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174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实现总线型网络和环型网络混合连接的网络系统。
近年,随着图象和声音数据进入了数字化,我们迎来了如控制指令那样的计算机数据和以MPEG为代表的数字AV数据被混合传送的网络用于一般家庭和汽车的时代,因而需要节点增设容易,根据每个设备组或者每一数据附上可靠顺序的多样并且灵活的网络的连接形态。以往,当相互连接总线型网络和环型网络这些不同布局网络时,例如文献(釜江尚彦著,1992年7月6日版,《局域网络》,昭晃堂,88页)中揭示的那样,一般是网络层中使用网关或者路由器。这种情况下的装置的例子如

图10所示。在图10中,101是总线型网络,101a是连接在总线型网络101上的节点,102是网关或者路由器,103是环型网络,103a是连接在环型网络103上的节点,总线型网络101和环型型网络103通过网关或者路由器102相互连接。
一般,环型网络,连接节点间的光纤和光模块少,有利于降低成本并在节点的扩充性方面优异,但由于只因为一部分光纤断线或者节点故障就可使整个网络不能动作,因此在可靠性方面存在问题,并且由于故障部位的诊断困难因此还在可维护性方面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总线型网络其光纤和光模块增多,不利于降低成本,但即使发生一部分光纤断线和节点故障也只是故障节点不能动作不影响整个网络所以可靠性高,还由于故障部位的诊断容易因此在可维护性方面优异。因此,如果依照用途和设备的重要性而组合连接环型网络和总线型网络这两个网络使用,就可以改善双方的短处,形成在成本、可靠性、扩充性、维护性方面优异的网络。然而,为了网络的混合连接,使用了被称为网关和路由器的设备,但由于这些设备需要以高速进行信息包变换,所以需要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装置,在用于一般家庭和汽车方面存在成本上或者规模上不适合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网关和路由器就可以实现总线型网络和环型网络的混合连接的网络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在1条共通传送路径上直接连接由被连接成环型的多个节点构成的至少1个环路,以及,由单一节点或者被连接成环型的多个节点构成的1个以上的环路构成的网络系统;从上述节点中的任何一个节点输出的信号,在被传送到全部节点之后,在各环路内的任意节点中被消除。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用光星型耦合器连接由被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至少1个环路,以及,由单一节点或者被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1个以上的环路,构成上述环路的各节点分别具有固有的节点ID的网络系统;从上述节点的中的任何一个节点输出的信号,在被传送至全部节点后,在各环路内的任意节点中被消除。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用光星型耦合器连接由被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至少1个环路,以及,由单一节点或者被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1个以上的环路构成上述环路的各节点分别具有固有的节点ID,被包含在上述多个环路中的任一环路中的1个节点成为令牌主节点,该令牌主节点以外的节点成为从属节点的网络系统;上述令牌主节点具备,令牌发送装置,其发送包含作为允许发送数据信息包的节点的节点ID的信息发送节点ID和作为应该接收被发送的数据信息包的节点的节点ID的信息接收节点ID的令牌信息包;令牌解析装置,进行上述令牌信息包的解析;存储装置,暂时存储本节点的输出是否直接连接到总线上或者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连接到构成环路的另一节点上的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以及接收到的信息包的信息;数据发送装置,进行数据信息包的发送;开关,用于废弃接收到的上述令牌信息包或者使其通过;上述从属节点具备,令牌解析装置,进行上述令牌信息包的解析;存储装置,临时存储本节点的输出是否直接连接到总线,或者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连接到构成环路的另一节点的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和接收到的信息包的信息;数据发送装置,进行数据信息包的发送;开关,用于废弃接收到的上述令牌信息包或者使其通过;各节点的上述令牌解析装置,在上述令牌信息包被发送时,根据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进行判断,对各节点内置的上述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在向全部节点传送令牌信息包后将该令牌信息包从网络上消除,而在上述数据信息包被传送时,根据被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上述连接信息和接收到的令牌信息包的信息进行判断,对各节点内置的上述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在数据信息包被传送到全部节点后从网络上消除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的网络系统中,节点具备双列直插式开关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在网络系统构筑时由上述双列直插式开关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将固有的节点ID和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和连接信息设定在存储装置中。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的网络系统中,节点具备通信接口,在网络系统构筑时由与每个节点连接的计算机将固有的节点ID和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和连接信息设定在存储装置中。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3的网络系统中,具备由光星型耦合器和输出固有的信号的信号输出装置构成的总线,节点具备检测来自上述信号输出装置的信号的信号检测装置,从上述信号输出装置的信号中检测节点的输出是否直接连接于总线。
