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382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容,或者同时上传两者,之后根据用户的选择上传该文件的信息。例如,若只需要上传文件的本地存储路径,则只上传一个路径信息即可;若需要上传的是文件内容,则需要将整个文件打包上传。
[0118]浏览器页面上同时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文件列表,因此,参见图1,在数据传输装置中还设置了页面设置器140。该页面设置器与指令接收器110相耦合。页面设置器140可以设置不同的列表在浏览器中的显示方式,例如,页面设置器140可以规定在该浏览器的一个边框中同时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再例如,页面设置器140也可以在该浏览器中设置两个独立的边框,一个用于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另外一个用于显示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若在同一个边框中同时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该边框可以在浏览器页面的左侧,也可以在浏览器页面的右侧,或者在底边均可,方便用户进行选择即可。若在两个独立的边框中分别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时,两个边框的位置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偏好进行设置。
[0119]除了上文提及到拖拽的方式,本实施例还为用户提供了另外一种数据传输的方式。由于页面上的每个标识都能够链接到相应的文件,因此,在页面上,数据传输器130可以选择复制待传输的文件的标识,然后将复制后的标识粘贴到目的地即可。目的地根据复制得到的标识可以链接到相应的待传输的文件,从而实现了网络侧与客户端本地间的文件的传输。
[012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网络侧和客户端本地的数据的双向传输。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可基于上述任意一项优选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06。
[0121]步骤S202、接收用户的传输指令。
[0122]步骤S204、根据上述传输指令,解析出待传输的数据的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0123]步骤S206、根据解析出的待传输的数据的信息和目的地信息,获取待传输的数据,并将该待传输的数据传输至目的地。
[012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发送的传输指令后进行解析,从而获得待传输的数据自身的信息以及目的地信息。后续可以根据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进行数据传输,若目的地是网络侧,则可以将数据传输到网络侧,若目的地是客户端本地,则可以将数据传输到客户端本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实现数据在网络侧和客户端本地的传输,且传输方式简洁方便,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0125]其中,解析出的待传输的数据的信息可以包括该数据的任意信息,例如待传输的数据的地址、待传输的数据的类型以及待传输的数据的容量。在获知待传输的数据的信息后,可以根据该信息确定是到哪个地址或哪个服务器上获取该数据。若数据过大,获取时间较长,还可以根据数据的容量选择缓存器,以便于数据获取过程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保存,避免数据丢失。
[0126]进一步,若数据容量过大,在后续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器还可以选择将该数据分成不同数据包进行传输,在传输到目的地时再将不同的数据包聚合,避免出现因数据包过大导致网络堵塞进而导致网络崩溃的可能。
[01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待传输的数据包括文件。当然,该数据也可以是非文件,由于应用中文件应用较多,有一定的代表性且较为形象,因此,本实施例中以文件为例进行说明。
[0128]相关技术中提及浏览器可以访问网络文件,并对网络文件可以实现各种操作,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资源管理器对本地文件仅有几个有限的操作。因此,为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浏览器,利用浏览器中的各插件实现网络侧和客户端本地的数据传输。
[0129]相应的,为方便同时对网络文件和本地文件进行处理,可以设置在同一浏览器页面上同时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此时,浏览器页面上同时显示两者的文件列表,每个文件名称均是一个链接,可以直接链接到其相应存储地址,点击各文件名就可以打开相应的文件。例如,点击WWW.sina.com可以打开新浪主页,而点击本地磁盘D:,就可以打开本地磁盘中的D盘。
[0130]此时,在页面上,用户可以以拖拽的方式将待传输的文件的标识移动至目的地,从而实现网络侧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的传输。其实质是用户拖拽该标识即是发出相应的传输指令,根据该传输指令可以将标识所对应的文件传输到目的地。
[0131]在页面上,以拖拽的方式将待传输的文件的标识移动至目的地,其具体的处理方式如下。
