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_2

文档序号:84902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服务器中本机顶盒所对应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是否发生更新,如果发生更新,下载并保存本机顶盒对应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机顶盒运行时,根据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采集用户行为,将用户行为数据上传到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
[0037]基于上述的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如图2所示,该采集方法具体包括:
[0038]步骤201)利用现有的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分析当前存储的用户行为历史记录,得到每个机顶盒用户使用的业务记录以及用户行为历史数据;
[0039]步骤202)根据步骤201)中得到的每个机顶盒用户使用的业务记录及用户行为历史数据,配置生成对应机顶盒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并将其保存在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中。
[0040]当机顶盒每次开机时,其自动检测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中保存的与本机顶盒所对应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是否发生更新,如果发生更新,则下载并保存本机顶盒所对应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当机顶盒运行时,根据上述更新处理后得到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并将采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上传到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
[0041]基于上述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分析每个机顶盒的用户行为历史记录的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根据机顶盒用户使用的业务进行分类,分成不同的业务类别;然后,在每种业务类别中,根据业务进行细分或者不进行细分;最后,根据每一业务类别或每个具体业务的用户行为记录状态来设置与其对应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301)将机顶盒用户使用的业务进行分类,分成不同的业务类别;
[0042]步骤302)根据所述业务类别中每一业务的业务记录及用户行为历史数据,设定该业务类别或具体业务是否需要采集用户行为数据,例如:当某具体业务用户数量已经降低到很少或者已经下线,则不需要采集用户行为;配置所述业务类别或具体业务的有效用户行为过滤规则,由于用户在使用业务时,会产生大量用户行为,有些用户行为是无效用户行为或是对用户行为分析无效的用户行为,这类用户行为属于无效用户行为,不需要采集。随着业务更新,以及用户操控习惯的改变,有效用户行为过滤规则也随之改变;
[0043]配置所述业务类别或具体业务的用户行为采集粒度,随着每一业务类别或每个具体业务的用户行为历史数据的增加,对于用户行为数据量的需求会降低,为了保证持续了解用户的业务使用偏好,仍需要采集用户行为数据,此时,可以设置用户行为采集粒度,确定所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量与实际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量的比例大小;
[0044]步骤303)根据步骤302)的配置结果生成对应的业务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
[0045]在本实施例中,机顶盒将采集的用户行为数据缓存到内存中,并上传到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如图4所示,机顶盒在缓存用户行为数据时,定期检测已经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大小,当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量、距离机顶盒本次开机时长或者距离上一次上传用户行为数据的时长达到所设定的阈值时,机顶盒压缩当前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将压缩后的用户行为数据上传到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后,清空机顶盒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
[0046]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包括: 步骤I)根据当前机顶盒的用户行为采集规则,检测业务类别中每一业务是否需要采集用户行为数据,如果是,执行步骤2),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2)检测步骤I)中所述业务的用户行为是否为有效用户行为,如果是,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3)根据当前的用户行为采集粒度,检测步骤2)中所述用户行为是否需要采集,如果是,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4)采集步骤3)中所述用户行为的用户行为数据,并将其缓存到机顶盒内存中; 步骤5)不采集用户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采集规则和所述用户行为采集粒度均保存在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中,生成该文件的步骤包括: 步骤201)利用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分析系统当前存储的用户行为历史记录,得到每个机顶盒用户使用的业务记录及用户行为历史数据; 步骤202)根据步骤201)中得到的每个机顶盒用户使用的业务记录及用户行为历史数据,配置生成对应机顶盒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并将其保存在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机顶盒开机时,其自动检测所述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中保存的与本机顶盒所对应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是否发生更新,如果发生更新,则下载并保存本机顶盒所对应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02)中配置生成对应机顶盒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01)将机顶盒用户使用的业务进行分类,分成不同的业务类别; 步骤302)根据所述业务类别中每一业务的业务记录及用户行为历史数据,设定该业务是否需要采集用户行为数据,配置该业务的有效用户行为过滤规则,配置该业务的用户行为米集粒度; 步骤303)根据步骤302)的配置结果生成对应的业务的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步骤4)中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的参数,设定与其对应的阈值;当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的参数大于设定的阈值时,机顶盒压缩所述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并将压缩后的用户行为数据上传到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清空机顶盒中所述缓存的用户行为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的参数包括:用户行为数据量、距离机顶盒本次开机的时长、距离前一次上传用户行为数据的时长。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根据当前机顶盒的用户行为采集规则,在机顶盒运行时确定其采集的业务范围,过滤匹配有效用户行为,按照用户行为采集粒度采集缓存用户行为数据。利用本发明的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方法,使用户行为采集前端服务器可以根据需求,通过更改用户行为采集配置文件来划定所采集的业务范围,并通过有效用户行为过滤规则和用户行为采集粒度降低机顶盒用户行为采集的数据量,节约网络带宽。
【IPC分类】H04N21-258, H04N21-462
【公开号】CN104811809
【申请号】CN201410032334
【发明人】韩锐, 李长路, 郭志川, 张武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北京中科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