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网络中断的分路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3375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4]本发明实施例,当单片机上电完成后,ASIC芯片才能上电,ASIC芯片上电完成后,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才能上电,即单片机或ASIC芯片掉电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会与常闭触点解除,从而在单片机或ASIC掉电后,依然能够保证汇聚设备和VSU设备间正常的进行报文传输。
[0065]假设分路器的板载电压为12V,单片机所需电压为3.3V,ASIC芯片所需电压为IV,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电压为5V,如图5所示,当单片机的3.3V电源上电完成后,由3.3V控制ASIC芯片的IV上电,此时,启动板载电压转换为ASIC芯片的电压;iASIC的IV电源上电完成后,由IV控制继电器的5V上电,此时,启动板载电压转换为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继电器的电压。
[0066]具体的所述单片机通过第一 I (Input,输入)/0(0utput,输出)口与第一继电器连接,通过第二 I/o 口与第二继电器连接,则,作为第三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单片机还用于:通过所述单片机的第一 I/o 口向所述第一继电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单片机的第二 I/O 口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切换,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切换。其中,单片机的第一 I/o 口和第二 I/O 口均为硬件端口,这两个I/O 口具体为单片机的两个不同的输入/输出(I/o)引脚,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I/O 口和第二I/O 口均作为单片机的输出端口。
[0067]具体的单片机通过第一 I/O 口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通过第二 I/O口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本优选实施例,单片机还可以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切换。
[0068]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第四个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该分路器还包括:第一下拉电路,第二下拉电路,第一三级管,第二三极管,其中,
[0069]所述第一下拉电路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 I/O 口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b)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c)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e)接地;
[0070]所述第二下拉电路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二 I/O 口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b)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c)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e)接地。
[0071]具体的,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本优选实施例中,单片机默认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发送高电平信号,由于三级管的作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会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此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依然处于上电状态。本优选实施例中单片机硬件故障时,第一 I/O 口和第二 I/O 口就会处于I/O三态状态,此时,第一下拉电路将三态信号拉低为低电平信号,第二下拉电路将三态信号拉低为低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经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后,会变为高电平信号,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收到高电平信号后相当于处于悬空状态,此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当于未上电状态,从而触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接触,从而在单片机硬件故障情况下,保证汇聚设备和VSU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其中,第一下拉电路中的第一下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 I/O 口连接,第一下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且该第一下拉电阻接地;第二下拉电路中的第二下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 I/O 口连接,第二下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且该第二下拉电阻接地。
[0072]结合第四个优选实施例,单片机还用于:实时监测所述ASIC芯片的时钟信号以及所述第三端口的状态,确定所述ASIC芯片的时钟信号异常和/或所述第三端口故障时,向所述第一继电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均为低电平信号;以及,所述单片机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故障时,向所述第一继电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均为低电平信号。
[0073]具体的,在ASIC芯片故障或者第三端口故障,或者,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同时故障时,单片机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发送低电平信号,从而触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接触,保证汇聚设备和VSU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0074]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第五个优选实施例,如图7所示,该分路器还包括:第一上拉电路,第二上拉电路,其中,所述第一上拉电路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 1/0 口以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上拉电路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二 I/O 口以及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0075]本优选实施例中,单片机默认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发送低电平信号,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会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此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依然处于上电状态。本优选实施例中单片机硬件故障时,第一 I/O 口和第二 I/O 口就会处于I/O三态状态,此时,第一上拉电路将三态信号拉高为高电平信号,第二上拉电路将三态信号拉高为高电平信号,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收到高电平信号后相当于处于悬空状态,此时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相当于未上电状态,从而触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接触,从而在单片机硬件故障情况下,保证汇聚设备和VSU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其中,第一上拉电路包括第一上拉电阻和第一上拉电源,第一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 I/O 口连接,第一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并且该第一上拉电阻接第一上拉电源;第二上拉电路包括第二上拉电阻和第二上拉电源,第二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 I/o 口连接,第二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并且该第二上拉电阻接第二上拉电源。
[0076]结合第五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单片机还用于:实时监测所述ASIC芯片的时钟信号以及所述第三端口的状态,确定所述ASIC芯片的时钟信号异常和/或所述第三端口故障时,向所述第一继电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均为高电平信号;以及,所述单片机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故障时,向所述第一继电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并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均为高电平信号。
[0077]具体的,在ASIC芯片故障或者第三端口故障,或者,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同时故障时,单片机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发送高电平信号,从而触发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常闭触点接触,保证汇聚设备和VSU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0078]作为第五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三I/O 口连接的监控芯片,所述监控芯片用于在预设时长内确定所述单片机通过第三I/O 口输出的电平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时,指示复位所述分路器。其中,单片机的第三I/O 口为硬件端口,这个I/O 口具体为单片机的一个输入/输出(I/O)引脚,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I/O 口作为单片机的输出端口。
[0079]本发明实施例可监控单片机芯片的软件故障,当单片机软件故障时,复位整个分路器。具体的,单片机实时向监控芯片输出高低变化的电平,如果在预设时长内监控芯片只收到单片机输出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即电平不变时,监控芯片确定单片机中的软件程序执行异常,比如出现了跑飞或者死循环的情况,此时,监控芯片指示该分路器复位。进一步地,监控芯片故障时,也复位分路器。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