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3789发布日期:2021-03-23 11:2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耳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耳机主要包括入耳式耳机和挂耳式耳机两种类型,由于入耳式耳机便于携带,入耳式耳机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入耳式耳机,由于每个用户的耳廓形状不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用户佩戴的感受也会存在差异,若耳机过大,用户长时间佩戴后会压迫耳廓,导致耳朵疼痛,影响用户佩戴的舒适度;若耳机过小,由于耳机与耳廓贴合不紧密导致漏音,并且,用户在佩戴过程中容易脱落,用户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以解决现有入耳式耳机与用户耳廓形状不匹配,引起用户佩戴不舒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耳柄部和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表面设置有感应结构;

所述感应结构包括压力感应组件和变形层,所述压力感应组件与所述变形层连接,所述压力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变形层受到的压力;

所述变形层的形状随所述变形层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在所述变形层受到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变形层两端的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柄部和入耳部,入耳部表面设置有感应结构;感应结构包括压力感应组件和变形层,压力感应组件与变形层连接,压力感应组件用于检测变形层受到的压力;由于变形层的形状随变形层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形层受到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变形层两端的电压来控制变形层形状的变化。可见,本实施例的耳机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耳廓形状自动调节,以使调节后的耳机入耳部能够与用户的耳廓更好地贴合,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耳机过大引起的耳朵疼痛感,还可以避免耳机过小引起的漏音及佩戴过程中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耳机的音效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眼镜进行详细地说明。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耳机,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的电路连接图。本申请的耳机包括:耳柄部10和入耳部20,所述入耳部20表面设置有感应结构30;所述感应结构30包括压力感应组件31(图中未示出)和变形层32,所述压力感应组件31与所述变形层32连接,所述压力感应组件31用于检测所述变形层32受到的压力;所述变形层32的形状随所述变形层32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在所述变形层32受到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变形层32两端的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用户的耳廓形状不同,并且耳廓为不规则的形状,当用户佩戴耳机后,可以将耳机与耳廓接触的区域看作耳机的入耳部20(如图1所示),耳机的入耳部20与耳廓接触,由于入耳部20与耳廓接触的程度不一样,所以耳廓受到入耳部20的压力也不一样,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入耳20部受到耳廓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

具体的,如图1所示,入耳部20表面设置有感应结构30,感应结构30包括压力感应组件31和变形层32,压力感应组件31与变形层32连接,压力感应组件31用于检测变形层32受到的压力,该压力是耳廓施加的压力,压力感应组件31可以直接设置于变形层32的表面上,也即,感应组件31与变形层32直接连接,感应组件31也可以间接与变形层32连接,本实施例对压力感应组件31与变形层32的具体连接关系不做限定,只要感应组件31可以检测到变形层32受到耳廓的压力即可,当然,为了使感应组件31检测到变形层32受到耳廓的压力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优选感应组件31与变形层32直接连接。

具体的,由于变形层32的形状会随着变形层32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可以先向变形层32的两端输出电压,然后再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变形层32的形变,以使形变后的变形层32能够与用户的耳廓更好地贴合,从而提高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感。

具体的,本实施例可以采集不同用户佩戴耳机在舒适状态下,变形层32受到耳廓的压力,然后将这些压力设置在预设区间内,也就是说,用户佩戴上耳机后,若变形层32受到耳廓的压力在该预设区间内,说明用户是感到舒适的,则不需要调节变形层32的形状;若变形层32受到耳廓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说明用户是感到不舒适的,则需要先向变形层32的两端输出电压,然后再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变形层32的形变,这样,压力感应组件31检测的压力也会随着变形层32的形变而变化,如此,本实施例对变形层32两端电压的调节直到压力感应组件31检测到的压力处于预设区间内停止。可见,本实施例的耳机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耳廓形状自动调节,以使耳机的入耳部与用户的耳廓更好地贴合,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耳机过大引起的耳朵疼痛感,还可以避免耳机过小引起的漏音及佩戴过程中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耳机的音效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变形层32包括多个变形区321,所述压力感应组件31包括多个压力感应器311;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器311与一个所述变形区321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311用于检测所述变形区321受到的压力;所述变形区321的形状随所述变形区321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在所述变形区321受到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变形区321两端的电压。

具体的,由于耳廓为不规则的形状,当用户佩戴上耳机后,耳廓的不同部位与耳机变形层32的不同部位接触,为了更准确地确定耳机变形层32的哪个部位受到耳廓的压力,本实施例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将变形层32划分为多个变形区321,如图1所示,当用户佩戴上耳机后,每个变形区321会受到耳廓对应部位的压力,因此,每个变形区321都连接一个压力感应器311,每个压力感应器311可以检测对应变形区321受到耳廓的压力。