图1是展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构成例的图。
图2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被传送于网络上的信息包的构成。
图3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信息包在网络上传送的时序的图。
图4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令牌信息包被传送时的各节点的开关的状态,以及令牌信息包的流动的图。
图5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传送DS信息包时各节点的开关状态以及DS信息包的流动的图。
图6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数据信息包被传送时的各节点的开关的状态以及数据信息包的流动的图。
图7是展示用来自光星型耦合器的信号线进行环路主节点的自动确认的构成。
图8是展示用设定装置进行初始设定的构成的图。
图9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上事先被设定的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0是展示采用以往的网关的网络系统的连接例的图。
以下,用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展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构成例的图。在图1中,100、110、111、112、120、121是连接在网络系统上的节点,15是光星型耦合器。节点100是令牌主节点,节点110、111、112、120、121是从属节点。另外,节点100是由节点100构成的环路0的环路主节点(loop master),节点110是由节点110、111、112构成的环路1的环路主节点,节点120是由节点120、121构成的环路2的环路主节点。在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数据流动的方向。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的网络,在一个方向上连接多个节点的环路(环路1、环路2)或者用单一的节点构成的环路(环路0),取连接在光星型耦合器上的形态,在构成各环路的节点中,输出侧被直接连接在光星型耦合器上的节点成为环路主节点。
图2是展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被传送于网络上的信息包的构成的图。在图2中,21是令牌信息包,22是DS信息包,23是数据信息包。
令牌信息包21,如图2所示,包含信息发送节点ID(令牌主节点允许数据发送的节点的节点ID)和信息接收节点ID(令牌主节点允许数据接收的节点的节点ID)。在此,节点ID,由该节点所属的环路地址和在该环路上的节点地址构成。环路地址是各环路固有的号码,节点地址是在各环路上各节点固有的节点的号码。为了指定网络上特定的节点,最好指定该节点所属的环路地址,和在该环路上的节点的节点地址。在本实施例中,节点的记述方法设置为(环路地址、节点地址)。例如,环路地址是1、节点地址是2的节点的节点ID表示为(1.2)。
DS信息包22,如图2所示,包含Destination Status(目标状态)的字段。发送DS信息包22的节点,是在令牌信息包21的信息接收节点ID字段中被信息接收节点指定的节点,DS信息包22包含表示接收一侧节点是否处于数据可接收状态的信息。
数据信息包23,如图2所示,包含实际被发送的字段。发送数据信息包23的节点,是在令牌信息包21的信息发送节点ID字段中被信息发送节点指定的节点。
图3是展示在网络上传送的信息包的形态的图。在图3中,31是令牌信息包,32是DS信息包,33是数据信息包。在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中,如图3所示在网络上按照令牌信息包、DS信息包、数据信息包的顺序发送,并在以下每一固定时间反复进行该发送。
图4是展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的详细构成的图。在图4中,100、110、111、112、120、121是被连接在网络上的节点,15是光星型耦合器。节点100是令牌主节点,节点110、111、112、120、121是从属节点。节点100属于环路0,节点110、111、112属于环路1,节点120、121属于环路2。节点100、110、120是环路主节点。另外,节点100的节点ID设为(0.0),节点110的节点ID设为(1.0),节点111的节点ID设为(1.1),节点112的节点ID设为(1.2),节点120的节点ID设为(2.0),节点121的节点ID设为(2.1)。这样,各节点具有了固有的节点ID。
如同4所示,从属节点111、112、121以及不是令牌主节点的环路主节点110、120具备令牌解析装置,进行令牌以及信息包的解析;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初始设定;存储装置,被连接在令牌解析装置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上;数据发送装置,进行数据的发送;开关,切断或者连接环路。开关如果切换到A侧则连接环路,如果切换到B侧则切断环路。
如图4所示,令牌主节点100,在从属节点的构成部分上加上发送令牌的令牌发送装置。开关如果切换到A侧则连接环路,如果切换到B侧则切断环路。
