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变码的互补型发射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88627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29]—、双变码的互补型发射器由电源电路、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三极管控制电路、编码集成电路、射频单元共同组成。是将具有三种状态的普通编码升级为一种高密编码的一种形式。
[0030]本措施将编码集成电路的地址码分类了两类,一类是焊好的固定码,一类是具有变化的变动码。固定码的连接方式一是全部为悬浮,方式二是全部接电源,方式三是一部分为悬浮,一部分接电源。两位变动码分别连接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与三极管控制电路的输出,在发射时将原有的一次发射变为了连续的两次发射。所以大大提高了密级。加之如果具有时序性,则会在此之上再次提高密级。其原因是,在现代的技术中,作案者可以借助于一种扫码器(既是按一定规律发出不同的编码的发射器)严密地试探地破解出密码。在滚动码中,仅管其发出的编码是变化的,且数量很多,但是因为发射时是一次编码,所以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破解的概率。而由于本发明对应的接收必须要要收到两次编码才能破解,所以按一次编码的规律破解,其破解概率显然为零,所以形成了另一种的高密级的方向研究。所以这种研究十分有意义。
[0031]二、变动码形成变换的原理:
[0032]1、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是变动码形成变换的基础电路,编码集成电路的两位变动码,其中第一变动码连接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第二变动码连接三极管控制电路的输出,而三极管控制电路由由控制三极管、控制电阻、输出电源电阻组成:控制电阻的一端接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控制电阻的另一端接控制三极管的基极,所以三极管控制电路又受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控制。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是由前级三极管为一种PNP三极管担任,后级三极管由NPN极管担任,由于两管的互补性,所以形成的线路有很大的放大倍数,因而具有很好的性能一是能进行两次变换,二是具有初始状态,因而在两次变换中具有时序性,形成的逻辑原理十分明显,因而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此外该线路的亮点三是,这种电路省电,这对于发射电路是很重要的一种性能。亮点四是线路简洁,外围件很少,因此不仅可靠性高,而且易生产。
[0033]2、形成两次变换的原理是,当发射开关接通时,前级三极管(图2中的102)基极所接的积分电阻(即是前级三极管的基流,图2中的104)向积分电容(图2中的105)充电,这时发射极将产生一个强大的射电流,而该电流又是后级三极管(图2中的103)的基流,所以再次经过后级三极管放大成为饱和状态,成为第一种状态,即是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图2中的120)是低位。此时,与之直接相接的第一变动码(图1中的301)也为低位,而此时的三极管控制电路中的控制三极管(图2中的202),因为是NPN三极管,所以当基极无电压时,三极管为截止状态,而集电极与电源之间有一个电阻(图2中的203),因此,集电极为高位,即三极管控制电路的输出(图2中的210)为高位,而与之相接的第二变动码(图1中的302)也为高位。
[0034]当电容充电完毕,前级三极管与后级三极管将同时失去基流,所以成为截止状,这时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为高位,与之直接相接的第一变动码也由低位转变为高位,而此时的三极管控制电路中的控制三极管因为基极产生了高压,导致控制三极管的集电极为低位呈饱和状态,即三极管控制电路的输出为低位,而与之相接的第二变动码也为由高位转变为低位。
[0035]3、由于两管的放大倍数很大,所以积分电容可以用得很小,这对于发射电路是一个很重要的优点。
[0036]4、在发射开关按下后,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立即启动,形成两次变换,启动三极管控制电路,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与启动三极管控制电路共同控制编码集成电路的变动码,这时编码集成电路就由原只能一种单码发射变为了双码两种输出。通过对射频中调制三极管的激励,达到双码调制发射的目的。
