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圈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06390发布日期:2021-01-01 18:1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动圈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圈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相对于许多穿戴设备的终端扬声器,微型化,低失真,高灵敏度,宽频带,高音质,高效率是许多厂商研究的方向,也一直是微型扬声器需要突破的瓶颈。扬声器的组装工艺对音质的影响比较大,而现阶段的扬声器由于导线的连接方式存在缺陷,会影响音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音质更好的动圈扬声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圈扬声器,包括:

磁组件,所述磁组件设有环形间隙,所述磁组件用于配合形成磁场;及

音膜组件,所述音膜组件包括振动膜片及音圈,所述音圈的一端伸入所述环形间隙内,所述音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振动膜片接触设置,所述音圈的引入端线和/或引出端线沿远离所述振动膜片的方向穿设所述环形间隙。

上述动圈扬声器,磁组件可配合形成磁场,而音圈可利用引入端线及引出端线与外部电路电连接,使音圈内通过音频电流,音圈可产生随着音频电流变化的感应磁场,音圈产生的感应磁场可与磁组件配合形成的磁场相互作用,使音圈沿其轴向振动,从而带动振动膜片振动发声,由于引入端线和/或引出端线沿远离振动膜片的方向穿设环形间隙,因此引入端线和/或引出端线不会与振动膜片接触,相比于传统的将引入端线及引出端线与振动膜片粘接的方式,减少了引入端线、引出端线及粘接用的胶水对振动膜片的振动负荷,使振动膜片的振动更趋向理想的振动状态,声音音质的离散性小,同时不会出现胶水在振动膜片上分布不均导致振动膜片振动不平衡、摇动的情况,音质具有高保真、高功率、快速瞬间响应、高频宽响应、更稳定的优点,因此上述动圈扬声器具有更好的音质。此外,此时引入端线及引出端线由动圈扬声器的内部走线,能够减小引入端线及引出端线露出的长度,有利于保护引入端线及引出端线,提升整体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组件包括磁体、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均为磁性材料,所述第二支座套设于所述第一支座外,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之间形成所述环形间隙,所述第二支座及所述第一支座用于与所述磁体配合形成所述磁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包括连接的导柱及底座,所述磁体及所述第二支座均套设与所述导柱外,所述磁体搭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磁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让位间隙,所述让位间隙与所述环形间隙连通,所述引入端线及所述引出端线依次穿设所述环形间隙及所述让位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入端线离开所述音圈的位置为第一离开点,所述引出端线离开所述音圈的位置为第二离开点,所述第一离开点与所述第二离开点设位于所述音圈靠近所述让位间隙的一侧,所述第一离开点与所述第二离开点之间的角度为a,0°<a<1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或所述磁体上设有固定部,所述引入端线与所述引出端线均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处,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让位间隙内,所述磁体远离所述第二支座的侧面为第一面,所述磁体与所述导柱相对的面为第二面,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面远离所述第二面的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开点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所述引入端线在所述第一离开点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线长为l2,0.2mm≦l2-l1≦0.8mm,所述引出端线在所述第二离开点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线长为l3,0.2mm≦l3-l1≦0.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贯穿所述导柱及所述底座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音质调整片,所述音质调整片上设有音质调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平衡调整孔,所述平衡调整孔与所述环形间隙连通,所述引入端线及所述引出端线由所述平衡调整孔的两侧穿设所述让位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磁体间隔设置配合形成所述让位间隙,所述平衡调整孔设于所述台阶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磁体及所述第一支座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环形间隙,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走线孔,所述引入端线和/或所述引出端线依次穿设所述环形间隙及所述走线孔。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于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动圈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动圈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一支座与音圈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音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磁体与音圈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磁组件,101、环形间隙,102、让位间隙,110、磁体,111、第一面,112、第二面,120、第一支座,120a、中心孔,121、导柱,122、底座,122a、平衡调整孔,122b、缺口,122c、台阶部,123、音质调整片,123a、音质调整孔,130、第二支座,131、走线孔,140、固定部,200、音膜组件,210、振动膜片,220、音圈,221、引入端线,222、引出端线,223、第一离开点,224、第二离开点,225、第二基准面,300、接线板,301、工艺孔,400、限位圈,50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圈扬声器,包括磁组件100及音膜组件200,磁组件100设有环形间隙101,磁组件100用于配合形成磁场,音膜组件200包括振动膜片210及音圈220,音圈220的一端伸入环形间隙101内,音圈220的另一端与振动膜片210接触设置,音圈220的引入端线221和/或引出端线222沿远离振动膜片210的方向穿设环形间隙101。