在上述构成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要能存储初始设定,并能在存储装置中设定初始设定,什么都可以,例如,可以用双列直插式开关等实现。
以下,说明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的动作。
以令牌主节点100发送信息发送节点ID为(2.1),信息接收节点ID为(1.1)的令牌信息包的情况为例说明动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发送了信息包(包含令牌信息包的全部的信息包)的节点如此切换开关使得废弃返回本节点的信息包。环路主节点通过切换开关,废弃属于另一环路的节点发送出的信息包,并使属于本环路的节点发送出的信息包通过,进行信息包的传送以及废弃。
首先叙述动作时序的概况。在动作时序中有初始化时序和正常动作时序。
初始化动作时序,在电源接通和复位等时启动,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时序中,通过将事先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双列直插式开关等中被设定的信息读入存储装置,就可以设定令牌主节点作为令牌主节点,环路主节点作为环路主节点动作,环路主节点知道令牌主节点所属的环路的环路地址(在这个例子中是“0”),包含令牌主节点的全部节点知道本节点的节点ID(环路地址以及节点地址)。
图9是展示事先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上被设定的信息的例子的图。在此例子中,事先使各标志、地址及在ID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上的地址已知。如图9所示,如果假设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上设定了信息,则例如读出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上的令牌主节点标志的地址,如果是「0」则可以设定为不是令牌主节点,如果是「1」则可以设定为是令牌主节点。环路主节点标志、令牌主节点的环路地址以及本节点ID也同样。
正常动作时序,是节点实际进行信息包的发送及接收的动作时序,由进行令牌信息包的传送的令牌方式,进行DS信息包的传送的DS方式,进行数据信息包的传送的数据方式这3个方式组成。以下详细说明正常动作时序的各方式中的动作。
首先用图4说明令牌方式。图4是展示发送令牌信息包时的各节点的开关状态以及令牌信息包的流动的图,在图中,粗线表示令牌信息包的流动。
令牌主节点100,在令牌发送装置中构成令牌信息包,在数据发送装置中加工成在网络上可以传送的形态,令牌解析装置将开关切换到B侧发送令牌信息包。在此,设由该令牌信息包指定的信息发送节点ID是(2.1),信息接收节点ID是(1.1)。
环路主节点110以及120的令牌解析装置,比较以初始化时序存储的令牌主节点100的环路地址“0”和本环路的地址(110是“1”,120是“2”),因为比较的结果不同,所以判断为是来自另一环路的信息包并将开关切换到B侧。
从属节点111、112、121的令牌解析装置,在令牌方式中将开关切换到A侧使信息包通过。
从令牌主节点100发送出的令牌信息包,经由光星型耦合器15被传送到节点100、112、121。在环路地址0的环路0中,从光星型耦合器15传送出的令牌信息包在令牌主节点100的令牌解析装置中被废弃。在环路地址1的环路1中,按照从属节点112、从属节点111、从属节点110的顺序传送令牌信息包,在环路主节点110的令牌解析装置中,令牌信息包被废弃。同样地在环路地址2的环路2中,按照从属节点121、环路主节点120的顺序传送令牌信息包,在环路主节点120的令牌解析装置中令牌信息包被废弃。
包含令牌主节点的全部节点的令牌解析装置,将接收到的令牌信息包中的信息发送节点ID以及信息接收节点ID存储在存储装置中。
这样一来,令牌信息包从令牌主节点100被传送到全部节点并被接收,在环路主节点以及令牌主节点中被废弃。以上是令牌方式中的动作。
以下用图5说明DS方式。图5是展示传送DS信息包时的各节点的开关的状态,以及DS信息包的流动的图,在图中,粗线表示DS信息包的流动。
包含令牌主节点以及环路主节点的全部节点的令牌解析装置,比较通过上述的令牌方式中的动作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接收节点地址ID和本节点ID,在一致时(在此,只有节点111一致),如果本节点处于可以接收数据的状态,则构成表示“可以接收数据”的DS信息包,如果本节点处于不能接收数据的状态,则构成表示“不能接收数据”的DS信息包,并在数据发送装置中加工成可以在网络上传送的形态后,将开关切换到B侧发送DS信息包。
环路主节点110的令牌解析装置,因为已经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接收节点ID和本节点ID不一致,所以判断为本节点不输出DS信息包,接着,比较被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接收节点ID的环路地址“1”和本环路的地址“1”,因为一致所以判断为从本环路内的节点发送DS信息包并将开关切换到A侧。
环路主节点100以及120的令牌解析装置,因为已经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接收节点ID和本节点ID不一致,所以判断为本节点不输出DS信息包,接着,比较被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接收节点ID的环路地址“1”和本环路的地址(节点100是“0”,节点120是“2”),因为它们不同所以判断为从另一环路内的节点发送DS信息包并将开关切换到B侧。
从属节点112、121的令牌解析装置,因为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接收节点ID和本节点ID不一致,所以将开关切换到A侧使信息包通过。
从节点111发送出的DS信息包,通过节点110,并经由光星型耦合器15被传送至节点100、112、121。在环路0中,从光星型耦合器15传送出的DS信息包在令牌主节点100中被废弃。在环路1中,按照从属节点112、从属节点111的顺序发送DS信息包,在发送DS信息包的节点111中DS信息包被废弃。在环路2中,按照从属节点121、环路主节点120的顺序发送DS信息包,在环路主节点120中废弃DS信息包。
