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9051发布日期:2020-07-24 16:5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各种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而耳机对于现在的终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配件,使得人们能够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目前,对于耳机而言,在音频接口或音频插头、佩戴方式、功能选择、通信方式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选择,例如,耳机的接口包括存在3.5毫米接口、microusb接口、type-c接口等,耳机的佩戴方式包括入耳式、包耳式等,耳机的功能选择包括是否带主动降噪、音效是否为重低音、是否能控制音量大小等,耳机的通信方式包括有线式、无线式。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于耳机的需求是不相同的,如用户在通勤中需要带有主动降噪的蓝牙耳机、在办公室可能需要type-c接口的入耳式耳机。

而现有的耳机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设备,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设备,所述音频设备包括:用于接收并播放音频信号的听筒模块、第一音频传输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其中,所述听筒模块与所述第一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音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音频传输模块以第一通信方式与终端进行音频信号传输;或者,所述听筒模块与所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音频设备通过所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以第二通信方式与终端进行音频信号传输,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方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频传输模块包括:第一线缆、用于向所述听筒模块传输音频信号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音频信号的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线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听筒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终端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包括:用于向所述听筒模块传输音频信号的第三连接件和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音频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并与所述听筒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匹配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听筒模块包括:用于获得音频信号的第四连接件、用于播放音频信号的听筒,其中,所述听筒与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所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听筒包括:第一听筒和第二听筒;所述听筒模块还包括:第二线缆,其中,所述第二线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听筒连接,所述第二线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听筒连接,所述第二线缆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听筒模块还包括:弧形连接杆,所述弧形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所述听筒包括:第三听筒和第四听筒,其中,所述第三听筒与所述弧形连接杆的内壁上的第一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听筒与所述弧形连接杆的内壁上的第二位置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三听筒相对。

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用于对环境噪音进行主动降噪的降噪模块,所述降噪模块分别与所述听筒模块和所述第一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降噪模块分别与所述听筒模块和所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降噪模块包括:第一壳体、降噪器、第五连接件和第六连接件,其中,所述降噪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五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降噪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听筒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降噪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者所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听筒模块的播放功能的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听筒模块和所述第一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听筒模块和所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壳体、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的按键、第七连接件和第八连接件,其中,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七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听筒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八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八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者所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音频设备,包括:用于获得并播放音频信号的听筒模块、第一音频传输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其中,听筒模块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第一音频传输模块通过第一通信方式与听筒模块进行音频信号传输;或者,听筒模块与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第二音频传输模块通过第二通信方式与听筒模块进行音频信号传输,第二通信方式不同于第一通信方式。这样,通过将听筒模块与不同通信类型的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能够让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不同类型的模块来组装出不同类型的音频设备,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改善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音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音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音频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音频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听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听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音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降噪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降噪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音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参见图1所示,目前大部分现有的音频设备,本实施例以耳机为例,都是一体式结构,耳机中所包含的各个部件,如用于播放音频的听筒11、用于传输音频信号的音频传输线12、用于控制音量大小的控制器13等是固定连接的,用户不能分离或者替换耳机中的这些部件。但是,每一种类型的耳机各有优缺点,所适合使用的应用场景是不同的,往往需要用户购买和携带多个耳机,不仅不方便,而且会带来较高的用户使用成本。因此,现有的耳机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用户体验较差。

举例来说:

例1,由于耳机是一体式的结构,当耳机中的某一个部件出现故障时,如出现连接线接触不良、听筒摔坏等情况,用户不能将耳机中出现故障的部件替换为一个新的部件,往往需要用户重新购买一个完整的耳机,这样,不但会加大用户的使用成本,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例2,用户在跑步时希望使用蓝牙耳机,用户在办公室时希望使用有线耳机,这样,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就需要用户携带多个耳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设备,即组合式耳机,根据耳机中的各个部件的功能,通过模块化设计,将耳机拆分成听筒模块、音频传输模块、降噪模块、控制模块等多个模块,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使用场景,确定所需的耳机模块,通过自由组合不同模块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能够使用的组合式耳机。