上述动圈扬声器,磁组件100可配合形成磁场,而音圈220可利用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与外部电路电连接,使音圈220内通过音频电流,音圈220可产生随着音频电流变化的感应磁场,音圈220产生的感应磁场可与磁组件100配合形成的磁场相互作用,使音圈220沿其轴向振动,从而带动振动膜片210振动发声,由于引入端线221和/或引出端线222沿远离振动膜片210的方向穿设环形间隙101,因此引入端线221和/或引出端线222不会与振动膜片210接触,相比于传统的将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与振动膜片210粘接的方式,减少了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及粘接用的胶水对振动膜片210的振动负荷,使振动膜片210的振动更趋向理想的振动状态,声音音质的离散性小,同时不会出现胶水在振动膜片210上分布不均导致振动膜片210振动不平衡、摇动的情况,音质具有高保真、高功率、快速瞬间响应、高频宽响应、更稳定的优点,因此上述动圈扬声器具有更好的音质。此外,此时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由动圈扬声器的内部走线,能够减小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露出的长度,有利于保护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提升整体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音圈220为金属导线绕卷形成的筒状结构,金属导线的绕卷方式可使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同时由音圈220轴向上的同一位置离开音圈220,例如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同时由音圈220的上端离开并进入环形间隙101内;或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由音圈220轴向上的不同位置离开音圈220并进入环形间隙101内,例如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的其中一个由音圈220的上端位置离开音圈220,另一个由音圈220的下端位置离开音圈220,其中音圈220的上端、下端为音圈220在其轴向方向上的两端。

具体地,音圈220与振动膜片210通过粘接剂等方式粘接,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由上述粘接处的附近离开音圈220。此时能够对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离开音圈220的方向进行限定,使引入端线221与引出端线222能够以预想的方式在环形间隙101内走线,以便提高上述动圈扬声器的性能。

可选地,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同时进入环形间隙101内并不与振动膜片210接触,对振动膜片210的负担最小,但引入端线221或引出端线222由环形间隙101穿过且不与振动膜片210接触时,也可减轻振动膜片210的负担,起到一定的提高音质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磁组件100包括磁体110、第一支座120及第二支座130,第一支座120与第二支座130均为磁性材料,第二支座130套设于第一支座120外,第二支座130与第一支座120之间形成环形间隙101,第二支座130及第一支座120用于与磁体110配合形成磁场。由于第一支座120及第二支座130均为磁性材料,能够在磁体110的自身磁场作用下被磁化形成相应的磁化磁场,并与磁体110的自身磁场配合,使第一支座120、第二支座130及磁体110配合形成磁场,此时的磁场的磁力线更规律、更集中,不会分散,能够更好的与音圈220相互作用,提高扬声器的性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磁组件100包括导磁座及磁体110,磁体110套设于导磁座外并与导磁座间隔设置,磁体110与导磁座之间配合形成上述环形间隙101,也可与音膜组件200配合发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支座120包括连接的导柱121及底座122,磁体110及第二支座130均套设与导柱121外,磁体110搭设于底座122上,磁体110与底座122之间设有让位间隙102,让位间隙102与环形间隙101连通,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依次穿设环形间隙101及让位间隙102。上述结构中,动圈扬声器可配合形成外磁式扬声器,磁体110搭设在底座122上,磁体110与第二支座130均套设于导柱121外,使整体结构更稳定,并能够形成更集中的磁场,由于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均穿过环形间隙101并由让位间隙102引出,保证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的过程中不会与振动膜片210连接,减少了振动膜片210的负荷,使振动膜片210的质量分布更均匀,在振动过程中响应更快,更趋向理想的振动状态,提高了动圈扬声器的性能,且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不会被磁体110及第一支座120夹伤,能够保护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此外,由于此时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由磁体110与第一支座120之间通过,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没有直接穿过磁体110或第一支座120,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与磁体110、第一支座120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也能够减少干扰,使动圈扬声器具有高保真的效果。

