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009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装置,特别涉及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具体说是在本体部和翻盖部进行结合时,防止各种部件发生变形及损伤,并可提高作业性及生产性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至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其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本体部10;可与上述本体部10进行折叠,并为开闭本体部10的内面而可旋动结合于上述本体部10的翻盖部20。
为此,上述翻盖部20的下端部相隔既定的距离形成有一对翻盖合叶部21,上述本体部10的上端部则形成有可旋动结合于上述各翻盖合叶部21之间的本体合叶部11。
上述本体部10的内部容纳有用于各种控制操作的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上述本体部10的内面设置有具有用于输入信息的多个按键的键区12,以及用于传送用户的语音的送话部13,上述本体部10的背面可拆装结合有电池14。
上述翻盖部20的内面安装有用于输出影像信息的LCD面板22,上述翻盖部20的内面上端部设置有用于传送对方的语音的受话部23。
此外,上述翻盖合叶部21的一侧和与之对应的本体合叶部11的内部容纳结合有可旋动支撑上述翻盖合叶部21和本体合叶部11的合叶轴套40的各一端部,并且,上述翻盖合叶部21的另一侧和与之对应的本体合叶部11的内部分别容纳结合有其两部分相互弹性运动结合的合叶组件50的各一部分。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当设置合叶轴套40及合叶组件50结合翻盖部20及本体部10时,首先,将合叶轴套40的一端容纳结合于翻盖合叶部21的翻盖20侧轴套容纳部(图中未示),接着,倾斜上述翻盖合叶部21的一侧使上述合叶轴套40的另一端插入结合于本体合叶部11的本体部10侧轴套容纳部11a并进行结合。
随后,在翻盖合叶部21的翻盖部20侧合叶容纳部(图中未示)中容纳结合合叶组件50的一部分后,对上述合叶组件50的另一部分沿着其旋动轴线方向施加压力,使上述合叶组件50的另一部分容纳结合于本体合叶部11的本体部10侧合叶容纳部11b中,或是对各翻盖合叶部21沿着其旋动轴线方向向外侧施加压力,从而使上述各翻盖合叶部21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使上述合叶组件50的另一部分容纳结合于本体部10侧合叶容纳部11b中。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由于翻盖部及本体部的结合操作中,需要对合叶组件的一部分施加压力或对各翻盖合叶部向外侧施加压力进行结合,使在结合操作时需要相当大的作用力,很难进行结合操作并导致降低作业性及生产性,同时将可能使翻盖支撑部及各种部件发生变形及损伤。

发明内容
为使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使在本体部和翻盖部进行结合时防止各种部件发生变形及损伤,并可提高作业性及生产性。
为使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形成有本体合叶部的本体部;形成有与上述本体合叶部处于相同轴线上的翻盖合叶部,使上述翻盖合叶部相对于上述本体合叶部进行旋动的翻盖部;使合叶轴套的一端容纳结合于上述本体合叶部和上述翻盖合叶部中的某一个而构成的第1轴套容纳部;使上述合叶轴套通过上述本体合叶部和上述翻盖合叶部中的另一个,并沿着旋动轴线方向贯通形成使选择性容纳结合上述合叶轴套的另一端的第2轴套容纳部;在上述合叶轴套的两端容纳结合于上述各轴套容纳部的状态下,用于限制上述合叶轴套沿着旋动轴线方向移动的固定部。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有上述第2轴套容纳部的上述本体部和上述翻盖部中的某一个中相互配合的包含有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的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上述第2轴套容纳部将形成于上述各壳体中的某一个,上述固定部则形成于上述各壳体中的另一个。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形成于上述外部壳体,为使可与上述合叶轴套的另一端面进行接触,上述固定部在上还外部壳体的内面沿着其厚度方向凸出形成。