参见图2所示,该耳机包括:用于接收并播放音频信号的听筒模块21、第一音频传输模块22以及第二音频传输模块23,其中,听筒模块21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22可拆卸地连接,第一音频传输模块22以第一通信方式与终端进行音频信号传输;或者,听筒模块21与第二音频传输模块23可拆卸地连接,音频设备通过第二音频传输模块23以第二通信方式与终端进行音频信号传输,第二通信方式不同于第一通信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者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实现了音频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音频信号传输,终端可以为用户的手机等设备,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者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以为无线式音频传输模块,如蓝牙式音频传输模块,也可以为有线式音频传输模块。当然,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音频传输模块,如由处理器和存储器组成的模块。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传输音频信号的方式的不同,音频传输模块的通信类型是不同的,示例性地,以第一音频传输模块为有线式的,第二音频传输模块为无线式的为例,第一通信方式可以为有线通信方式,第二通信方式可以为无线通信方式,如蓝牙、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听筒模块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连接可以组成一个第一通信方式的耳机,将听筒模块与第二音频传输模块连接可以组成一个第二通信方式的耳机,实现了可组合式耳机。这样,用户通过将听筒模块与任一种通信类型的音频传输模块进行自由组合,来拼成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耳机,能够让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组装耳机。

下面分别介绍听筒模块、第一音频传输模块以及第二音频传输模块的结构。

首先,介绍第一音频传输模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耳机与终端之间稳定地进行音频通信,参见图3所示,第一音频传输模块22包括:第一线缆31、用于向听筒模块传输音频信号的第一连接件32和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音频信号的第二连接件33,其中,第一线缆的一端31a与第一连接件32连接,第一线缆的另一端31b与第二连接件33连接;第一连接件32与听筒模块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件33与终端可拆卸地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线缆可以通过铜导线实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可以为音频插头,其中,音频插头可以为3.5毫米音频插头、microusb插头、type-c插头等,也可以为音频接口,其中,音频接口可以为3.5毫米音频接口、microusb接口、type-c接口等。当然,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音频插头或者音频接口。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当以音频插头和音频接口来实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时,第一种实现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同时为相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音频插头,如第一连接件为3.5毫米音频插头,第二连接件为type-c插头;第二种实现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同时为相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音频接口;第三种实现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中,一个为音频插头,另一个为音频插口,如第一连接件为3.5毫米音频接口,第二连接件为3.5毫米音频插头。

其次,介绍第二音频传输模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耳机与终端之间便捷地进行音频通信,参见图4所示,第二音频传输模块23包括:用于向听筒模块传输音频信号的第三连接件41和用于接收来自终端的音频信号的无线通信模块42,其中,第三连接件41与无线通信模块42连接,并与听筒模块可拆卸地连接;无线通信模块42与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匹配连接。

这里,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类似,第三连接件可以为音频插头、音频接口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不同,无线通信模块的类型可以为蓝牙发射器、蓝牙匹配器等蓝牙模块,还可以为wi-fi模块,当然,还可以为其它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无线通过模块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音频传输模块中的音频传输模块要相匹配。示例性地,以第二音频传输模块通过蓝牙技术与终端来通信为例,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发射器,对应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接收器;终端中的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匹配器,对应地,第二音频传输模块中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匹配器。

最后,介绍听筒模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见图5a和5b所示,听筒模块21包括:用于接收音频信号的第四连接件51、用于播放音频信号的听筒52,其中,听筒52与第四连接件51连接,第四连接件51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这里,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类似,第四连接件可以为音频插头、音频接口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第四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的配合实现听筒模块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第二音频传输模块的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当需要听筒模块和音频传输模块连接时,第四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的类型需要相匹配。示例性地,当第四连接件为3.5毫米音频接口时,第一连接件需匹配地为3.5毫米音频插头,此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插入第四连接件实现听筒模块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拔出第四连接件实现听筒模块拆离第一音频传输模块。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听筒的佩戴方式的不同,听筒的类型可以为挂耳式、入耳式、平耳式、包耳式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一个听筒模块中可以设置一个听筒,也可以同时设置两个听筒,当然,还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听筒,如四个听筒等。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以听筒模块包括两个听筒为例来介绍听筒模块的结构。

参见图5a所示,听筒52包括:第一听筒521和第二听筒522;听筒模块21还包括:第二线缆53,其中,第二线缆的第一端53a与第一听筒521连接,第二线缆的第二端53b与第二听筒522连接,第二线缆的第三端53c与第四连接件51连接。

