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与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691247阅读:来源:国知局
块140查找对照表Tl中色阶偏向指标x4对应的补光方案,由于色阶偏向指标x4大于第三门槛值75,因此色阶分布图D2所对应的补光方案为关闭多个第一发光单元210以及关闭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20。上述中,第一光形、第二光形以及第三光形为相异的光形。此外,第一门槛值、第二门槛值以及第三门槛值可以依据经验而变更,在此不加以限制。
[0043]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对照表T2。图6A?图6D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补光机制的示意图。其中图6A?图6D各自显示不同影像数据所对应的色阶分布图。图6A?图6D中色阶分布图的横轴为亮度X,纵轴为数量。O彡X彡255。下列请同时参照图5及图6A?图6D。
[0044]如图6A所示,当色阶分析模块120获得色阶分布图D5后,控制模块140可对应一特定积分值(例如是300万)来找寻出亮度值x5的位置,以满足色阶分布图D5中的从最低亮度值O至亮度值x5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为此特定积分值,并将此亮度值x5设定为色阶偏向指标,接着,控制模块140查找对照表T2中色阶偏向指标x5对应的补光方案,由于色阶偏向指标x5小于第四门槛值40,因此色阶分布图D5所对应的补光方案为开启多个第一发光单元210以及开启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20,以共同形成且发射出第四光形的第四光束。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0亦可计算以及寻找,以于色阶分布图D5中的从最低亮度值O至亮度值为两倍的x5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满足此特定积分值,再将此亮度值x5设定为色阶偏向指标,藉此对亮度较低的区域采取较适合的补光方案。然而,对x5的放大倍率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在此不加以限制。
[0045]如图6B所示,当色阶分析模块120获得色阶分布图D6后,控制模块140可对应特定积分值来找寻出亮度值x6的位置,以满足色阶分布图D6中的从最低亮度值O至亮度值x6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为此特定积分值,并将此亮度值x6设定为色阶偏向指标,接着,控制模块140查找对照表T2中色阶偏向指标x6对应的补光方案,由于色阶偏向指标x6大于第四门槛值40且小于第五门槛值60,因此色阶分布图D6所对应的补光方案为开启多个第一发光单元210以及关闭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20,以共同形成且发射出第五光形的第五光束。
[0046]如图6C所示,当色阶分析模块120获得色阶分布图D7后,控制模块140可对应特定积分值来找寻出亮度值x7的位置,以满足色阶分布图D7中的从最低亮度值O至亮度值x7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为此特定积分值,并将此亮度值x7设定为色阶偏向指标,接着,控制模块140查找对照表T2中色阶偏向指标x7对应的补光方案,由于色阶偏向指标x7大于第五门槛值60且小于第六门槛值80,因此色阶分布图D7所对应的补光方案为关闭多个第一发光单元210以及开启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20,以共同形成且发射出第六光形的第六光束。
[0047]如图6D所示,当色阶分析模块120获得色阶分布图D8后,控制模块140可对应特定积分值来找寻出亮度值x8的位置,以满足色阶分布图D8中的从最低亮度值0至亮度值x8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为此特定积分值,并将此亮度值x8设定为色阶偏向指标,接着,控制模块140查找对照表T2中色阶偏向指标x8对应的补光方案,由于色阶偏向指标x8大于第六门槛值80,因此色阶分布图D8所对应的补光方案为关闭多个第一发光单元210以及关闭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20。上述中,第四光形、第五光形以及第六光形为相异的光形。此夕卜,第四门槛值、第五门槛值以及第六门槛值可以依据经验而变更,在此不加以限制。
[004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此特定积分值相对于色阶分布图中所有亮度值的积分可具有一特定比例。举例来说,当影像数据的总像素为800万时,则可给定特定积分值为300万,使特定积分值为对应总像素具有一特定比例3/8。然而特定积分值以及特定比例可依据经验而变更,在此不加以限制。
[0049]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对照表T3。在T3中的补光方案中,可对应至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此摄像机除了具有第一发光单元210以及第二发光单兀220,更具有结合第一发光单兀210与第二发光单兀220于相同位置上的发光点。藉此,相较于图5的实施例,在色阶偏向指标小于第四门槛值40的补光方案中,可更结合有不同的光束。其他的技术细节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0050]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当获得色阶分布图并找出其中最大峰值所对应的亮度值后,控制模块140亦可计算最低亮度值0至最大峰值所对应的亮度值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并将此积分结果设定为色阶偏向指标,藉以对应此色阶偏向指标来查找对照表中对应的补光方案。此外,当控制模块140发现最大峰值所对应的亮度值低于一底限值时,可另行计算「最低亮度值0至最大峰值所对应亮度值的两倍的亮度值」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藉以对亮度较低的区域采取较适合的补光方案。