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为使上述翻盖部相对于上述本体部进行弹性旋动,上述本体部和上述翻盖部中分别容纳结合有其两部分相互弹性运动结合的合叶组件的各一部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翻盖部相对于上述本体部进行弹性旋动,上述本体部和上述翻盖部中分别容纳结合有其两部分相互弹性运动结合的合叶组件,本体部和翻盖部进行结合时防止各种部件发生变形及损伤,并可提高作业性及生产性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分离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固定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轴套及其结合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10本体部 111前面壳体 112后面盖 113键区114送话部 115电池 116本体合叶部 116a第1轴套容纳部116b第1合叶容纳部 120翻盖部 21内部壳体 122外部壳体123LCD面板 124保护窗 125翻盖合叶部 125a第2轴套容纳部125b第2合叶容纳部 126固定部 140合叶轴套 150合叶组件151第1本体 152第2本体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有益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是本发明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的分离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固定部结构的立体图。
并且,图5是本发明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的合叶轴套及其结合结构的主视图。
在此,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为使明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特征而对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将省去具体的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其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形成有本体合叶部116的本体部110;形成有与上述本体合叶部116处于相同轴线上的翻盖合叶部125,使上述翻盖合叶部125相对于上述本体合叶部116进行旋动的翻盖部120;使合叶轴套140的一端容纳结合于上述本体合叶部116和上述翻盖合叶部125中的某一个而构成的第1轴套容纳部116a;使上述合叶轴套140通过上述本体合叶部116和上述翻盖合叶部125中的另一个,并沿着旋动轴线方向贯通形成使选择性容纳结合上述合叶轴套140的另一端的第2轴套容纳部125a;在上述合叶轴套140的两端容纳结合于上述各轴套容纳部116a、125a的状态下,用于限制上述合叶轴套140沿着旋动轴线方向移动的固定部126。
上述本体部110中相互配合的包含有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的前面壳体111和后面壳体112,上述各壳体111、112的内部容纳有用于各种控制操作的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上述前面壳体111中设置有具有用于输入信息的多个按键的键区113,以及用于传送用户的语音的送话部114,上述后面壳体112中可拆装结合有用于供给电源的电池115。
此外,上述本体部110的上端部中央区域形成有沿着上述本体部110的宽度方向具有既定长度的本体合叶部116。
上述翻盖部120中相互配合的包含有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的内部壳体121和外部壳体122,上述各壳体121、122的内部容纳安装有LCD面板123,上述LCD面板123的显示面向外部露出并用于输出影像信息。并且,上述各壳体121、122中设置有用于保护上述LCD面板123的各显示面的保护窗124,上述内部壳体121的内面上端部设置有用于传送对方的语音的受话部(图中未示)。
此外,上述翻盖部120的下端部沿着其宽度方向相隔既定的距离形成有一对翻盖合叶部125,上述一对翻盖合叶部125之间设置有本体合叶部116,上述一对翻盖合叶部125和本体合叶部116位于相同轴线上并可相对进行旋动结合。
并且,上述翻盖合叶部125的一侧和本体合叶部116的内部分别形成有轴套容纳部116a、125a,上述轴套容纳部116a、125a中容纳结合有可旋动支撑各合叶部125、116的合叶轴套140的各一端。以下将以本体合叶部116中形成第1轴套容纳部116a,而在翻盖合叶部125中形成第2轴套容纳部125a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即,上述本体合叶部116的一端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结合合叶轴套140的一端的第1轴套容纳部116a;上述翻盖合叶部125的一侧沿着其旋动轴线方向贯通形成有第2轴套容纳部125a,上述第2轴套容纳部125a中将通过合叶轴套140并选择性容纳结合上述合叶轴套140的另一端。
此外,在上述合叶轴套140的两端分别容纳结合于上述各轴套容纳部116a、125a的状态下,上述合叶轴套140在固定部126的作用下将被限制沿着旋动轴线方向移动。
其中,上述第2轴套容纳部125a形成于翻盖部120的内部壳体121,上述固定部126形成于翻盖部120的外部壳体122。其中,为使可与上述合叶轴套140的另一端面沿着合叶轴套140的长度方向第2轴套容纳部125a侧的端面进行接触,上述固定部126在外部壳体122的内面沿着其厚度方向凸出形成。
并且,为使翻盖部120相对于本体部110进行弹性旋动,上述本体部110和翻盖部120中分别容纳结合有其两部分相互弹性运动结合的合叶组件150的各一部分。