参见图5b所示,听筒模块21还包括:弧形连接杆54,弧形连接杆的第一端与第四连接件51连接;听筒52包括:第三听筒523和第四听筒524,其中,第三听筒523与弧形连接杆54的内壁上的第一位置固定连接;第四听筒524与弧形连接杆51的内壁上的第二位置固定连接,并与第三听筒523相对。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外界环境噪音,提高用户使用耳机的体验,参见图6所示,上述耳机还可以包括:用于对环境噪音进行主动降噪的降噪模块61,降噪模块61分别与听筒模块21和第一音频传输模块22可拆卸地连接,或者,降噪模块61分别与听筒模块21和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降噪模块是模块化设计的,一方面用户可以将多个耳机模块拼成一个具有降噪耳机,例如,将降噪模块与听筒模块和任一种通信类型的音频传输模块组合连接,能够拼成一个带降噪功能的组合式耳机,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将降噪模块与现有的一体式耳机进行连接,来给现有耳机增加降噪功能。这样,可以有效地对环境噪音进行主动降噪,能够在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的同时,使得用户在嘈杂的环境中,无需使用很大的播放音量也能达到最佳的播放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以降噪模块同时与听筒模块和音频传输模块连接为例,来介绍一种降噪模块的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见图7a和图7b所示,上述降噪模块包括:第一壳体71、降噪器72、第五连接件73和第六连接件74,其中,降噪器72设置于第一壳体71内;第五连接件73的一端与降噪器72连接,第五连接件73的另一端与听筒模块可拆卸地连接;第六连接件74的一端与降噪器72连接,第六连接件74的另一端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者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这里,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类似,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可以通过音频插头、音频接口等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第五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的配合实现降噪模块与听筒模块的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六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的配合实现降噪模块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第二音频传输模块的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当需要降噪模块同时与听筒模块和音频传输模块连接时,第五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的类型需要相匹配,而且第六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的类型需要相匹配。示例性地,当第五连接件为3.5毫米音频接口时,第四连接件需匹配地为3.5毫米音频插头,并且,当第六连接件为microusb音频接口时,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需匹配地为microusb音频插头。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降噪器可由主动降噪芯片来实现。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听筒播放音频的音量大小、控制听筒播放或者关闭音频、控制耳机实现接通或者挂断语音电话的功能等,参见图8所示,耳机还包括:用于控制听筒模块21的播放功能的控制模块81,其中,控制模块81分别与听筒模块21和第一音频传输模块22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控制模块81分别与听筒模块和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需要说明是是,控制模块除了可以与听筒模块、音频传输模块连接外,控制模块还可以与降噪模块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控制模块是模块化设计的,一方面,用户可以将多个耳机模块拼成一个带控制功能的耳机,例如,将控制模块与听筒模块和任一种通信类型的音频传输模块组合连接,能够拼成一个带控制功能的组合式耳机,或者,将控制模块与降噪模块、听筒模块和任一种通信类型的音频传输模块组合连接,能够拼接成一个同时带控制功能和降噪功能的组合式耳机;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将控制模块与现有的一体式耳机进行连接,来给现有耳机增加控制功能。这样,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耳机来切换当前播放的音频、调整播放的音量大小、控制接通或者挂断语音电话等,无需用户使用终端来进行操作,使得用户在不方便使用终端时,也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下面以控制模块同时与听筒模块和音频传输模块连接为例,来介绍一种控制模块的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见图9所示,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壳体91、控制器92、用于向控制器91发送控制信号的按键93、第七连接件94和第八连接件95,其中,控制器92设置于第二壳体91内;按键93与控制器92连接,并外露于第二壳体91;第七连接件94的一端与控制器92连接,第七连接件94的另一端与听筒模块可拆卸地连接;第八连接件95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第八连接件95的另一端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者第二音频传输模块可拆卸地连接。

这里,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类似,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可以通过音频插头、音频接口等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第七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的配合实现控制模块与听筒模块的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八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的配合实现控制模块与第一音频传输模块或第二音频传输模块的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当需要将控制模块同时与听筒模块和音频传输模块连接时,第七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的类型需要相匹配,而且第八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的类型需要相匹配。示例性地,当第七连接件为3.5毫米音频接口时,第四连接件需匹配地为3.5毫米音频插头,并且,当第八连接件为microusb音频接口时,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需匹配地为microusb音频插头。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控制器可由控制芯片,如单片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unit,mpu)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个耳机模块之间是可拆卸的连接,因此,在能够实现连接的情况下,在组合耳机时各个耳机模块的数量和各个耳机模块所处的位置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的。例如,当用户同时拥有听筒模块(标记为m1)、音频传输模块(标记为m2)、降噪模块(标记为m3)和控制模块(标记为m4),可以获得组合式耳机的各个模块的组合方式可以包括:m1+m2、m1+m3+m2、m1+m4+m2、m1+m3+m4+m2、m1+m2+m4+m2等等。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修饰、改进等,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