的触点端子92接触连接。

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端子连接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当便携式无线通信机1上有振动施加时,在互相接触的连接端子81与连接端子91、连接端子82与连接端子92的每一个中,有时会发生偏移。此时,由于使用的一对连接端子具有可各自旋转预定角度、例如大约90度的位置关系,因此一对连接端子中的每一个其偏移方向不会相同。因此,即使一对中的一个连接端子(弹簧材料端子、触点端子)发生接触不良或断线,另一个连接端子(弹簧材料端子、触点端子)也可以维持连接。因此,可以防止和避免因振动或冲击造成的连接不良。

如上所述,使一对触点端子处于相互旋转预定角度、例如大约90度的位置关系,是为了在有振动施加时即使接触位置产生偏移,也能避免接触不良的发生,因此位置关系只要是在能够获得上述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即可,例如可以是60度~120度的范围内。本申请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旋转预定角度”也包括这种情况。

并且,由于弹簧材料端子81a、81b与弹簧材料端子82a、82b呈线对称配置,并且触点端子91与触点端子92也呈线对称地配置,因此容易在对称轴的左右取得平衡,并使接触压力均等。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无需焊接即可应对生产自动化,生产工时较少,且无需使用昂贵的柱塞型连接端子,能够提供廉价的连接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扬声器10侧的连接端子91、92使用的是触点端子(电极),而作为电路基板7侧的连接端子81、82使用的是弹簧材料端子81a、81b、82a、82b,但也可以与此相反,在前者中使用弹簧材料端子、而在后者中使用触点端子(电极)。另外,虽然示出的是,弹簧材料端子81a、81b与弹簧材料端子82a、82b呈线对称配置,触点端子91与触点端子92呈线对称配置,但它们并非一定是线对称的。还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具有互相旋转预定角度、例如大约90度的位置关系的一对连接端子、触点端子其配置为l字形,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也可以为具有两个方向的l字形、t字形等,或具有三个方向的星形。

【附图标记说明】

1便携式无线通信机

2前面板

3后面板

7电路基板

8电路基板侧连接端子

81、82连接端子

81a、81b、82a、82b弹簧材料端子

9扬声器侧连接端子

91、92连接端子

10扬声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