包含令牌主节点的全部节点的令牌解析装置,在比较根据上述令牌方式中的动作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发送节点ID和本节点ID后一致的情况下(在此,只有节点121一致),接收被传送来的DS信息包,并将其内容存储在存储装置中。
这样一来,DS信息包从由令牌信息包指定为信息接收节点的节点111向全部节点传送,并被由令牌信息包指定为信息发送节点的节点121接收,在环路主节点100、120以及发送了DS信息包的节点111中被废弃。以上是DS方式中的动作。
最后用图6说明数据方式。图6是展示发送数据信息包时的各节点的开关状态,以及数据信息包的流动的图,在图中,粗线表示数据信息包的流动。
包含令牌主节点以及环路主节点的全部节点的令牌解析装置,在比较通过上述令牌方式中的动作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发送节点ID和本节点ID且一致的情况下(在此,只有节点121一致),如果在DS方式中被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DS信息包的内容表示“不能接收数据”,则构成数据信息包,在数据发送装置中加工成可以在网络上传送的形态,令牌解析装置将开关向B侧转换发送数据信息包。包含令牌主节点以及环路主节点的全部节点的令牌解析装置,即使在存储于存储装置中的发送节点ID和本节点ID的比较结果一致时,如果在DS方式中存储于存储装置中的DS信息包的内容表示“不能接收数据”,也暂停数据信息包的发送。
环路主节点120的令牌解析装置,因为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发送节点ID和本节点ID不一致,所以判断为本节点不输出数据信息包,接着,比较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发送节点ID的环路地址“2”和本环路的地址“2”,因为一致所以判断为从本环路内的节点发送数据信息包,并向A侧切换开关。
环路主节点100以及110的令牌解析装置,因为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发送节点ID和本节点ID不一致,所以判断为本节点不输出数据信息包,接着,比较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发送节点ID的环路地址“2”和本节点的地址(100是“0”,110是“1”),因为它们不同所以判断为从另一环路内的节点发送数据信息包,并向B侧切换开关。
从属节点112、111的令牌解析装置,因为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发送节点ID和本节点ID不一致,所以将开关切换到A侧使信息包通过。
从节点121发送出的数据信息包,通过节点120,并经由光星型耦合器15向节点100、112、121传送。在环路0中,从光星型耦合器15发送出的数据信息包在令牌主节点100的令牌解析装置中被废弃。在环路1中,按照从属节点112、从属节点111、环路主节点110的顺序发送数据信息包,在环路主节点110的令牌解析装置中废弃数据信息包。在环路2中,从光星型耦合器15发送出的数据信息包,在发送了数据信息包的从属节点121中数据信息包被废弃。
包含令牌主节点的全部节点的令牌解析装置,在比较已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信息接收节点ID和本节点ID后一致的情况下,接收发送来的数据信息包。
这样一来,数据信息包从由令牌信息包指定为信息发送节点的节点121向全部节点传送,被由令牌信息包指定为信息接收节点的节点111接收,在环路主节点100、110以及发送了数据信息包的节点121内被废弃。以上是数据方式中的动作。
令牌主节点在前一次发送令牌信息包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次返回令牌方式,以下同样地通过反复令牌方式、DS方式、数据方式的动作实现数据的传送。
如上所述,发送了信息包(令牌信息包、DS信息包、数据信息包)的节点通过切换开关废弃返回本节点的信息包,环路主节点通过切换开关废弃从从属于另一环路的节点发送出的信息包,由此传送或者废弃信息包。
这样,在本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通过设置在数据连接(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上直接相互连接节点的简单的物理或者电气开关,根据信息发送节点所属的环路的环路地址判断是将信息发送节点以外的节点接收到的信息包直接传递到上位节点还是在本节点中废弃,据此切换上述开关,传送或者消除信息包进行信息包处理,由此就可以构筑在一个光星型耦合器上连接多个单一节点或者被连接成环路的节点群的环路和总线混合型网络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将各节点接收到的信息包直接传送到上位节点或者在本节点中废弃的切换装置,是由短路或者断路节点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物理性开关实现的,但是如果是可以将已接收到的信息包直接切换到其上位节点或者在本节点中废弃的切换装置,则切换装置可以是任何构成的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网络系统的构成,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所示的形态,环路的数、环路中的节点数、被直接连接在光星型耦合器上的节点的数,在节点ID的位宽和物理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限制范围内可以任意设定。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展示了令牌主节点被直接连接在光星型耦合器上的情况,但令牌主节点可以配置在环路中的任意位置上。
