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110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两构件调整至同一直线而相互连接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科技与信息不断地蓬勃发展,计算机设备已成为工作上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如笔记型计算机、及桌上型计算机愈来愈普及,甚至是公司企业于业务上所使用的服务器工作站也日渐增加。目前市面上所见的计算机周边硬件装置,如各类型的界面卡、具有热插拔功能的抽取式硬盘等,均需要与主机板电连接才可发挥功用,如何快速、省时且便捷地安装这些硬件装置将成为目前一大课题。
图1A及图1B所示为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的定位结构10,是在计算机设备的壳体11上螺接多个铜柱12以作为固定构件,而主机板20与壳体11间保持一适当间距,再通过一螺钉13穿设过主机板20并锁固于铜柱12,而主机板20通过铜柱12产生一悬置作用,以避免主机板20背面的焊脚接点与壳体11直接接触而造成短路。
现有技术的主机板20通过定位结构10而固定悬置,现有的定位结构10是以螺钉13将主机板20螺固于铜柱12上,使得主机板20无法产生位移,如需外接硬件装置30时,硬件装置30必须配合主机板20的高度,才可使硬件装置30的连接端口31顺利地与主机板20的连接器21电连接。但由于市面上所贩售的计算机硬件装置种类繁多,如影像显示卡、声卡、抽取式硬盘等,因各家厂商所生产的规格尺寸略有差异,连接端口31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当使用者欲更换此类硬件装置30时,极有可能面临到更换不同产商生产的硬件装置30而难以或是无法与主机板20固定连接,将造成硬件装置30更换选择的限制,对使用者造成不便,且若是强行将外接式硬件装置30插入主机板20的连接器21的话,极有可能造成主机板20的连接器21或是硬件装置30的连接端口31的损坏。
若要以主机板20的连接器21去配合位于不同直线上的硬件装置30的连接端口31,则需将用以固定主机板20的定位结构10卸除,并将连接器21调整至与外围硬件装置30的连接端口31相同高度,得以顺利地相互电连接后,再将主机板20锁固于铜柱12上,造成更换硬件装置30的过程相当耗时费工,以目前讲求速度、效率的工商社会而言,实是不符。又,主机板20在制造过程所产生的公差误差,使周边硬件装置30连接固定位于不同直线上的主机板20的工序将更加不易。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的定位结构无法调整构件的连接位置,造成两构件之间因公差或是尺寸规格上的差异而难以相互连接固定的问题。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结构,用以改进现有技术中无法调整构件的位置,使得两构件因公差规格的差异而难以相互连接的限制或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固定结构,其包括有一固定件、一弹性件、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其中,第一构件通过弹性件设置于固定件之上,将第二构件朝第一构件移动,当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非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第二构件即迫使第一构件于弹性件的变形范围内调整至同一直线,而使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互连接固定。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弹性件的弹性变形量提供第一构件一弹性位移范围,以使两位于不同平面的构件相互连接。
本发明所揭露的弹性件可以弹片、弹簧、或是橡胶垫圈作为本发明的弹性件,其都具有压缩回复的特性,以提供一变形范围以微调第一构件的位置,而顺利地与第二构件相互连接。另外,固定件可为柱体或是螺孔,配合一螺栓穿设第一构件而结合,使第一构件抵靠于弹性件。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与实作,兹配合图示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为现有技术的定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现有技术的定位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构件尚未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2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构件相互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2D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E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两构件尚未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2F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两构件相互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两构件尚未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3C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两构件相互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3D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E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两构件尚未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3F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两构件相互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B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两构件尚未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4C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两构件相互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4D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E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两构件尚未连接的平面示意图;以及图4F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两构件相互连接的平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定位结构11 壳体12 铜柱13 螺钉20 主机板21 连接器30 硬件装置31 连接埠100 固定结构110 柱体111 螺孔120 弹片
