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加热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5519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加热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加热电缆,具体地说是应用集肤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对电缆和空心抽油杆组成的串联回路进行加热,对原油起到降粘清腊的作用,满足了油田特高稠油和高凝油的采输要求,属于电热采油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稠油和高凝油的生产过程中,因原油黏度高或井筒结腊,加上稠油和高凝油的趋肤效应,严重影响了油井的产量,甚至使油井停产。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用于油田特高稠油和高凝油的采输电热采油装置通常是由加热导体(铜棒)、橡胶或氟塑料套等组成。该种结构的橡胶或氟塑料电缆在使用时,电缆表皮易破损,维修比较困难;在注汽串井中使用,井底温度过高,会造成电缆粘连,报废现象,而且耐高温性能差,而且能耗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完全克服了电缆表皮易破损这一缺陷,便于维修,每根铁管使用了连接件不但增加了焊口的抗拉力,而且在空心杆起到了扶正作用,减少了钢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不会出现橡胶或氟塑料电缆在注汽串井中使用,井底温度过高,造成电缆粘连,报废现象,而且耐高温性能良好的钢管加热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铜棒1,特征是在铜棒1上包履高压耐温材料层2,高温护套3套在高压耐温材料层2上,在高温护套3上套装锰钢管4。
本实用新型锰钢管4上设有连接件5。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使用了金属护套,因此完全克服了电缆表皮易破损这一缺陷,便于维修,每根铁管使用了连接件不但增加了焊口的抗拉力,而且在空心杆起到了扶正作用,减少了钢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不会出现橡胶或氟塑料电缆在注汽串井中使用,井底温度过高,造成电缆粘连,报废现象,而且耐高温性能良好;长期加热工作温度250℃,该电缆技术性能指标完全满足了油田特高稠油和高凝油的采输要求,解决了油田稠油和高凝油的开采难题,是提高油井原油产量的一种好方法,也是目前钢管电缆取代特种加热电缆,高效热阻保温替代普通油管,形成一种最新式的电热采油装置。其主要技术特点及性能优点如下1、耐温≥-30℃+250℃、2、绝缘电阻≥2500msv、3、额定电压交流≥4000V,直流10000V、4、抗压强度≥50KV、5、长期使用发热极限温度500℃、6、加热深度≤2000、7、加热功率150KV、8、电缆电流≤180A9、三相电流(柜)≤230A。通过测试,同一工况条件下,钢管电缆比氟橡胶或其他软护套电缆节能25%,如果用中频电源供电,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可节能40%左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铜棒1、高压耐温材料层2、高温护套3、锰钢管4、连接件5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主要在铜棒1上包履(挤塑)高压耐温材料层2,高温护套3套在高压耐温材料层2上,在高温护套3上套装锰钢管4,在锰钢管4上设有连接件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电缆电源由中频加热输入380V,50HZ三相电流整流滤波层变成530V的直流电压,再经逆变电路在主控板的控制作用下,变成350-2000HZ的单相中频电压,经中频变压器输送到油井加热铁管电缆输入端,直到井底(加热深度点),通过回路接头与钢管电缆的外护套,形成回路。通电后,使两个截流导体,形成电流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条件,在钢管电缆的外护套内壁上产生集肤效应,使电流集中在外护套内壁极薄层内流出,从而大幅度增加了交流阻抗,在集肤效应、铁损、临近效应和屏蔽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热量,实现电热转换,由于加热体在油管内部,故产生的热量,随时被举升的油流带去,升温降粘,实现连续举升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加热电缆,其特征是在铜棒(1)上包履高压耐温材料层(2),高温护套(3)套在高压耐温材料层(2)上,在高温护套(3)上套装锰钢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加热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4)上设有连接件(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加热电缆,属于电热采油装置技术领域。其主在铜棒上包履高压耐温材料层,高温护套套在高压耐温材料层上,在高温护套上套装锰钢管。钢管上设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使用了金属护套,因此完全克服了电缆表皮易破损这一缺陷,便于维修,每根铁管使用了连接件不但增加了焊口的抗拉力,而且在空心杆起到了扶正作用,减少了钢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不会出现橡胶或氟塑料电缆在注汽串井中使用,井底温度过高,造成电缆粘连,报废现象,而且耐高温性能良好;通过测试,同一工况条件下,钢管电缆比氟橡胶或其他软护套电缆节能25%,如果用中频电源供电,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可节能40%左右。
文档编号H05B3/42GK2901768SQ20062007097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7日
发明者钱贤君 申请人:钱贤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