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无线通信rfid标签读取器和近场无线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332139阅读:来源:国知局
线路形成的环内排除,并且可以抑制那些布线线路构成伪天线。
[0129](第五变形例)
[0130]在前述描述中,描述如下情况:RFID标签400包括接触传感器424。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包括接触传感器以取代刚刚描述的构成,或者除了刚刚描述的构成之外还包括接触传感器。
[0131]图15是示意性地描绘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中提供的接触传感器500的示例的视图。在图15中描绘的示例中,接触传感器500包括在4行和4列中布置的16个传感器模块502。虽然为了防止复杂描述,仅向图15中的一个传感器模块分配参考标记502,但是,多个传感器模块在下文中各自称为“传感器模块502”,除了将传感器模块502彼此详细区分的情况。
[0132]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已知的静电容量型传感器来实施每个传感器模块502。因为静电容量传感器是已知技术,所以省略了传感器的详细描述。传感器模块502包括用于在垂直方向上检测接触位置的第一电极504、以及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检测接触位置的第二电极506。当用户的手指直接地或者通过导体接触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表面时,传感器模块502检测在电极与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表面直接的静电容量的变化以检测接触位置。
[0133]在图15中描绘的接触传感器500中,在4行和4列中布置传感器模块502,并且与例如在如图14中描绘的4行和4列中布置线圈天线的天线308结合地使用传感器模块502。虽然例如通过在构建RFID标签400的检测目标(例如,卡、图等)中构建导体而在下文中描述细节,也使得可以辨识接触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表面的对象的类型、以及辨识该对象是否实际接触该表面。具体地,通过天线308与RFID标签400的组合,可以获取该对象中RFID标签400的类型,并且接触传感器500可以辨识检测目标是否实际上接触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表面。
[0134]图16是示意性地描绘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截面与RFID标签400的截面一起的视图。如图16中所描绘的,在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中,将天线308布置在用作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表面的顶板340附近。将第一电介质510、导体508和第二电介质512以此顺序以堆叠关系布置在接触传感器500的第一和第二电极504和506与顶板340之间。
[0135]因为接触传感器500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电极504和第二电极506,所以如果将接触传感器500布置在顶板340与天线308之间,那么这使得天线308与RFID标签400之间的通信困难。因此,构成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以使得将顶板340、天线308和接触传感器500以此顺序布置。此外,为了在天线308与接触传感器500之间提供距离,在天线308与接触传感器500之间插入第一电介质510。
[0136]虽然不限,但是,作为示例,顶板340具有大约30cm的垂直维度和大约30cm的水平维度的尺寸。在此情况下,如果在如图15中描绘的顶板340之下在4行和4列中均匀布置传感器模块502,那么传感器模块502的尺寸变为大约2至3cm。因此,当用户的手指接触顶板340时,存在如下可能性:第一电极504和第二电极506可能无法同时检测接触。这是因为第一电极504和第二电极506的尺寸大于用户的手指接触的区域的尺寸。
[0137]因此,在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中,在第一电介质510与第一和第二电极504和506之间布置导体508。因此,第一和第二电极504和506可以检测稳定的接触。此外,为了防止由导体508与第一电极504或第二电极506彼此接触产生的短路,在导体508与第一电极504和第二电极506之间提供第二电介质512。
[0138]图17是示意性地描绘在线圈天线与传感器模块502之间的尺寸和位置关系的视图。如图17中所描绘的,布置传感器模块502的第一电极504和第二电极506,以便将它们容纳在圆形线圈天线的内部。此外,布置导体508以便覆盖第一电极504和第二电极506。
[0139]图18是示意性地描绘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功能构成的视图。与图2中描绘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相比,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还包括接触传感器500、接触检测部分364、第一匹配电路360以及第二匹配电路362。虽然其它组件类似于图2中描绘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组件,但是图2中的检测部分314在图18中称为标签检测部分314,以便将检测部分314与接触检测部分364区分。
[0140]接触检测部分364基于接触传感器500的每个传感器模块502中的第一电极504和第二电极506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检测顶板340上的接触位置。将接触检测部分364所检测的接触位置通过通信单元302发送至信息处理装置200。