可选地,让位间隙102的数量可为一个或两个,当让位间隙102为一个时,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从同一个让位间隙102引出;当让位间隙102为两个时,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分别从两个让位间隙102引出。

具体地,让位间隙102的数量为一个,此时由于第一支座120和/或磁体110上需要加工形成具有凹陷的结构,以便形成让位间隙102,因此当让位间隙102为一个时,第一支座120和/或磁体110的加工更简单,能够有效降低上述动圈扬声器的整体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122或磁体110上设有一个穿孔,穿孔与环形间隙101连通,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均穿设穿孔,此时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也不会影响振动膜片210的振动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引入端线221离开音圈220的位置为第一离开点223,引出端线222离开音圈220的位置为第二离开点224,第一离开点223与第二离开点224设位于音圈220靠近让位间隙102的一侧,第一离开点223与第二离开点224之间的角度为a,0°<a<180°。将第一离开点223与第二离开点224设置在音圈220靠近让位间隙102的一侧,且第一离开点223与第二离开点224之间的角度小于180°大于0°,防止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离开音圈220后重新与音圈220接触,防止对音圈220的位移造成影响,同时此时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的长度较短,也可减少音圈220的负担。

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让位间隙102内的任意一点与音圈220的中心轴线可组成第一基准面,经过音圈220的中心轴线并与第一基准面垂直的另一个面为第二基准面225,第一离开点223及第二离开点224均设于第二基准面225靠近让位间隙102的一侧。

可选地,可调整第一离开点223与第二离开点224的位置;或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环形间隙101内的形状,对音质进行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122或磁体110上设有固定部140,引入端线221与引出端线222均被固定于固定部140处,固定部140位于让位间隙102内。通过固定部140可对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进行限位,并能够对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进行整理,使引入端线221与引出端线222的走线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式设置,防止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穿过环形间隙101及让位间隙102的过程中影响其余部件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固定部140设于磁体110上,由于在装配时,振动膜片210、音圈220、第二支座130及磁体110会预连接在一起,因此将固定部140设于磁体110上更方便整体装配。

可选地,固定部140为胶水滴在磁体110上形成胶点,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均穿设胶点,被胶点固定;或固定部140为设有通道的塑料件,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均穿设通道,被塑料件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磁体110远离第二支座130的侧面为第一面111,磁体110与导柱121相对的面为第二面112,固定部140设于第一面111远离第二面112的位置处。上述结构中,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穿过环形间隙101进入让位间隙102时,会先被固定部140限位,固定部140的位置靠近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刚刚进入让位间隙102的位置,使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环形间隙101及让位间隙102内均不会随意摆动,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不会对扬声器的性能造成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离开点223与固定部140之间的直线距离为l1,引入端线221在第一离开点223与固定部140之间的线长为l2,0.2mm≦l2-l1≦0.8mm,引出端线222在第二离开点224与固定部140之间的线长为l3,0.2mm≦l3-l1≦0.8mm。此时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在第一离开点223与固定部140之间处于弯曲松弛的状态,引入端线221、引出端线222不会对音圈220的第一离开点223处及第二离开点224处施力造成负担,不会导致音圈220的异常动作,因而能够提高上述动圈扬声器的整体性能,同时当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处于上述长度范围内时,即能减小音圈220的负担,同时也不会过长,防止与其他部件发生接触或误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支座120上设有贯穿导柱121及底座122的中心孔120a,中心孔120a内设有音质调整片123,音质调整片123上设有音质调整孔123a。利用音质调整孔123a可对音质进行调整,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

可选地,音质调整片123的厚度为0.03mm~0.5mm,可减少对音质的影响,同时与音质调整孔123a配合调整音质。

可选地,音质调整孔123a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具体地,音质调整孔123a中至少有一个位于音质调整片123的中心处。