作为上述合叶组件150可采用通常的合叶组件150结构,其包含有具有沿着旋动轴线方向具有高度差的凸轮廓线(cam profile)的第1本体151;具有与上述第1本体151对应的凸轮廓线,使与上述第1本体151的凸轮廓线可接触结合的第2本体152;为使上述第1本体151和第2本体152弹性接触而提供弹性力的弹簧(图中未示)等。为此,上述本体合叶部116的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容纳结合合叶组件150的第1本体151的第1合叶容纳部116b,上述翻盖合叶部125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纳结合合叶组件150的第2本体152的第2合叶容纳部125b。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当通过合叶组件150及合叶轴套140结合翻盖部120及本体部110时,首先,如图5a所示,在翻盖部120内部壳体121的第2合叶容纳部125b中容纳结合合叶组件150的第2本体152,随后在上述内部壳体121的第2轴套容纳部125a中容纳合叶轴套140。
接着,如图5b所示,将第2轴套容纳部125a中容纳的合叶轴套140向后方推入,使上述合叶轴套140不位于各翻盖合叶部125之间的区域。随后,将合叶组件150的第1本体151插入结合于本体合叶部116的第1合叶容纳部116b中,同时倾斜上述翻盖合叶部125的一侧使本体合叶部116在各翻盖合叶部125之间处于相同轴线上并进行结合。
接着,如图5c所示,将上述合叶轴套140向本体合叶部116侧施加压力并将其推入前方的第1轴套容纳部116a,使上述合叶轴套140的两端部分别容纳结合于上述各轴套容纳部116a、125a的内部,并使各合叶部116、125相对可旋动得到支撑。最后,在上述内部壳体121的上部结合外部壳体122,使通过上述外部壳体122的内面形成的固定部126限制上述合叶轴套140沿着旋动轴线方向移动(向合叶轴套140从第1轴套容纳部116a分离的方向的流动。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结合翻盖部120及本体部110时,无需像以往对合叶组件150的一部分施加压力进行结合或对各翻盖合叶部125向外侧施加压力,而是将使合叶轴套140沿着旋动轴线方向移动并结合翻盖部120和本体部110,使在结合本体部110和翻盖部120时无需施加过度的作用力也可容易进行结合,从而可防止本体部110和翻盖部120的结合操作中各种部件发生变形及损伤的现象。
以上针对本发明中的有益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者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及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形成有本体合叶部的本体部;形成有与上述本体合叶部处于相同轴线上的翻盖合叶部,使上述翻盖合叶部相对于上述本体合叶部进行旋动的翻盖部;使合叶轴套的一端容纳结合于上述本体合叶部和上述翻盖合叶部中的某一个而构成的第1轴套容纳部;使上述合叶轴套通过上述本体合叶部和上述翻盖合叶部中的另一个,并沿着旋动轴线方向贯通形成使选择性容纳结合上述合叶轴套的另一端的第2轴套容纳部;在上述合叶轴套的两端容纳结合于上述各轴套容纳部的状态下,用于限制上述合叶轴套沿着旋动轴线方向移动的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形成有上述第2轴套容纳部的上述本体部和上述翻盖部中的某一个中相互配合的包含有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的内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上述第2轴套容纳部将形成于上述各壳体中的某一个,上述固定部则形成于上述各壳体中的另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形成于上述外部壳体,为使可与上述合叶轴套的另一端面进行接触,上述固定部在上述外部壳体的内面沿着其厚度方向凸出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为使上述翻盖部相对于上述本体部进行弹性旋动,上述本体部和上述翻盖部中分别容纳结合有其两部分相互弹性运动结合的合叶组件的各一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移动通信装置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形成有本体合叶部的本体部;形成有与上述本体合叶部处于相同轴线上的翻盖合叶部,使上述翻盖合叶部相对于上述本体合叶部进行旋动的翻盖部;使合叶轴套的各端容纳结合于上述本体合叶部和上述翻盖合叶部中的轴套容纳部;在上述合叶轴套的两端容纳结合于上述各轴套容纳部的状态下,用于限制上述合叶轴套沿着旋动轴线方向移动的固定部。在本体部和翻盖部进行结合时防止各种部件发生变形及损伤,并可提高作业性及生产性的翻盖型移动通信终端。
文档编号H05K5/03GK1913539SQ200610103490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1日
发明者朴荣因 申请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