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套管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097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雷套管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雷套管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防雷技术中,使用的下引线和引线套管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雷 击时产生的电磁感应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当雷电 流通过下引线时,容易因瞬时产生的强电磁感应造成建筑物内电子设 备的损坏。雷雨云对地产生的闪电和雷击,是由于带有大量静电核的 雷雨云相对地面形成一个很高的电位差,从而产生强烈放电效应。由 于雷电具有瞬间性高电压、大电流的特点,在强大的雷电闪击后,将 产生静电场、电磁场、电磁辐射,以及雷电波侵入、地电位反击等, 统称雷电电磁脉冲,严重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各种电子监控设备的正常 工作,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许多弱电设备损坏,如摄像头、烟雾探测警 报器,温度传感器等各种敏感性弱电设备在遇到雷电时最容易遭到破 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雷套管及其生产工艺,以防止雷电流
通过下引线时,所产生的感应电磁场对建筑物内有关敏感性弱电器设 备造成损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釆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雷套管,具有一圆管形的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由内绝缘层、 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和外绝缘层构成,其中,内绝缘层、中间电磁吸 收金属层和外绝缘层为一体式结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设在内、外 绝缘层的中间,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轴向两侧边不相接且使其整体呈 具有径向开口的圆管状。
更优的,套管一端的内绝缘层凸出并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形成 外螺纹,套管另一端的外绝缘层凸出并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形成内 螺纹;所述的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
釆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将若干防雷套管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将防雷套管套入避雷设备的下引线,下引线和防雷套管 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分别通过深埋于大地的导线单独连接大地,当 强大的雷电流通过下引线时,在其周围会产生很强的感应电磁,由于 防雷套管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的作用,大部分感应电磁辐射会在中 间电磁吸收金属层产生电磁感应而转化感应电流从而被吸收,并将以 感应电流的形式从防雷套管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泄放出去,从而起 到保护建筑物内的各种弱电设备。由于防雷套管中间电磁吸收层呈非 闭合的开口环状,会有很少部分的感应电磁泄漏出去,此外中间电磁 吸收金属层的感应电流也会释放出微量的二次感应电磁辐射,但,这 些泄漏性的辐射已经很小了,并不会对室内电气设备产生很大的影
响,从而达到保护室内的电子电器设备之目的。
制造这种防雷套管,先用导电长条形金属簿片做好中间电磁吸收 佥属层,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轴向两侧边不相接且使其整体呈具有
径向开口的圆管状, 一端压成外螺纹,另一端压成内螺纹,并镀膜; 同时根据相关规格做好相应模具,模具包含有内模芯和外模组成,内 模芯呈阶梯状,其一台阶处呈外螺纹状,正好与中间电磁吸收层一端 的内螺纹相旋合;外模的内腔也呈阶梯状,在其一台阶处呈内螺纹状, 正好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另一端的外螺纹相旋合;中间电磁吸收金 属层置于内模芯与外模合成后形成的模腔内,螺纹旋合并定好位;然 后用设备浇注熔融状态下的绝缘材料到模腔内;适当保压、冷却成形、 开模取出成形了的防雷套管。


图1是本发明防雷套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本发明防雷套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5是本发明防雷套管应用于防雷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防雷套管工作过程原理示意图7.是图8的D-D的剖视图,是模具合成浇注防雷套管示意图;
图8.是图7的C-C剖视图9.是模具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如图1到图9所示,中间 电磁吸收金属层1设在内绝缘层3与外绝缘层2中间,中间电磁吸收 金属层1轴向两侧边不相接且使其整体呈具有径向开口的圆管状;套 管一端的内绝缘层3凸出并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1组成外螺纹11, 套管另一端的外绝缘层2凸出并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1组成内螺纹 12;所述的内螺纹12与外螺纹11相互匹配。
图4中则是将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1整体都做成螺纹状,使用时, 根据需要截取长短,然后在套管的一端部除去相应的内绝缘层3,呈 内螺纹12,在套管的另一端除去相应的外绝缘层2,呈外螺纹ll。
