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通信方法_2

文档序号:97298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中,首先,基站对移动终端指示通过通知移动终端能力查询(终端装置能力查询、UE能力查询、UE Capability Enquiry)来将移动终端能力信息(终端装置能力信息、UE能力信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 1n)发送至基站。移动终端基于来自基站的移动终端能力查询,对基站发送移动终端能力信息。
[0044]图1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移动终端能力信息的一例。参照图1,移动终端能力信息构成为包含:移动终端类别、下行链路(DL;Downlink)中的载波聚合信息、下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下行链路中的8天线端口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支持、上行链路(UL;Uplink)中的载波聚合信息、以及上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
[0045]图2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移动终端类别的一例。参照图2,移动终端类别构成为包含: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中的各链路的最大数据速率、以及下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关于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类别,基于每单位时间能接收的数据信号的最大比特数以及最大空间复用数这样的参数,构成为8个移动终端类别。此外,移动终端在处于移动终端类别6?8时,不以移动终端类别来通知,而以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能力来通知下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
[0046]图1所示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中的载波聚合信息分别在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中以进行聚合(综合、集聚)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与每个分量载波的频带宽度(系统带宽)的组合来构成。以载波聚合信息来表示移动终端可收发的组合(参数)。作为具体的信息,例如能使用与各组合对应的比特图形式的信息、将移动终端可收发的最大的参数选择一个的方法等。另外,可以将分量载波的数量和频带宽度设为分别独立的参数。
[0047]图1所示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表示移动终端在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中可收发的最大空间复用数。此外,移动终端能力信息所示的下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在为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类别6?8时被使用。即,在处于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类别1?5时,移动终端不需要通知移动终端能力信息所示的下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此外,即使在处于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类别1?5时,移动终端也可以通知移动终端能力信息所示的下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在此情况下,基站能优先采用移动终端能力信息所示的下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或以移动终端类别而表示的下行链路中的最大空间复用数的任一者。
[0048]图1所示的下行链路中的8天线端口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支持(天线端口 15?22的支持)是表示移动终端是否支持8天线端口用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信息。此外,天线端口也被称为“资源网格”。例如,在移动终端支持8天线端口用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情况下,8天线端口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支持表示“1”。另外,在移动终端不支持8天线端口用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情况下,8天线端口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支持表示“0”。
[0049]以下,说明移动终端对基站通知8天线端口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支持而得到的效果。
[0050]图3是表示对8天线端口用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了映射的资源块对的图。具体而言,图3示出了在对基站的天线端口数(CSI端口数)为8时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映射的情况。另外,图3表征了 1个子帧内的2个资源块。参照图3,构成了 1个资源块对。1个资源块由频率方向上12个子载波和时间方向上7个0FDM符号构成。1个0FDM符号当中的各子载波也被称为“资源元素”。各子帧中的时间方向上前后的7个OFDM符号分别也被称为“时隙”。
[0051]在此,基站能按照通信系统所使用的频带宽度(系统带宽)来改变资源块的数量。例如,基站能使用6?110个资源块。进而,基站通过载波聚合(频率聚合),能将整个系统宽度设为110个以上。基站通常以100资源块来构成分量载波,并在分量载波间夹入保护频带,从而能由5个分量载波来将整个系统宽度设为500资源块。若以带宽来表现,则基站例如以20MHz来构成分量载波,在分量载波间夹入保护频带,从而能由5个分量载波来使整个系统宽度为100MHz。
[0052]图3的带色(全涂或阴影)的资源元素当中,将CDM组编号1?2的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分别表不为D1?D2,将CDM组编号1?4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分别表不为C1?C4。进而,对映射了这些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以外的资源元素映射信息数据信号或控制信息信号。
[0053]关于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在各CDM组中使用2码片的正交码(Walsh码),并对各正交码分配CSI端口(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端口(天线端口、资源网格))。另外,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按每2个CSI端口被码分复用(CDM;码分复用)。进而,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对CDM组进行频分复用。使用4个CDM组,对CSI端口 1?8(天线端口 15?22)的8天线端口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映射。例如,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⑶Μ组C1通过对CSI端口 1以及2 (天线端口 15以及16)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CDM,来映射8天线端口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⑶Μ组C2通过对CSI端口 3以及4 (天线端口 17以及18)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CDM,来映射8天线端口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⑶Μ组C3通过对CSI端口 5以及6(天线端口 19以及20)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CDM,来映射8天线端口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⑶Μ组C4通过对CSI端口 7以及8(天线端口 21以及22)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CDM,来映射8天线端口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
[0054]在基站的天线端口数为8的情况下,通信系统能将信息数据信号或控制信息信号的层数(秩数、空间复用数、DMRS端口数)最大设为8。通信系统例如能将信息数据信号的层数设为2,将控制信息信号的层数设为1。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在各CDM组中按照层数使用2码片或4码片的正交码,按每2层或4层被CDM。进而,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对各CDM组进行频分复用。使用2个CDM组来对DMRS端口 1?8(天线端口 7?14)的8层的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进行映射。
[0055]图4是表示对4天线端口用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了映射的资源块对的图。具体而言,图4示出了对基站的天线端口数为4时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映射的情况。
[0056]图4的带色(全涂或阴影)的资源元素当中,将CDM组编号1?2的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分别表不为D1?D2,将CDM组编号1?2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分别表不为C1?C2。进而,对映射了这些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以外的资源元素映射信息数据信号或控制信息信号。
[0057]关于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在各CDM组中使用2码片的正交码(Walsh码),对各正交码分配CSI端口。另外,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按每2个CSI端口被CDM。进而,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对各CDM组进行频分复用。使用2个CDM组来映射CSI端口 1?4(天线端口 15?18)的4天线端口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例如,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⑶Μ组C1通过对CSI端口 1以及2(天线端口 15以及16)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CDM,来映射4天线端口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⑶Μ组C2通过对CSI端口 3以及4(天线端口 17以及18)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进行CDM,来映射4天线端口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
[0058]通信系统中,在基站的天线端口数为4的情况下,能将信息数据信号或控制信息信号的层数最大设为4。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在各CDM组中按照层数使用2码片的正交码,按每2层被CDM。进而,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对各CDM组进行频分复用。使用2个CDM组来映射DMRS端口 1?4(天线端口 7?10)的4层的数据信号解调用参考信号。
[0059]另外,基站能将天线端口数为1或2时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基站能使用图3或图4所示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的CDM组C1,将1天线端口用或2天线端口用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
[0060]移动终端通过使用由基站发送的传输路径状况测量用参考信号来对基站与移动终端间的传输路径状况进行测量,来生成用于实现由基站针对移动终端的自适应控制的反馈信息。移动终端将已生成的反馈信息反馈(通知)给基站。
[0061]特别地,移动终端能生成用于由基站对发往移动终端的信息数据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来作为反馈信息。预编码处理为了由基站对移动终端最佳地发送信息数据信号而执行。预编码处理例如,在为了使移动终端易于分离进行了空间复用后的信息数据信号而优化(最大化)移动终端接收的信息数据信号的接收功率(SNR;信噪功率比,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功率比)时执行。
[0062]另外,为了削减移动终端所反馈的反馈信息的开销,将预编码矩阵预先作为码本进行规定。故而,基站和移动终端能共有预先规定的多个预编码矩阵。由此,移动终端能从规定的码本中选择适当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选择出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作为ΡΜΙ(预编码矩阵指示符)进行反馈。
[0063]进而,上述码本能规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