具体的,用户佩戴上耳机后,若某个变形区321或某几个变形区321受到耳廓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可以先向这个变形区321或这几个变形区321两端输出电压,然后再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变形区321的形变,这样,压力感应器311检测到的压力会随着变形区321的形变而变化,对变形区321两端电压的调节直到压力感应器311检测到的压力处于预设区间内停止,此时,形变后的变形区321能够与用户的耳廓更好地贴合,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30还包括处理器50;所述处理器50分别与每个所述压力感应器311和每个所述变形区321电连接;所述处理器50,用于采集每个所述压力感应器311检测到的压力,在所述变形区321受到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的情况下,调节所述变形区321两端的电压。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耳机还包括处理器50,处理器50分别与每个压力感应器311和每个变形区321电连接,当每个压力感应器311检测到对应变形区321受到的压力后,处理器50则会采集每个压力感应器311检测到的压力,然后将采集到的各个压力与预设区间内的压力进行对比,若某个变形区321或某几个变形区321受到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的情况下,处理器50则向这个变形区321或这几个变形区321的两端输出电压,并对所施加的电压进行调节,直到处理器50采集到的压力处于预设区间内为止,此时,变形区321发生了相应的形变,形变后的变形区321能够与用户的耳廓更好地贴合,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区间内的压力可以提前预存在处理器50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30还包括模数转换器40;每个所述压力感应器311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器40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40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器50电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模数转换器40,又称a/d转换器,简称adc,它是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器件。具体的,由于本申请的压力感应器311输出的压力信号为模拟量,处理器50识别的是数字量,因此,本实施例在压力感应器311和处理器50之间增加了模数转换器40,将压力感应器311获取的模拟压力信号转换成数字量的压力,这样,处理器50就可采集到各个变形区321的压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30还包括开关60;所述开关60的一端与所述处理器50电连接,所述开关60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变形区321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变形层32与处理器50之间设置开关60,如图2所示,开关60的一端与处理器50电连接,开关60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变形区321电连接,这样,处理器50将采集到的各个压力与预设区间的压力进行对比,若处理器50采集到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处理器50就会控制开关60打开,然后向变形区321两端输出电压,以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变形区321的形变,若处理器采集到的压力位于预设区间内,处理器就会控制开关60关闭,变形区321两端输出电压的电路就会被切断,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能对用户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变形层32的材质为压电陶瓷、压电晶体和压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际应用中,压电效应包括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为: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压电材料便会产生电位差而带电,当外力撤去后,压电材料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逆压电效应: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电压,压电材料则产生机械应力而变形。本实施例的变形层32的形状随变形层32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变形层32的两端施加电压后,变形层32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可见,本实施例的变形层32应选用具有逆压电效应的材质。

具体地,由于压电陶瓷、压电晶体和压电聚合物均具有逆压电效应,本实施例的变形层32的材质可以选用压电陶瓷、压电晶体和压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由于变形层32包括多个变形区321,在对变形区321施加电压后,变形区321会产生机械应力而发生长度或厚度方向的变形,以使形变后变形区321能够更好地贴合用户的耳廓,当然,变形层32也可以选用其他的具有逆压电效应的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应器311为压力传感器。

在实际应用中,压力传感器是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电流/电压)的器件,可用于测量压力、位移等物理量。为了检测变形区321受到耳廓的压力,本实施例的压力感应器311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每个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对应变形区321受到的压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为电阻应变压力传感器。

具体的,由于电阻应变压力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寿命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小型化和品种多样化的等优点,因此,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压力传感器,以确保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变形区321受到的压力更加准确,进而使变形区321能够进行精确的变形,以使形变后的变形区321可以与用户的耳廓完全贴合。当然,本实施例对压力传感器不做限定,也可以选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电磁压力传感器、霍尔压力传感器等。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应变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为: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弹性元件特定表面上,当力、扭矩、速度、加速度及流量等物理量作用于弹性元件时,会导致元件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进而引起电阻应变片电阻的变化。电阻的变化经电路处理后的以电信号的方式输出,这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优选的,本实施例在每个变形区321上设置一个电阻应变压力传感器,当用户佩戴上耳机后,每个变形区321会受到耳廓的压力时,压力不同,电阻应变片上的电阻就不同,从而电阻应变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就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结构30上设有绝缘涂层。

具体的,为了防止耳机的连接电路因外界原因引起漏电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本实施例可以在感应结构30的外表面上设置绝缘涂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涂层选自橡胶涂层、聚氯乙烯涂层、聚碳酸酯涂层和陶瓷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由于橡胶涂层、聚氯乙烯涂层、聚碳酸酯涂层和陶瓷涂层都具有很好的绝缘效果,本实施例的绝缘涂层可以选用这几种涂层中的任一种,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选用其他的绝缘涂层,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耳机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柄部和入耳部,入耳部表面设置有感应结构;感应结构包括压力感应组件和变形层,压力感应组件与变形层连接,压力感应组件31用于检测变形层受到的压力;由于变形层的形状随变形层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形层受到的压力不在预设区间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变形层两端的电压来控制变形层形状的变化。可见,本实施例的耳机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耳廓形状自动调节,以使调节后的耳机入耳部能够与用户的耳廓更好地贴合,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耳机过大引起的耳朵疼痛感,还可以避免耳机过小引起的漏音及佩戴过程中容易脱落的现象发生,从而提升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耳机的音效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