[0141 ] 如上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300包括多个线圈天线,并与RFID标签400通信,同时在线圈天线之中时分地转换线圈天线。为此,在通信期间为每个线圈天线匹配阻抗等。为了实施此,RFID标签读取器300包括第一匹配电路360以及第二匹配电路362。这里,第一匹配电路360与所有线圈天线耦接,并且共同调整线圈天线的性能。另一方面,第二匹配电路362仅与线圈天线的特定一个耦接。更具体地,第二匹配电路362与要求比第一匹配电路360的性能高的性能的调整的线圈天线耦接。
[0142]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中,天线308和接触传感器500共存。因此,与RFID标签400的通信性能根据天线308与接触传感器500之间的位置关系等下降的线圈天线也可能存在。第二匹配电路362和通信性能与如上所述的其它线圈天线的通信性能相比下降的这样的线圈天线耦接。
[0143]图19是示意性地描绘RFID标签读取器300的顶板340的外观示例的视图。在图19中描绘的示例中,提供其上要放置用于应用的RFID标签400的应用放置区域342、以及其上要放置通用RFID标签400的通用放置区域344。将上述天线308放置在应用放置区域342上。另一方面,在通用放置区域344上,独立地布置要求比天线308的通信性能高的通信性能的线圈天线。
[0144]假设在通用放置区域344上布置的线圈天线与具有各种天线尺寸或通信性能的诸如IC卡或准备好用于NFC的便携式电话机的装置通信。因此,不将上述接触传感器500布置在通用放置区域344中,并且通过将专门用于线圈天线的第二匹配电路362与线圈天线耦接来保证更高的通信性能。应注意,根据应用的种类,在其上印刷图片等的专用的纸张覆盖顶板340的状态中使用线圈天线。当将专用的纸张放置在顶板340上时,通过将用于识别该纸张的RFID标签400嵌入在顶板340的与通用放置区域344对应的位置,可以检测是否用合适的纸张覆盖信息处理装置200。
[0145]现在,描述利用接触传感器500的应用。
[0146]RFID具有几mm到几十mm的通信距离,并且在RFID标签400与线圈天线接触之前辨识RFID标签400。在RFID标签400与线圈天线或顶板340实际接触之前,辨识RFID标签400。因为存在期望动作类型应用判定接触的情况,所以根据第五变形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300利用接触传感器500用于检测接触。
[0147]图20是描绘利用接触传感器500的应用的示例的视图。图20中描绘的示例是指示要用于上述“打地鼠游戏”的如锤子的工具的视图。工具包括用于击打地鼠的锤子部分600、以及用于由用户抓握的手柄部分602。此外,RFID标签400和导体604附至锤子部分600。导体604例如是导电橡胶。
[0148]这里,手柄部分602也由导体构成,并且手柄部分602和导体604通过布线线路606彼此电耦接。因此,如果用户紧握手柄部分602并使用锤子部分600击打顶板340,那么用户和传感器模块502彼此电耦接,因此,接触传感器500可以检测接触。
[0149]图21 (a)至图21 (c)是描绘利用接触传感器500的应用的不同示例的视图。更具体地,图21 (a)至图21 (c)是描绘移动型机械按钮700的构成的视图。此外,图22是描绘当在RFID标签400的顶板340上放置图21 (a)至图21 (c)中描绘的机械按钮700时的方式的视图。
[0150]图21 (a)至图21 (C)描绘用于实施机械按钮700的彼此不同的构成。在图21 (a)中描绘的示例中,通过将RFID标签400和弹性构件708容纳在用可变形侧盖710和上盖702覆盖的空间中,构成机械按钮700。将上盖702与弹性构件708耦接,以使得:如果用户按下上盖702,那么可以从弹性构件708的阻力享受点击感觉。在机械按钮700的内侧将RFID标签400与上盖702耦接。
[0151]通过将弹性构件708容纳在用可变形侧盖710和导电构建704覆盖的空间中,构成图21 (b)中描绘的机械按钮700。在图21 (b)中描绘的示例中,在机械按钮700的外侧将RFID标签400与导电构件704耦接。如果用户按下图21 (b)中描绘的机械按钮700,那么可以从弹性构件708的阻力享受点击感觉。同时,使导电构件704与顶板340彼此接触,并且接触传感器500可以由此检测接触。
[0152]与图21 (a)中描绘的示例类似地,通过将RFID标签400和弹性构件708容纳在用可变形侧盖710和上盖702覆盖的空间中,构成图21(c)中描绘的机械按钮700。此外,在机械按钮700的内侧将RFID标签400与上盖702耦接。
[0153]在图21 (c)描绘的示例中,在上盖702的外侧以及RFID标签400的下侧(与顶板340接触的侧)布置导电构件704,并且通过导电线路706将导电构件彼此电耦接。因此,如果用户按下图21 (c)中描绘的机械按钮700,那么用户的手指通过两个导电构件704和导电线路706与顶板340电接触。因此,接触传感器500可以检测接触。
[0154]因为可以移动机械按钮700,所以可以在如图22中描绘的顶板340上自由布置其。可以由内置RFID标签400检测机械按钮700的类型,并且由接触传感器500检测机械按钮700的按下的存在与否。因为该结构简单,所以可以抑制制造成本,并且可以实施高度的耐久性。而且,可以提升设计的自由度。
[0155]应注意,虽然以静电容量方法的接触传感器作为示例而描述接触传感器500,但是接触传感器500不限于静电容量类型的接触传感器,而是,即使使用电阻膜类型的接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机械开关、光学传感器和LED的组合等也可以实施接触传感器500。特别地,在使用压力传感器或振动传感器用于接触传感器500的情况下,在RFID标签读取器300中,将布置的顶板340和天线308、以及诸如压力传感器或振动传感器的接触传感器500按顺序堆叠和布置。
[0156](第六变形例)
[0157]在前述描述中,主要描述了如下情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