121 弹簧122 橡胶垫圈130 第一构件131 连接器132 开槽140 第二构件141 电连接端150 螺栓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固定结构,可应用于电子装置,如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服务器主机等,而在以下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将以主机板与抽取式硬盘相互结合且电连接做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其中,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一构件130在实际应用上可为一主机板130,且主机板130具有一连接器131,此连接器131电连接于主机板130,用以作为主机板130的连接界面;第二构件140在实际应用上可为一具有热插拔功能的抽取式硬盘140,抽取式硬盘140具有一电连接端141,用以与主机板130的连接器131电连接。请参考图2A至图2C,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定结构100,其包括有一固定件;一弹性件,设置于固定件上;一主机板130,通过弹性件而设置于固定件之上;以及一抽取式硬盘140,连接于主机板130,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件为一柱体110,而弹性件为一弹片120。
如图2B及图2C所示,连接两构件的方法为将主机板130通过一弹性件设置在一固定件上;将抽取式硬盘140朝向主机板130移动;当主机板130与抽取式硬盘140非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抽取式硬盘140迫使主机板130于弹性件的变形范围内调整至同一直线,使主机板130的连接器131与抽取式硬盘140的电连接端141相互连接固定。其中,主机板130与抽取式硬盘140通过弹性件的撑起,而悬置于基准面上有一定距离,连接器131的结构还具有一开槽132,以引导抽取式硬盘140的电连接端141顺利地滑入连接器131,根据抽取式硬盘140的位置作为基准,使得主机板130依照抽取式硬盘140的位置而调整位移范围至同一直线,而达到两构件相互连接固定的目的。
弹片120与主机板130接触的一端面与柱体110相对于主机板130的端面具有一高度差,此高度差即提供主机板130一最大弹性位移范围,而柱体120可限定主机板130的位移范围。
请参考图2D至图2F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固定件可为一螺孔111,当螺栓150穿设过主机板130而与螺孔111结合,使主机板130抵靠于弹片120,而弹片120所承受的最大变形量即为主机板130的最大弹性位移范围。
如图3A至图3F,本发明的第三及第四实施例中的弹性件可为一弹簧121,套设于柱体110或是设置于螺孔111之上,以使主机板130具有一弹性位移范围,达到调整主机板130与抽取式硬盘140至同一直线并相互连接的目的。
图4A至图4F为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五及第六实施例,如图所示的弹性件可为一橡胶垫圈122,设置于固定件与主机板130之间,并根据橡胶垫圈122的变形范围提供主机板130一弹性位移范围。
综上所述,充分显示出本发明的固定结构的目的及功效上均深富实施的进步性,极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且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见的崭新发明,完全符合发明专利的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需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两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有将一第一构件通过一弹性件设置在一固定件上;将一第二构件朝该第一构件移动;以及当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非位于同一直线上时,该第二构件迫使该第一构件于该弹性件的变形范围内调整至同一直线而相互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两构件的方法,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两构件的方法,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两构件的方法,其中该弹性件为一橡胶垫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两构件的方法,其中还具有一螺栓,穿设该第一构件并结合于该固定件,以使该第一构件抵靠于该弹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两构件的方法,其中该固定件为一柱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两构件的方法,其中该固定件为一螺孔。
8.一种固定结构,其包括有一固定件;一弹性件,设置于该固定件上;一第一构件,该第一构件通过该弹性件设置于该固定件之上,该弹性件的变形范围提供该第一构件一位移范围;以及一第二构件,连接于该第一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弹性件为一弹簧。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弹性件为一橡胶垫圈。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还具有一螺栓,穿设该第一构件并结合于该固定件,以使该第一构件抵靠于该弹性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固定件为一柱体。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结构,其中该固定件为一螺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定结构,其包括有一固定件、一设置于固定件上的弹性件、一通过弹性件而设置于固定件上的第一构件、以及一连接于第一构件的第二构件。其中,当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并非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第二构件迫使第一构件于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范围内调整至与第二构件同一直线,而使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互连接固定。
文档编号H05K7/12GK101071320SQ20061007809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9日
发明者陈小亮, 陈信伸 申请人: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