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防终端的喇叭导音结构及手持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0940发布日期:2020-02-18 15:02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防终端的喇叭导音结构及手持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终端喇叭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防终端的喇叭导音结构及手持终端。



背景技术:

在单兵系统中,使用环境恶劣。手持终端具有高集成化、功能多、模块多、功耗大及空间尺寸要求严格等特点。一般而言,单兵手持终端使用环境较为噪杂,这对喇叭声音提出较高要求,通常喇叭选用功率为2-4w,这使得喇叭的尺寸都较大。对于严酷的使用环境,手持终端防水设计成为必备的功能之一,喇叭的防水设计常常是一个难题,既要保证喇叭不能因为进水而失效,也要保证喇叭的声音洪亮。

目前,现有手持终端喇叭防水结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box喇叭。目前消费类的手持终端基本都采用该结构方式,该结构方式音效好,安装方便,通过带泡棉的防水透声膜贴至壳体,喇叭压至泡棉处,既保证前音腔的密封性,也保证防水密封完好。此结构方式喇叭本身不防水,所以较薄,所需厚度空间小。但是防水透声膜透声效果并不是非常好,高频时容易出现“嗡嗡嗡”的情况。

第二种:喇叭本身防水,喇叭直接通过防水点胶方式安装至壳体,既保证前音腔的密封性,也保证防水性。此结构方式安装方便、可靠,但占用空间较大,影响整机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防水透声膜透声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和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防终端的喇叭导音结构及手持终端。

本申请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三防终端的喇叭导音结构,所述喇叭导音结构为导音支架,所述导音支架包括凸台,凸台的中间设置有斜台,凸台的外边缘设置有用于固定导音支架的凸起,所述凸台的内边缘设置有用于固定喇叭的沉台。

一种基于上述的三防终端的喇叭导音结构的手持终端,包括:前壳、后壳、按键组件、导音支架、防尘密封圈和喇叭;所述前壳和后壳密封连接,形成后音腔;所述按键组件、喇叭的一部分和导音支架的一部分均设置在后音腔内,所述前壳设置有适配按键组件的第一孔位,所述按键组件卡合在前壳的第一孔位内,所述前壳上还设置有适配导音支架的第二孔位,所述导音支架通过防尘密封圈卡固定在前壳上,所述喇叭组装在导音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防尘密封圈包括硅胶圈和设置在硅胶圈中间的网状的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硅胶圈的硬度为45°。

优选地,还包括o型密封圈;所述前壳通过o型密封圈和后壳密封连接。

优选地,螺丝依次穿过导音支架的凸起和前壳将导音支架固定在前壳上。

优选地,所述喇叭通过3m胶组装导音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手持终端的导音支架通过防尘密封圈卡固定在前壳上,所述喇叭组装在导音支架上。所述防尘密封圈既保证腔体内外防水和隔音,同时对喇叭的防尘,达到三防。所述前壳和后壳密封连接,形成大的后音腔,所有组件均能设置在后音腔内,后音腔的空间利用率大。同时在后音腔的有空位置增加吸音泡棉,保证音效。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选用体积较大且本身防水的喇叭时,其通过导音支架安装至前壳,导音支架抬高喇叭,空间使用灵活,整机布局空间利用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喇叭导音结构,具备良好的音效、出音洪亮;

3.本实用新型喇叭导音结构具备防水防尘功能,既能防水又能有一定的防尘效果;

4.本实用新型对出音口限制小,方便id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手持终端的剖面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三防终端的喇叭导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喇叭导音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防尘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4、一种手持终端,包括:前壳1、后壳2、按键组件3、导音支架5、防尘密封圈6和喇叭8;所述前壳1和后壳2密封连接,形成后音腔;所述按键组件3、喇叭8的一部分和导音支架5的一部分均设置在后音腔内,所述前壳1设置有适配按键组件3的第一孔位,所述按键组件3卡合在前壳1的第一孔位内,所述前壳1上还设置有适配导音支架5的第二孔位,所述导音支架5通过防尘密封圈6卡固定在前壳1上,所述喇叭8组装在导音支架5上。

其中,按键组件3与前壳1通过6组螺钉装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所述导音支架5包括凸台51,凸台51的中间设置有斜台52,凸台51的外边缘设置有用于固定导音支架5的凸起53,所述凸台51的内边缘设置有用于固定喇叭8的沉台54。螺丝依次穿过导音支架5的凸起53和前壳1将导音支架5固定在前壳1上。凸台51为喇叭8实际出音位置,是根据前壳1的外观的出音位置来确定;斜台52是为减少喇叭8出音的阻碍。沉台54为喇叭8的固定位置,可根据内部空间堆叠重新调整喇叭8位置;喇叭8设置在凸台51中间的空位。通过沉台54固定,使用3m胶9进行密封。所述喇叭8通过导音支架5抬高,使喇叭8在整机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在本实施例,所述防尘密封圈6包括硅胶圈61和设置在硅胶圈61中间的网状的防尘网62。所述硅胶圈61的硬度为45°。硅胶圈61保证腔体内外防水和隔音,防尘网62对喇叭8的防尘有很重要作用;前壳1与导音支架5通过4组螺钉装在一起,所述防尘密封圈66位于前壳1与导音支架5的接触面上;

在本实施例,三防终端的喇叭8导音结构还包括o型密封圈7;所述前壳1通过o型密封圈7和后壳2密封连接。所述o型密封圈7位于前壳1与后壳2的接触面上,形成整个大的后音腔;所述按键组件3、喇叭8的一部分和导音支架5的一部分均设置在后音腔内,后音腔的可利用空间还非常大。三防终端的喇叭8导音结构还包括pcb组件4等其他组件。所有组件均能设置在后音腔内。同时在有空位置增加吸音泡棉,保证音效。前壳1与后壳2通过8颗螺钉组装在一起。

所述手持终端应用在单兵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id设计灵活、声音洪亮、空间利用率更高的三防终端喇叭8导音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