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02838阅读:来源:国知局
[0147] 参照图3和图4,后输入单元233包括按钮部234和开关235a、235b。
[0148] 按钮部234被配置为由于其至少一部分经由后壳体202的通孔202a暴露于外部 而可按压。按钮部234可以被配置为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即,朝向形成在前表面上的 显示单元251的方向)上可按压。
[0149] 按钮部234可以被设置为接近于相机模块221'。如图3中所示,相机模块221'和 按钮部234可以被设置在按照缝(slot)的形式在电池盖203处形成的通孔203a中。在这 种配置下,终端主体的后表面能够具有集成的外观。结果,终端主体的后表面能够具有更复 杂的设计。
[0150] 开关235a和235b被配置为当由按钮部234按压时生成信号。在附图中,分别与 中心键236和侧键237对应的开关235a和235b被安装在辅PCB282处。
[0151] 按钮部234包括各自由刚性材料形成的中心键236和侧键237。中心键236被配 置为接收第一功能的推动输入。例如,第一功能可以是与显示单元251的电源接通/关断 或者激活相关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中心键236可以是移动终端200的电源键。
[0152] 侧键237被设置在中心键236的两侧,并且被配置为接收与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 功能的推动输入。设置在中心键236的两侧的侧键237可以被配置为生成不同的控制命令。 例如,第二功能可以是与控制从移动终端200输出的声音的大小相关的功能。
[0153] 侧键237可以被设置有用于容纳中心键236的通孔237a,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完全 地包围中心键236的外周。中心键236可以被形成为伸出得比侧键237更多。侧键237的 至少一部分可以在朝向中心键236的伸出方向上倾斜,使得中心键236和侧键237能够在 它们之间的界面处彼此光滑地连接。在这种配置下,用户能够按照触觉的方式来识别按钮 部234的操作位置。
[0154] 弹性构件238被安装于中心键237和侧键237的后表面。被配置为按压与中心键 236和侧键237对应的开关235a和235b的致动器238a和238b(参照图13,另一实施方 式)按照伸出的方式形成在弹性构件238处。如示出的,弹性构件238可以被实现为覆盖 中心键236和侧键237的后表面的单个构件。联接部238d与后壳体202的后表面联接,以 弹性地支承中心键236和侧键237。
[0155] 被配置为使致动器238a和238b的操作区域彼此分隔开的切口部238c被形成在 弹性构件238处,使得当按压中心键236和侧键237中的一个时,一个相应的致动器与另一 致动器独立地操作。在附图中,切口部238c被形成为包围与中心键236对应的致动器238a 的至少一部分。
[0156] 按钮部234可以针对用户的意图来进行操作,这是因为其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 表面上。例如,如果用户将移动终端200定位在地板上以备使用,则在前表面上的显示单元 251朝向上侧的状态下,按钮部234可以受到力而被按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由于这样 的反作用力而导致的对按钮部234的无意操作和对按钮部234的损害的结构。在下文中, 将更详细地解释这种结构。
[0157] 图5是图2的移动终端200的沿着线'V-V'截取的切口图。图6是图5中的部分 'B'的截面图。
[0158] 参照图5和图6,被配置为防止向按钮部234施加除用户的按压操作以外的力的按 压防止单元202b被形成在后壳体202处,以通过伸出得比按钮部234更多来包围通孔202a 的至少一部分。在这种配置下,按钮部234即使在移动终端200的后表面与地板接触的情 况下也不被按压,这是因为按钮部234被设置在按压防止单元202b的内侧。按压防止单元 202b可以被设置为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与显示单元251交叠。
[0159] 图4例示了对于封闭的环,按压防止单元202b被形成为完全地包围按钮部234。 在该实施方式中,中心键236被容纳在侧键237中。因此,按压防止单元202b从后壳体202 的底表面伸出以覆盖侧键237的外周面,并且沿着侧键237的外周延伸。
[0160] 用于覆盖电池291的电池盖203与后壳体202可拆卸地联接。电池盖203被设置 有与按压防止单元202b对应的通孔203a。通孔203a具有比后壳体202的通孔202a大的 尺寸。当电池盖203与后壳体202联接时,按压防止单元202b可以被配置为插入到通孔 203a中,以因此从电池盖203伸出。
[0161] 由于按钮部234被配置为是可按压的,因此需要用于支承被施加于按钮部234的 力的结构。此外,还需要用于支承被施加于按压防止单元202b的反作用力的结构。在下文 中,将更详细地解释用于支承按钮部234和按压防止单元202b的结构。
[0162] 图7是例示了图5的后壳体202的后表面的图,图8是例示了图3的加固构件284 的支承结构的概念图。
[0163] 参照图7和图8以及图3至图6,例示了中心键236。通过对按钮部234的按压操 作而被按压的开关235a、以及用于向开关235a照射光的光源233a被安装在辅PCB282处。 通过导光膜233b将从光源233a照射的光引导至开关235a,由此被用来照射设置在开关 235a上的中心键236。
[0164] 光源233a可以被设置在开关235a的两侧。从辅PCB282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凹进 的空的空间282可以被形成在光源233a和开关235a之间。空的空间282a可以在辅PCB 282的另一侧处形成为彼此连接的多个基板。
[0165] 导光膜233b可以被设置为经过空的空间282a。导光膜233b可以通过在辅PCB282 上设置的伸出部282b来进行固定。优选地,导光膜233b被形成在除了开关235a以外的区 域处,使得致动器238a能够直接地按压开关235a。也就是说,导光膜233b被形成为包围开 关235a的外周。