可选地,音质调整孔123a的横截面面积为0.008mm2~0.283mm2。即音质调整片123上无论开设多少个音质调整孔123a,在音质调整片123上总的开孔面积为0.008mm2~0.283m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底座122上设有平衡调整孔122a,平衡调整孔122a与环形间隙101连通,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由平衡调整孔122a的两侧穿设让位间隙102。上述结构中的平衡调整孔122a能够平衡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对音圈220振动的影响,可抵消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环形间隙101内的微小振动。同时当采用音质调整孔123a对音质调整不够的情况下,设置振动用的平衡调整孔122a,防止振动膜片210的中心球顶部与环状部的分割振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以平衡调整孔122a为原点中心对称,此时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对音圈220的影响更规律,能够方便通过平衡调整孔122a进行抵消。由于引入端线221在第一离开点223及固定部140分别被固定,引出端线222在第二离开点224及固定部140分别被固定,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换装间隙内的姿态也为固定姿态,例如以弧线形式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座122上设有缺口122b,缺口122b内设有台阶部122c,台阶部122c与磁体110间隔设置配合形成让位间隙102,平衡调整孔122a设于台阶部122c上。台阶部122c能够与磁体110配合,对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的走线进行引导,不会夹伤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同时平衡调整孔122a设于台阶部122c上能够更好的与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进行配合,减少音圈220的负担,抵消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的微小振动造成的影响。

具体地,底座122及台阶部122c均为扇形,底座122与台阶部122c同轴设置,其中,台阶部122c的厚度小于底座122的厚度,台阶部122c的外径小于底座122的外径。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动圈扬声器还包括接线板300,接线板300设于底座122远离导柱121的一侧,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用于与接线板300电性连接,接线板300上设有与平衡调整孔122a对应设置的工艺孔301,工艺孔301与平衡调整孔122a连通。上述接线板300的位置设置合理,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减少空间占用,同时接线板300上的工艺孔301不会影响平衡调整孔122a对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的振动的抵消作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中心孔120a在底座122一端的开口为喇叭状开口,音质调整片123设于上述喇叭状开口处,并被接线板300限位。接线板300上设有与中心孔120a对应的通孔,通孔与中心孔120a连通,不会阻挡空气的进出,使中心孔120内的音质调整片123能够起到调整音质的作用。

可选地,让位间隙102内可填充粘合剂等,用于对环形间隙101进行密封,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支座130上设有安装槽,磁体110及第一支座120设于安装槽内,第一支座120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101,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走线孔131,引入端线221和/或引出端线222依次穿设环形间隙101及走线孔131。此时动圈扬声器可配合形成内磁式扬声器,由于引入端线221和/或引出端线222经过环形间隙101并由安装槽内壁上的走线孔131穿出,此时引入端线221和/或引出端线222不会与振动膜片210接触,不会对振动膜片210的振动造成负担,振动膜片210上也无需为连接引入端线221和/或引出端线222而设置胶水,则振动膜片210上的质量分布更均衡,有利于提高发出的声音的集中度。

可选地,如图1及图2所示,音膜组件200还包括限位圈400,限位圈400套设于音圈220外,限位圈400与音圈220间隔设置,限位圈400的一侧面与振动膜片210的外边缘连接,限位圈400的另一侧面与第二支座130连接,振动膜片210的中部与音圈220连接。限位圈400用于对振动膜片210进行定位,方便了振动膜片210及音圈220的安装及对位,并保证振动膜片210与外支座之间存在间隙,使振动膜片210在振动过程中不会与外支座接触。

可选地,限位圈400的形状可为圆环形、方形或其他形状。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动圈扬声器还包括外壳500,外壳500盖设于振动膜片210外。外壳500可对上述动圈扬声器的内部结构进行支撑及保护。

具体地,音圈220的内径范围是1.5mm~7mm。引入端线221由第一离开点223至固定部140的线长为2mm~4mm。引出端线222由第二离开点224至固定部140的线长为2mm~4mm。台阶部122c与磁体110之间的间隙为0.05mm~0.3mm。平衡调整孔122a的孔径为0.1mm~0.5mm。上述情况下,动圈扬声器的整体尺寸较小,音圈220的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均不与振动膜片210接触,且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由环形间隙101及让位间隙102穿出的过程中,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处于弯曲状态,不会对音圈220的振动造成负担,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也不会被夹伤,平衡调整孔122a能够抵消引入端线221及引出端线222在环形间隙101内的振动,则动圈扬声器结构简单,易于装配,音质离散性小,品质稳定,防止音圈220振动时产生的摇动现象,同时具有高保真,高功率,快速瞬间响应,高频宽响应的特点,完全取消对音膜的负荷,可以使振动膜片210振动更趋向理想的振动状态,能得到更优质的性能和音质。上述数值可用于动圈扬声器,也可根据上述数据成比例进行调整,以便用于其他尺寸的动圈扬声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离开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