[0132]方式一、当待传输的文件的类型为网络文件时,选择待传输的文件的网络地址,将该网络地址拖拽至页面上的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中。
[0133]方式二、当待传输的文件的类型为本地文件时,选择待传输的文件的本地存储路径,将该本地存储路径拖拽至页面上的网络侧的文件列表中。
[0134]当待传输的文件的类型为网络文件时,首先需要获取该网络文件的网络地址。从浏览器页面中可以有多种网络地址的获取方式,例如利用下列至少之一的方式获取待传输的文件的网络地址:
[0135]从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获取;
[0136]从浏览器的网络浏览历史记录中获取;
[0137]从浏览器收藏夹存储的项目中获取。
[0138]若浏览器中还存在其他的插件中也记录了待传输的文件的网络地址,则也可以从其他的插件中获取相应的网络地址。
[0139]在网络地址被获取之后,可以根据该网络地址在浏览器中获取该网络地址对应的网页内容。随后,将网页内容通过流传输到该网络地址所拖拽至的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夹中,从而实现网络侧到本地侧的数据(文件)传输。
[0140]文件传输结束后,网页内容需要在客户端本地进行存储,为存储该网页内容生成一个文件。此时,为标识该网页内容,需要在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夹中生成一个文件标题。为方便识别该网页内容,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网页内容的标题作为存储网页内容的文件的文件标题。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文件标题,例如,使用网页内容的关键字作为文件标题,或者网页内容的传输时间作为文件标题,等等。
[0141]将文件从网络侧传输到客户端本地中时,由于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在流传输过程中,可以优先将网页内容流传输至客户端本地的临时文件中。待所有数据均传输成功后,再从临时文件中将网页内容再流传输至目的地所对应的文件夹中。
[0142]若流传输过程中出现传输失败,则向用户提示传输失败或重新传输。用户只需要根据指示信息进行相应的选择,例如是重新传输,或者放弃传输等。
[0143]前文提及,数据传输的方向是双向的,因此,除了能够将网络文件从网络侧传输到客户端本地之外,还可以将客户端本地的本地文件上传到网络侧。
[0144]具体的,浏览器页面上同时显示网络文件的文件列表以及本地文件的文件列表,可以对浏览器中的本地文件的文件列表进行浏览,获取到本地存储路径。进一步,获取该本地存储路径对应的文件,根据用户的选择上传该文件的信息。
[014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浏览器界面提示用户选择上传的是该文件的本地存储路径还是该文件的文件内容,或者同时上传两者,之后根据用户的选择上传该文件的信息。例如,若只需要上传文件的本地存储路径,则只上传一个路径信息即可;若需要上传的是文件内容,则需要将整个文件打包上传。
[0146]浏览器页面上同时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文件列表,可以设置不同的列表在浏览器中的显示方式,例如,可以规定在该浏览器的一个边框中同时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再例如,也可以在该浏览器中设置两个独立的边框,一个用于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另外一个用于显示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若在同一个边框中同时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该边框可以在浏览器页面的左侧,也可以在浏览器页面的右侧,或者在底边均可,方便用户进行选择即可。若在两个独立的边框中分别显示网络侧的文件列表和客户端本地的文件列表时,两个边框的位置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偏好进行设置。
[0147]除了上文提及到拖拽的方式,本实施例还为用户提供了另外一种数据传输的方式。由于页面上的每个标识都能够链接到相应的文件,因此,在页面上,可以选择复制待传输的文件的标识,然后将复制后的标识粘贴到目的地即可。目的地根据复制得到的标识可以链接到相应的待传输的文件,从而实现了网络侧与客户端本地间的文件的传输。
[0148]为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阐述地更清楚更明白,现以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说明。
[0149]本例中,文件列表呈现在页面的左侧边框中,在右侧窗口显示相应的内容。当用户点击左侧文件夹时,在右侧的窗口中显示的其点击的标识所对应的文件夹内容。
[0150]对于在浏览器页面(也称为web窗口、web页面)中加载、显示的是本地文件时,其在地址栏中显示的是该本地文件在本地的路径。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浏览器页面显现本地文件的示意图。在图3中,左侧提供了本地文件列表,右侧呈现了用户选择的文件夹的内容,并在地址栏中显示的是文件(file)地址(即本地存储路径)。
[0151]其中的Tab标记可以和别的web网页相区分开,以示意区别。
[0152]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界面。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单框显示两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