[0166] 主PCB281与辅PCB282电连接,并且被设置有安装有电子装置281a的空间。屏 蔽罩283被安装在主PCB281上,以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与开关235a和235b交叠。屏 蔽罩283被设置为覆盖至少一个电子装置281a,用于屏蔽EMI。屏蔽罩283被配置为当按 压按钮部234时支承开关235a和235b。
[0167] 由主PCB281支承的加固构件284被安装在屏蔽罩283上,由此支承辅PCB282。 加固构件284可以由高强度的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或者复合材料形成。弯曲部284a 被设置在加固构件284的两侧,并且由主PCB281支承。弯曲部284a可以被设置为覆盖屏 蔽罩283的侧壁。在这种配置下,当按压按钮部234时,加固构件284与屏蔽罩283 -起支 承开关235a和235b。因此,能够实现更稳定的支承结构。
[0168] 肋部202c被形成为从后壳体202的内侧表面伸出,其由加固构件284支承。如示 出的,肋部202c可以被设置在通孔202a的两侧。肋部202c可以被形成为包围通孔202a 的至少一部分。在从按压防止单元202b经由肋部202c连接到加固构件284的这种连接结 构下,能够支承被传送到按压防止单元202b的外力。
[0169] 被配置为加强加固构件284的强度的压片284b通过按压处理穿透地形成 (penetratingly-formed)在加固构件284处。可以按照各种方式来修改压片284b的形状 和位置。如示出的,两个压片284b可以与肋部202c对应地形成在加固构件284的两侧,用 于支承肋部202c。压片284b可以被形成为使得能够使其至少一部分弯曲。
[0170] 参照图5和图6,压片284b被配置为通过被插入到辅PCB282的空的空间282a中 来支承肋部202。导光膜233b可以被设置在压片284b和肋部202c之间。
[0171] 导向孔284c被形成在加固构件284处。要被插入到导向孔284c中的导向构件 283a被安装在屏蔽罩283处,由此引导加固构件284的安装。导向构件283a可以按照凸 台(boss)的形式从屏蔽罩283伸出。此外,导向构件283a可以被配置为将屏蔽罩283和 加固构件284彼此联接。导向构件283a可以被实现为铆钉。
[0172]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后输入单元333的概念图。
[0173] 参照图9,肋部302c被形成为从后壳体302的内侧表面伸出。如示出的,两个肋部 302c可以被形成在通孔302a的两侧。
[0174] 前壳体301和主PCB381被设置在框架304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支承部304a 从框架304的后表面伸出,由此支承肋部302c。支承部304a可以与肋部302c对应地设置 为多个,并且可以被形成在开关335a和335b的两侧。
[0175] 在从按压防止单元302b经由肋部302c连接到支承部304a的这种连接结构下,能 够支承被传送到按压防止单元302b的外力。
[0176] 当按压开关335a和335b的同时,生成操作声音。该操作声音被传递到终端主体 的内部或外部。操作声音被迅速地传递到用户的耳部,这是因为后输入单元和被定位在用 户的耳部的前表面上的音频输出模块之间的距离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屏蔽这种操作 声音的结构。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解释这种结构。
[0177]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后输入单元433的截面图,并且图11是例 示了用于通过图10的操作声音屏蔽部439来屏蔽操作声音(S)的机构的概念图。
[0178] 参照图10和图11,操作声音屏蔽部439被配置为通过包围开关435a和435b的至 少一部分来屏蔽当按压开关435a和435b时产生的操作声音(S)。也就是说,操作声音屏蔽 操作439防止操作声音(S)经由显示单元451传送到终端主体的前表面。
[0179] 操作声音屏蔽部439包括屏蔽垫439a,屏蔽垫439a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处,以包 围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开关435a和435b,并且屏蔽垫439a被配置为吸收或反射操作声 音(S)。屏蔽垫439a可以由能够弹性地变形的多孔材料形成。例如,屏蔽垫439a可以是聚 氨酯泡沫。
[0180] 根据实验,屏蔽垫439a优选地具有60%的压缩比率。如果屏蔽垫439a具有高于 60%的压缩比率,则屏蔽效果可能退化。相反,如果压缩比率小于60%,则当屏蔽垫439a与 按钮部434接触时,用户的点击感觉可能退化。
[0181] 屏蔽垫439a可以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以与显示单元451交叠。如示 出的,屏蔽垫439a可以被设置为与按钮部434以及显示单元451交叠。
[0182] 屏蔽垫439a优选地在开关435a和435b已经由按钮部434按压的状态下与按钮部 434间隔开规定的间隔,使得用户能够利用加强的点击感觉来按压按钮部434。根据实验, 间隔可以是〇.15mm。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从按钮部434和辅PCB482之间的距离减去按钮 部434的移动距离以及用于防止用户的点击感觉的退化的间隔来计算屏蔽垫439a的厚度。
[0183] 将更详细地解释屏蔽机构。
[0184] -旦当由用户按压按钮部434时通过致动器438a和438b来按压开关435a和 435b,就产生操作声音(S)以进行传播。屏蔽垫439a被布置为阻止操作声音(S)泄露到开 关435a和435b的侧表面,并且被配置为吸收或反射操作声音(S)。在这种配置下,可以屏 蔽操作声音(S)。
[0185] 弹性构件438的边缘部分可以被设置为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与后壳体402交 叠,使得能够防止操作声音(S)被传送到终端主体的后表面。在附图中,弹性构件438的边 缘部分被设置为覆盖后壳体402的后表面。如前所述,弹性构件438的联接部438d与后壳 体402的后表面联接,并且被配置为当键顶部被按压时弹性地支承诸如中心键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