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终端管理平台、管理网元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87287发布日期:2021-01-08 14:20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终端管理平台、管理网元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一种终端管理平台、一种管理网元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终端管理方案,主要是通过终端本身的地理定位模块(如北斗、gps、wlan定位、基站定位等)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设定的位置区域权限为用户的终端配置相应的权限。如果终端管控权限包括了地理定位,那么就难以自动取消对应的权限,而对于一些本身地理定位信息有所混淆的敏感地区,地理定位模块获取的位置并不准确,也难以实现对出现在这些敏感地区的终端进行管理。

因此,提出一种能够实现特定区域内对移动终端进行网络权限管控的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管理平台将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发送至所述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在接收到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发起的网络注册请求后,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

终端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管理网元发送的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以及,

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以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应用于网络侧,所述方法包括:

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接收终端管理平台发送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

所述管理网元接收移动终端在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发起的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

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

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以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侧,所述方法包括:

在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向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发起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以及,

接收终端管理平台下发的管控指令,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管理平台,应用于网络侧,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将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发送至所述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在接收到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发起的网络注册请求后,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以及,

第一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所述管理网元发送的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设置为,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以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网元,应用于网络侧,所述管理网元为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终端管理平台发送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以及,接收移动终端在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发起的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

比较模块,其设置为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以及,

第二发送模块,其设置为在所述比较模块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时,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以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终端本身的移动通信模块,其设置为在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向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发起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以及,

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其设置为接收终端管理平台下发的管控指令,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管理方法,不通过北斗/gps/wlan/基站定位等地理定位方法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由网络侧管理网元获取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的移动终端用户上报的终端标识和所属网络小区id,再通过网络侧管理网元和网络侧终端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接口实现移动终端在特定区域内的网络权限管控,满足一些特定的保密会议、特定区域的开放参观、特定区域的使用时对于当事人员的移动终端进行方便的网络权限管控需求。

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包括如下步骤s101至s103。

s101.终端管理平台将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身份标识号,identity的缩写)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发送至所述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在接收到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发起的网络注册请求后,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

s102.终端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管理网元发送的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

s103.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以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其中,终端管理平台位于网络侧,其中保存有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并具备下发管控指令的能力。

需要管控的区域,即需要管控的地理位置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与调整,例如,可以设定为本身地理定位信息有所混淆的敏感地区。每个网络小区均有唯一的id标识,用以区别各个网络小区。

用户终端标识可以为imsi(inter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04和s105。

s104.终端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管理网元发送的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其中所述管理网元在接收到移动终端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发起的解除管控请求后,将所述解除管控请求携带的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

s105.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指令,以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管控解除指令后,执行解除管控操作。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包括如下步骤s201至s204。

s201.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接收终端管理平台发送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

s202.所述管理网元接收移动终端在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发起的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

s203.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

s204.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以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其中,所述管理网元位于网络侧。

在步骤s203中,所述管理网元将移动终端用户注册网络时上报的所属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步骤s201接收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进行比对,若上报的网络小区id属于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之一,且上报的终端标识属于需要在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之一,则表明上报的终端标识即为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从而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4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205至s207。

s205.所述管理网元收移动终端在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发起的解除管控请求,所述解除管控请求中携带有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

s206.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解除管控请求携带的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则执行步骤s207,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s207.将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以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指令,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管控解除指令后,执行解除管控操作。

在步骤s206中,所述管理网元将移动终端请求解除管控时上报的所属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步骤s201接收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进行比对,若上报的网络小区id属于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之一,且上报的终端标识属于需要在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之一,则表明上报的终端标识即为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从而查找到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

在步骤s207中,所述管理网元将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以通知终端管理平台该终端以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则终端管理平台下发管控解除指令到对应的移动终端,以解除对该终端的管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网元采用5g网络的amf(accessandmobilitymanagement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或者3g/4g网络的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网元。换言之,若当前网络为5g网络,则管理网元采用amf网元;若当前网络为3g/4g网络,由于没有amf网元,则管理网元采用能够实现对应功能的mme网元。