在上述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是按照令牌信息包、DS信息包、数据信息包的顺序进行传送,但是在当信息接收节点不能接收数据时,该数据一旦在传送通路废弃,允许再次向信息发送源要求该数据的发送并允许再次发送的网络系统中,或者在信息接收节点重写了数据后,向信息发送源要求发送丢失的数据群并被允许再次发送的网络系统中,也可以没有DS信息包传送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1的网络系统中,具备令牌发送装置并能成为令牌主节点的节点在网络系统上只有1个(节点100),但不仅限于此,具备令牌发送装置能成为令牌主节点的节点在网络系统上可以存在多个。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用预先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双列直插式开关等中被设定的信息等设定得作为令牌主节点而动作的节点在网络系统上也必须是唯一的。
不限于在初始化时序中向存储装置读入预先于双列直插式开关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设定的初始设定,也可以如下地构成如图7所示,由光星型耦合器和信号输出装置构成的总线75具备向连接在信号输出装置75a和光星型耦合器上的节点72输出信号的信号线74,通过光星型耦合器连接在总线上的环行网络上的节点71以及72具备检测来自信号线74的信号的信号检测装置71a以及72a,信号输出装置75a发送表示被直接连接在光星型耦合器上的信号,由于只有被直接连接在光星型耦合器上的节点72的信号检测装置72a检测出上述信号,因而在节点72的存储装置中作为环路主节点动作,因此,被直接连接在光星型耦合器上的节点72被自动地确认为环路主节点。
不限于在初始化时序中向存储装置读入预先于双列直插式开关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设定的初始设定,如图8所示,也可以设置成在节点81上连接设定装置82,从设定装置82到存储装置81a进行设定的结构。这时的设定装置82用计算机等构成,节点81和设定装置82之间的连接可以由串行通信等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在节点所属的环路上设置固有的环路地址,由环路主节点进行数据的传送或者废弃的方式,不只是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已说明过那样的采用了令牌的网络系统,也可以适用于采用了CSMA(CarrierSense Multple Access)方式和TDMA(Time-Division Multipie Access)方式或者由总线判优器实施的判决方式的网络系统中。在应用于采用了CSMA(Carrier Sense Multple Access)方式和TDMA(Time-DivisionMultipie Access)方式或者由总线判优器实施的判决方式的网络系统中的情况下,通过设置节点所属的环路固有的环路地址,在发送数据上附加信息发送源环路地址,环路主节点解析其信息后传送或者废弃数据,并且信息发送源废弃返回本节点的数据,由此和上述实施例一样,可以很容易实现采用了光星型耦合器的总线以及环路的混合连接。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1),它是在1条共通传送通路上直接连接由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至少1个环路,以及,由单一节点或者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1个以上的环路构成的网络系统,由于使得从上述节点之中的任何一个输出的信号,在被传送到全部节点后,在各环路内的任意节点中被消除,所以具有不使用计算机和复杂的控制装置,就可以实现在一个物理性共通媒体上连接多个单独节点或者连成环路的节点群的环路和总线混合型网络系统。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3),它是由光星型耦合器总线型连接用连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至少1个环路,以及,用单一的节点或者连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1个以上的环路,构成上述环路的各节点分别具有固有的节点ID,包含在上述多个环路中的任一环路中的1个节点成为令牌主节点,该令牌主节点以外的节点成为从属节点的网络系统;上述令牌主节点具备,令牌发送装置,其发送数据信息包,包含作为允许发送数据信息包的节点的节点ID的信息发送节点ID和应该接收被发送出的数据信息包的节点的节点ID的信息接收节点ID;令牌解析装置,进行上述令牌信息包的解析;存储装置,暂时存储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被直接连接在总线上,或者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连接在构成环路的另一节点上的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和接收到的信息包的信息;数据发送装置,发送数据信息包;开关,用于废弃接收到的上述令牌信息包或者使其通过;上述从属节点具备,令牌解析装置,进行上述令牌信息包的解析;存储装置,暂时存储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被直接连接在总线上或者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连接在构成环路的另一节点上的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和接收到的信息包的信息;数据发送装置,发送数据信息包;开关,用于废弃接收到的上述令牌信息包或者使其通过;各节点的上述令牌解析装置的构成是,在上述令牌信息包被发送时,根据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进行判断,而后对各节点内置的上述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在令牌信息包被传送到全部节点后,从网络系统上消除该令牌信息包,而在上述数据信息包被传送时,根据已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