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1005发布日期:2020-12-11 19:0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底座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座扬声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底座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请参美国专利us9184619及us9343837,该两件美国专利都揭示了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底座扬声器,其不仅可以播放音乐,也可以对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为提升声音质量,该等底座扬声器通常会在扬声系统中配置低音喇叭,但是由于低音喇叭的配置通常会使得底座扬声器在播放音乐时产生振动,若此时电子设备在该等底座扬声器上正进行无线充电,则很容易相对底座扬声器上的无线充电模组发生移动而无法进行有效对齐,进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效率。另外,当底座扬声器的音量逐渐调高时,低音喇叭所带来的振动也会越来越大,而正在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也将会由于不断的移动而产生噪音,进而对消费者的听觉感受带来不好的影响。该两件美国专利均没有关注到此问题的存在,因为该两件美国专利都设置有一对喇叭并且安装在底座扬声器的同一侧,当底座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该对喇叭明显会带来振动,并且伴随着音量的逐渐调高该对喇叭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将越严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底座扬声器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扬声器,其可以确保电子设备进行稳定有效的无线充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底座扬声器,包括外壳、一对双推式喇叭以及无线充电模组;所述外壳设有收容所述双推式喇叭及无线充电模组的收容腔;其中所述一对双推式喇叭沿横向方向以背对背的方式收容在所述收容腔的左右两侧;并且该对双推式低音喇叭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双推式喇叭为低音喇叭,所述底座扬声器还包括全音域喇叭;所述外壳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下方的基座以及位于主体部上方的盖体;所述收容腔贯穿所述主体部的上下两端,所述基座组装在主体部下方以遮盖所述收容腔的下方开口,所述盖体组装在主体部上方并遮盖所述收容腔的上方开口;从前后方向看,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及全音域喇叭沿竖直方向相互对齐,并且该对双推式低音喇叭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全音域喇叭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全音域喇叭朝前设置,并沿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前后方向位于所述双推式低音喇叭的前方;所述无线充电模组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双推式低音喇叭及全音域喇叭的上方,并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双推式低音喇叭的后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一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至所述一对双推式低音喇叭以及全音域喇叭以对其进行电路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下方设有一电性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盖体对应所述无线充电模组上方设有一倾斜设置的无线充电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还包括一组装至盖体下方的内壳,所述内壳与盖体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无线充电模组的收容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下方设有位于第二电路板前方的第三电路板,所述盖体在对应第三电路板处形成供手指触摸以操控所述底座扬声器的面板区域,所述第二、第三电路板通过内部线缆共同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以实现三者之间的电性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上端面呈倾斜设置,下端面呈水平设置;所述面板区域的上表面与主体部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无线充电区域与主体部上端面之间形成夹角,并且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前端位于所述主体部上端面的下方,而其后端则位于所述主体部上端面的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区域与无线充电区域之间连接有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与面板区域相互垂直。

更进一步地,并且所述连接区域设有一面向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收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一对双推式喇叭沿横向方向以背对背的方式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左右两侧,并且该对双推式低音喇叭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模组的两侧,此种设置方式在所述底座扬声器在工作或播放音乐时,不仅可以提高底座扬声器的音效质量,还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所述底座扬声器的振动现象,进而使得放在无线充电区域的电子设备不会发生振动,确保电子设备进行稳定有效的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底座扬声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4进一步分解后的部分分解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图。

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底座扬声器中顶部元件的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底座扬声器去掉外壳主体部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图11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底座扬声器100外壳10

主体部12收容腔120

上端面125下端面126

基座14盖体16

面板区域160无线充电区域162

连接区域163通孔164

收容槽165收容空间166

双推式低音喇叭20无线充电模组30

全音域喇叭40第一电路板50

电源线52第二电路板60

第三电路板70导电片72

麦克风74内壳80

内部线缆9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12所示,本发明的底座扬声器100包括一中空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12、位于主体部12下方的基座14以及位于主体部12上方的盖体16。所述主体部12的上端面125呈倾斜设置,下端面126呈水平设置,所述主体部12设有一贯穿上下两端的圆形收容腔120,所述基座14组装在主体部12下方以遮盖所述收容腔120的下方开口,所述盖体16组装在主体部12上方并遮盖所述收容腔120的上方开口。所述底座扬声器100包括一对双推式低音喇叭(push-pushwoofer)20、一无线充电模组30以及一全音域喇叭(fullrangespeaker)40。所述一对双推式低音喇叭20沿横向方向以背对背的方式收容在所述外壳10收容腔120的左右两侧。所述无线充电模组30及全音域喇叭40均沿横向方向位于该对双推式低音喇叭20之间,所述全音域喇叭40朝前设置,并沿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前后方向位于所述双推式低音喇叭20的前方,所述无线充电模组30沿竖直方向位于所述双推式低音喇叭20及全音域喇叭40的上方,并沿前后方向位于所述双推式低音喇叭20的后方。从前后方向看,所述无线充电模组30与全音域喇叭40沿竖直方向相互对齐。

所述基座14的上方设有一第一电路板50,所述第一电路板50可通过螺钉组装固定在所述基座14上,所述第一电路板50电性连接至所述一对双推式低音喇叭20以及全音域喇叭40以对其进行电路控制。所述底座扬声器100包括自所述基座14后方向前穿过所述基座14以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50的电源线52。所述盖体16的下方设有一电性连接至所述无线充电模组30的第二电路板60以及位于第二电路板60前方的第三电路板70,所述盖体16在对应第三电路板70处形成供手指触摸的面板区域160,所述面板区域160的上表面与主体部12的上端面125平齐,其显示有音量、蓝牙、开关等指示按键,所述第三电路板70设有与该等按键相对应的若干导电片72,当使用者用手指触摸面板区域160的按键时,该等导电片72将被电性导通进而实现相应的开关功能。所述第三电路板70在导电片72的两侧设有一对麦克风74,所述面板区域160设有一对与所述麦克风74相对应的通孔164,以接受使用者发出的语音指令。

所述外壳10还包括一组装至盖体16下方的内壳80,所述内壳80与盖体16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所述第二电路板60及无线充电模组62的收容空间166。所述第二、第三电路板60、70通过内部线缆90共同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50以实现三者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盖体16在所述面板区域160的后方设有一倾斜设置并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30上方的无线充电区域162,所述无线充电区域162可供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未图示)放置并为该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无线充电区域162的前端向下位于所述主体部12的上端面125下方,其后端则向上凸伸出所述主体部12进而位于所述上端面125的上方,所述无线充电区域162与上端面125之间形成一小于30度的锐角,所述面板区域160与无线充电区域162之间连接有连接区域163,所述连接区域163与面板区域160相互垂直,并且所述连接区域163设有一面向所述无线充电区域162的收容槽165,当电子设备放置在该无线充电区域162时,电子设备的一端将抵靠在所述连接区域163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165内,以防止所述电子设备从无线充电区域162脱落。

本发明通过采用一对双推式(push-push)低音喇叭20沿横向方向以背对背的方式位于所述外壳10收容腔120的左右两侧,并且该对双推式低音喇叭20沿横向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全音域喇叭40及无线充电模组30的两侧,此种设置方式在所述底座扬声器100在工作或播放音乐时,不仅可以提高底座扬声器100的音效质量,还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所述底座扬声器100的振动现象,进而使得放在无线充电区域162的电子设备不会发生振动,确保电子设备进行稳定有效的充电。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