本发明产品使用时,可以与建筑物基建同步,在基建时先预埋本 发明的防雷套管及下引线于建筑主体的混凝土内部,因防雷套管具有 首尾相连接的功能结构,故不会受到建筑物高度的限制。连接方式为 一根防雷套管的内螺纹12旋接到另一防雷套管的外螺纹11上,使防 雷套管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呈非闭合的开口环状对齐朝外,将防雷套 管套入避雷设备的下引线4,下引线4和防雷套管的中间电磁吸收金 属层1分别通过深埋于大地的导线5单独接大地。
如图6所示,当强大的雷电流I通过下引线4时,强大的雷电流 I通过下引线4和深埋于大地的导线5流入大地;与此同时,强大的 雷电流I通过下引线4时由于瞬间电流突然变大,在其周围会产生很 强的感应磁场E,在防雷套管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1上会吸收大部
分感应磁场e并转为感应电流r经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泄放出去, 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内的各种敏感性的弱电设备。由于防雷套管中间 电磁吸收层呈非闭合的开口环状,会有很少部分的感应电磁e泄漏出 去,此外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i的感应电流r也会释放出微量的二 次感应电磁辐射,但这些泄漏性的辐射已经很小了,并不会对室内电 气设备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达到保护室内的电子电器设备之目的。 该防雷套管也可设置于室外。
制造这种防雷套管,要先做好中间电磁吸收层i,用导电长条形 金属簿片做好中间电磁吸收层, 一端压成外螺纹ii,另一端压成内螺
纹12,并镀膜;再做好模具,模具包含有内模芯9和外模8组成,内 模芯9呈阶梯状,其一台阶处呈外螺纹91,正好与中间电磁吸收层1 一端的内螺纹12相旋合;外模8的内腔呈阶梯状,在其一台阶处呈 内螺纹81,正好与中间电磁吸收层l另一端的外螺纹ll相旋合;将 中间电磁吸收层1置于内模芯9与外模8合成后形成的模腔内,螺纹 旋合并定好位。然后放入设备中浇注熔融状态下的绝缘材料到模腔内, 形成外绝缘层2和内绝缘层3,保压、冷却成形后,打开外模8和内 模芯9,即可取出成形了的防雷套管。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雷套管,具有一圆管形的套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套管本体由内绝缘层、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和外绝缘层构成,其中,内绝缘层、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和外绝缘层为一体式结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设在内、外绝缘层中间,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轴向两侧边不相接且使其整体呈具有径向开口的圆管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电磁 吸收金属层的圆弧度大于18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雷套管,其特征在于套管本体一 端的内绝缘层凸出并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形成外螺纹,套管另一端 的外绝缘层凸出并与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形成与套管本体外螺纹相 匹配的内螺纹。
4. 一种防雷套管生产工艺,是先做好径向开口的圆管状中间电磁 吸收金属层,并镀膜,然后放在模具上定好位,再向模具内浇注熔融 状态下的绝缘材料,形成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经保压、冷却成形、 开模取出。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雷套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径向 开口的圆管状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是取长条形的金属薄片,两头压制 成螺纹,然后放入模具上折弯成弧度大于180度的弧形状。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雷套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外 模设有内螺纹与径向开口的圆管状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上的外螺纹 相配合,内模芯设有外螺纹与径向开口的圆管状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 上的内螺纹相配合。
全文摘要
一种防雷套管及其生产工艺,属于防雷技术领域。用于套在防雷装置的下引线上,防止雷电流下引时所产生的感应电磁场损坏建筑物内的弱电设备。它包括内绝缘层、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外绝缘层,呈一体式结构;而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设在内、外绝缘层中间,其轴向两侧边不相接且使其整体呈具有径向开口的圆管状。环形所对应的圆弧度大于180度,两端在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处,分别呈相匹配的内、外螺纹状。使用时,将若干防雷套管连接在一起,开口对齐朝外。其生产工艺是先将开口环形状的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做好并镀膜,根据相关规格做好相应模具,将中间电磁吸收金属层放在模具内定位好,然后浇注熔融状态下的绝缘材料到模具内,经保压、冷却、开模,取出成形了的防雷套管。
文档编号H05K9/00GK101106260SQ200610036410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0日
发明者靖 李, 李连军, 谢殿伍, 邱建聪, 邱志聪 申请人:李连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