[0037]5、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线路简洁,可调性高,调整积分电阻与积分电容即可调整发射时间,方便而可靠,具有很好的批量性,生产容易。其放电二极管的意义是当发射开关断开时,积分电容通过放电二极管放电,为下次发射作准备。
[0038]三、使接收具备输出唯一性的原因:
[0039]编码集成电路的两位数据端接为了变位端,其中第一变位端连接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第二变位端接三极管控制电路的输出,而数据端是只有在高位时才产生作用,因此,当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为第一状态低位时,与之相接的第一变位端(图1中的303)也呈低位,不起作用,此时的三极管控制电路中的控制三极管,因为是NPN三极管,等同于一个反相器,所以当基极无电压时,三极管为截止状态,而集电极与电源之间有一个电阻,因此,集电极为高位,即三极管控制电路的输出为高位,而与之相接的第二变位端(图1中的305)也为高位起作用。而当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为第二状态高位时,与之相接的第一变位端也呈高位,起作用,此时的三极管控制电路中的控制三极管,因为反相的原因,所以当基极有电压时,三极管为饱和状态,因此,集电极为低位,即三极管控制电路的输出为低位,而与之相接的第二变位端也为低位不作用,由此,形成了对变位端的控制,形成对应接收输出的唯一性,进一步提升遥控的密级。
[0040]四、射频单元的说明:
[0041]1、在措施I中,运用了一种η形铜箔天线与之配合,减少了外界天气与周围环境对发射的影响,使发射更可靠。发射的远近即灵敏度与天气有很大影响,如果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保证满足有关遥控电器的设计要求,其原因是,一般的发射可以临时改变发射的位置及距离,只要当时能满足接收能收到信号便可。而如果发射与接收位置已确定,在使用过程不能因天气的不同而临时更改,一旦在恶劣天气时,就很难保证产品的性能,所以必需增加必要的措施。而本措施实施后却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灵敏度,即是特定一种η形铜箔天线,让发射与接收有了更好的匹配。
[0042]2、采用晶振式线路,其好处是射频稳定,特性好,所以可以用于需要遥控距离远的地方。
[0043]实施后或在设计者所配套的接收器的配合下,本发明有以下突出的优点为:
[0044]1、彻底改变了普通编码的固定发射形式,将编码集成电路的固定编码变为了活动的振荡形式,达到了变动码的目的,因此,大大提升了编码的密级,具有很高的防破解能力。
[0045]2、本措施的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与编码集成电路配合后,在单独使用时,能有较高的密级,与滚动码配合后,能实现超强的组合,因为滚动码是一类性质的编码,而本措施中双码发射又是一类性质的编码,两种不同性质的编码组合,比一种性质的编码破解难度更大。
[0046]3、双码发射可靠,其原因是发射双码产生的变码时,不会紊乱,两种变码状态明显,分辨清楚,与发明者设计的接收部分十分匹配。
[0047]4、本措施形成了对变位端的控制,形成对应接收输出的唯一性,进一步提升遥控的密级。
[0048]5、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可靠,两个三极管具有互补性,所以形成的线路有很大的放大倍数,因而具有很好的性能一是能进行两次变换,二是具有初始状态,因而在两次变换中具有时序性,形成的逻辑原理十分明显,因而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三是,这种电路省电,这对于发射电路是很重要的一种性能。四是线路简洁,外围件很少,因此不仅可靠性高,而且易生产。
[0049]6、在射频单元中,特定一种(?形铜箔天线,很大程度提高灵敏度,让发射与接收有了更好的匹配。射频采用晶振式线路,其好处是射频稳定,特性好,所以可以用于需要遥控距离远的地方。
[0050]7、生产容易,一是不用贵重的设备与仪表,二是技术简单,三是线路精简且所用元件要求低,所以可以产生很高的直通率,四是成本低,十分适合微型企业生产。
【附图说明】
[0051]图1是各部分关系图。
[0052]图中:1、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3、编码集成电路;7、射频电路;120、互补型两次转换电路的输出;201、三极管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电阻;202、三极管控制电路中的控制三极管;203、三极管电路中控制三极管集电极与电源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