连接信息和接收到的令牌信息包的信息进行判断,而后对各节点内置的上述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在数据信息包被传送到全部节点后从网络系统上消除其,由于具有这种构成,所以具有不使用计算机和复杂的控制装置,也可以实现在一个光星型耦合器构成的物理性共通媒体上连接有多个单独节点或者连成环路的节点群的环路和总线混合型网络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网络系统,是在1条共通传送路径上直接连接由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至少1个环路,以及,由单一节点或者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1个以上的环路构成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上述节点的任何一个输出的信号,在被传送到全部节点之后,在各环路内的任意节点中被消除。
2.一种网络系统,是用光星型耦合器以总线式连接由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至少1个环路,以及,由单一的节点或者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1个以上的环路,而构成上述环路的各节点分别具有固有的节点ID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从上述节点的任何一个输出的信号,在被传送到全部节点之后,在各环路内的任意节点中被消除。
3.一种网络系统,是用光星型耦合器以总线式连接由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至少1个环路,以及,由单一的节点或者连接成环路的多个节点构成的1个以上的环路,而构成上述环路的各节点分别具有固有的节点ID,被包含在上述多个环路中的任一环路中的1个节点成为令牌主节点,该令牌主节点以外的节点成为从属节点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令牌主节点具备令牌发送装置,其发送令牌信息包,包含作为允许发送数据信息包的节点的节点ID的信息发送节点ID和应该接收被发送出的数据信息包的节点的节点ID的信息接收节点ID;令牌解析装置,进行上述令牌信息包的解析;存储装置,暂时存储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被直接连接在总线上,或者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连接在构成环路的另一节点上的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和接收到的信息包的信息;数据发送装置,发送数据信息包;开关,用于废弃接收到的上述令牌信息包或者使其通过;上述从属节点具备,令牌解析装置,进行上述令牌信息包的解析;存储装置,暂时存储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被直接连接在总线上或者,本节点的输出是否连接在构成环路的另一节点上的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和接收到的信息包的信息;数据发送装置,发送数据信息包;开关,用于废弃接收到的上述令牌信息包或者使其通过;各节点的上述令牌解析装置,在上述令牌信息包被发送时,根据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连接信息和上述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进行判断,而后对各节点内置的上述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在令牌信息包被传送到全部节点后,从网络系统上消除该令牌信息包,而在上述数据信息包被传送时,根据已被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上述连接信息和接收到的令牌信息包的信息进行判断,而后对各节点内置的上述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在数据信息包被传送到全部节点后从网络系统上消除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节点具备双列直插式开关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在网络系统构筑时由上述双列直插式开关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将固有的节点ID和令牌主节点的ID和连接信息设定在存储装置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节点具备通信端口,在网络系统的构筑时由连接在每个节点上的计算机将固有的节点ID和令牌主节点的节点ID和连接信息设定在存储装置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光星型耦合器和输出固有的信号的信号输出装置构成的总线,节点具备检测来自上述信号输出装置的信号的信号检测装置,从上述信号输出装置的信号中检测出节点的输出是否直接连接在总线上。
全文摘要
一种网络系统,设置成在光星型耦合器上连接有环路的混合连接形态。各节点具有节点固有的ID,在ID中包含每个环路固有的环路地址和在环路上固有的节点地址。环路上的传送通路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送信息包,信息包经由光星型耦合器或者环路被传送到通路上的全部节点。在上述构成的通路上,通过控制向光星型耦合器直接输出信息包的节点(环路主节点)废弃信息包,或者向总线输出,就可以实现由光星型耦合器实施总线连接和环路连接的混合连接。
文档编号H04L12/44GK1232332SQ9910211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3日
发明者池田俊久, 森口健一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