其中,amf网元是5g的主要功能单元,用以完成用户设备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mme网元是3gpp协议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它负责空闲模式的用户设备的定位,传呼过程,包括中继,简单的说mme是负责信令处理部分。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包括如下步骤s301和s302。

s301.在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向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发起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

s302.接收终端管理平台下发的管控指令,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其中,移动终端在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终端用户注册网络时需向所述管理网元上报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0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303和s304。

s302.在移动终端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向所述管理网元发起解除管控请求,所述解除管控请求中携带有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解除管控请求携带的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指令;

s304.接收终端管理平台下发的管控解除指令,执行解除管控操作。

其中,移动终端在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后,终端用户请求解除管控时需向所述管理网元上报所属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移动终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401至s409。

s401.终端管理平台将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发送至所述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amf网元;

s402.当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终端本身的移动通信模块向amf网元发起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

s403.amf网元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

s404.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

s405.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s406.当移动终端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后,终端本身的移动通信模块向amf网元发起解除管控请求,所述解除管控请求中携带有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

s407.amf网元将所述解除管控请求携带的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

s408.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指令;

s409.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接收到所述管控解除指令后,执行解除管控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管理方法,不通过北斗/gps/wlan/基站定位等地理定位方法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而是通过改造网络侧和增设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由网络侧管理网元(amf网元或mme网元)获取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的移动终端用户上报的终端标识(如imsi)和所属网络小区id,再通过网络侧管理网元和网络侧终端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接口实现移动终端在特定区域内的网络权限管控,满足一些特定的保密会议、特定区域的开放参观、特定区域的使用时对于当事人员的移动终端进行方便的网络权限管控需求。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管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管理平台应用于网络侧,如图5所示,终端管理平台5包括:第一发送模块51和第一接收模块52。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51设置为将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发送至所述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在接收到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发起的网络注册请求后,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第一接收模块52设置为接收所述管理网元发送的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1还设置为,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以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模块52还设置为,接收所述管理网元发送的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其中所述管理网元在接收到移动终端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发起的解除管控请求后,将所述解除管控请求携带的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第一发送模块51还设置为,根据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指令,以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管控解除指令后,执行解除管控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管理平台,在将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发送至所述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后,接收所述管理网元发送的需要管控/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然后据此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管控指令,从而实现移动终端在特定区域内的网络权限管控。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管理网元应用于网络侧,具体为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如图6所示,管理网元6包括:第二接收模块61、比较模块62和第二发送模块63。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61设置为接收终端管理平台发送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以及,接收移动终端在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发起的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比较模块62设置为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第二发送模块63设置为在所述比较模块62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时,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以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管控指令后,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收模块61还设置为,接收移动终端在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发起的解除管控请求,所述解除管控请求中携带有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比较模块62还设置为,将所述解除管控请求携带的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第二发送模块63还设置为在所述比较模块62查找到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时,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以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指令,使所述对应的移动终端接收到管控解除指令后,执行解除管控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管理网元,将移动终端上报的所属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接收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向终端管理平台发送需要管控/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以使终端管理平台据此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管控指令,从而实现移动终端在特定区域内的网络权限管控。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移动终端7包括:终端本身的移动通信模块71和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72。

其中,移动通信模块71设置为在移动终端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向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对应基站的管理网元发起网络注册请求,所述网络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网络注册请求携带的网络注册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需要管控的区域所涉及的网络小区id及需要在所述网络小区实施管控的所有用户终端标识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所需的管控指令;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72设置为接收终端管理平台下发的管控指令,执行管控操作并做出反馈响应。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移动通信模块71还设置为,在移动终端离开需要管控的区域后向所述管理网元发起解除管控请求,所述解除管控请求中携带有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以使所述管理网元将所述解除管控请求携带的需要解除管控用户所属的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与从终端管理平台处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若查找到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则将其发送至终端管理平台,使终端管理平台根据需要解除管控的终端标识向对应的移动终端下发管控解除指令;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72还设置为,接收终端管理平台下发的管控解除指令,执行解除管控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新增了与网络侧的终端管理平台相对应的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在移动通信模块向网络侧管理网元上报所属网络小区id和终端标识后,网络侧管理网元和网络侧终端管理平台之间交互以生成管控/解除管控指令并下发至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则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执行管控/解除管控操作,从而实现移动终端在特定区域内的网络权限管控。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网络侧的终端管理平台5、网络侧的管理网元6和移动终端7。

其中,管理网元6可采用amf网元,也可采用mme网元;移动终端7包括终端本身的移动通信模块71和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72。而且,网络侧的终端管理平台5与终端侧的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72相对应。换言之,本系统的网络侧由管理网元6和终端管理平台组成;终端侧由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72和终端本身的移动通信模块71组成。

由于终端管理平台5、管理网元6和移动终端7的结构已在前文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不通过北斗/gps/wlan/基站定位等地理定位方法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而是通过改造网络侧和增设终端管理客户端模块,由网络侧管理网元(amf网元或mme网元)获取进入需要管控的区域的移动终端用户上报的终端标识(如imsi)和所属网络小区id,再通过网络侧管理网元和网络侧终端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接口实现移动终端在特定区域内的网络权限管控,满足一些特定的保密会议、特定区域的开放参观、特定区域的使用时对于当事人员的移动终端进行方便的网络权限管控需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