[0051]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的步骤包括S701?S703。以下的步骤可对照至图1?图6以及图8。部分技术细节已于上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0052]在步骤S701中,影像感测模块110接收影像数据以藉由色阶分析模块120分析来获得色阶分布图。
[0053]在步骤S702中,控制单元140判定色阶分布图中的色阶偏向指标。
[0054]在步骤S703中,控制单元140以色阶偏向指标查找对照表T1或者是T2,以选择性地发射第一光束或第二光束。其中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具有相异的发射光形。于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通过查表方式,而是依据色阶偏向指标采用特定数学公式计算出选择性地发射第一光束或第二光束的标准。
[0055]综上所述,本发明首先分析影像数据的色阶分布图,并藉由将色阶分布图中最大峰值所对应的第一亮度值设定为色阶偏向指标,或者是将第二亮度值设定为色阶偏向指标,以使色阶分布图中的从最低亮度值至第二亮度值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为特定积分值,以藉此启动对照表对应色阶偏向指标所提供的补光方案,来分别开启或关闭相异位置上的多个具有相异的散射角的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来选择性地发射具有相异的发射光形的第一光束或第二光束,从而达成自动化、机动化以及人性化的补光机制。
[0056]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一影像数据以获得一色阶分布图; 判定该色阶分布图中的一色阶偏向指标;以及 以该色阶偏向指标查找一对照表,以选择性地发射一第一光束或一第二光束; 其中该第一光束与该第二光束具有相异的发射光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色阶偏向指标小于一门槛值时,发射该第一光束,当该色阶偏向指标不小于该门槛值时,发射该第二光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色阶偏向指标为该色阶分布图中具有一最大峰值所对应的一第一亮度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色阶偏向指标为一第二亮度值,其中该色阶分布图中的该预设亮度值与该第二亮度值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为一特定积分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特定积分值相对于该色阶分布图中所有亮度值的积分具有一特定比例。6.一种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影像感测模块,用以接收一影像数据; 一色阶分析模块,用以藉由该影像数据以获得一色阶分布图; 一发光模块,用以发射一第一光束或一第二光束;以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至该影像感测模块、该色阶分析模块以及该发光模块,用以判定该色阶分布图中的一色阶偏向指标,并以该色阶偏向指标查找一对照表,以控制该发光模块选择性地发射该第一光束或该第二光束; 其中该第一光束与该第二光束具有相异的发射光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当该色阶偏向指标小于一门槛值时,该控制单元判定发射该第一光束,当该色阶偏向指标不小于该门槛值时,该控制单元判定发射该第二光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该色阶偏向指标为该色阶分布图中具有一最大峰值所对应的一第一亮度值。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该色阶偏向指标为一第二亮度值,其特征在于,该色阶分布图中的该预设亮度值与该第二亮度值之间的曲线分布的积分为一特定积分值。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该特定积分值相对于该色阶分布图中所有亮度值的积分具有一特定比例。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以及一第二发光单元,且该第一发光单元以及该第二发光单元具有相异的散射角。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补光功能的摄像机与控制光线发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一影像数据以获得一色阶分布图。判定该色阶分布图中的一色阶偏向指标。以及以该色阶偏向指标查找一对照表,以选择性地发射一第一光束或一第二光束。其中该第一光束与该第二光束具有相异的发射光形。本发明藉由具有相异的散射角的第一发光单元以及第二发光单元,并分析影像数据的色阶分布图所对应的色阶偏向指标以及启动对照表对应色阶偏向指标所提供的补光方案,藉以选择性地发射具有相异的发射光形的第一光束或第二光束,从而达成自动化、机动化以及人性化的补光机制。
【IPC分类】H04N5/225, H04N5/235
【公开号】CN105450910
【申请号】CN201410488538
【发明人】戴振荣
【申请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